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正文

甘草酸二铵联合槐耳颗粒治疗肝癌TACE术后栓塞综合征临床观察

冯惠岗;梁奇伟;郭惠庄;庄炜钊;黄晨;唐映;何超雄;黄益

摘要: 目的:探讨甘草酸二铵联合中药槐耳颗粒治疗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术后栓塞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90例肝癌行常规TACE治疗后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单纯给予甘草酸二铵注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中药槐耳颗粒口服治疗。比较2组治疗后1个月内转氨酶和栓塞综合征缓解情况,并评价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栓塞综合征(发热、腹痛)缓解程度、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转氨酶复常有效率、临床总效率、术后恶心呕吐患者比例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甘草酸二铵注射联合中药槐耳颗粒治疗TACE术后栓塞综合征疗效显著,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同期刊相关文献推荐
  • 新型蝶式股动脉穿刺压迫装置在618例经股动脉行介入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作者:王颖;王兵;崔文军;安乾;司江涛;吴斐;李阳

    目的:观察新型蝶式股动脉穿刺压迫装置在经股动脉行介入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我科经股动脉穿刺行介入治疗的患者618例,平均年龄(60.9±8.2)岁,男406例,女212例.术中使用5F、6F、8F、10F动脉鞘管的患者分别为206、342、56、14例,术后均使用新型蝶式股动脉穿刺压迫装置进行穿刺口的压迫,分析患者的肢体制动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5F/6F动脉鞘管拔除后平均制动时间(12.0±4.6)h,8F/10F动脉鞘管拔除后平均制动时间(22.1±8.4)h.618例患者中有效613例,有效率99.2%,5例术后出现穿刺口血肿,经彩超检查3例确诊为假性动脉瘤,其中1例予以凝血酶注射,1例行手术治疗,1例延长压迫时间(48 h),均痊愈,无严重皮肤过敏及破溃患者.结论:新型蝶式股动脉压迫装置用于经股动脉行介入治疗后止血,具有操作简便、并发症发生率低、可在直视下有效止血、节时省力,且可同时行双侧股动脉压迫止血等优点,是较为理想的止血方法,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血管成形联合置管溶栓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效果研究

    作者:武兴杰;黄树圭;邓军;李军;方萍;朱威

    目的:比较血管成形联合置管溶栓治疗与常规血管成形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33例,18例行常规介入治疗(常规组),15例行介入联合溶栓治疗(溶栓组),观察两组患者的踝肱指数(ABI)、血管开通率、 临床疗效与并发症,随访其血管通畅情况.结果:常规组的血管开通率、 临床有效率均为88.89%(16/18),溶栓组分别为93.33%(14/15)、100%(15/15).两组的术后足背动脉搏动均增强,ABI值均较术前明显升高,其中溶栓组ABI提高幅度较常规组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发生血栓相关并发症2例,溶栓组无相关并发症出现.常规组术后3、6、12、24个月血管通畅率分别为83.33%(15/18)、83.33%(15/18)、72.22%(13/18)及62.50%(10/16),溶栓组分别为100%(15/15)、100%(15/15)、80.00%(12/15)及71.43%(10/14).溶栓组血管通畅率数值高于常规组.结论:经皮血管成形联合置管溶栓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效果优于常规的血管成形术.

  • 斑块旋切术联合药物涂层球囊治疗股腘动脉病变的应用研究

    作者:师贞爱;李承志;张红;刘玉龙;李王海;张艳

    目的:探讨TurboHawk斑块旋切导管(DA)联合紫杉醇药物涂层球囊(PCB)治疗下肢股腘动脉(FPA)狭窄及闭塞性病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17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男11例,女6例,平均年龄(73.2±7.5)岁,14例(82%)患肢Rutherford分级>4级,表现为患肢严重缺血,靶病变为股腘动脉,接受了DA联合PCB的腔内治疗方案.术前、术后常规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术后3、6、12个月复查患肢踝肱指数(ABI)、彩色超声或CTA随访.结果:17例患者接受了上述治疗方案,平均病变长度为(286.1±69.4)mm,全部靶病变血管再通成功,1例顽固性狭窄行支架补救,技术成功率为94.1%(16/17),8例术前已有足趾坏死者接受截趾术,均经治疗创面完全愈合且不影响行走.术后即刻患肢缺血症状改善,Rutherford分级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术后ABI比术前明显提高(0.99±0.10 vs.0.30±0.19,t=15.31,P<0.05).随访3~14个月,平均(7.4±3.8)个月,全部患者下肢缺血症状无复发,保肢率为100%;随访期间未见明显需手术干预的复发狭窄,一期管腔通畅率为100%.住院及随访期间无严重手术相关并发症.结论:DA联合PCB治疗下肢股腘动脉病变是安全有效的,近期通畅率高.

  • 经皮球囊血管成形术和经皮支架植入术 治疗透析通路中心静脉狭窄的临床效果比较

    作者:王宾;肖恩华;尚全良;马聪;陈柱;罗建光;朱晖;张子曙

    目的:观察透析通路中心静脉狭窄(CVS)经皮球囊血管成形术(PTA)和经皮支架植入术(PTS)治疗的近中期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发生CVS的血液透析患者40例,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PTA治疗组26例和PTA+PTS治疗组14例.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疗效及通路管径变化情况;随访术后1、3、6个月透析通路的开放情况及开放时间.结果:术后相关症状均在1周内改善,治疗后通路直径较治疗前均增宽;PTA治疗组的初级开放时间为(5.17±1.54)个月,高于PTA+PTS治疗组的初级开放时间(3.57±1.71)个月;PTA+PTS治疗组的腔内干预次数为(1.93±0.47)次,高于PTA治疗组的(1.35±0.56)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TA治疗组1、3、6个月的初级开放率分别为96.2%、80.7%、69.2%,辅助初级开放率分别为100%、92.3%、92.3%;PTA+PTS治疗组1、3、6个月的初级开放率分别为92.9%、64.3%、14.3%,辅助初级开放率分别为100%、100%、85.7%.两组的初级开放率和辅助初级开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透析通路CVS的治疗首选单纯PTA,当出现PTA抵抗或频繁复发时,可以考虑植入支架.

  • 接力穿刺技术治疗无对侧股动脉入路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应用研究

    作者:师贞爱;李承志;张红;刘玉龙;李王海;张艳

    目的:研究接力穿刺技术治疗无对侧股动脉入路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7年9月入住我院的22例无对侧股动脉入路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22例中对侧股动脉植入覆膜支架5例,主髂动脉病变已行对吻支架6例,主髂动脉病变同时累及双侧股动脉3例,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后4例,对侧截肢术后4例,采用接力穿刺技术(先肱动脉入路完成患侧髂股动脉病变治疗,获得患侧股动脉安全穿刺区,然后接力顺行穿刺患侧股动脉完成股腘动脉、甚至膝下动脉病变的腔内治疗)进行一期血运重建,治疗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总结手术成功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手术成功率为100%,共植入103枚支架,平均4.7枚/人.所有缺血症状术后立即得到缓解,患肢踝肱指数(ABI)显著提高[(0.90±0.16)vs.(0.33±0.18),t=18.80,P<0.01).随访2~36月(平均19.5个月),围手术期及随访期间无严重手术相关并发症,术后1年的一期通畅率为81.8%(18/22).结论:应用接力穿刺技术治疗无对侧股动脉入路、肱动脉入路腔内器械过短无法完成血运重建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是安全、有效的,可以作为首选治疗方法.

  • 明胶海绵颗粒和聚乙烯醇颗粒治疗瘢痕妊娠的临床效果比较

    作者:刘津华;张磊;穆永旭

    目的:评价明胶海绵颗粒和聚乙烯醇颗粒进行栓塞子宫动脉后清宫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介入科收治的52例瘢痕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介入治疗术中使用栓塞颗粒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明胶海绵颗粒组28例,聚乙烯醇组24例,两组均于介入治疗后行清宫术.比较两组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血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恢复正常时间、彩色多普勒超声影像学变化、清宫术中出血量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均成功行介入治疗术,均未发生术中大出血,术后清宫手术顺利,无子宫切除患者.术后无并发症发生.两组瘢痕妊娠患者行介入治疗术后均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改善率均为100%.两组患者清宫术中出血量、清宫术后妊娠组织残留发生率、住院时间、血β-HCG值恢复正常时间、孕囊大直径、切口处薄肌层厚度、胎心搏动比例、血流信号丰富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明胶海绵颗粒和聚乙烯醇颗粒作为栓塞剂治疗瘢痕妊娠的各项近期疗效无明显差异.

  • 机械性血栓清除术联合同期髂静脉支架植入治疗合并左髂静脉受压综合征的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作者:印于;金泳海;樊宝瑞;段鹏飞;孙亚鹏;倪才方

    目的:评价经皮机械性血栓清除术联合同期髂静脉支架植入治疗合并左髂静脉受压综合征的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可行性、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7年6月收治左髂静脉受压综合征伴急性下肢DVT的患者33例,发病时间6 h-14 d,平均年龄(57.97±14.44)岁.所有患者均在滤器保护下进行治疗.AngioJet血栓清除术、球囊扩张和髂静脉支架植入均在同期完成,术后保留鞘管予以溶栓治疗,每天复查造影,若血栓完全溶解,取出下腔静脉滤器并结束溶栓.术后第1、3、6、12个月进行门诊随访,行彩色超声和(或)下肢静脉造影检查了解下肢深静脉及髂支架内血流通畅情况.结果:33例患者均同期完成手术,技术成功率100%,AngioJet抽吸时间为(224.70±72.78)s,溶栓时间(34.00±15.37)h,尿激酶用量(112.58±49.92)万U.33例患者同期植入髂静脉支架33枚.血栓清除率Ⅲ级患者29例,血栓清除率Ⅱ级患者4例.无出血、症状性肺栓等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1例患者术后两月血栓复发,32例患者术后随访超声和(或)下肢静脉造影检查提示下肢深静脉及髂静脉支架内血流通畅.结论:机械性血栓清除术联合同期髂静脉支架植入治疗合并左髂静脉受压综合征的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 TIPS术后短期总胆红素显著升高的相关因素分析及其对生存预后的影响

    作者:陈斯良;胡朋;林志鹏;赵剑波

    目的:探讨经颈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分流术(TIPS)后短期总胆红素显著升高的相关因素,观察术后短期总胆红素显著升高对患者长期生存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因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失代偿接受TIPS治疗的患者202例.根据术后短期内是否出现总胆红素显著升高分为两组:A组为总胆红素未显著升高组106例,B组为总胆红素显著升高组96例.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元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TIPS术后短期总胆红素显著升高的相关影响因素,并通过长期随访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后的生存预后.结果:202例患者均成功建立肝内门腔支架分流道.门静脉压力从术前的(24.2±5.1)mmHg降至(14.6±4.3)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33,P<0.01).TIPS术前总胆红素为(23.27±18.67)μmol/L,术后2周升至(36.52±28.17)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461,P<0.01).单因素分析显示B组患者的年龄、术前总胆红素、术前Child-Pugh评分、肝内支架分流道长度均高于A组(P<0.05);两组的门静脉高压病因、门静脉穿刺位置、术后门静脉分支显影情况以及分流道支架类型比较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多元非条件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术前总胆红素、 术前Child-Pugh评分、 肝内支架分流道长度及术后门静脉分支显影情况与术后短期内总胆红素显著升高有关.Kaplan-Meier分析显示TIPS术后A组的生存率高于B组,有统计学差异(χ2=4.528,P=0.033),术后两组的分流道累积通畅率及HE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术前总胆红素水平高、 术前Child-Pugh评分高、肝内支架分流道长度长是TIPS术后短期总胆红素显著升高的危险因素,术后门静脉分支显影支数多是TIPS术后短期总胆红素显著升高的保护因素.术后短期总胆红素显著升高比未显著升高患者的长期累积生存率低.

  • 分心木联合动脉栓塞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临床观察

    作者:申虎;朱磊;潘小平

    目的:评价分心木联合前列腺动脉栓塞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6年11月我科收治的确诊BPH患者10例,采用前列腺动脉栓塞术栓塞前列腺动脉,术后当日起,分心木2 g泡服,3次/d,连服7 d.比较术前和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大尿流率(Qmax)和剩余尿(RU)的变化.结果:10例患者共完成16支前列腺动脉的栓塞,单侧栓塞4例,双侧栓塞6例.相对于术前,术后6个月的IPSS显著改善[(28.30±3.27)vs.(4.40±1.17),P<0.05],QOL显著改善[(5.10±1.52)vs.(1.00±0.47),P<0.05],Qmax显著改善[(7.05±2.72)vs.(15.08±1.45),P<0.05],RU显著减少[(120.00±70.18)vs.(17.50±7.55),P<0.05].结论:分心木联合前列腺动脉栓塞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可行且有效.

  • 腔内隔绝术治疗髂动脉瘤的临床效果分析

    作者:卢海林;罗耀昌;黄军祯;黄德佳;何海源;黄浩珈;宋文玲;罗柳芳

    目的:总结腔内隔绝术治疗髂动脉瘤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8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腔内支架修复术治疗的6例髂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6例腔内技术均取得成功.术中未发生瘤体破裂,无患者死亡.术后即刻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显示动脉瘤消失,远近端支架型人工血管与宿主动脉结合处均未见明显渗漏.1例患者出现臀肌间歇性跛行,保守治疗后症状改善;1例患者出现会阴区疼痛,给予镇痛治疗后症状缓解;1例患者术后支架内血栓形成,经置管溶栓后获得再通.术后平均随访12个月(3~24个月),瘤体无增大,支架无移位,无内瘘.结论:使用腔内隔绝技术可有效治疗髂动脉瘤,其近期效果满意,远期效果需进一步随访.

中华介入放射学电子

国家级期刊 审稿时间:1个月内 早咨询早发表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