眼科杂志
Ophthalmology in China 안과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日友好医院,北京同仁医院,北京市眼科研究所
- 影响因子: 0.48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4-4469
- 国内刊号: 11-3025/R
- 论文标题 期刊级别 审稿状态
-
睑板腺癌中端粒酶相关基因hTR表达及影响预后因素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端粒酶基因hTR(human telomerase RNA)与端粒酶催化亚单位基因hTRT(human telomerase reverse transcriptase)在睑板腺癌中的表达及与睑板腺癌临床组织病理学特点间的关系,探讨影响睑板腺癌的预后因素.方法:采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55例睑板腺癌中hTR及hTRT的表达,以12例霰粒肿和4例睑板腺腺瘤作为对照组;选用单克隆抗体Ki-67,用EnVision+TM方法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利用计算机自动图像分析系统,将Ki-67检测结果的积分光密度值作为增殖指数(PI);并对睑板腺癌患者进行临床随访,用SAS统计软件包对影响睑板腺癌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合hTR、hTRT表达的半定量结果以及增殖指数PI值,对影响睑板腺癌的预后因素进行综合分析评估.结果:hTR在睑板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84.45%,hTRT的阳性表达率为51.8%;Ki-67阳性表达率为78.18%.统计学结果显示:此三项指标在睑板腺癌中的表达均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及对照组(P<0.01).hTR与睑板腺癌的分化有关(P<0.001);hTRT与肿瘤增殖指数Ki-67有关(P<0.005);患者年龄大小与睑板腺癌的复发有关(P<0.01);病程长短与睑板腺癌复发呈正相关(P<0.05).结论:端粒酶基因hTR及催化亚单位基因hTRT在睑板腺癌中的高表达说明端粒酶与睑板腺组织发生癌变有关;hTR和hTRT阳性表达可做为睑板腺癌鉴别诊断的生物标记物;hTR与睑板腺癌的分化程度呈负相关,hTRT与睑板腺癌细胞增殖活性有关.睑板腺癌临床预后系多因素多变量结果,与患者年龄、病程长短密切相关,亦与肿瘤大小、肿瘤侵犯的解剖位置以及肿瘤分化程度等多种因素有一定关联.
-
视网膜脱离玻璃体切除及硅油注入术后并发症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视网膜脱离玻璃体切除及硅油注入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对术后视力恢复的影响及硅油取出后的转归.方法:对视网膜脱离玻璃体切除及硅油注入术后113例(116只眼),94只眼行单纯硅油取出,其余的22只眼根据眼底情况分别处理后再取硅油.结果:经6~8个月(平均6.5个月)随访,109只眼视网膜复位良好,5只眼视网膜再脱离,2只眼失访.结论:视网膜脱离玻璃体切除硅油注入术后应及时随访复查,在视网膜复位佳时间取出硅油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及时准确处理好并发症,对保证术后视力的恢复有重要意义.
-
人工泪液对超声乳化术后泪膜的影响
目的:观察白内障患者超声乳化手术前后泪膜的变化和应用人工泪液后对泪膜的影响.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超声乳化术后单用典必殊眼液滴眼,B组联合应用典必殊和泪然眼液滴眼,分别于手术前、手术后1天、1周、1个月、3个月对60例患者行棉线检查,角膜荧光素染色、泪膜破裂时间(BUT)和SchirmerⅠ检查,对结果做统计学分析.结果:(1)手术前A组和B组在棉线试验、角膜染色、BUT、Schirmer Ⅰ四个检查值经统计学分析无明显差异;(2)两组术后1天B组角膜染色分值小于A组,并且BUT较A组更长,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棉线试验和SchirmerⅠ试验检查B组虽有延长,但在统计学上没有显著性差异;(3)手术后1周B组泪膜破裂时间比A组延长,差异有显著性,角膜染色、棉线试验和SchirmerⅠ试验检查两组在统计学上没有显著性差异;(4)手术后1个月B组在角膜染色评分小于A组,统计学上有显著差异,棉线试验、BUT和SchirmerⅠ两组无显著性差异;(5)手术后3个月B组角膜染色分值明显小于A组,泪膜破裂时间明显延长,统计学上有显著差异,棉线试验和SchirmerⅠ试验检查两组在统计学上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早期泪膜稳定性明显下降,手术后泪膜脂质层和粘液层受到的损害影响了泪膜的稳定性,加用泪然后泪膜稳定性明显提高,提示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早期使用人工泪液利于泪膜恢复.
关键词: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 人工泪液 -
玻璃体切除术治疗眼内异物并发感染性眼内炎
目的:探讨眼内异物并发感染性眼内炎的治疗手段和预后.方法:回顾分析26例(26只眼)经玻璃体切除术治疗眼内异物合并眼内炎的临床资料.结果:26只眼的眼内异物全部摘出.25只眼的眼内炎症得到控制.随访2~21个月,平均7.6个月.视力0.02~0.09者3只眼(11.5%),≥0.1者8只眼(30.8%).结论:玻璃体切除术是治疗眼内异物并发眼内炎的有效手段,手术预后与多种因素有关.同时应注意眼内异物伤的预防和术后并发症的治疗.
-
旋转易位皮瓣及颧颌皮瓣在下睑缺损整复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外伤及肿瘤切除等原因造成的下睑(前层及全层)缺损的Ⅰ期整复及再造方法在功能修复与外观美容等方面的作用.方法:对61例因外伤及下睑良、恶性肿瘤切除所致的下睑前层缺损或下睑全层缺损的患者分别选择旋转易位皮瓣或颧颌皮瓣修复缺损,观察近远期疗效及并发症.结果:术后皮瓣全部成活,色泽良好,活动度满意.结论:上述两种方法对于下睑缺损(不论缺损大小,深浅程度如何)均可完满修复,达到功能与外形的完美结合.
-
LASEK治疗LASIK术后屈光欠矫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LASEK)治疗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术后屈光欠矫的疗效.方法:对LASIK术后屈光欠矫的11例(20只眼)施行LASEK.结果:术后6个月视力和屈光度趋于稳定,术后3个月角膜Haze 0级者15只眼,0.5级者4只眼,1级者1只眼.术后6个月,裸眼视力≥0.6、≥1.0者分别为20只眼(100%)、14只眼(70%).屈光度≤±1.00D者为19只眼(95%).结论:LASEK治疗LASIK术后屈光欠矫安全,有效.
-
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玻璃体手术后再出血原因分析
目的:探讨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后眼前段结构变化及再出血的原因.方法:应用超声生物显微镜(ultrasound biomicroscopic,UBM)检查PDR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后再出血的病例17例(17只眼),并与非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玻璃体手术11例(11只眼)对比,了解眼前段结构变化的特点.结果:①PDR玻璃体手术后再次玻璃体出血者13例(13只眼)眼前段存在明显的纤维血管增生;4例(4只眼)无明显的纤维血管增生,仅表现为周边玻璃体混浊;②非糖尿病玻璃体手术无明显的纤维血管增生.结论:眼前段纤维血管增生是PDR玻璃体手术后再次发生玻璃体出血的原因之一,纤维血管增生有可能与巩膜切口处理不当有关.UBM检查是较好的诊断方法,也是再手术方法选择的依据.
-
先天性上斜肌麻痹手术后正位者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先天性上斜肌麻痹术后正位的代偿头位、Bielschowsky征及双眼视觉的恢复规律.方法:对36例先天性上斜肌麻痹经手术治疗后,眼位达正位者(原在位垂直斜视度≤5△)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①术前36例中,伴代偿头位26例,术后代偿头位消失14例(53.8%),好转12例(46.2%),头位消失时间为术后1天至术后3个月,平均33.8天.②术后Bielschowsky征阴性25例(69.4%),阳性11例(30.6%).③术前存在同时知觉、融合功能、远立体视、近立体视者分别为7例(19.4%),6例(16.7%),3例(8.3%),1例(2.8%);术后存在同时知觉、融合功能、远立体视、近立体视者分别为31例(86.1%),29例(80.6%),22例(61.1%),10例(27.8%).结论:①先天性上斜肌麻痹伴代偿头位者仅部分有双眼视功能.②评判术后代偿头位消失与否,至少应观察1个月以上.③Bielschowsky征阴性不应作为评判上斜肌麻痹治愈的绝对标准.
-
放射性视网膜病变的临床观察
目的:通过临床观察,分析放射性视网膜病变的临床表现特点.方法:回顾分析8例有确切放射线接触史患者的眼底临床表现、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吲哚青绿造影、视网膜光凝结果,随访变化情况,并与其常见眼底血管性病变进行比较.结果:棉絮斑和毛细血管无灌注区9只眼,硬性渗出7只眼,出血斑8只眼,2只眼视神经萎缩,7只眼接受视网膜光凝治疗.结论:放射性视网膜病变临床表现有一定特征,结合病史可明确诊断.
-
伴有视网膜裂孔的眼内异物玻璃体手术摘除的临床观察
目的:总结与分析眼外伤眼内异物同时伴有视网膜裂孔的病例手术方式选择及临床疗效.方法:对15例眼外伤眼内异物同时伴有视网膜裂孔的15只眼进行回顾性疗效分析.结果:本组15例15只眼采用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异物一次性取出,根据视网膜裂孔及损伤情况,2只眼因裂孔小未行光凝,其余13只眼行裂孔周围视网膜光凝,其中2只眼气液交换眼内空气填充,3只眼C3F8填充,4只眼硅油填充.主要并发症:视网膜再出血3只眼,术后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5只眼,其中视网膜脱离3只眼.术后矫正视力:光感~指数2只眼,0.02~0.09者3只眼,0.1~0.2者6只眼,>0.3者4只眼.结论:采用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有效地眼内光凝,并选择合适的眼内填充物对伴有视网膜裂孔的眼内异物伤有较好的疗效.
-
糖尿病性黄斑病变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糖尿病性黄斑病变分型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分期及视力损害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DR患者425例(850只眼)采用眼底血管荧光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确诊及视力等检查手段进行统计的临床资料.根据我国DR诊断、分期标准对DR进行分期,参照美国DR早期治疗研究小组制定标准对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iabetic macular edema,DME)进行细化分型,分析统计各期DR中DME发生率以及DME及DR各期及视力损害的关系.结果:425例患者中,194例387只眼存在DME,占45.5%;其中局限性黄斑水肿67只眼,占17.3%,弥漫性黄斑水肿176只眼,占45.5%,黄斑囊样水肿115只眼,占29.7%,缺血样黄斑病变29只眼,占7.5%.DME在DR I期中占1.03%,Ⅱ期中占11.11%,Ⅲ期中占36.64%,Ⅳ期中占45.47%,Ⅴ期中占5.7%.黄斑水肿对视力有不同程度损害:其中<0.1者占13.69%,0.1~0.3占28.68%,0.4~0.6占33.85%,0.7~0.9占16%和≥1.0占7.7%.结论:DME是DR引起视力损害的重要原因之一.随着DR程度加重,DME的发生与DR分型有一定平行关系,但没有严格的对应关系.
-
玻璃体手术治疗特发性黄斑裂孔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玻璃体手术治疗特发性黄斑裂孔的疗效以及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对黄斑裂孔手术疗效评价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玻璃体手术治疗的特发性黄斑裂孔患者44例44只眼的临床资料.结果:经平均7.4个月的随访,黄斑裂孔闭合消失者14例,裂孔缩小晕轮消失者16例,裂孔大小未变而晕轮消失者9例,此39例(88.6%)孔缘神经上皮层间小囊腔消失、晕轮消失,属于解剖学愈合;27例手术中用自体血清封闭裂孔,17例未用,裂孔解剖学愈合的前者为21例(77.8%),后者为15例(88.2%);术后视物变形症状明显改善者38例,视力提高2行以上18例(40.9%);术后短暂高眼压7只眼,晶状体混浊加重16只眼,医源性视网膜裂孔2只眼,视网膜脱离1只眼,黄斑前膜3只眼.经玻璃体手术治疗成功者OCT图像表现为裂孔周围神经上皮脱离的晕轮消失,裂孔边缘视网膜厚度恢复正常,神经上皮内小囊泡消失,裂孔明显变小甚至消失.结论:玻璃体手术是治疗特发性黄斑裂孔的安全有效方法,OCT是客观评价特发性黄斑裂孔手术疗效的有价值的方法.
-
罕见眼眶肿瘤2例
1 病例报告例1患者,女,50岁,汉族.因右眼球突出,渐进性加重1年于2002年12月9日收入院.全身检查未见异常.眼部检查:视力右眼0.6,左眼1.0.
-
上睑板腺内睫毛异物5例
眼表异物屡见不鲜,但上睑板腺内异物的报告尚少.笔者自1996年以来,治疗上睑板腺内睫毛异物5例,现报告如下.
-
显微镜下刮除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一例报告
1 病例报告患者女,38岁,于2002年9月在田间劳动,不慎被植物叶子刮伤右眼,2天后眼磨痛,怕光,到当地诊所就诊,给予抗生素眼药水点眼,1周不见好转来诊.主诉右眼流泪,畏光,磨痛,睁眼困难.视力右眼眼前手动,左眼1.0,右眼睑皮肤轻度肿胀,球结膜混合充血,角膜中央见一约3mm×3mm灰白色溃疡面,浸润浓淡不一,呈不规则形,表面粗糙不平呈干酪样,深达基质层,周围水肿,角膜内皮皱褶,房水闪辉(+),瞳孔较对侧小,光反应灵敏,内眼未查.刮片查菌株(5%氢氧化钠)阳性,诊断:右眼真菌性角膜溃疡.收入院.
-
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伴发虹膜浸润一例
1 临床资料患者,男,9岁.因右眼发红、疼痛、视物模糊3天,于2002年3月15日就诊.患者自述3天前无明显原因出现右眼发红、畏光、疼痛、视物模糊、右眼疼痛拒按.裂隙灯检查见:球结膜混合充血,睫状区压痛阳性,角膜清亮,角膜内皮可见少量尘状KP,前房中深,房水闪辉(+),瞳孔等大等圆,约3mm,对光反射灵敏,眼底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询问病史,患者于2000年9月被诊断为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并发颅内转移),当时行正规化疗(VP方案:长春新碱+泼尼松),症状明显好转,后因经济原因,于2001年12月停止治疗.
-
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并发隐匿型角巩膜葡萄肿2例
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并发隐匿性角巩膜葡萄肿病例临床罕见.我科在手术中发现2例,报告如下.
-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并双眼化脓性虹膜睫状体炎一例
1 病例报告患儿女,11岁,近一周来"感冒",3天前面部、双踝部出现瘀斑.在当地按"过敏性紫瘢"治疗,效差,继之出现头痛,非喷射状呕吐.1天来出现双眼痛,视物不清,并出现头后仰.眼痛加剧,视力严重障碍,即来我院就诊,收住入院.入院体温38.8℃,神清,急性病容,自动体位.
-
吲哚青绿对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的影响
目的:研究吲哚青绿(indocyanine green,ICG)溶液对体外培养的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RPE)和视网膜神经胶质细胞(retinal glial cells,RGC)的毒性.方法:将ICG分别溶解于注射用水、乳酸林格氏缓冲液和无血清培养基,配制成0.25、0.05、0.025mg/ml浓度的ICG溶液.测定各种溶液的渗透压与pH值.采用以上三种溶液作用于第3代人RGC和RPE细胞,1、5、10分钟后更换为含10%小牛血清的DMEM培养基,37℃继续孵育24小时.检测细胞形态和细胞生存率.结果:本实验浓度的乳酸林格氏液组与无血清培养基组的ICG未引起RPE与RGC细胞形态改变,但随浓度和时间增加,两种细胞吸光度值降低(P<0.05).低浓度注射用水组ICG溶液明显抑制细胞生存(P<0.01).结论:ICG对人RPE和RGC细胞有一定毒性.ICG溶液对RPE和RGC细胞生长的抑制具有浓度和时间依赖性.对两种细胞活性的抑制无选择性.使用低浓度ICG,溶解于等渗溶剂,缩短ICG接触时间,可减轻其对视网膜细胞的毒性作用.
-
虹膜周边切除手术标本的色素上皮细胞体外培养与超微结构研究
目的:体外培养虹膜周边切除标本中的色素上皮细胞(iris pigment epithelium,IPE),并进行生物学检测.方法:用酶-显微解剖-酶分离法培养IPE细胞并传代,免疫组化方法鉴定,透射电镜观察超微结构.结果:酶-显微解剖-酶分离法在小标本可成功获得较高纯度和密度的IPE细胞.其形态与免疫标志物表达与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RPE)细胞相似.结论:培养的IPE细胞为自体移植提供了较可靠的细胞来源.
-
眼内应用丝裂霉素C抑制后囊膜混浊的组织病理学研究
目的:研究兔晶状体超声乳化术中眼内应用0.2mg/ml的丝裂霉素C(mitomycin-C,MMC)对术后后囊膜混浊的抑制作用,并比较不同给药方式对眼毒性的差异.方法:将32只新西兰白化兔随机分为A、B、C、D 4组,进行晶状体超声乳化摘除术.A组为空白对照组,B组用0.2mg/ml的MMC溶液在环形撕囊后作水分离,C组在术中将混有MMC(0.2mg/ml)的粘弹剂注入空的囊袋中,D组将MMC(0.2mg/ml)溶于配好的灌注液中,在手术中应用.术后1个月对术眼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术后1个月时光镜下A组中赤道部及中央后囊膜均可见晶状体上皮细胞的明显增生、移行及大量排列紊乱的成纤维细胞和胶原纤维.B、C、D三组中可见赤道部少量残留的晶状体上皮细胞及皮质,中央后囊的表面未见晶状体上皮细胞、成纤维细胞或珍珠样小体.透射电镜下,D组中虹膜上皮、睫状体上皮及视网膜各层均发生了不同程度超微结构的损伤,A、B、C三组间未见明显异常.结论:眼内应用0.2mg/ml的MMC明显抑制后囊膜混浊的发展.尽管眼内应用0.2mg/ml的MMC可以导致眼内组织的毒性,但通过改进用药方法和加强保护措施,可有效地避免或减少药物的眼毒性.在应用于临床之前,仍需进一步动物实验研究.
关键词: 后囊膜混浊 丝裂霉素-C/药理学 -
川芎嗪眼部电离子导入治疗玻璃体出血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川芎嗪注射液电离子导入治疗玻璃体出血的疗效及机理.方法:将兔实验性玻璃体出血模型18只(36只眼)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用药组2组,对照组:不做任何治疗,观察出血的自然转归;用药组:予盐酸川芎嗪注射液电导入治疗.分不同时间点抽取兔房水和玻璃体,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房水和玻璃体中的药物浓度.用检眼镜观察眼底的可见度,以判断玻璃体出血吸收的情况.结果:对兔实验性玻璃体出血,川芎嗪注射液电离子导入组出血吸收较对照组快.结论:盐酸川芎嗪注射液电离子导入法可促进玻璃体出血的吸收,缩短病程,是一种简易有效的眼局部治疗方法.
-
从视觉生理学的观点探讨防治近视的理想方法
由于引起近视的环境因素极为复杂,例如大气和饮食的污染如何改良,以及在学校中如何营造良好的视觉环境等,均难逐项详述,故本文仅从视觉生理学的观点提出防治方法.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白细胞和粘附分子的研究进展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病机制复杂,本文综述了粘附分子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表达变化、白细胞特征及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始动和发展的潜在作用,干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粘附分子异常表达、白细胞聚集的可能性.
-
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激光治疗
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iabetic macular edema,DME)是引起糖尿病患者视力恶化的主要原因.自激光应用于眼科以来,根据资料和研究表明激光治疗黄斑水肿可以稳定和提高患者的视力.本文就DME的病因分型、激光治疗的原理、治疗方法、治疗效果、相关问题和合理应用进行综述.
-
多因素致鼻泪管阻塞的手术再治疗
本院于1999年至2002年对行YAG激光成形术、泪道探通置线术、经鼻逆行鼻泪管插管术等术后复发鼻泪管阻塞患者21例行手术再治疗,定期临床观察,效果良好.
年 | 期数 |
2018 | 01 02 03 04 05 06 |
2017 | 01 02 03 04 05 06 |
2016 | 01 02 03 04 05 06 |
2015 | 01 02 03 04 05 06 |
2014 | 01 02 03 04 05 06 |
2013 | 01 02 03 04 05 06 |
2012 | 01 02 03 04 05 06 |
2011 | 01 02 03 04 05 06 |
2010 | 01 02 03 04 05 06 |
2009 | 01 02 03 04 05 06 |
2008 | 01 02 03 04 05 06 |
2007 | 01 02 03 04 05 06 z1 |
2006 | 01 02 03 04 05 06 |
2005 | 01 02 03 04 05 06 z1 |
2004 | 01 02 03 04 05 06 |
2003 | 01 02 03 04 05 06 |
2002 | 01 02 03 04 05 06 |
2001 | 01 03 04 05 06 |
2000 | 01 02 03 04 05 06 |
1999 | 01 02 03 04 |
1998 | 01 02 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