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正文

聚乙二醇/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降解的研究

王玮;奚廷斐;张爱英;陈亮

摘要: PEGT/PBT材料研究早可追溯到1949年Coleman首先提到了用亲水性组分聚环氧乙烷(PEO)改善涤纶树脂染色性的思路[1].1972年,DuPont推出商业化的聚醚酯HytrelTM,主要成分为聚四亚甲基醚二醇(PTMG)/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嵌段共聚物[2].Witsiepe和Hoeslchele等在HytrelTM的基础上,首次合成了PEGT/PBT,但其遇水溶涨、易水解,当时并未引起人们的重视[3].20世纪90年代初,Fakirov等用酯交换法,以聚乙二醇、1,4-丁二醇及对苯二甲酸甲酯为原料,钛酸四丁酯为催化剂,合成了一系列具有不同软、硬段含量的PEGT/PBT多嵌段共聚物[4].

同期刊相关文献推荐
  • 平阳霉素治疗小儿口腔颌面部血管瘤及血管畸形的效果分析

    作者:赵伟;刘军;宋磊

    目的 探索平阳霉素对小儿口腔颌面部血管瘤及血管畸形的治疗效果.方法 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76例口腔颌面部血管瘤及血管畸形患儿根据单盲原则分为对照组(n=38)与治疗组(n=38).对照组接受地塞米松治疗,治疗组(n=38)接受平阳霉素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瘤体面积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瘤体面积均明显减少(P<0.05),且治疗组瘤体面积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平阳霉素治疗小儿口腔颌面部血管瘤及血管畸形,效果理想,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EIF-GT/PCL纳米纤维电纺膜体外诱导hADSCs向表皮细胞表型转化的相关研究

    作者:燕丽;郑蕊;沈征宇

    目的 探讨表皮诱导因子复合体(Epidermal inducing factors,EIF)-明胶(Gelatin,GT)/聚己内酯(Polycaprolac-tone,PCL)纳米纤维电纺膜,体外诱导人脂肪干细胞(Human adipose derived stem cells,hADSCs)向表皮细胞表型转化的可行性,以及相关的生物学特性.方法 采用混合静电纺丝法制备EIF-GT/PCL纳米纤维电纺膜(实验组)和GT/PCL纳米纤维电纺膜(对照组),进行形态学观察和力学测试;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绘制EIF-GT/PCL纳米纤维电纺膜的药物释放曲线;将hADSCs接种于两种电纺膜上进行体外培养,扫描电镜观察细胞-纳米纤维电纺膜黏附情况,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免疫荧光法检测CK10及CD105的表达情况.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具有相似的纳米级结构,形态、密度均匀,力学特性佳;实验组能够平稳释放EIF达15 d以上;hADSCs在实验组上黏附更好,增殖更快.培养7 d后,实验组上hADSCs表达CK10,间充质干细胞标志物CD105表达减弱.结论 EIF-GT/PCL纳米纤维电纺膜具有良好的生物学特性,可诱导hADSCs向表皮细胞表型转化.

  • 红外热成像技术在皮瓣移植围术期检测中的应用

    作者:熊哲祯;许律廷;刘凯

    目的 探讨红外热成像装置在皮瓣移植围术期监测的应用价值及使用技巧.方法 采用便携式红外热像仪FLIRONE pro,在16例皮瓣移植患者术前、术中和术后对皮瓣及周围部位进行拍摄,并使用FLIRTools软件对拍摄的热像图进行分析和局部温度测量;同时,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穿支血管进行定位,比较两种检测方法的检测结果.结果皮瓣移植术前的红外热像图可准确定位血管位置,血管走行区域皮肤温度高于周围,在热像图上呈现"亮点"或"亮线",其结果与彩色多普勒超声所示一致.术中热像图可通过测定皮瓣各区域温度,辅助判断蒂部血管是否通畅,以及皮瓣远端血运情况.术后的热像图可用于监测皮瓣血供,通过比较皮瓣与周围正常皮肤温度,以及皮瓣温度变化,观察皮瓣微循环,有助于早期发现皮瓣血运障碍,从而及时采取干预措施.结论 红外热成像技术是一种无创、经济、简便、直观、准确的辅助检测手段,对于皮瓣移植术前血管定位及术中、术后血运监测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 右美托咪定复合地佐辛用于抽脂静脉麻醉的临床观察

    作者:蒋超;余桂芳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复合地佐辛用于抽脂术静脉麻醉的有效性.方法 将择期抽脂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使用右美托咪定复合地佐辛行静脉麻醉,对照组使用咪达唑仑复合瑞芬太尼.评估指标包括Ramsay镇静评分和VAS疼痛评分,记录各时间点呼吸频率(RR)、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记录两组患者的苏醒时间以及清醒时间,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T1、T2、T3、T4的RR和SpO2均高于对照组(P<0.05),T3、T4的MAP、HR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苏醒时间和清醒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术后躁动、SpO2<92%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复合地佐辛用于抽脂术静脉麻醉效果良好,可缩短苏醒时间以及清醒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较高.

  • 臂丛各神经根切断后靶肌肉内代偿机制的实验研究

    作者:姜宗圆;熊章霞;欧阳阳刚;孙浩然;梁海;陈琪;刘岸雄;谢统明

    目的 通过研究臂丛神经各根切断后主要靶肌肉内运动终板形态学和功能学的变化过程,探索臂丛神经各根在靶肌肉内分布特点和切断后的代偿机制.方法 12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5组,每组24只.右侧建成臂丛神经各根的切断模型,左侧为正常对照组.术后第1、4、8、12周,用乙酰胆碱酯酶染色和单纤维肌电图等方法,检测各神经根主要靶肌肉内运动终板形态学和功能学变化过程.结果 颈5神经根和胸1神经根切断后,靶肌肉内出现无代偿特征的Jitter图形,Jitter均值明显低于正常对照侧;颈6、颈7和颈8神经根切断后,出现明显的代偿性Jitter改变,但只在颈7神经根切断后第1~4周Jitter均值逐渐增大,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第8~12后恢复正常;其余各神经根切断后Jitter均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臂丛神经各根切断后靶肌肉内的MCD分布图表明,仅在颈7神经根切断后会出现明显代偿变化.靶肌肉内运动终板面积逐渐扩大,乙酰胆碱酯酶染色逐渐变淡,直至消失的情况出现在颈5神经根和胸1神经根切断后;颈6神经根切断术后靶肌肉内运动终板变化与颈8神经根切断术后几乎一致,大部分运动终板消失,但仍有部分面积扩大,淡染的运动终板存在;颈7神经根切断术后第4~8周,在某些区域能发现少数异常的运动终板,到第12周后,运动终板的大小、形态和染色深浅全部恢复正常.结论 颈7、8神经根切断后靶肌肉内出现可能的代偿改变,颈6神经根切断后代偿变化极其有限,颈5、胸1神经根不具有代偿潜力.

  • 口服西罗莫司治疗儿童微囊型淋巴管畸形的疗效

    作者:杨文;成琦;韩崑;张勇;陈俊;周启星

    目的 探讨口服西罗莫司治疗儿童微囊型淋巴管畸形的疗效.方法 微囊型淋巴管畸形患儿9例,均给予口服西罗莫司治疗,剂量0.05~0.10 mg/Kg·d,分1~2次口服,连续服用3~6个月.服药期间每个月复诊1次,观察瘤体大小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随访6~18个月,7例早期治疗的患儿疗效较好,瘤体均有明显萎缩,2例超过10岁开始治疗的患儿疗效欠佳,瘤体无明显缩小.患儿服药期间血常规、血糖、血压、心功能和肝肾功能检查均未发现明显异常,仅1例患儿出现免疫力下降情况,但可耐受.结论 口服西罗莫司治疗儿童微囊型淋巴管畸形安全、有效,且早期治疗十分必要.

  • 颅面骨纤维结构不良致视神经管狭窄的手术治疗

    作者:吴祎炜;欧阳火牛;樊宝华;程志华;郭智霖

    目的 探索颅面骨纤维结构不良所致的视神经管狭窄的手术治疗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8月至2017年9月收治的18例颅面骨纤维结构不良所致的视神经管狭窄的手术病例,总结分析其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手术方法和结果.结果 7例患者接受治疗性视神经管减压,5例患者接受预防性视神经管减压,6例患者单纯接受骨纤切除整复.随访结果显示,12例行视神经管减压手术患者中,3例视力改善,7例保持稳定,2例视力恶化.结论 对于颅面骨纤维结构不良导致的视神经管狭窄、视力障碍,视神经管减压手术能有效终止视力恶化趋势,并有改善视力的可能.使用神经导航技术进行术前设计与术中辅助,可有效提高手术效率及安全性,降低视神经损伤、视力恶化风险.

  • 动态增强核磁共振在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于芷晗;王亮亮;赵雪峰

    目的 探讨动态增强核磁共振在保乳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42例行保乳手术的早期乳腺癌患者,结合病理资料评价手术切缘和前哨淋巴结数目情况,比较分析乳腺动态增强核磁共振与乳腺多普勒超声在保乳手术中的应用效果.结果 乳腺动态增强核磁共振检查的形态学准确率和术前评估有效率明显优于乳腺彩色多普勒检查结果;在首次手术切缘阴性率、肿瘤切除小范围判定率,以及前哨淋巴结数目检出率上也明显优于乳腺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P<0.05).乳腺动态增强核磁共振检查评估的肿瘤大小几乎类同于病理检测结果(P>0.05).结论 乳腺动态增强核磁共振检查在保乳手术患者的术前评估上有优势,其安全性、可行性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大分子拥挤对脂肪干细胞增殖及其成骨分化能力的影响

    作者:耿英楠;韦敏;毛豪丽

    目的 研究大分子拥挤环境对脂肪干细胞(ADSCs)增殖及体外成骨分化能力的影响.方法 将大分子拥挤试剂Ficoll 400和Ficoll 70分别以25 mg/mL和37.5 mg/mL的浓度混合,制备成50 mg/mL Fc混合液,用于体外培养AD-SCs.通过CCK-8法、dsDNA核酸定量分析及BCA蛋白浓度测定,定量检测大分子拥挤环境对ADSCs增殖能力的影响;在不同培养时间对ADSCs进行成骨诱导,茜素红染色,检测ADSCs成骨分化能力.结果 CCK-8法检测显示大分子拥挤促进了ADSCs的增殖;dsDNA核酸定量分析及BCA蛋白浓度测定结果表明,大分子拥挤促进了ADSCs的DNA和蛋白质的合成;茜素红染色结果显示,大分子拥挤环境下ADSCs成骨分化能力增强,钙结节增加.结论 大分子拥挤环境对ADSCs的增殖及其体外成骨分化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 右美托咪定联合超声引导下腰骶丛神经阻滞在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

    作者:李小静;张震祥;吉晓丽;朱雅斌;孙灿林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联合超声引导下腰骶丛神经阻滞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80例接受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分为Ⅰ、Ⅱ组.Ⅰ组给予全身麻醉,Ⅱ组行超声引导下的腰骶丛神经阻滞复合静脉麻醉.比较两组患者术后48 h的VAS评分,检测各时间点S100-β蛋白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浓度,观察术后7 d谵妄(POD)发生情况.结果 术后2 h、6 h、12 h、24 h和36 h时,Ⅱ组VAS评分明显低于Ⅰ组(P<0.05);术后各时间点Ⅱ组S100-β及NSE的浓度明显低于Ⅰ组(P<0.05).术后Ⅱ组POD发生率明显低于Ⅰ组(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联合超声引导下腰骶丛神经阻滞用于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镇痛效果好,可改善术后认知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

统计源期刊 审稿时间:1-3个月 早咨询早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