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文标题 期刊级别 审稿状态
-
我国妇幼保健机构人员现状及需求分析
目的 了解我国妇幼保健机构人员现状,并进行人力需求分析,为制定妇幼保健机构人员配置情况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及专家咨询,了解妇幼保健机构提供妇幼保健服务的市场份额、妇幼保健机构人力变化及构成情况.结果 妇幼保健机构提供了大量的妇幼保健服务,妇幼保健机构工作人员的增长速度跟不上服务需求增长速度,人员编制不足的现象日益严重,人员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结论 随着妇幼保健服务需求的增加,且妇幼保健服务内涵进一步扩展以及落实医改任务,妇幼保健机构亟需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精良的人才队伍.
-
山东省济源市汉族女性MTHFR与MTRR基因多态性分布研究
目的 探讨山东省济源市汉族女性MTHFR、MTRR基因多态性的频率特征,为孕妇增补叶酸和神经管畸形一级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以济源市564例孕前及孕早期的汉族女性为研究对象,检测MTHFRC677T、A1298C和MTRR A66G的基因分型.统计分析基因多态性的频率特征,并与已报道的其他地区汉族女性的数据进行比较.结果 济源市汉族女性的MTHFR C677T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与烟台、镇江、松滋、德阳、昆明、广州、琼海等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THFR A1298C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与镇江、松滋、德阳、昆明、广州、琼海等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TRR A66G等位基因频率,与德阳、广州、琼海等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济源市汉族女性MTHFR和MTRR基因多态性频率不同于其他地区,具有地域特异性.
-
福州台江社区育龄女性生殖健康知识需求状况调查
目的 通过对福州市台江社区育龄女性的生殖健康知识获取来源、态度、个人卫生行为,主观需要等资料的收集,分析该群体女性对常见妇科病、避孕方式、流产方式的选择及后遗症、优生优育的咨询,以及性传播疾病的认识和防范等保健内容及措施的现状和认识,以了解妇女保健方面存在的需求,并探索一种新型的生殖健康服务模式.方法 以整群分层随机抽样法,以自愿、匿名的方式调查她们的一般情况,以及生殖保健知识知晓、态度、个人卫生行为、就医行为和主观卫生需求等.结果 社区育龄女性生殖健康知识平均分为(8.63 ±2.34)分,随着受教育年限的提高,其评分明显提高,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95.3%的受调查对象都需要生殖健康知识教育.395人会去了解生殖健康知识(占80.3%).社区育龄女性生殖健康知识来源于报纸杂志268人(占54.4%).结论 福州台江社区育龄女性生殖健康知识需求性强,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应采取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提高社区妇女的生殖健康知识水平.
-
上海市已婚育龄人群孕前医学检查现状及需求
目的 通过对早孕妇女的调查,了解和评价该人群中孕前医学检查服务的利用情况及相关需求等.方法 对2011年4-6月在上海市部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993名早孕建册的女性采用面对面问卷调查方式,了解其是否接受了孕前医学检查,如已接受服务,了解其对所接受服务的评价和进一步的需求;如未接受,则了解其中的原因和需求等.结果 ①被调查人群的孕前医学检查率为27.0%;②接受孕前医学检查的人群整体学历水平较高,既往的婚检率较高;③对象接受孕前检查的主要目的是预防出生缺陷,更愿意选择在妇幼保健机构进行;④免费孕检等措施有一定的促进力度,但关键是自身的服务质量;⑤已经参加孕前检查的对象对服务基本满意,但认为检查机构在检查结果的解释和咨询等方面仍有待改进;⑥对孕前医学检查的宣传、推广和落实工作还远没有到位.结论 对象以预防出生缺陷作为孕前检查的主要目的,其自身的保健意识是影响其是否参加孕前检查的主观因素.而检查的质量、服务态度等是影响其是否参加的客观因素.应依托妇幼保健机构和计生部门、社区等,加强宣传,开展优质的孕前医学检查服务.
关键词: 孕前医学检查 -
苏州市2008-2013年围产儿死亡率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苏州市围产儿死亡率变化及相关因素,探索降低围产儿死亡率的综合措施.方法 对2008-2013年苏州市围产儿死亡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6年中苏州市围产儿平均死亡率为7.11‰,并呈逐年下降趋势;多胎妊娠的发生率逐年上升;产妇年龄< 20岁及>34岁组的围产儿死亡率较高;多胎妊娠的围产儿死亡率高于单胎妊娠;围产儿死亡原因依次为胎儿先天异常、原因不明、脐带因素、母体因素、早产低体重.结论 要降低围产儿死亡率,应加大宣传力度,全面做好婚前、孕前、孕期、产时、产后宣教,提供各阶段的服务;加强人员培训,及早发现异常,尽早处理;加强对助孕机构的监管,减少多胎妊娠的发生;做好围产儿死亡评审工作,提高医务人员综合救治水平.
-
儿童感觉统合能力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 研究感觉统合失调与儿童成长的社会化环境的关系,为保障儿童身心健康、早期预防儿童感觉统合失调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研究问卷采用《儿童感觉统合能力发展评定量表》、《影响因素调查问卷》.结果 感觉统合的发生以轻度为主要发生类型,被调查儿童感觉统合失调检出率为41.23%;儿童出生分娩方式差异、家庭结构不同、亲子关系、家庭气氛情况、沟通方式差异、是否打骂孩子等儿童之间感觉统合失调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感觉统合失调与儿童成长的社会化环境有一定关系,对于儿童来说,亲子关系亲密、家庭气氛愉快、轻松,对孩子教育不打骂,以讲道理为主,良好的家庭环境成长氛围,这些都可以有效预防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的发生.
-
药物流产后不同时点放置宫内节育器效果对比
目的 观察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药物流产后早期和延迟放置宫内节育器(IUD)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210例需行药物流产的妇女以1∶2比例随机分配到早期放置组和延迟放置组,早期组(74例)于药流后7~10d放置IUD,延迟组(136例)于4~6周放置,术后随访半年并观察记录脱落、感染、出血等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IUD脱落率分别为5.5%和8.5%(P>0.05),因症取环率为10.9%和1.7%,早期组高于延迟组(P<0.05).出血、疼痛和月经异常等不良反应两组接近,均未发生子宫穿孔、感染、带器妊娠.结论 药物流产后早期放置IUD安全可靠,但佳放置时间仍需进一步研究.
-
人工流产后计划生育服务干预效果观察
目的 探究人工流产(人流)后对患者进行计划生育服务干预所产生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11年5月-2013年5月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计划生育服务站门诊及住院部收治的76例行人流手术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流产后计划生育服务干预,分析比较干预前后患者对计划生育知识的掌握情况.结果 干预前患者对计划生育服务知识总体掌握率为23.68%,干预后提升到85.53%,干预前随访1年后患者计划生育服务知识总体掌握率比较(x2=58.2432,P=0.0000),患者避孕无措施的比例减少(x2=4.6093,P=0.0318),高效避孕方法(干预前42.11%、干预后92.11%)和低效避孕方法的整体掌握情况均提高(干预前43.42%、干预后68.42%),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x2=42.7537,P=0.0000;x2=9.5717,P=0.0020).结论 对人流后的患者行计划生育服务干预,提高了患者对计划生育知识的掌握,促进患者生殖健康水平的提高,值得在临床上运用.
-
妇幼卫生信息系统平台在基层孕产妇保健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基层妇女保健管理工作中妇幼卫生信息系统平台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孕产妇保健纳入妇幼卫生信息系统管理,通过对辖区内妇女保健信息进行采集、处理、共享等,提高孕产妇系统管理的质量.结果 基层妇幼保健机构的信息采集后,自动生成有关统计数据和统计报表,完成孕产妇的电子化系统管理,提高妇女保健机构的动态跟踪和监管水平,提升孕产妇系统管理质量.结论 基层妇女保健妇幼卫生信息系统平台的应用,拓展了对孕产妇的服务范围,提高了孕产妇系统管理效率,提升了妇女保健的社会价值.
关键词: 妇幼卫生信息系统平台 基层孕产妇保健管理 -
广东省龙川县1620例宫颈癌机会性筛查结果分析
目的 研究龙川县接受宫颈癌机会性筛查的妇女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发病状况,并探讨液基细胞学检查(TCT)及阴道镜等在宫颈癌筛查和诊断中的临床意义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分析龙川县人民医院2008年1月-2013年6月妇科门诊进行宫颈癌机会性筛查的1620例病例,对TCT阳性者进行阴道镜下宫颈活检及病理检查,确诊宫颈病变及宫颈癌.结果 1620例受检者中,TCT阳性为258例(15.9%),活检证实为宫颈上皮内瘤变(CIN)者64例(3.95%),宫颈浸润癌2例(0.12%).在TCT阳性(258例)病例中,阴道镜检出异常者130例(50.4%),其中活检结果为湿疣17例、CIN或浸润癌72例,阴道镜与活检诊断符合率为68.4%(89/130).此外,不同年龄组对比发现宫颈癌发病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定期筛查组(各机关事业单位及部分企业计划定期普查发现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患者)阳性检出率显著低于非定期筛查组(随机抽查同期来龙川县人民医院就诊发现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患者)(P<0.05).结论 宫颈癌前病变及早期宫颈癌高发年龄在30 ~49岁,TCT结合阴道镜检查是较好的宫颈癌筛查手段之一.开展宫颈癌前病变定期筛查工作能显著降低宫颈癌的发生和发展机率.
-
儿童嗜酸细胞性胃肠炎临床诊治分析(附17例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嗜酸细胞性胃肠炎(EG)的临床特点和诊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广东省妇幼保健院17例EG患儿的过敏史、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内镜下特点及治疗情况.结果 本组17例患儿中腹痛12例(70.6%)、腹泻9例(52.9%)、血便5例(29.4%)、恶心呕吐4例(23.5%)、体重下降1例(5.9%)、过敏史4例(23.5%).辅助检查:血常规白细胞升高8例(47.1%),嗜酸性粒细胞(EOS)百分比升高12例(70.6%).8例(47.1%)特异性过敏源抗体检测结果阳性.8例大便隐血阳性.1例腹部B超及CT提示腹水.2例腹平片示不完全性肠梗阻.内镜下表现主要有以下3种镜下表现:①黏膜红斑糜烂;②黏膜溃疡;③黏膜结节样增生,组织病理学表现为黏膜下层大量EOS浸润,多52个/HP.对有特异性过敏源者回避过敏源,治疗首选糖皮质激素,症状严重者加用顺尔宁、酮替芬,住院天数为5~18天,均痊愈出院.结论 儿童EG的临床表现各异,以腹痛腹泻为主.内镜下表现无特异性.组织学EOS大量浸润和外周血EOS升高是重要诊断依据.治疗首选糖皮质激素,症状严重者加用抗组胺药及白三烯受体拮抗剂,疗效显著.
-
早期护理干预对生后2小时新生儿低血糖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生后2h新生儿低血糖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近年来在浏阳市妇幼保健院娩出的88例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44例,观察组在出生后2h内接受早期护理干预,参考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对两组新生儿干预后血糖情况进行观察,比较两组新生儿低血糖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血糖水平明显优于参考组,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显著低于参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新生儿出生后给予早期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预防低血糖发生,维持血糖稳定.
-
小儿肺炎继发腹泻的危险因素分析及微生态制剂预防效果比较
目的 分析小儿肺炎继发腹泻的危险因素,观察微生态制剂应用于其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6月-2013年6月洛阳新区人民医院收治的532例小儿肺炎患儿中符合要求的34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340例肺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170例,对照组予以乳酶生片进行预防,对照组予以思连康胶囊进行预防,比较两组患儿的预防效果.结果 340例小儿肺炎继发腹泻110例,总发生率为32.35% (110/340).其中观察组肺炎继发腹泻的发生率为14.71%(25/170),对照组为50%(85/17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48.379,P=0.000).通过多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是否进行侵入性操作、住院天数,以及是否应用微生态制剂与小儿肺炎继发腹泻的发病有关联(P<0.05).结论 年龄、是否进行侵入性操作、住院天数以及是否应用微生态制剂与小儿肺炎继发腹泻有直接关系,微生态制剂应用于小儿肺炎继发腹泻的预防可以取得良好效果,能明显改善症状,值得临床上的进一步推广应用.
-
孕期妇女的心理问题分析与心理干预
目的 了解孕期妇女的心理健康状况,进一步做好孕妇的心理保健工作.方法 对在辽宁省大石桥市妇幼保健所建立《孕产妇保健手册》的3370名孕妇进行心理健康状况问卷调查、心理健康讲座、个体心理疏导,随机抽取200名存在心理问题的孕妇,在孕晚期第二次问卷调查.结果 孕期妇女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通过有效心理干预可缓解孕妇的敌对、抑郁等不良情绪,使其保持愉快的心境.结论 在孕期开展心理保健工作能明显改善孕妇的不良情绪,提高孕妇的心理健康水平.
-
大连市西岗区2008-2012年婴儿死亡状况分析
目的 了解本辖区内婴儿死亡原因,掌握死因的变化规律,及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为政府部门制定妇幼保健政策提供依据.方法 对大连市西岗区2008-2012年婴儿死亡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西岗区新生儿死亡率为1.15‰~3.39‰、婴儿死亡率为2.81‰ ~4.33‰.5年间新生儿及婴儿死亡前3位死因为先天异常,其他疾病(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其他围产期疾病.结论 降低婴儿死亡率首先应降低先天异常及早产儿死亡率,重视产前检查,提高产前诊断技术、提高围产保健质量和产儿科人员技术水平.
-
265例农村12月龄儿童心理行为发育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江苏省如东县掘港镇农村12月龄儿童心理行为发育状况及影响因素,为促进基层儿童心理保健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儿保门诊就诊的265例12月龄儿童,接受丹佛发育筛查量表(DDST)筛查,对筛查相关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65例儿童中,筛出可疑+异常儿童48例(18.11%),发育迟缓主要集中于精细动作-适应性能区,大运动能区次之(P<0.01).切年龄线项目发育绝大多数落后于量表.该镇农村12月龄儿童心理行为发育相对落后,各能区发育不均衡.其中抚育人文化、生后6个月内喂养方式和12月龄头围大小对12月龄儿童心理行为发育有显著影响(P<0.05).结论 鼓励父母抚育婴儿,掌握促进儿童早期发展的知识和技巧,加强婴儿运动锻炼,提倡母乳喂养,有利于儿童心理行为发育的健康发展.
-
2011-2014年荆州市妇幼保健院出院患者满意度调查分析
目的 2011年1月-2014年6月对湖北省荆州市妇幼保健院708例出院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分析、汇总患者对该院医疗服务的意见,提出改进建议.方法 采用电话访谈方式,调查840位患者及患者家属,调查涵盖医疗技术、服务质量、医患沟通、工作效率、后勤保障等方面内容.结果 调查成功对象708人,占调查对象84.3%.对保健院满意度从2011年的86.1%上升至2014年6月的97.2%,满意度呈逐年上升趋势.同时调查对象基本满意和不满意的地方主要集中后勤保障(占32.8%)和服务态度及医患沟通(占23.4%)方面.结论 通过开展出院患者满意度调查,针对出现的问题,加强院内后勤管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从而提高患者满意度,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
DNA定量检测技术在农村妇女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
目的 提高农村已婚妇女宫颈癌检出率,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从而降低妇女宫颈癌的死亡率.方法 应用宫颈脱落细胞DNA定量检测技术对江苏省东海县全县农村已婚妇女进行免费宫颈癌筛查.结果 2010-2013年筛查人数41 289人,DNA定量检测结果可疑人数为1685例,阳性为728例,阳性率为1.76%.经宫颈活体组织检查确诊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变(CIN)209例,其中CIN 191例(患病率达462.59/10万)、浸润癌18例(患病率达43.60/10万).结论 宫颈脱落细胞DNA定量检测技术可以应用在开展妇女宫颈癌筛查项目.
-
北海市两城区防控地中海贫血筛查现状及结果分析
目的 评价北海市海城区、银海区2011-2013年开展地中海贫血(地贫)筛查均阳性的夫妇(地贫双阳夫妇)随访管理效果,探讨今后的随访管理工作的主要方向.方法 2013年利用婚前医学保健、孕产期保健“两个环节、两道防线”开展地贫筛查,对地贫双阳怀孕夫妇进行“双向转诊、双重管理”,对随访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3年两城区婚前检查地贫筛查率、地贫筛查阳性孕妇丈夫筛查率明显高于孕期地贫筛查率、地贫筛查阳性孕妇丈夫筛查率,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013年基因诊断率、产前诊断率明显高于2011年和2012年,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通过建立“两个环节、两道防线,双向转诊、双重管理”的防控网络,对地贫双阳的怀孕夫妇开展有效的随访管理,对降低重度地贫患儿出生,减少出生缺陷发生,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
2009-2013年武汉市硚口区早孕检查高危因素分析
目的 为加强孕产妇高危妊娠管理,提高孕产妇系统管理质量,从而降低孕产妇和围产儿死亡率.方法 按照《武汉市高危妊娠产前评分标准》对2009年1月-2013年12月在武汉市硚口区妇幼保健院围产保健门诊进行系统管理孕妇的高危妊娠发生情况、高危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年武汉市硚口区妇幼保健院围产保健门诊系统管理孕妇总数为9639人,早孕建卡3571人(占37.05%),高危孕妇1387人(占14.39%),高危因素前三位2009-2010年为人工流产(人流)3次以上、剖宫产史、高龄,2011年为剖宫产史、人流3次以上、高龄,2012年为剖宫产史、高龄、人流3次以上,2013年为高龄、剖宫产史、人流3次以上.结论 广泛宣传围产期保健知识,提高群众自我保健能力,严格执行剖宫产指征,降低剖宫产率,加强对高龄孕妇心理卫生指导,适当增加产检次数,发现并积极对症治疗动态高危因素,促进高危因素的转归,保障母婴安全.
-
惠水县2010-2012年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项目成效分析
目的 观察探讨贵州省惠水县2010-2012年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项目成效分析.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惠水县2010-2012年开展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项目进行统计,分析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效果.结果 统计产妇32 870例,共检验HBsAg(+)2123例,阳性率6.46%;梅毒感染(TRUST+ TPPA均阳性)1056例,阳性率3.21%;孕产妇HIV感染[抗-HIV(+)]0例;HBsAg阳性成功阻断2067例,有效率97.36%;TP阻断有效1054例,有效率99.81%.结论 惠水县2010-2012年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项目成效显著,阻断成功率达到预期且维持较高水平,年波动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应继续推行现有方案,提高疾病防控效果.
-
中国儿童性虐待的流行病学研究现状:测量工具、流行现状及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初步掌握中国0 ~17岁儿童性虐待的流行病学研究现状.方法 通过对近20年(1992-2012年)的国内外文献进行检索,获取较全面的、有代表性的中国儿童性虐待流行病学研究资料,对儿童性虐待研究的测量工具、发生率现状及危险因素等进行系统分析.结果 ①测量工具:现有研究比较多的是调查16岁前发生的性虐待,多采用成年人回顾的方式进行调查.常用的测量方法是采用不记名自填式问卷对接触性和非接触性性行为的发生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也有研究者使用标准化的儿童虐待量表.②发生率现状:男性遭受性虐待的发生率为10.2%~ 23.0%,女性遭受性虐待的发生率为14.2%~25.5%;在性虐待发生的性别差异方面,尽管不同研究结果存在不一致性,但总体上女性遭受性虐待的发生率高于男性.③危险因素:城市地区儿童遭受性虐待的比例高于农村地区,生活在重组家庭中的儿童性虐待的报告率高于核心家庭,父、母亲经常在家庭中使用暴力、有不良嗜好、体弱多病、家庭关系紧张等是儿童性虐待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 有关儿童性虐待问题的测量方法不一致,现有研究多为成人回顾性调查,有必要在测量工具标准化、全国流行现状等方面开展深入研究.
-
我国妇幼保健机构医患纠纷主要原因及防范对策
本文对我国妇幼保健机构医患纠纷产生的主要原因进行了分析.为减少医患纠纷,妇幼保健机构应主动转变观念、坚持以人为本、加强关键科室和关键环节管理、提高医疗保健质量、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加大对医务人员医德医风教育、强化医患双方法制观念,同时建立畅通的医患沟通渠道,建立长效工作机制,创造良好的医患环境,从根本上降低医患纠纷的发生.
-
关于妇幼保健机构实施预约诊疗的思考
目的 思考我国妇幼保健机构实施预约诊疗的利与弊.方法 文献回顾.结果 妇幼保健机构医疗服务特点适合采用预约诊疗服务方式.结论 在妇幼保健机构实施预约诊疗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优化就诊流程,资源合理配置,缓解拥挤及候诊时间长、等待时间长、检验检查等候时间长和医生接诊时间短的“三长一短”现象.预约诊疗工作的有效开展需要依托信息技术的运用、妇幼保健机构和就诊人员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