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文标题 期刊级别 审稿状态
-
贵州省2015年手足口病的家庭内流行特征
目的 描述2015年贵州省家庭内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供手足口病防控参考.方法 对2015年贵州省家庭内手足口病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结果 2015年贵州省共报告手足口病33 753例,家庭内手足口病1702例,重复发病268例(541人次),重复发生率1.60%;家庭聚集性疫情579起(1173例),家庭聚集性疫情发生率3.48%.重症31例.4—6月高发(占45.30%),农村占68.57%,散居儿童占88.55%,男性占56.79%.有11户(34例)为重复发病+家庭聚集性疫情.家庭内手足口病采样396例,采样率23.27%,75.80%为肠道病毒感染.病原检测均相同的有143户(290例),重复发病有9例(18人次),家庭聚集性疫情有134户(272例)272例,均以EV感染多(占77.59%).结论 农村散居儿童是贵州省家庭手足口病的防控重点.
-
血清维生素D水平与胎膜早破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孕妇血清维生素D水平与胎膜早破的相关性.方法 将80例胎膜早破孕妇作为观察组,80例非胎膜早破的孕妇作为对照组,并分别按血清25羟维生素D(250HD)水平分为观察组A(维生素D缺乏与不足组)、观察组B(维生素D正常组)、对照组A(维生素D缺乏与不足组)、对照组B(维生素D正常组),比较各组250HD水平及生殖道感染指标,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观察组A的生殖道感染率明显高于观察组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A的生殖道感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A的生殖道感染率与对照组A比较,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生殖道感染率、维生素D缺乏与不足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孕妇血清维生素D缺乏与不足容易出现生殖道感染,从而增加胎膜早破的发生率,有必要在孕期进行250HD测定,对维生素D缺乏与不足者通过补充维生素D,减少胎膜早破的发生,从而达到减少母婴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的目标.
-
风险差法在评价防治老年人跌倒干预效果的应用研究
目的 通过对项目点跌倒干预实施前后的纵向比较和项目点与非项目点跌倒干预的横向比较,评价青海、山西两省农村老年人跌倒干预的效果.方法 以青海、山西两省项目县农村≥60岁中老年人为调查对象,以跌倒发生率为评价指标,通过对2015年两省农村老年人跌倒及评估调查,结合2013年该地区居民健康的基线调查,运用风险差法评价项目点的农村老年人跌倒干预效果.结果 项目点与非项目点共调查1848人,跌倒干预的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5.976,P=0.000),风险差及95%可信区间为-6.53%(-9.69%,-3.38%),项目点较非项目点的跌倒发生率下降6.53%;项目点干预前后共调查2127人,干预前后的跌倒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8.176,P=0.000),风险差及95%可信区间为-6.85%(-9.88%,-3.81%),跌倒发生率下降6.85%.结论 跌倒的综合干预措施对青海、山西两省农村老年人的跌倒发生率具有降低作用.
-
深圳市852例婴儿血锌检测分析
目的 了解婴儿血锌水平,为预防锌缺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由专人对儿保门诊852例6 ~12个月婴儿的家长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喂养情况,调查资料用SAS8.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852例婴儿中,母乳喂养占46%,混合喂养占35.56%,人工喂养占18.43%,母乳喂养婴儿的血锌值明显高于另外两组,3组的血锌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锌值越低,食欲不振、反复呼吸道感染等临床症状越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缺锌组婴儿家长在母乳喂养重要性、辅食添加时间、动物性食物添加等方面的认知率明显低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加强母乳喂养及辅食添加指导,能积极防治锌缺乏症,减少锌缺乏症的发生.
-
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愈合不良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研究分析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愈合不良的危险因素分析.方法 选取乌鲁木齐市米东区中医医院2012年11月-2015年4月收治的行剖宫产术分娩的产妇为6382例,其中切口愈合不良产妇30例,将其设定为研究组;同时选取同期在该院行剖宫产术分娩的切口愈合良好产妇30例,将其设定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产妇切口愈合情况相关临床指标.结果 两组产妇年龄、孕周、住院天数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中体重指数(BMI)、手术时间、出血量、基础疾病、抗生素使用、无菌操作、胎膜早破、妊娠期糖尿病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单因素分析,BMI、手术时间、出血量、基础疾病、抗生素使用、无菌操作、胎膜早破、妊娠期糖尿病为剖宫产术切口愈合不良的直接影响因素.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其中抗生素使用、无菌操作是剖宫产术切口愈合不良的保护因素,BMI、手术时间、出血量、基础疾病、胎膜早破、妊娠期糖尿病为剖宫产术切口愈合不良的危险因素.结论 通过研究产妇切口愈合不良的临床症状表现及原因,明确愈合不良的高危因素,从而在加强孕前期保健,对异常产程情况积极处理,由经验丰富的医师手术分娩,并注意抗生素药物的合理使用,从而降低剖宫产切口愈合不良,提高产妇的预后质量.
-
2006-2015年重庆市5岁以下儿童先天异常死亡情况分析
目的 了解2006-2015年重庆市5岁以下儿童先天异常死亡的变化趋势.方法 采用重庆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网收集的2006-2015年以人群为基础的监测资料,计算5岁以下儿童先天异常死亡专率、构成比和年龄分布情况.结果 重庆市5岁以下儿童先天异常死亡率由2006年的185.1/10万下降至2015年的145.1/10万.5岁以下儿童先天性心脏病、神经管畸形和先天愚型死亡率均明显下降.先天异常死亡占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比例由2006年的14.3%上升至2010年的20.1%.5岁以下儿童先天异常死亡主要发生在婴儿期,尤其是新儿期.结论 先天异常占5岁以下儿童死亡比例逐年上升,应继续加强出生缺陷三级预防,进一步减少5岁以下儿童先天异常死亡.
-
广东省级妇幼卫生信息系统的建设与应用
目的 归纳总结省级妇幼卫生信息系统建设和应用的经验.方法 对信息系统建设背景、建设思路、功能模块设置和推广应用效果等进行综合梳理、归纳和分析.结果 广东省级妇幼卫生信息系统应用覆盖全省,功能模块以保健服务需求为导向,内容涵盖出生医学证明、儿童保健、婚前孕期保健、孕产期保健、妇女保健、妇幼项目、妇幼直报等业务管理,模块间互联共享,外部共享机制和系统运行环境灵活有效.结论 广东省级妇幼卫生信息系统具有保健和临床相结合的突出特点,能够满足妇幼保健服务和监管的双重需要,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
不同喂养方式对婴儿血清免疫因子及湿疹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不同喂养方式对婴儿免疫及湿疹的影响,为婴儿湿疹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到东莞市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体检的儿童中6个月以下、未经添加固体食物的纯母乳喂养及人工喂养婴儿作为研究对象,检测研究对象的血清中γ-干扰素、白细胞介素4的水平,分析不同喂养方式婴儿的免疫因子于湿疹发生的情况.结果 纯母乳喂养婴儿肠道双岐杆菌数量比人工喂养婴儿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大肠杆菌比人工喂养婴儿低(P<0.05).结论 不同喂养方式对婴儿湿疹有影响,应大力提倡纯母乳喂养.
-
以社区为基础的早产儿神经行为发育干预效果评价研究
目的 规范对社区早产儿的神经行为发育监测及干预,以改善其预后.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将在荔湾区社区新生儿访视中发现的早产儿382例,分为干预组158例和对照组224例.然后由社区儿童保健医生对干预组的早产儿进行干预指导,对照组只接受常规的社区高危儿管理服务.结果 干预组在发育商和大运动、精细运动、适应能力、语言和社交行为5大能区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格发育情况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对社区儿童保健医生进行规范的小儿神经康复专科培训,在社区早产儿开展神经行为发育监测及干预,对早产儿的社区管理起到至关重要作用,同时在早产儿的社区管理结案方法中,应考虑其智能发育水平.
-
儿童肥胖的现况调查及其与母亲孕期增重和婴儿喂养方式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了解儿童肥胖现状,探讨儿童肥胖与其母亲在孕期增重和婴儿喂养方式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东莞市康华医院所在区域的3所幼儿园的儿童及家长进行整群抽样调查.调查儿童的身高、体重等情况,调查儿童母亲孕期的相关情况,以及儿童婴儿期的喂养方式等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儿童肥胖与其母亲孕期增重和婴儿喂养方式的相关性.结果 发放调查问卷的成功收回率为97.7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儿童肥胖的危险因素是母亲孕期体重增加超过15 kg(OR=2.144,P<0.05),儿童肥胖的保护因素是婴儿6个月龄内纯母乳喂养(OR =0.531,P<0.05).结论 指导孕妇孕期注意体重的增加,鼓励婴儿出生后采用纯母乳喂养的方式进行喂养,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预防儿童肥胖.
-
基于移动物联网的远程血糖仪与全自动生化仪的一致性评价
目的 评价基于移动物联网的远程智能血糖仪与生化仪监测血糖的一致性.方法 采集150例孕妇的全血,分别采用远程血糖仪测试全血的血糖值2次,全自动生化仪测试血浆的血糖值1次,以生化仪的测试结果作为对照组,远程血糖仪的测试结果作为实验组,采用ATE/LER区域方法开展一致性评价.结果 远程血糖仪第1次测试结果对比生化仪的ATE区域的落入率为96.0% (90% CI 92.5 ~ 98.0),第2次测试结果对比生化仪的ATE区域的落入率为96.7% (90% CI 93.4 ~98.4),两次测试的平均结果对比生化仪的ATE区域的落入率为96.7% (90% CI 93.4 ~98.4),3种对比的LER区域的落入率均为0%.结论 远程血糖监测仪和生化仪测试血糖具有一致性,是孕期常规血糖监测的有效补充.
-
漳州市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发病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漳州市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CH)的发病情况,分析与CH发病有关的影响因素.方法 对漳州市2010-2015年新生儿疾病筛查报表和个案调查表进行描述性分析及统计分析;CH筛查及诊断按照《新生儿疾病筛查技术规范(2010年)》进行.结果 漳州市6年间共确诊116例CH患儿,平均发病率31.35/10万,发病率呈较平稳状态;患儿中高龄产妇所生占22.41%;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产妇所生占7.35%.山区:沿海:城区发病率比为3.71:2.44:1;未发现CH患儿发病率在性别和出生季节上的差异.结论 漳州市6年间CH发病率呈较平稳状态;高龄产妇、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产妇及山区产妇所生新生儿CH发病率较高.
-
未足月胎膜早破合并生殖道感染对妊娠结局的影响分析
目的 探讨未足月胎膜早破(PPROM)合并生殖道感染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2015年12月惠州市第一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00例初产单胎PPROM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合并生殖道感染的PPROM患者42例(研究组),单纯PPROM患者58例(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妊娠结局.结果 研究组自然分娩率为69.05%,低于对照组的82.7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剖宫产和人工辅助阴道分娩率分别为23.81%和11.90%,高于对照组的10.34%和6.9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产、宫内窘迫、生长受限和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褥感染、产后出血、绒毛膜羊膜炎和新生儿肺炎的发生率为19.05%、30.96%、14.29%和19.0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45%、1.72%、1.72%和3.45%,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未足月胎膜早破合并生殖道感染可导致不良的妊娠结局,因此在妊娠期进行生殖道感染筛查,及早诊断,及早行针对性治疗,有助于改善妊娠结局.
-
PDCA循环管理在妇科医务人员手卫生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PDCA循环管理在妇科医务人员手卫生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纳入在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妇科工作的42名医务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在42名医务人员的手卫生管理中应用PDCA循环管理,对比应用PDCA循环管理前后42名医务人员的手卫生依从率、手卫生知识知晓率、手卫生合格率,分别抽取应用PDCA循环管理前后两个时间段内在妇科住院治疗的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两个时间段内两组患者的院内感染发生率.结果 42名妇科医务人员应用PDCA循环管理后的手卫生依从率、手卫生知识知晓率、手卫生合格率均明显提高,与应用PDCA循环管理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PDCA循环管理后抽取的40例患者的院内感染发生率为2.5%,较应用PDCA循环管理前抽取的40例患者的20.0%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DCA循环管理在妇科医务人员手卫生管理中的应用,可有效改善妇科医务人员的手卫生状况,有利于降低妇科住院患者的院内感染发生率,值得各大医院引进应用.
-
高危儿早期异常神经行为发育的动态变化趋势和早期干预的方法及效果
目的 对高危儿早期异常神经行为发育动态变化趋势进行调查,同时讨论早期干预方法以及干预效果.方法 抽选103例2013年2月-2016年2月在河南省濮阳市妇幼保健院治疗的高危患儿,将所有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52例患儿按照0~3岁早期干预大纲方案制定早期干预措施,对照组51例患儿采用家庭训练.对两组患儿干预后的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观察组患儿视听功能异常率为9.6%,运动功能异常率为11.5%,神经反射异常率为9.6%,异常姿势率为7.7%,肌张力异常率为13.5%,比值均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粗大运动、精细运动、语言、适应行为发育商分数均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尽早对高危儿进行干预能够改善患儿神经异常表现,提升患儿智力发育水平.
-
个体化模式的营养指导对孕期增重、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影响
目的 分析个体化模式的营养指导对孕期增重、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连州市连州镇中心卫生院及清远市妇幼保健院接受系统产检并分娩的足月单活胎的孕产妇,总共100例,由护理工作人员在医生指导下认真仔细按产检病历分别进行记录,包括孕产妇的年龄、历次产检体重、孕前体重指数(BMI)、分娩孕周、新生儿出生体重,以及分娩方式等指标,再选择自愿在医院接受个体化营养指导的30例作为试验组,并选择未在医院接受个体化营养指导的30例作为对照组,其年龄、身高、孕前体重、孕周以及BMI与试验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再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孕产妇在孕期体重平均增加(17.01±5.14) kg,对比治疗前的体重明显增加;试验组在孕期增重正常以及自然分娩比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期贫血、糖尿病、剖宫产和巨大儿的发生率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羊水异常、妊娠期高血压、早产、低体重儿、新生儿窒息以及胎儿窘迫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进行合理的个体化孕妇营养指导,使其保持恰当的孕前BMI、合适的孕期增重以及科学的孕晚期膳食等,有利于孕妇的健康和分娩,以及分娩适当体重的新生儿.
-
通过微信开展孕期营养指导干预的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即时通讯工具(微信)在孕产妇营养指导应用效果的调查研究.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2016年3月在惠州市第一妇幼保健院确诊治疗的孕产妇512例的临床资料,依据是否以微信方式干预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256例,对照组用常规方法给予常规营养指导干预,干预组通过微信方式进行营养指导干预.观察婴儿出生窒息的发生情况,统计分析所有孕产妇护理依从性和母婴结局.结果 干预组孕产妇妊娠期糖尿病、剖宫产、妊娠期贫血、产后出血、早产、低体重儿、巨大胎儿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孕产妇护理依从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即时通讯工具(微信)可有效提升孕产妇营养指导的护理依从性作用,有利于改善孕产妇的临床母婴结局,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对心脏功能损害的观察及随访研究
目的 探讨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对心脏功能的损害.方法 将2013年6月-2015年6月肇庆市广宁人民医院8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分为生理性黄疸组和病理性黄疸组,每组各40例.同时选取40例正常新生儿作为健康对照组.对比分析3组新生儿的血清总胆红素、血清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高敏心肌肌钙蛋白T(hs-cTnI),同时对比研究三组新生儿的心电图差异,随访1年.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新生儿相比,生理性黄疸组和病理性黄疸组患儿的血清总胆红素、cTnI、CK-MB、CK水平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病理性黄疸组患儿比生理性黄疸组升高也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三组患儿的超声心电图和心电图指标如射血分数、E/A值、二尖瓣和三尖瓣返流速等均符合国内健康新生儿标准.结论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对新生儿心脏功能的影响并不十分显著,在临床实际诊疗过程中需结合心肌酶谱值、心脏彩超以及心电图的改变等手段进行全面分析.
-
不同时机的个体化产后盆底康复护理效果对比研究
目的 个体化护理作为一种新兴的护理模式,在康复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次临床研究主要探讨不同时机的个体化产后盆底康复护理效果.方法 筛选茂名市中医院2015年11月-2016年4月自然分娩单胎产妇100例,分为试验组75例和对照组25例,试验组采取盆底康复护理,对照组采取常规的盆底康复宣讲及基本的产后护理.终根据产后开始行个体化盆底康复护理的时间不同,将试验组平均分为3组,每组25例,均采用个体化产后盆底护理,但甲组产后6~8周开始护理,乙组产后8~10周开始护理,丙组产后10~13周开始护理;丁组为对照组,采取常规的盆底康复宣讲及基本的产后护理.分别记录以上产妇在护理前、护理结束时及护理结束后42周产妇盆底静息压力以及盆底收缩压力.结果 ①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产妇盆底静息压力及盆底收缩压力数值明显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甲、乙、丙3组间,在个体化产后盆底护理结束时及结束后42周,盆底静息压力及盆底收缩压力数值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个体化盆底康复护理可以明显改善产后盆底功能,但是不同时机进行个体化康复护理,对产妇盆底功能康复无明显影响.
-
180例学前儿童入学前50项测评结果分析
目的 利用学前50项筛查,早期发现入学前儿童存在的学习能力问题,进行早期干预.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在石家庄市4个主城区各随机抽取1所幼儿园,经问卷调查剔除有遗传病、精神病家族史,早产、围产期异常,窒息、脑炎及脑外伤史,对纳入调查的180名大班学生进行入学前50项测评.结果 180名学龄前儿童中,异常率(5~5.5岁得分<24,~6岁得分<28,~6.5岁得分<32)为2.78%,可疑率(5~5.5岁得分24~29,~6岁得分28 ~33,~6.5岁得分32 ~36)为11.67%,其中,自我认识、运动、记忆等方面能力较高,思维、观察能力较低.结论 幼儿园大班儿童应加强思维及观察能力方面的培养,为其顺利适应小学学习做准备.
-
广西来宾市2005-2014年孕产妇死亡状况分析
目的 掌握广西来宾市近10年孕产妇死亡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探讨应对干预措施,降低孕产妇死亡率,保障母婴健康.方法 通过对来宾市全市三级妇幼卫生网络报表调出孕产妇死亡病例资料(孕产妇死亡卡),组织市孕产妇死亡评审专家进行评审,确定死因诊断.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孕产妇死亡率及死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全市孕产妇死亡率从2005年的54.51/10万下降到2014年的13.77/10万,10年下降40.74%,年均下降速率4.07%.经统计学处理,孕产妇死亡率呈下降趋势(P<0.05).死因前4位依次为:羊水栓塞、产科出血、合并疾病、妊娠高血压(妊高症).与10年前相比,羊水栓塞已由第2位上升至第1位.结论 全市近10年孕产妇死亡率呈下降趋势,目前难以避免的羊水栓塞死亡呈上升趋势;但仍有超过50%的孕产妇死亡是可以避免的.因此仍要加强对孕产妇急救诊疗技术的业务培训,提高产科急救能力,尽量避免孕产妇死亡.
-
浅谈儿童高血压的影响因素及防治
儿童期血压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人群中一次性机会筛查出的儿童高血压患病率,学龄前儿童为2%~4%,学龄儿童为4% ~ 9%;如经过两个时点复测后,学龄前儿童高血压患病率降至1%以下,学龄儿童降至2%~3%.儿童高血压到成年期存在轨迹现象,即高血压及靶器官(心、脑、肾)的损害虽然主要表现在成年期,但其发病则起源于儿童少年时期,因此人们逐渐意识到降低成年期高血压患病率要从娃娃抓起.影响儿童血压值的因素有孕期因素、遗传因素、饮食因素等.儿童血压的测量和高血压的诊断方法也逐渐成熟,很多妇幼工作者已经针对儿童高血压制定了干预措施.本文对国内外儿童高血压发病及影响因素的研究进行综述,为儿童高血压防治提供参考.
-
出生缺陷监测系统现状
出生缺陷目前是影响人口生存质量的世界性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本文对国内外出生缺陷的监测系统现状、发生率以及构成特点等进行综述.虽然世界范围内各个监测中心监测的出生缺陷种类和监测方法存在一定差别,但在出生时即可诊断的体表出生缺陷发生率仍具有可比性,资料显示目前世界范围内较常见的出生缺陷类型包括:先天性心脏病、尿道下裂、唇腭裂、多(并)指(趾)和21-三体等.
-
6~23月龄婴幼儿辅食添加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6~23月龄婴幼儿辅食添加是指换乳期内除母乳外给婴幼儿任何含营养素的液体或食物,辅食添加是否合理影响着婴幼儿的生长发育和健康成长,也逐渐成为国家、社会、家庭的关注重点.辅食首次添加时间、辅食添加种类及频率等是我国婴幼儿辅食添加普遍存在的问题.看护人喂养知识的缺乏、家庭经济困难、婴幼儿喂养困难、饮食习俗是影响辅食添加的主要因素.需要加强以婴幼儿看护人为主的婴幼儿喂养知识的宣传与指导.
-
住院分娩医保按人头付费降低剖宫产率的探讨
目的 了解住院分娩产妇按人头付费对降低剖宫产率的影响.方法 通过分析国内剖宫产率居高不下的主要影响因素,对比国内外医保支付方式,对按人头付费医保方式进行探讨.结果 按人头付费医保方式可有效降低剖宫产率和住院费用,促进医疗质量,降低新生儿死亡率.结论 通过住院分娩医保按人头付费,降低非医学因素的剖宫产.医师始终遵循临床路径管理指南,避免了重复检查、可避免的药品使用和耗材的消耗,因而实现了优质服务和适度医疗的统一,不仅保证了参保人员享受基本医疗服务的权益,也保障了医疗质量和医院的合理利益,同时,使医疗机构逐步将工作的重点转向预防保健工作,通过加强孕期教育,降低剖宫产率,降低成本,增加业务收支结余,配合医疗体制改革,具有重要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高.为了降低剖宫产率,必须改变现有的医保按病种付费的支付模式.
-
门诊预约服务品牌构建及效果评价研究
目的 为全面了解门诊患者对预约诊疗服务的认知、需求、评价,广泛听取患者的意见,打造全方位预约服务品牌.方法 通过发放调查问卷以及电话“一对一”调查,对预约挂号患者预约情况进行分析评价.结果 就诊形式、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状况、居住地等均为影响知晓率的因素,通过预约诊疗服务的推进,预约挂号整体满意率为96.01%.结论 进一步规范、有序地推广预约诊疗服务工作,改善医院服务流程,提升患者满意度,加强推进预约诊疗服务品牌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