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神经导航引导下切除颅内肿瘤围手术期护理

    作者:杜晓霞

    目的:总结在神经导航引导下切除颅内肿瘤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案,研究加强护理对术后康复及并发症发生的影响.方法:对9例患者在神经导航引导下进行颅脑手术前、中、后采取一系列的护理干预.结果:手术后住院时间平均9.8 d,无手术后并发症.结论:加强神经导航手术围手术期的护理,可减少手术后住院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 功能神经导航及术中磁共振对语言区病变语言保护作用研究

    作者:李昉晔;陈晓雷;侯远征;孙国臣;张家墅;余新光;许百男

    目的 探讨功能神经导航及术中磁共振在邻近弓形束病变手术中提高切除程度、全切率和保护患者语言功能的作用.方法 收集65例病变累及优势半球皮层下语言传导束即弓形束的患者.评价功能神经导航和术中磁共振对手术策略、病变切除程度、全切率及语言功能的影响.结果 65例患者在功能神经导航和术中磁共振引导下行病变切除术,与第一次iMRI结果比较,术者对12例患者切除程度判断不准确,误判率为18.5%.非胶质瘤病变首次iMRI确认全切除.54例胶质瘤中,第一次iMRI证实,21例全切除,33例有肿瘤残留.25例根据术中影像更新手术计划后切除残余肿瘤的平均切除程度从87.3%提高到97.4%,所有胶质瘤患者的平均切除程度从92.1%提高到96.8%.术后2周有15例(23.1%)原有症状加重或新发失语.6个月随访时,2例患者(3.2%)存在长期语言功能障碍.结论 功能神经导航和术中磁共振有助于在大化切除病变的同时,小程度损伤患者的语言功能,提高患者术后健康相关生活质量.

  • PET代谢融合影像导航下胶质瘤外科治疗现状

    作者:王群;徐兴华;张家墅;孙国臣;陈晓雷;许百男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PET)代谢影像可以全面反映肿瘤组织的代谢状态,尤其对常规影像学难以确定恶性程度和范围的胶质瘤优势明显。而PET代谢影像与常规影像融合后形成的PET代谢融合影像神经导航技术,有效地结合了代谢影像学和结构影像学的优点。本文介绍了将PET代谢影像与常规影像融合的方法。并且简述PET各类示踪剂的代谢影像特点以及在指导胶质瘤手术中的应用现状。分析了PET代谢融合影像神经导航技术在胶质瘤穿刺活检与手术切除的相对优势。终得出PET代谢融合影像神经导航技术在指导胶质瘤手术中发挥着巨大优势,极大推动了精准神经外科的发展。

  • 脑磁图与Wada test结合神经导航在局灶性皮层发育不良所致额颞癫痫外科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郭韬;郭非;武江;岳向勇

    目的 探讨脑磁图(Magnetoencephalograph,MEG)、Wada test结合神经导航在局灶性皮层发育不良(Focal cortical dysplasia,FCD)所致额颞癫痫外科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分析河北省人民医院2013年6月-2015年6月期间34例FCD所致额颞癫痫患者病例资料.患者术前行致痫灶定位和智商、记忆和语言评估;行MEG及Wada test,确定语言、记忆优势半球,明确语言功能区范围和记忆功能情况.术中应用美国Medtronic Stealhealth S7手术导航系统引导手术切除FCD,保护神经功能.术后1年复测智商、记忆和语言检查,手术前后数据统计分析.术后随访23~46个月,依照Engel's分级标准判定癫痫疗效.结果 34例额颞癫痫患者,颞叶癫痫21例,额叶癫痫13例.MEG和Wada test检查过程顺利.MEG能够精确定位语言功能区位置,其中28例患者语言优势为左侧半球,6例为右侧.Wada test可以评估患者记忆功能,其中23例记忆优势半球位于左侧,8例位于右侧,3例位于双侧半球.记忆优势半球及非优势半球比较,记忆评分差异明显(P<0.05).术后1年言语智商与总智商提高(P<0.05),记忆商、操作智商无明显变化(P>0.05).FCD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无语言、记忆及肢体功能损伤.癫痫疗效:Engel's Ⅰ级15例,Engel's Ⅱ级14例,Engel's Ⅲ级5例.结论 MEG和Wada test结合神经导航对于FCD所致难治性额颞癫痫患者术前语言和记忆优势半球的定侧、定位和指导手术切除FCD,术中保护皮层功能,避免严重术后并发症,提高了癫痫手术疗效具有重要价值.

  • 神经导航下经单鼻孔蝶窦垂体瘤切除的围手术期护理

    作者:钟雅丽

    垂体瘤是常见的颅内肿瘤,随着医学发现临床上对垂体瘤不断认识,采用新技术神经导航系统对18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瘤的病例,认为术前做好充分准备,加强护患沟通,做好心理护理和基础护理;术后严密观察意识,瞳孔及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并发症,及早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和护理干预,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减轻了手术的痛苦,取得较满意的效果.

  • 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进展

    作者:白小飞;寇欣

    高血压脑出血(HICH)系由脑内动脉、静脉或毛细血管破裂引起脑实质内的一种自发性脑血管病,具有高血压特性,故又称高血压性脑出血[1].HICH传统的治疗观念是以内科保守治疗为主,但疗效不满意,病死率高[2].目前针对HICH出现了诸多的手术治疗方法,如"开颅颅内血肿清除术"、"微创小骨窗血肿清除术"、"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神经导航辅助微创手术"等,现就HICH的治疗现状及进展做一综述.

  • Excelim-04神经外科手术导航系统弥散张量成像和纤维束示踪技术的研发及临床应用

    作者:徐叔任;苏宗高;王满宁;李文生

    目的:采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 T I)及纤维束示踪(F T)技术,结合传统神经导航,提高对肿瘤周边传导束的定位精度,引导医生在大程度切除肿瘤的同时尽可能降低对传导束的损伤。方法:将DTI及FT功能整合在excelim-04神经外科手术导航系统上,对DTI影像进行处理,并与解剖学影像融合,再利用纤维束示踪技术,重建三维传导束,后按照导航指示的肿瘤与传导束的边界进行手术,并根据术中判断与术后随访结果验证效果。结果:导航手术对肿瘤及周围传导束的边界定位效果良好,在提高肿瘤全切率的同时降低了对传导束的损伤,术后随访患者生活正常,无严重并发症。结论:excelim-04神经外科手术导航系统的DTI和FT技术提高了涉及脑功能区和白质肿瘤手术的安全性。

  • 我国神经导航手术开展现状的调查

    作者:赵帆;陈衔城;吴劲松

    目的:了解我国神经导航手术开展现状、应用潜力以及存在的问题.方法:自行设计《我国神经外科导航技术应用现状问卷调查表》,对国内80余所医院神经导航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后使用excel和SPSS 13作数据分析.结果:神经导航技术在我国逐步得到广泛应用,我国医院神经导航设备占有率低,国产导航设备市场份额极小.结论:神经导航技术的应用,可协助神经外科医生有效地进行手术.医院的经济状况是阻碍推广应用神经导航手术的主要原因,研制和生产我国自主创新的神经导航设备具有重大的意义.

    关键词: 神经导航 调查研究
  • 神经导航在射频热凝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中的应用

    作者:李玉;吴承远;徐淑军;孙召花;刘玉光

    1931年Kirschner介绍了电凝术治疗三叉神经痛,但是直到1974年Sweet和Wepsic对射频热凝术在设备和技术上进行了一系列改进之后,射频热凝术才成为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主要手段之一[1].我院自1986年6月至2006年10月射频热凝治疗三叉神经痛2312例.

  • 神经导航在颅内肿瘤手术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作者:陈旭;刘平;成刚;马大鹏;黄海林;李宗平;吴建

    目的:探讨神经导航在颅内肿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以供临床参考.方法:对我院2010年9月~2011年6月收治的42例颅内肿瘤的患者使用神经导航系统进行颅内肿瘤的切除,分析患者的治疗效果、手术切除率和准确性.结果:42例患者均通过神经导航系统成功寻找到病变,成功率为100%;37例患者通过手术将肿瘤全部切除,达88.10%;36例患者出院后症状明显改善,占85.71%.结论:采用神经导航系统在颅内肿瘤手术中应用,具有较大的临床价值,其定位准确,使手术更加安全,有效降低了颅内手术的并发症发生率.

  • 神经导航乙状窦后入路改良带蒂骨瓣开颅术

    作者:王重韧;赵明;徐欣;韩磊;尤宇;赵四军

    目的:探讨乙状窦后入路中改良带蒂骨瓣开颅术的优点,以及神经导航在此开颅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神经导航下实施乙状窦后入路手术36例,其中听神经瘤13例、星形细胞瘤8例、脑膜瘤5例、髓母细胞瘤4例、脑转移瘤4例、表皮样囊肿2例,肿瘤位于桥小脑角19例、小脑半球外侧14例、脑干3例.开骨瓣时在神经导航辅助下形成旁正中带蒂骨瓣,术毕骨瓣复位.结果:本组36例均成功实施后颅窝旁正中带蒂骨瓣开颅术,术后无一例发生脑脊液漏、皮下积液、感染、伤口愈合不良等.所有患者术后随访1 a,骨瓣复位良好.结论:改良后颅窝旁正中带蒂骨瓣复位符合解剖复位原则,减少颅骨锁等异物植入数量,术后并发症明显减少;术中使用神经导航可以使骨窗位置更加精确,有效地减少静脉窦的损伤,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使用.

  • 多模态磁共振成像神经导航及术中超声结合唤醒麻醉下电刺激在语言区胶质瘤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李博;牛朝诗;程伟;丁宛海;鲍得俊;邓大丽

    目的:探讨功能磁共振( fMRI)与纤维束重建,联合术中超声和唤醒麻醉下皮层电刺激技术对于语言区定位及有效保护语言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13年12月—2015年10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神经外科,应用多模态MRI神经导航技术治疗的28例语言区附近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11例、女17例,年龄21~66岁,均为右利手者。术前进行血氧水平依赖性-fMRI激活语言区皮层,弥散张量成像( DTI)示踪技术重建弓状束,利用计算机融合后生成3D图像。术中进行唤醒麻醉下皮层电刺激准确定位语言区阳性位点,予以标记保护,结合超声判断病灶切除范围。术后复查 MRI评估病灶切除程度并观察患者语言功能。结果28例患者中,25例术中定位出语言功能区,与术前血氧水平依赖性-fMRI影像结果比较,19例(73.1%)基本重叠,6例(23.1%)较为接近;1例刺激后未发现阳性区域;另外2例患者唤醒后配合不满意。术后DTI重建显示所有患者弓状束形态保留完好。6例术前有言语障碍的患者中4例得到改善。所有患者术后随访1~12个月,27例患者语言功能得到完好保留,1例无好转。结论多模态MRI作为无创定位的有效方法,联合实时超声、唤醒麻醉下皮层电刺激技术的应用,在准确直观地保护语言功能的同时,能够大限度地切除肿瘤,改善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减少有关并发症,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 多模态 MRI 技术结合神经导航术中超声在枕叶视觉功能区胶质瘤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鲍得俊;牛朝诗;程伟;丁宛海;肖芳;季学兵

    目的:探讨多模态 MRI 技术结合神经导航及术中超声在大脑枕叶视觉功能区胶质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4年11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20例大脑枕叶视觉功能区胶质瘤患者手术相关资料,其中男9例、女11例,年龄27~72岁,均行神经显微手术治疗。术前利用灌注加权成像、弥散张量成像及血氧水平依赖功能 MRI 多模态 MRI 技术结合神经导航进行图像融合,重建病灶与视皮层及视辐射的3D 图像位置,设计合适的手术入路、界定病灶切除范围;术中超声实时判断肿瘤切除程度,合理保护功能区和视辐射。结果根据术后复查 MRI 结果,影像学全切除85.0%(17/20),大部分切除15.0%(3/20)。术后随访1~30个月,肿瘤大部分切除3例分别于术后7、13、15个月复发;与术前相比,视力视野改善与术前相比,视力视野改善60%(12/20),无明显变化40%(8/20)。结论多模态 MRI 技术结合神经导航及术中超声,能够准确定位枕叶视觉功能区和视辐射的走行,制定个体化手术方案,提高了枕叶视觉功能区胶质瘤外科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实现大程度保护脑功能的同时大范围切除肿瘤组织,提高患者术后生存质量。

  • 经枕髁和经颈静脉突方向远外侧入路手术路径的虚拟现实解剖研究比较

    作者:钱增辉;汤可;刘爱华

    目的:在构建虚拟现实解剖模型基础上,探讨远外侧入路经枕髁和经颈静脉突两种不同方向的微创手术路径对相关解剖结构显露的影响。方法对15例尸头标本行头颅CT和MR扫描,影像数据输入Vitrea Fx 3.0虚拟现实系统构建颈静脉孔区3D解剖模型。在模型的颅后窝中选取颈静脉结节前缘为标志点,分别做经枕髁和经颈静脉突两个方向的、直径1 cm的圆柱体模拟远外侧入路微创手术路径,观察路径中的解剖结构、测量其体积,并采用配对t检验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两种方向的模拟手术路径中均可清晰显示所包含的颅底骨质、神经和血管等解剖结构,均不包含脑干、小脑、椎动脉和小脑后下动脉。经枕髁方向路径包含部分迷走神经、副神经,经颈静脉突方向手术路径包含部分颈内静脉和颈静脉球。经枕髁和经颈静脉突两种方向手术路径体积[(3236.20±228.01) mm3 vs (3306.00±248.23) mm3]及路径中舌下神经的体积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经枕髁方向路径中包含的骨性结构和小脑前下动脉的体积大于经颈静脉突方向路径,而包含的静脉的体积小于经颈静脉突方向路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7.324、56.526、140.580, P值均<0.01)。结论远外侧入路两种方向的模拟手术路径均有效显露舌下神经。经枕髁方向有助于显露小脑前下动脉;经颈静脉突方向有助于避开后组颅神经,但存在损伤颅内静脉的风险。

  • 扩大经蝶入路蝶鞍区病变手术的解剖与临床

    作者:廖建春

    近年来,随着对颅底蝶鞍区域解剖学的细致研究,以及内镜、神经导航和术中 MRI 在经蝶手术中的应用,使临床切除由鞍内向鞍旁、鞍上发展及侵袭海绵窦、斜坡的肿瘤(如巨大垂体腺瘤、颅咽管瘤、脑膜瘤、血管母细胞瘤和脊索瘤等)成为可能[1-4]。笔者在临床开展扩大经蝶入路处理斜坡病变的基础上,复习相关文献,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对扩大经蝶入路的外科手术入路进行讨论,重点对入路相关的解剖及处理不同部位肿瘤时应注意的解剖关系进行阐述。

  • 融合影像导航和电生理监测显微手术治疗运动区肿瘤

    作者:康德智;郑霖飞;林元相;林章雅;余良宏;吴赞艺

    目的:探讨血氧水平依赖性功能磁共振成像(BOLD-fMRI)及弥散张量-纤维示踪成像(DTI-FT)融合神经导航,结合术中电生理监测在手术治疗颅内运动区肿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5例运动区肿瘤患者,术前行导航薄层扫描、BOLD-fMRI及DTI-FT,并在导航仪上进行三者影像融合,了解肿瘤、运动区及锥体束相对关系.术中在导航引导下定位肿瘤、运动区及锥体束,结合术中电生理实时定位肿瘤周围脑功能边界,在显微镜内导航引导下切除肿瘤.结果:导航精确成像,BOLD-fMRI与术中电生理提示基本一致,DTI-FT指导切除肿瘤中保护纤维束.15例肿瘤中全切除12例,次全切除2例,大部切除1 例.术后随访3 ~10个月,术后4 例出现一过性肌力减退加重,随访末期其肢体肌力均基本恢复至术前,其余11例肌力水平与术前比较均有好转或不变.结论:MRI、BOLD-fMRI及DTI-FT融合导航,结合术中电生理监测,可实现镜内导航下大程度切除运动区肿瘤的同时尽量避免运动区和锥体束的损伤,有效保护神经功能,提高病人术后的生活质量.

  • 神经导航引导下微创穿刺引流对老年高血压性脑出血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作者:王载忠;李力;周莎莎

    目的 探讨神经导航引导下软通道微创穿刺引流术对老年高血压性脑出血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自2014年7月至2017年03月在我院接受神经导航引导下软通道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的20例老年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作为实验组,选取同时期接受小骨窗开颅手术的25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对照组.对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NIHSS评分、临床疗效及术后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较对照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有明显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NIHSS评分及临床疗效较对照组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并发症明显较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神经功能恢复和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方面、术后并发症,神经导航软通道微创穿刺引流术较小骨窗手术具有显著优势.

  • 导航——神经外科六个技术支撑之一

    作者:赵继宗

    神经导航是微创神经外科6个技术支撑之一.神经外科应用导航技术时间比较早,我院神经外科1998年即引入了瑞典一家公司的导航系统,悬挂于天花板上.现在有德国和美国几个大系列的导航系统.

  • 脱髓鞘假瘤一例

    作者:金梅;姜支农

    患者女,31岁.头痛20余天,左上肢无力10余天且逐渐加重,于2001年8月入院,外院 CT及MRI均提示右顶深部占位性病变,首先考虑胶质瘤,不能除外转移癌或脓肿.在神经导航系统定位下探查右顶皮层下病灶,大小约3 cm×3 cm×2 cm,灰白色,边界欠清,质地较韧,血供一般,伴局部囊性变,含黄色液体2 ml.

  • 神经导航下经单鼻孔蝶窦垂体瘤切除15例

    作者:田飞;朱永鹏;陈文荣;郑伟武;李永生

    目的 探讨神经导航在经单鼻孔经蝶窦垂体瘤切除中的效果.方法 在神经导航辅助下行15例经单鼻孔蝶窦垂体瘤切除术,术前行影像检查,制定导航计划,标记肿瘤及重要结构.术中实时神经导航,确定切除程度及保护重要结构.结果 15例垂体瘤(病理证实),12例全切除,2例次全切除,1例大部切除;术后6例出现一过性多尿,1例短暂脑脊液瘘.无颅内感染,无死亡病例.经过3年随访,1例复发. 结论对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使用神经导航辅助手术,可以加快手术速度,提高肿瘤切除率,减少手术并发症.

784 条记录 1/40 页 « 12345678...3940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