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质酮对大鼠头端延髓腹外侧区伤害调制性神经元的作用
摘要: 在以氨基甲酸乙酯麻醉的SD大鼠上,用多管微电极细胞外记录头端延髓腹外侧区(RVLM)神经元的自发放电.在RVLM内共记录到87个自发放电的神经元,伤害刺激(有齿镊钳夹同侧后肢皮肤)后放电频率发生迅速变化的57个神经元被认为是伤害调制性神经元.其中35个伤害刺激后兴奋的伤害兴奋性神经元,微电泳皮质酮(CORT)后24个(69%)神经元放电快速抑制,而4个(11%)神经元兴奋,余7个(20%)神经元没有反应.在伤害刺激所抑制的22个伤害抑制性神经元,微电泳CORT后3个(14%)神经元放电抑制,14个(64%)神经元兴奋,余5个(22%)神经元没有反应.另30个非伤害调制性神经元中,微电泳CORT引起12个(40%)神经元兴奋,10个(32%)神经元抑制,余8个(28%)的神经元没有反应.以上结果证明CORT可能通过非基因组机制快速影响RVLM神经元的活动,提示在应激等情况下CORT的快速作用机制在下行性的伤害抑制、应激性麻醉等抗伤害活动的整合中具有重要意义.
-
针刺对缺血性脑损伤大鼠的治疗作用及对GDNF表达水平和MAPKs信号转导通路的调节
目的研究针刺对局灶性缺血脑损伤大鼠GDNF表达水平和对pERK1/2及pElk-1水平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阻断(MCAO)模型,分为针刺组和缺血组,并对前者进行针刺治疗.24 h后进行神经功能评分判断疗效,48 h后进行TTC染色判断梗塞体积,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blot法定位定量检测脑组织中GDNF表达水平及信号转导通路蛋白ERK1/2和ELK1磷酸化水平的变化.结果针刺可促进缺血性损伤大鼠神经功能的恢复,并减小脑梗塞体积(P<0.05).缺血灶周围区脑组织GDNF、pERK1/2及pElk1的含量均增高.针刺组pERK1/2及pElk1的含量低于缺血组(P<0.01);而GDNF的含量高于缺血组(P<0.01).结论针刺对缺血性脑损伤大鼠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涉及良性调节MAPK信号通路的反应性,上调GDNF的表达.
关键词: 局灶性脑缺血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针刺 大鼠 -
PrP可抑制tau介导的体外微管形成作用
目的研究朊蛋白(PrP)对微管相关蛋白(tau)介导的体外微管形成的影响.方法我们从兔脑组织中纯化出微管蛋白,并纯化出原核表达的tau和PrP蛋白.利用电子显微镜技术显示微管蛋白的聚集、tau对微管蛋白的聚集的影响,及PrP对tau介导的微管蛋白形成微管的影响.通过GST pull down实验研究tau与微管蛋白的相互作用,PrP对tau与微管蛋白相互作用的影响.结果电子显微镜负染显示纯化的微管蛋白在一定的实验条件下可聚集形成直径为25 nm的微管结构.在反应体系中加入tau后微管样结构的形成明显增加,而加入PrP后可显著地抑制tau对微管结构形成的促进作用.重组tau能与提取的天然微管蛋白在体外结合,而PrP可明显地抑制tau与微管蛋白的结合作用,并呈现剂量依赖关系.结论 tau蛋白可促进微管蛋白形成微管结构,而PrP可通过与tau的相互作用抑制微管的形成.
-
胰岛素干预加重海马注射Aβ阿尔茨海默病大鼠模型认知损害
目的观察胰岛素对AD样模型大鼠认知、病理、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采用立体定向双侧海马CA3区注射Aβ42建立AD大鼠模型,皮下注射胰岛素作为干预,观察大鼠Morris水迷宫逃避潜伏期、穿越平台次数,以及采用免疫组化和ELISA方法,比较脑内Aβ沉积的改变.结果 Aβ+胰岛素组与Aβ组相比,具有较多的海马Aβ沉积(增加35.7%),和更高的Aβ含量(增加23.6%),同时其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穿越平台次数显著减少.结论胰岛素加重AD样模型大鼠的Aβ沉积和认知损害.
-
骨形态发生蛋白-2在大鼠脑内嘴侧迁移流中的发育学表达
目的了解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在大鼠脑的不同发育阶段,嘴侧神经干细胞迁移流中的表达模式.方法用RT-PCR和免疫荧光染色的方法观察大鼠SVZa、RMS、OB三个区域在不同发育阶段BMP-2的表达情况.结果在不同的发育时期,大鼠脑内SVZa、RMS、OB这三个不同的区域BMP-2 mRNA都有不同程度的表达,但是显然表达量均不是很高.其时空变化趋势为:(1)在大鼠SVZa、RMS和OB三个部位,BMP-2的表达水平在胚胎14 d都明显高于出生后0 d和7 d两个时间点,在出生7 d这个时相点上,BMP-2的表达水平低.(2)在三个时相点上,BMP-2在嗅球的表达水平都相对较高,在SVZa区的表达也较高,而在RMS表达量相对较低.结论在大鼠脑发育过程中,BMP-2在SVZa、RMS、OB三个区域的具有时空表达模式的差异性,提示BMP-2可能对SVZa 神经干细胞(NSCs)的增殖、迁移和分化起重要的调控作用.
-
生酮饮食对海藻酸致痫大鼠海马突触重建和GluR5、GluR6 Mrna的影响
目的生酮饮食是一种高脂、低蛋白和低糖饮食. 它的抗痫作用早已明确,但其抗痫机制至今不明.本研究试图从海马突触重建和GluR5、GluR6 mRNA表达两方面初步探讨生酮饮食的可能抗痫机制.方法以海藻酸(Kainic acid,KA)点燃的雄性SD大鼠(P28)为研究对象,经正常饮食和生酮饮食喂养8周.通过行为学检测、Timm's 染色和尼氏染色,观察经不同饮食处理的动物海马苔藓纤维发芽(MFS)和神经元损伤情况,及其癫痫行为和空间学习、记忆功能的变化;经 RT-PCR法检测海马GluR5、 GluR6 mRNA的表达.结果 KA致痫后生酮饮食组动物自发性反复惊厥的次数为(1.40±1.03)次明显少于正常饮食组(7.36±3.7)次.在水迷宫检测中,各组动物找到平台的潜伏期随着测试进行明显缩短(F=33.93 , P<0.001),但各处理组间潜伏期却无显著差异(F=1.24 , P=0.32).KA致痫大鼠海马齿状回内分子层异常Timm's染色颗粒的平均A值均显著高于非致痫组,但生酮饮食组和正常饮食组间则无明显差异;各组动物CA3区锥体细胞层及始层的Timm's 染色颗粒以及海马门和CA1 、CA3区神经元的平均A值未见明显差异.KA致痫后生酮饮食组大鼠海马GluR6 mRNA(48.16±11.53)明显高于正常饮食组(30.57±15.57,t=2.40, P<0.05),但两组间GluR5 mRNA却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生酮饮食对KA致痫幼鼠有显著的抗痫作用,并对发育期大脑的空间学习和记忆能力无明显影响.酮食疗法不能抑制KA致痫幼鼠的MFS,它可能通过特有的神经元保护作用,保持大鼠海马GluR6 mRNA 的高表达,抑制苔藓纤维通路的兴奋性传递进而发挥其抗痫作用.
-
三羟异黄酮对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自发放电的影响
目的研究三羟异黄酮(genistein, GST)对静息状态下的海马脑片神经元活动的影响.方法应用细胞外记录单位放电技术.结果 (1)在48个CA1区神经元放电单位给予GST(10,50,100 μmol/L)2 min,有46个放电单位(95.83%)放电频率明显降低,且呈剂量依赖性;(2)在9个CA1区神经元放电单位上, GST(50 μmol/L)的抑制效应可被G蛋白激活的内向整流型钾通道 (G protein-coupled inwardly rectifying K+ channels ,GIRK) 阻断剂(tetraethylammonium, TEA)1 mmol/L完全阻断;(3)10个放电单位灌流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NG-nitro-L-arginine methyl ester, L-NAME) 50 μmol/L,有9个单位 (90.0%)放电明显增加,在此基础上灌流GST(50 μmol/L)2 min,放电被抑制;(4)预先用0.2 mmol/L的 L-glutamate (L-Glu) 灌流海马脑片, 11个放电单位放电频率明显增加,表现为癫痫样放电,在此基础上灌流GST(50 μmol/L)2 min,其癫痫样放电被抑制.结论 GST可抑制海马神经元自发放电,并可抑制由L-NAME和L-glutamate诱发的神经元放电.提示GST对中枢神经元通过降低其活动而具有一定程度的保护作用,这种作用与钾电流有关,似与其激动GIRK促进K+外流引起细胞膜超极化以及NO产生增加有关.
关键词: 海马脑片 GST Tea L-NAME L-glutamate -
药物难治性癫痫患者脑内水通道蛋白-4的表达上调
目的研究水通道蛋白-4 (AQP4)在药物难治性癫痫脑组织中的表达.方法研究时间自2004年5月至2005年3月.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蛋白印迹(Western blot)技术,分析比较18例药物难治性癫痫患者癫痫灶脑组织与20例正常对照脑组织标本AQP4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药物难治性癫痫患者脑组织AQP4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 AQP4可能参与了药物难治性癫痫患者癫痫发作后的脑水肿的发生,是癫痫继发脑水肿的重要分子基础.
-
一氧化氮合酶活性与抑郁症的相关性
目的通过对抑郁症患者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进行检测,从而研究和探讨一氧化氮合酶、一氧化氮(NO)与抑郁症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法检测抑郁症患者治疗前后的一氧化氮合酶NOS及其亚型(结构型cNOS、诱导型iNOS)的活性,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抑郁症组的NOS、cNOS活性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治疗组的NOS、cNOS活性高于抑郁症(无显著性),但治疗后缓解组的NOS、cNOS活性均显著高于治疗前.各组iNOS的活性无显著差异.结论抑郁症病人的NOS活性下降,而且主要是结构型cNOS活性下降,经治疗缓解后有所提高.因此,NOS和NO很有可能在抑郁症的发病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
大鼠局灶性缺血再灌注后大脑皮质ADM及其mRNA的表达
目的探讨肾上腺髓质素(ADM)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关系 .方法采用线栓法制成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阻断血流2 h进行再灌注.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RT-PCR法检测不同时间段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大脑皮质ADM及其 mRNA的表达,并进行动态观察. 结果正常大鼠大脑皮质有ADM及其 mRNA的表达,假手术组ADM及其mRNA表达略高于正常组,P>0.05;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大脑皮质ADM及其 mRNA过表达,与正常对照组及假手术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动态观察发现,脑缺血2 h再灌注2 h,大脑皮质 ADM及其 mRNA即表达,再灌注22 h达高峰,至1 w仍明显多于正常对照组,P<0.05. 结论脑缺血再灌注后ADM及其 mRNA呈现规律性过表达.
-
人参皂甙对老龄大鼠基底前脑-皮质胆碱能系统TrkB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老龄大鼠基底前脑-皮质胆碱能系统 TrkB蛋白表达的老龄性变化,同时对比观察人参皂甙对其改变的影响.方法选用 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为3组(n=10):青年组、老龄组、给药组(第17个月始饲以人参皂甙至25-27月龄).采用Western Blot技术结合图像分析对基底前脑、海马结构和大脑皮质进行定量研究.结果老龄组基底前脑、海马结构和大脑皮质TrkB蛋白表达分别较青年组下调了61%、99.7%和57.7% (P<0.01),但给药组上述3个脑区的TrkB蛋白表达较老龄组有所回升,分别较老龄组上调了65%、78.5%和22.6%(P<0.01).结论老龄组基底前脑-皮质胆碱能系统 TrkB蛋白表达较青年组下调,而人参皂甙可明显上调该3个脑区TrkB蛋白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