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GST基因多态性及富含黄酮类物质饮食与阿尔茨海默病相关性研究进展

    作者:苑林宏

    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lutathione S-transferase,GST)是一类具有多生物学功能的Ⅱ相解毒酶,它可以通过催化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与亲电子化合物发生结合反应而参与外源性物质(包括膳食来源生物活性物质)在人体内的生物转化和机体的氧化损伤防御.氧化损伤是导致AD发生的重要机制之一,通过饮食摄入抗氧化物质改善机体的抗氧化功能是预防AD的有效途径.黄酮类物质(flavonoid)是广泛存在于植物性食物如蔬菜和水果中的一类天然活性物质.

  • 两种氟化麻醉药对肝功能影响的比较

    作者:冯雨人

    目的:旨在比较地氟醚和安氟醚对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40例ASA Ⅰ~Ⅲ级、拟行头颈部手术患者,并随机分为两组,地氟醚组和安氟醚组.在麻醉诱导前、术后第1小时、第1天、第7天,分别抽血检测GST、ALT、AST.结果:术后第1小时、术后第1天、术后第7天,与地氟醚组相比,安氟醚组GST水平显著升高(P值均<0.05),但是与术前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与术前GST水平相比,安氟醚组术后GST水平显著升高(术后第1小时、第1天、第7天,P值均<0.05).结论:麻醉后GST浓度增加可能是肝血流量减少的结果.本研究表明,在大手术中,地氟醚对肝功能的影响较安氟醚小.

    关键词: 地氟醚 安氟醚 GST ALT AST
  • 黄药子对小鼠肝脏毒性的表达及其机理研究

    作者:李玉洁;刘树民;罗明媚;刘红凤

    目的:探讨黄药子肝毒作用的指标和肝脏毒性产生的机理.方法:黄药子2g/kg·d、10g/kg·d、50g/kg·d给予小鼠,连续给药21d,观察其生化指标变化,药物代谢酶及抗氧化酶活性及病理变化.结果:黄药子可引起小鼠GPT、GOT、ALP、TBIL值增高,GST、GSH-PX、SOD活力降低,且呈一定剂量、时间相关性.病理变化可见肝细胞疏松、肿胀、胞核溶解、融合、坏死、汇管区炎细胞浸润,小胆管水肿、增生等.其毒性产生与抑制GST、GSH-PX、SOD等酶的活性有关.结论:黄药子的肝毒作用客观化指标为GPT、GOT、ATP、TBIL及组织学变化.其毒性产生的机理与抑制肝微粒体中抗氧化酶和药物代谢酶活性有关.

  • 山菠菜三萜组分在体外及体内对Ⅱ相解毒酶的调控作用机制

    作者:金苹;谭晓斌;刘文博;贾晓斌

    目的:研究山菠菜三萜组分体外及体内对Ⅱ相酶的活力及其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采用正常人支气管上皮(NHBE)细胞模型,体内采用昆明(KM)小鼠模型,以1-氯-2,4-二硝基苯(CDNB)比色法检测GST活力,NADPH与2,6-二氯靛酚钠(DCIP)测试NQO1活力,5,5-二硫二硝基苯甲酸(DTNB)比色法测定GSH含量,Western blot测定NQO1蛋白的表达.结果:山菠菜三萜组分能增加NHBE细胞和KM小鼠肺脏内GST和NQO1的酶活力并增加GSH的含量,在体外增加NQO1和Nrf2的蛋白表达.结论:山菠菜三萜组分可以通过调节体内外Ⅱ相解毒酶的酶活力及蛋白表达来实现癌化学预防.

  • 墨旱莲对香烟提取物杀伤NHBE细胞的保护作用及机制

    作者:刘文博;谭晓斌;孙韩艳;黄厚才;金萍;贾晓斌;余嗣明

    目的:研究墨旱莲提取物对香烟烟雾提取物(cigarette smoke extract,CSE)作用的正常肺细胞NHBE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MTT法检测墨旱莲提取物对CSE诱导的NHBE细胞增殖的影响,DTNB比色法测定GSH含量,CDNB比色法检测GST活力,NADPH与2,6-二氯靛酚钠(DCIP)测试NQ01活力,Western blot测定蛋白的表达.结果:墨旱莲提取物可以降低CSE对NHBE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恢复由CSE引起的细胞内GSH水平下降,降低诱导细胞中GST与NQO1活力及NQ01蛋白表达.结论:墨旱莲能够减少CSE对NHBE细胞的损伤,其机制可能与Ⅱ相解毒酶相关.

    关键词: 墨旱莲 CSE GSH GST NQ01
  • CXCL16/SR-PSOX基因克隆与原核表达

    作者:李丹;陈兴明;许丽艳;易勇;刘春雷;肖敏;敬华

    目的 构建GST-CXCL16/SR-PSOX融合蛋白原核表达载体并进行原核表达及鉴定.方法 从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提取总mRNA,反转录得到cDNA后PCR扩增获得CXCL16/SR-PSOX基因全长,构建融合表达载体pGST-CXCL16/SR-PSOX,通过酶切、测序及诱导表达后的免疫印迹实验验证重组载体构建的正确性及融合蛋白表达的正确性.结果 PCR扩增获得预期长度的DNA片段(822 bp),克隆至pGEX-6p-1载体后测序与GeneBank相符.诱导表达获得的蛋白相对分子质量与预期一致,免疫印迹实验证实为GST融合蛋白.结论 GST-CXCL16/SR-PSOX融合蛋白表达载体构建成功,原核表达顺利.

  • 胃间质瘤的CT诊断和良恶性分析

    作者:邾根栩

    胃间质瘤(gastric stromal tumor,GST)是一种独立起源于原始间叶组织的非定向分化的肿瘤,属于消化道间叶性肿瘤[1],术前CT定性诊断困难,随着免疫组织化学、电镜及分子生物学技术不断发展和应用,人们对其研究不断深入,本文对2001年1月至2009年12月在本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9例GST的临床及CT征象作一分析,以期提高该肿瘤的认识.

  • 蛋白质相互作用研究的常用方法进展及比较

    作者:涂占晗;林旭

    如今蛋白质间的相互作用已成为生命科学领域研究的重点,而各种蛋白质间相互作用的研究方法的飞速发展成为蛋白质研究的重点.本综述中将着眼于酵母双杂交方法新进发展与Sos系统、噬菌体展示、GST-pull down、免疫共沉淀、串联亲和纯化等蛋白质相互作用研究方法做一比较分析.以便在未来的研究中,根据不同方法的优缺点选择合适的研究技术.

  •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GSTT1、GSTM1基因分布频率和NQO1基因多态性分析

    作者:杨琳;邹煦;张美荣;张悦;郝玉书;肖志坚

    目的探讨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基因T1、M1(GSTT1、GSTM1)和苯醌氧化还原酶基因(NQO1 C609T)多态性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易感性及MDS染色体核型异常的关系.方法用多重PCR方法检测52例MDS患者和241名与患者无血缘关系的正常人GSTT1和GSTM1基因型,用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方法分析NQO1C609T基因型.结果与正常人对照组相比,MDS患者GSTT1和GSTM1无效型(null)比例明显增高(P值均<0.01),其比值比(OR)分别为2.873(95%可信区间:1.491~5.537)和3.591(95%可信区间:1.717~7.508).染色体核型正常的MDS患者GSTT1无效型比例较正常人对照组显著增高(OR=5.336,P<0.01),而GSTM1无效型比例与正常人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染色体核型异常的MDS患者GSTM1无效型比例较正常人对照组显著增高(OR=3.740,P<0.01),而GSTT1无效型比例与正常人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DS患者的NQO1C609T各基因型与正常人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GSTT1和GSTM1基因无效型可能与MDS发生相关,对判断MDS患者是否出现染色体核型异常有一定意义.

  • 苯达莫司汀代谢相关基因的单核酸多态性研究进展

    作者:徐辉

    苯达莫司汀,4-{5-[双-(2-氯乙基)氨基]-1-甲基-2-苯并咪唑基}-丁酸,1963年由德国科学家合成,是一种兼具烷化剂和抗代谢特性的低毒抗肿瘤药.苯达莫司汀有3个基团(烷基化基团、苯并咪唑环和丁酸侧链),烷基化基团是功能基团,发挥抗肿瘤活性;苯并咪唑环起嘌呤类似物作用,发挥抗代谢作用.在高浓度时,苯达莫司汀主要表现出烷基化药物特性,引起脱氧核糖核酸(DNA)交联作用,直接抑制DNA复制、修复和转录.

  • 复方解酒药对急性乙醇中毒的影响

    作者:雷红伟;杨敏;江南;吴勇;汪晖

    目的 观察复方解酒药对急性乙醇中毒的影响.方法 ①取小鼠120只,随机分成对照组与给药组,分别给予酒30,60,90,120,150,180 min后各取小鼠10只经眼眶采血,用气相色谱法测定血中乙醇浓度.②取雄性小鼠30只,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给药组,前2组给生理盐水0.20 mL/10 g,后1组给复方解酒药0.20 mL/10 g灌胃,30 min后前1组给生理盐水0.24 mL/10 g,后2组给酒0.24mL/10 g连续9 d,第9天灌胃30 min后处死小鼠,用1.15%预冷KCl制作肝、胃匀浆液,用分光光度法测定GST,ADH活性和MDA含量.结果 给药组在5个实验点血液中乙醇浓度都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酒后30~180 min给药组药时曲线大幅度降低.给药组肝、胃ADH活性和肝中GST活性较模型对照组明显升高,给药组肝内MDA含量较模型对照组明显降低.结论 复方解酒药可促进乙醇代谢,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

  • 耐药基因 p-gp GST ToPo-Ⅱ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郭海珍

    目的:探讨耐药基因P-gp、GST、ToPo-Ⅱ与bcl-2(凋亡基因)及p53(抑癌基因)在肺癌组织中表达及意义。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2年4月间我科因肺癌行手术切除标本161份癌组织,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癌组织中P-gp、ToPo-Ⅱ、GST、bcl-2、p53的表达情况。结果:大细胞癌和腺鳞癌中P-gp、ToPo-Ⅱ、GST、bcl-2表达明显高于其它类型的非小细胞癌( P<0.05);P-gp、ToPo-Ⅱ、GST、bcl-2阳性表达率与癌组织分化程度呈正相关,与p53呈负相关性; P-gp、GST、bcl-2表达阳性率均与p53具有相关性。结论: P-gp、ToPo-Ⅱ、GST、bcl-2、p53在肺癌多药耐药中起重要作用,联合检测有助于判断疗效及预后。

  • 几种中草药及绿茶抗烟毒作用的研究

    作者:邓伟明;王景丽;刘晋权

    目的:通过对香烟中焦油和被动吸烟对小鼠肝微粒体Ⅰ相酶氨基比林-N-脱甲基酶(ADM)和Ⅱ相酶谷光甘肽-S-转移酶(GST)的作用,探讨几种中草药及绿茶的抗烟毒作用.方法:采用钙沉淀法制备肝微粒体,Lowry法测定蛋白含量并测定小鼠肝微粒体中的ADM、GST活性水平.结果:2%LD<,50>(15.84mg/kg)的焦油可使小鼠肝脏中ADM显著升高,GST的改变无统计学意义.被动吸烟组中ADM也升高,GST的变化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无显著性.大剂量组甘草、黄芪、五味子及绿茶组可使焦油升高的ADM明显降低,并明显升高CST活性,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显著(P<0.01).结论:甘草、黄芪、五味子及绿茶有明显的抗烟毒作用.

  • 补中益气汤对A549/DDP动物模型实体瘤中耐药相关酶GST和Topo Ⅱ表达的影响

    作者:井欢;于丹;唐莹;刘春英

    目的 研究补中益气汤对A549/DDP细胞荷瘤小鼠实体瘤中耐药相关酶GST和Topo Ⅱ表达的影响,探讨补中益气汤的作用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A549/DDP细胞,接种健康BALB/c小鼠,荷瘤成功后予补中益气汤治疗,实验分为:荷瘤组,补中益气汤低剂量组及补中益气汤高剂量组.取实体瘤后,利用RT-PCR检测GST和Topo ⅡmRNA的表达,免疫组化法检测蛋白表达.结果 同荷瘤组相比,高低剂量的补中益气汤均可降低耐药相关酶GST和Topo ⅡmRNA表达水平,但补中益气汤高剂量组效果同低剂量组区别不大(P>0.05).同荷瘤组相比,高低剂量的补中益气汤均可降低耐药相关酶GST和TopoⅡ蛋白的表达(P<0.05),补中益气汤高剂量组的效果优于补中益气汤低剂量组(P<0.05).结论 补中益气汤能下调A549/DDP实体瘤中耐药相关酶GST和Topo Ⅱ的表达水平.

  • MYCT1-GST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鉴定

    作者:孙媛媛;刘佳;富伟能

    目的 构建MYCT1-GST原核表达载体,并纯化MYCT1-GST融合蛋白.方法 以正常人外周血cDNA为模板,PCR方法扩增该基因的开放阅读框,定向克隆至pET28a(+)载体后送测序鉴定.将构建好的MYCT1-GST表达载体转化至BL21 (DE3)菌株,通过IPTG诱导表达,PCR结合测序方法鉴定载体构建是否成功,Western blotting方法鉴定MYCT1-GST融合蛋白的表达.结果 测序结果证实成功将MYCT1的开放阅读框克隆至pET28a(+)表达载体,经诱导后成功纯化了MYCT1-GST融合蛋白.结论 成功构建MYCT1-GST表达载体,为进一步研究MYCT1相互作用蛋白质奠定了基础.

  • 吸烟孕妇的胎儿CYP1A1、GST基因多态性与胎儿先天性畸形易感性的关系

    作者:王宏宇;王晨虹;胡端林

    目的:探讨被动吸烟孕妇的胎儿GSTM1、GSTT1基因及细胞色素P4501A1 (CYP1A1)基因多态性对胎儿先天性畸形的影响.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3年4月在深圳市妇幼保健院产科入院分娩单胎、活产的87例畸形儿为研究对象,将其设为病例组,选择同期出生的181例正常新生儿作为对照组;应用多重PCR技术确定先天性畸形儿和正常新生儿GSTM1、GSTT1基因型,采用限制性内切酶PCR(RFLP-PCR)技术确定先天性畸形儿和正常新生儿CYP1 A1基因型.结果:共调查268例新生儿,其中病例组87例,对照组181例.病例组的CYP1A1基因MSP1多态突变型的频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携带突变型CYP1 A1基因的个体为先天性畸形的危险度比非突变型(杂合型和野生型)个体高;单一的GSTM1和GSTT1基因型分布频率在病例组与对照组中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携带CYPlA1突变型和GSTM1、GSTT1缺失型的联合基因型个体为先天性畸形儿的风险明显增加.结论:CYP1 A1基因MSP1多态突变型可能与先天性畸形儿的易感性有关;单一的GSTM1和GSTT1基因缺失型可能与先天性畸形儿的易感性无关;同时携带CYPIA1突变型和GSTM1、GSTT1缺失型的联合基因型可能是胎儿先天性畸形的易感因素之一.

  • G蛋白偶联受体56胞外端融合蛋白的表达、纯化及其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作者:赵去非;韩红辉;刘俊晨;潘新华;汪磊;钱旻;杜冰

    目的:制备G蛋白偶联受体56(G protien-coupled recepter 56,GPR56)的高效抗体,为其功能及分子机制的深入研究提供灵敏、高效的免疫学检测工具.方法:以肝癌细胞株MHCC-97H的cDNA为模板,利用PCR技术扩增GPR56 N端序列(661~1 073 bp),并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GEX4T-1-GPR56N.阳性克隆经酶切、测序鉴定正确后,转化大肠杆菌BL21进行诱导表达.表达产物经Western blot初步鉴定后,用GST磁珠分离纯化,纯化后蛋白与免疫佐剂混合直接免疫家兔制备抗血清.阳性血清用 ELISA、Western blot、免疫组织化学等技术对细胞或组织中的GPR56进行鉴定和分析.结果:成功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GEX4T-1-GPR56N,GPR56N与GST的融合蛋白(GST-GPR56)在原核系统中进行了高效的可溶性表达,制备的兔抗人GPR56抗体经Western blot和免疫组织化学分析结果表明,该抗体可同时对人源性和鼠源性的GPR56进行特异性检测.结论:成功对GPR56蛋白N端序列进行了原核表达和纯化,制备的抗GPR56多克隆抗体具有较高的特异性,为GPR56功能及分子机制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p53、Ki-67、TopoⅡ、GST、P170对三阴乳腺癌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林镇和;陈炬莹;陈晓耕

    目的 探讨p53、Ki-67、DNA拓扑异构酶Ⅱ(DNA topoisomeraseII,TopoII)、谷胱甘肽转移酶(glutathione-S-transfreases,GST)、P-糖蛋白(P-glycoprotein,P170)免疫组化的表达在三阴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生物学特征及其对预后评估的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3年1月-2003 年12月我院初诊乳腺癌病人共515 例进行筛选,共得出88例三阴乳腺癌(ER、PR、HER-2 均为阴性).根据ER、PR、HER-2的表达,将其分为3组:三阴组(ER-、PR-、HER-2-)、HR组(ER+ /PR+HER-2-)和HER-2组(ER-、PR-、HER-2+).统计这3组三阴乳腺癌标本p53、Ki-67、 TopoⅡ、GST、P170 的表达,并调查这3组病人5 年无病生存率与5 年内死亡率.结果 与非"三阴"乳腺癌相比,"三阴"乳腺癌患者p53、P170、Ki-67、GST表达水平均为高(59.5%、78.6%、19.0%、66.7%),在术后5年内三阴组的复发率为23.9%,死亡率为22.7%,复发风险(HR 2.46,CI:1.04-5.84;P<0.05)和死亡风险(HR 2.77,CI:1.09-7.02;P<0.05),之后明显降低.结论 p53、P170、Ki-67、GST 在三阴乳腺癌的高表达与其不良预后具有相关性.

  • 蒺藜总皂苷对家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血清IL-6、TGF影响的实验研究

    作者:张波;赵晓莲;杨宇;张明远;梁衍锋;王芳芳

    目的:检测蒺藜总皂苷(gross saponins from tribulus terrestris,GSTT)对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家兔模型血清IL-6、TGF水平的影响.方法:50只健康雄性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喂以正常普通饲料无任何添加;AS模型组给予高脂饲料;小剂量治疗组高脂饲料添加GSTT6.3mg/kg-d,大剂量治疗组高脂饲料添加GSTT12.6mg/kg.d;阳性药物对照组高脂饲料添加辛伐他汀2.35mg/kg.d.实验动物在不同配伍饲料喂养6用后,同时检测:①血清TG、TC水平;②血清IL-6、TGF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模型组;大、小剂量GSTT治疗组;阳性药物对照组,血清中胆固醇(TC)及甘油三酯(TG)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组相比较,大、小剂量GSTT治疗组;阳性药物对照组,血清IL-6浓度水平明显升高、同时TC、TG、TGF浓度水平显著降低(P<0.05);大、小剂量GSTT治疗组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GSTT拮抗动脉粥样硬化是通过抑制炎症因子IL-6和促进抗炎因子TGF的释放而实现的.

    关键词: AS GST IL-6 TGF
  • 苯丙素甙化合物逆转耐药与谷胱甘肽S-转移酶的关系

    作者:马强;吕志诚;张方信;陈嘉屿;常宗宏

    虽然国内外学者在多药耐药(multidrug resistance,MDR)逆转剂的筛选方面研究已取得巨大进展,但逆转剂严重的不良反应仍是影响其临床应用的主要原因[1].中药因其不良反应相对较小,从中药的活性成分中筛选肿瘤逆转剂已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苯丙素甙化合物(phenylpropanoid glycosides,PPG)是从我国西北植物红纹马先蒿中提取n],具有清除自由基、抗肿瘤的特性.但其是否具有逆转MDR作用,以及是否通过谷胱甘肽S-转移酶(glutathione S-transferases,GST)逆转MDR少见报道.本研究旨在探讨PPG逆转耐药与GST的关系.

50 条记录 1/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