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中医](/imgs/1000-7156/0.jpg)
山西中医杂志
Shanxi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산서중의
- 主管单位: 山西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 山西省中医药学会 山西中医药研究院
- 影响因子: 0.59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0-7156
- 国内刊号: 14-1110/R
- 论文标题 期刊级别 审稿状态
-
胰岛素抵抗与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及中医证候分析
目的:对胰岛素抵抗与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中医证候分析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方法:将86例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为气虚络瘀证、肝肾亏虚证、风痰阻络证,与无认知功能障碍的脑梗死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并与简易智力状况检查法(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评分和进行中医证候线性相关分析.结果: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组与对照组比较,FBG、FINS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ISI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ISI、MMSE气虚络瘀证低于肝肾亏虚证、风痰阻络证(P<0.05);HSD则呈现为气虚络瘀证、肝肾亏虚证低于风痰阻络证(P<0.05).结论: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与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气虚络瘀证与认知功能障碍程度关系密切.
-
旋覆代赭汤及其加减方治疗顽固性呃逆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评价
目的:系统评价国内旋覆代赭汤及其加减方治疗顽固性呃逆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的疗效,为旋覆代赭汤治疗该病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搜集旋覆代赭汤及其加减方治疗顽固性呃逆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筛选合格研究,应用Jadad评分法进行质量评价,应用异质性检验、Meta-分析、漏斗图分析等方法处理相关数据.结果:检索到符合纳入标准的临床对照试验文献7篇,共计468例患者被纳入研究.经旋覆代赭汤及其加减方治疗后无效患者相对危险性(7篇468例):OR<,合并>=0.05(95%CI=0.03~0.11),Z=8.07,P<0.0001.结论:旋覆代赭汤及其加减方治疗顽固性呃逆的收益优于对照组(西药组).但纳入试验及患者有限,存在部分偏倚,有待深入研究.
-
疏肝健脾止泻汤治疗肠易激综合征93例
目的:观察疏肝健脾止泻汤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符合纳入标准的该病患者15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93例,对照组60例.治疗组给予疏肝健脾止泻汤,对照组予硝苯地平等西药.治疗6周,观察6个月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32例,有效54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92.47%(95%CI=88.31%~96.63%);对照组痊愈10例,有效33例.无效17例,总有效率为71.67%(95%CI=60.27%~83.07%);两组综合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u=3.142 2,P=0.0029);且两组总有效率的95%CI不重叠.结论:疏肝健脾止泻汤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疗效优于硝苯地平等.其收益为OR=0.21(95%CI=0.08~0.53),NNT=5(95%CI=3.1~11.1).
-
克痹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寒湿阻络证78例
目的:观察克痹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寒湿阻络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满足条件的该病患者143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克痹汤,对照组予双氯芬酸钠及地塞米松.结果:治疗组痊愈12例,显效44例,有效16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92.31%(95%CI=86.4%~98.2%);对照组痊愈4例,显效22例,有效24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为76.92%(95%CI=66.7%~87.2%);两组综合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u=3.6530,P<0.0005).结论:克痹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寒湿阻络疗效优于双氯芬酸钠肠溶片与地塞米松,其收益为OR=0.28(但95%CI跨过1),NNT=6(95%CI=3.7~26.7).
-
润降益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41例
目的:观察润降益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运用润降益胃汤随证加减治疗该病41例.疗程3个月.结果:显效29例,有效8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0.24%.结论:润降益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显著.
-
糖脂消胶囊治疗代谢综合征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糖脂消对代谢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入选患者220例,共有187例患者完成研究.其中男116例,女71例.糖尿病治疗组49例,口服糖脂消胶囊3粒,每日3次;对照组47例,口服达美康80 mg,每日2次.血脂异常治疗组46例,口服糖脂消胶囊(剂量、方法同上);对照组45例,口服藻酸双酯钠0.1 g,每日3次.结果:(1)糖脂消明显降低空腹血糖(FPG),由8.26±0.32降至6.27±0.31 mmol/L,空腹胰岛素(FINS)由49.3±2.4降至33.2±2.0 mU/L),改善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由-6.68±0.31升至-5.07±0.29(P<0.01),并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2)糖脂消的调脂作用: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O)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明显降低(分别由6.79±0.55、2.87±0.30和4.22±0.25降至5.91±0.48、2.03±0.29和3.10±0.35 mmol/L),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由1.38±0.31升至1.78±0.33 mmol/L).结论:糖脂消有明显改善代谢综合征的症状、降糖调脂作用,可能与其改善IR有关.
-
丹芪偏瘫胶囊为主治疗中风后遗症130例
目的:观察丹芪偏瘫胶囊治疗中风后遗症临床疗效.方法:口服丹芪偏瘫胶囊治疗中风后遗症130例,疗程2个月.结果:基本治愈38例,显著进步59例,进步29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6.92%,患者治疗后较治疗前临床症状改善明显(P<0.05).结论:丹芪偏瘫胶囊治疗中风后遗症,疗效肯定.
-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34例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方法: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34例.治疗3个月.结果:有效28例,稳定5例,恶化1例,总有效率为82.35%(95%CI=69.6%~95.2%).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满意.
-
中西医结合治疗过敏性紫癜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紫草汤合西药治疗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对照比较紫草汤加西药雷公藤联合治疗紫癜及单纯西药的治疗效果.结果:中西医结合组、西药组在控制紫癜急性症状方面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在预防远期复发率上中西医结合组明显优于西药组(P<0.05).结论:紫草汤合西药治疗过敏性紫癜可降低其复发率.
-
中西医结合治疗气阴两虚兼血瘀型2型糖尿病对照观察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活血汤配合二甲双胍等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二甲双胍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益气养阴活血汤.结果:治疗组显效29例,有效8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2.5%(95%CI=79.3%~98.4%);对照组显效16例,有效17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82.5%(95%CI=69.7%~93.3%);两组综合疗效比较有显著意义(u=2.546 7,P=0.0114);治疗组治疗后较对照组可显著降低FPG及2 hPG(P<0.01).结论:益气养阴活血方与西药联合治疗气阴两虚兼血瘀型2型糖尿病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其收益为OR=0.38(但95%CI跨过1),NNT=10(95%CI=4.1~23.3).
-
刘光珍治疗肾脏病验案举隅
刘光珍教授现任山西省中医药研究院肾病研究所所长、肾病科主任、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山西省中医药研究院名医,山西省跨世纪医学学科带头人.
-
心脏X综合征治验1例
心脏X综合征是具有典型劳累性心绞痛,心电图运动试验阳性而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症候群,又称为冠状动脉正常的心绞痛[1-2].但由于该综合征的许多问题尤其是发病机制目前尚未明确,常用的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等无满意的疗效[3].
-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治验1例
1 病历摘要王某,男,39岁,2007年5月11日初诊.因身目黄染,尿黄,伴纳差,乏力7天入院.既往无腹部手术史,有脂肪肝病史多年,自述2周前单位体检发现肝功能异常,服用凯西莱等药物.
-
推拿疗法与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早期康复
疼痛、肿胀、肌肉僵硬、深静脉血栓和异位骨化是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康复治疗面临的常见问题,通过分析推拿对疼痛、肿胀、肌肉僵硬、血液循环和异位骨化的影响,指出推拿可以用于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康复治疗.
-
皮内植线配合脊柱旋转复位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随机对照研究
目的:观察皮内植线配合脊柱旋转复位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CSA)的临床疗效.方法:102例CS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1例,治疗组采用皮内植线配合脊柱旋转复位治疗2次,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连续2个疗程.结果:纳入102例患者,98例完成试验,脱落4例.治疗组:临床痊愈32例,显效9例,好转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4.1%(95%CI=83.22%~99.70%);对照组:临床痊愈16例,显效20例,好转8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86.3%(95%=73.33%~94.18%):两组综合疗效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u=2.609 9,P=0.009 6);两组治疗前后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评价量表评分、VA的峰值平均血流速度(Vm)和BA的Vm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01).结论:皮内植线配合脊柱旋转复位的方法治疗CSA疗效优于针刺治疗,其收益为OR=0.39(95%CI=0.10~1.61);NNT=13(95%CI=5.16~39.S4).
-
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溃疡性结肠炎又称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是一种直肠和结肠慢性炎症性疾病.主要临床表现是反复发作的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里急后重等症状,病情轻重不一,不易根治.
-
路路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
2006年1月至2007年10月,我院用路路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30例,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
养阴清热法治疗崩漏
1995年7月至2005年6月,笔者采用养阴清热法治疗崩漏10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00例中年龄小11岁,大53岁,30岁以下36例,31~45岁38例,>45岁26例;已婚68例,未婚32例;病程l~2个月17例,3~6个月47例,>半年36例.
-
活血消脂益肝汤治疗脂肪肝
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脂肪肝已成为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脂肪肝的发生率较5年前增加了50倍,且渐趋低龄化.临床统计数字显示,脂肪肝患者并发肝硬化、肝癌的概率是正常人的150倍.
-
银花洗剂的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研究制定银花洗剂质量控制指标.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银花洗剂中的当归、蛇床子、苦参等药味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洗剂中的黄芩苷进行含量测定.结果:蛇床子、苦参等药味的薄层色谱清晰;黄芩苷含量测定准确度良好,回收率达到99.74%,RSD=2.42%,重复性良好,RSD=1.43%,在0.03~0.3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结论:此方法简便,专属性强,可作为该帝制剂的质量控制指标.
-
杨梅叶提取物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方法研究
目的:测定杨梅叶提取物中的总黄酮含量.方法:以杨梅素为指标成分,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结果:杨梅素在0.000 0~11.8400 ms/L(r=0.9993)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结论: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杨梅叶提取物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方法简便、可靠、准确,可作为该提取物的质量控制标准.
-
复方当归注射液中细菌内毒素定量测定法
目的:建立定量检测复方当归注射液中细菌内毒素试验方法.方法:采用<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附录检测细茵内毒素的动态浊度法.结果:复方当归注射液用细茵内毒素定量法检测无干扰因素影响,内毒素回收率在50%-200%范围内.结论:使用动态浊度法可以高效地测定复方当归注射液的细茵内毒素含量,同时又避免了限量法内毒素检测时的干扰.还可用于以细茵内毒素方法代替热原检查法的可行性研究.
-
补益药治疗血小板减少症用药规律分析
笔者通过分析中药治疗血小板减少症复方中补益药的使用种类、频率,总结各医家的临床疗效,探讨中医治疗血小板减少症中补益药的使用规律,现略述如下.
-
地骨皮的化学成分及药理研究进展
地骨皮为茄科植物枸杞(Lycium chinense Mill.或宁夏枸杞 Lyrcium barbarum L.)的干燥根皮[1].传统本草认为其性寒,味甘,归肺、肝、肾经,有凉血除蒸、清肺降火之功效,主要用于阴虚潮热,骨蒸盗汗,肺热咳嗽,咯血,衄血及内热消渴等方面.
-
中西医结合治疗肺结核概况
结核病曾经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但是近十多年该病疫情又有明显回升,据WHO估计,全球有近20亿人受到结核菌感染的威胁,中国位居全球22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的第2位,约有5.5亿人感染了结核菌[1].
-
历代名医学说回归临床势在必行
辨证施治分型模式正遭遇临床现实的严峻挑战,辨证施治的优势内涵在日益削减.如何优化分型模式,提升辨证论治水平,成为影响中医临床发展的重要环节.新世纪中医药发展要遵循中医药自身发展规律,要借助历代名医学说和传统理论,并将其优势内涵与临床融合,活化思路,开启新知,同时应主动吸收和利用现代科技方法与技术,为历代名医学说回归临床提供帮助.
-
痿病毒损络脉病机浅析
分析痿病毒损络脉的机制.认为在痿病过程中,毒是必然会产生的重要病因之一,毒损络脉是重要的病机之一.在治疗上当参以解毒通络疗法,以提高疗效.
-
补肾调周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妇科内分泌临床中常见的疾病,占育龄妇女的5%~10%,占无排卵性不孕患者的30%~60%,是一种具有高度异质性、临床表现多样性的疾病.
-
张琪诊治疑难脾胃病经验5则
全国名老中医、导师张琪教授擅长治疗内科各种疑难杂症,以经验丰富、技术精湛而闻名于杏林.笔者有幸随师侍诊学习,体会到导师治疗各种疑难脾胃病的独到经验,兹将导师临床经验以及典型医案整理如下,以飨同道.
-
颜亦鲁治疗暑温病的独特思路
颜亦鲁(1897-1991),江苏丹阳县人,号餐芝老人,现代著名中医学家.颜先生自幼受名医魏东莱薪传,又从学于名医贺季衡,凡八易寒暑,尽得其传,学成后悬壶乡里,屡起沉疴,医名远扬,深受群众爱戴.
-
周乐年辨证治疗胃脘痛经验拾零
2003年,笔者在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进修期间,有幸师从周乐年教授学习,深感老师治疗胃脘痛经验独到.现将周老辨证治疗胃脘痛的经验总结如下.
-
孟繁华治疗阴虚型胃病经验举隅
孟繁华老中医是我院已退休的中医副主任医师,行医40余年,临床上讲究药证相符,用药平和,多有实效,尤其是一些难治性胃肠病,经其治疗,每每取效显著.兹将其治疗阴虚型胃病的经验整理如下.
-
中西医结合治疗眩晕的护理体会
眩晕多见于内耳性眩晕、颈椎病、高血压、贫血等病症.主要原因为风阳上扰、痰瘀内阻等导致脑窍失养、脑髓不充.中西医结合治疗该病已在临床上广泛开展.耐心细致的护理与辨证施护是取得治疗成功的关键.
-
浅谈傅山对荆芥的应用
<傅山临证医书合编>一书中涉及应用荆芥的方剂57首,应用荆芥范围包括内、外、妇、儿各科病证.分析荆芥用法主要是:辛散表邪,祛风明目,发散透疹,消疮止血,宣散除湿,辛散理气,以及辛散开郁,引血归经,特别是在妇科领域的应用更加突出.
-
未刻本叶氏医案暑病证治特点管窥
通过对<未刻本叶氏医案>中署病病案的分析,认为叶天士治疗暑病的主要特点体现于治暑风、治暑热、治署湿、治伏暑、治脏腑诸方面,对于暑病的治疗,紧抓主证,紧扣病机,颇具特色.
-
张景岳阴阳思想探析
阴阳互根是阴阳学说的核心,张景岳从阴阳互根的角度阐发了人体精气、水火等的关系,创立了"阴中求阳"、"阳中求阴"的独特治法.由于受易学"阳尊阴卑"思想的影响,张景岳更重视阳气的作用,提出"阳非有余",并从形气、寒热、水火3个方面加以阐发.在强调阳气重要性的同时,张景岳亦不忽视真阴,他从真阴之象、真阴之脏、真阴之用、真阴之病以及真阴之治5个方面阐述了人体"阴常不足"之理.
-
老年病治疗经验浅谈
人至老年,五脏六腑,脑、髓、骨、筋、肌肉均发生一系列生理与解剖学方面变化,其生理功能相继或同时出现逐渐下降趋势,导致老年人生理上的“五脏皆虚”.正虚于内,六淫七情、饮食劳倦内伤,痰饮、瘀血内生,形成老年人“正虚邪实”的病理特点.
年 | 期数 |
2019 | 01 02 03 |
2018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7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6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5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4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3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2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1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0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9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8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7 | 01 02 03 04 05 06 |
2006 | 01 02 03 04 05 06 |
2005 | 01 02 03 04 05 06 |
2004 | 01 02 03 04 05 06 |
2003 | 01 02 03 04 05 06 |
2002 | 01 02 03 04 05 06 |
2001 | 01 02 03 04 05 06 |
1999 | 01 02 03 04 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