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正畸治疗中牙釉质脱矿的观察及预防研究
目前,临床上对口腔固定矫治治疗引发的釉质脱矿问题给予了较多的关注,为了对该类不良情况的发生原因与预防措施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分析,本文将相关资料阐述如下.
-
正畸治疗中患者牙釉质脱矿发病率和牙釉质受损程度探究
目的 探究正畸治疗中患者牙釉质脱矿的发病率与牙釉质的受损程度.方法 选取2014年11月~2015年11月我院收治的进行正畸治疗的患者42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展开回顾性研究,分析正畸治疗后,患者的牙釉质脱矿发生率与牙釉质脱矿指数(EDI).结果 脱矿发生率为54.75%(23/42),940颗牙齿中,存在釉质脱矿现象共110颗,发病率为11.70%.其中上颌牙的牙釉质脱矿发生率(75.45%)高于下颌牙(24.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正畸治疗的患者牙釉质脱矿的发生几率较高,必须重视预防和治疗上颌牙釉质脱矿.
-
口腔正畸治疗中牙釉质脱矿的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口腔正畸治疗中牙釉质脱矿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取我院68例口腔正畸治疗患者,收取时间在2013年1月10日直至2016年9月20日,总结并分析患者牙位和牙釉质脱矿情况.结果 患者在口腔正畸治疗后,在68例口腔正畸治疗患者中,有50例患者发生牙釉质脱矿情况、其发病率为73.53%,脱矿率为73.53%,而上颌牙齿脱矿有30例患者、占60.00%,下颌牙齿脱矿有20例患者、占40.00%,上颌牙齿脱矿率和下颌牙齿脱矿率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患者在实施口腔正畸治疗过程中,易发生牙釉质脱矿情况,对于该类患者应早期实施预防措施,降低牙釉质脱矿发生率.
-
正畸治疗中氟保护漆预防牙釉质脱矿的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正畸治疗中氟保护漆预防牙釉质脱矿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研究所选对象为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接受正畸治疗的患者80例,通过数字随机方法将全部患者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均为40例;对照组患者并未进行特殊处理,实验组患者则在牙面粘结托槽后给予氟保护漆涂抹;对两组患者的牙釉质脱矿情况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治疗后半年,在临床视诊的牙釉质脱矿指数方面,对照组和实验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激光龋齿诊断仪检测值方面,实验组则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年,在牙釉质脱矿指数、激光龋齿诊断仪检测值方面,实验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正畸治疗中,采用氟保护漆能对牙釉质脱矿进行有效预防,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冲牙器辅助正畸患者控制牙龈炎及牙釉质脱矿的临床效果
目的 观察冲牙器对于辅助正畸患者控制牙龈炎及牙釉质脱矿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医院行正畸治疗的患者4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1例,试验组清洁牙齿方法为普通牙刷联合冲牙器,对照组单独应用普通牙刷清洁牙齿,比较两种牙齿清洁方案对牙龈炎及牙釉质脱矿的控制效果.结果 试验组口腔环境明显好于对照组,试验组牙釉质脱矿的发生率(0.0%)明显少于对照组(1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正畸患者应用冲牙器,可有效控制牙龈炎及牙釉质脱矿情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口腔正畸固定矫正治疗中牙釉质脱矿发生情况
目的 研究口腔正畸固定矫正治疗中牙釉质脱矿发生情况.方法 选择2011年7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正畸固定矫正患者100例,共1836颗牙,观察牙釉质脱矿发生情况.结果 共有45例发生牙釉质脱矿,发生率为45.0%;在1836颗牙齿中,有238颗牙发生牙釉质脱矿,发生率为12.96%.上颌牙釉质发生脱矿情况:上颌牙共计932颗,138颗牙发生牙釉质脱矿,发生率为14.81%.下颌牙釉质发生脱矿情况:下颌牙共计904颗,100颗牙发生牙釉质脱矿,发生率为11.06%.结论 必须重视正畸固定矫正治疗过程中牙釉质脱矿情况的发生,采取必要的措施,减少或避免牙釉质脱矿情况的发生.
-
护理干预对正畸治疗中牙釉质脱矿的影响及预后分析
目的 分析护理干预对正畸治疗中牙釉质脱矿的影响及预后.方法 将2016年7月~2017年7月在本院进行正畸治疗的64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通过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32例实施护理干预,对两组佩戴固定矫治器12个月后牙釉质脱矿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牙釉质脱矿发生率显著较对照组明显降低,组间差异存在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正畸治疗中应用护理干预可有利于预防和减少牙釉质脱矿,具有在临床大力推广普及的价值.
-
无槽隐形矫治器应用中牙釉质脱矿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应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进行正畸治疗过程中牙釉质脱矿情况.方法 收取我院2016年6月~2018年2月进行无托槽隐形矫治并完成治疗的青少年患者25例(男9例、女16例)共579颗牙,分析釉质脱矿情况(脱矿率脱矿度脱矿牙位).结果 8例患者(19颗牙)出现白垩色脱矿斑,发病率和脱矿率分别为32%和3.28%.上前牙的发病率和脱矿率分别为12%和3.03%.性别对釉质脱矿无统计学差异(P>0.05).粘接附件的矛齿脱矿率高于未粘接附件的牙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治疗发生脱矿风险相对较低,但需同样重视对釉质脱矿的预防.
-
分析正畸治疗中患者牙釉质脱矿的发病率和釉质病损的程度
目的 探讨分析正畸治疗中患者牙釉质脱矿的发病率和釉质病损的程度.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6年8月~2017年8月收治的50例正畸治疗患者(共有1110颗牙齿)的临床资料纳入本次研究工作,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齐全;对患者正畸治疗中牙釉质脱矿发病率、釉质病损程度作分析.结果 正畸治疗患者的脱矿发生率为54.00%(27/50);正畸治疗患者的共有1110颗牙齿中,有129颗发生釉质脱矿现象发生率为11.62%(129/1110);上颌牙牙釉质脱矿发生率(75.19%)显著高于下颌牙牙釉质脱矿发生率(24.81%)(P<0.05);上颌牙脱矿指数(0.038±0.015)显著高于下颌牙牙脱矿指数(0.019±0.009)(P<0.05).结论 正畸治疗中患者的牙釉质脱矿发病率高,釉质病损程度高,因此临床需加强积极预防与治疗.
-
正畸固定矫治后牙釉质脱矿及其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总结临床上正畸固定矫正后出现牙釉质脱矿现象的危险因素,并提出相应预防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0年1月~2013年6月收治的140例行正畸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患者治疗后出现牙釉质脱矿的发生率与危险因素。结果140例患者中60例患者治疗后出现牙釉质脱矿情况,脱矿率为42.86%,而其发生率同患者的性别无明显关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患者的年龄、正畸疗程、刷牙频率与甜食摄入、不良习惯改变等因素有着明显关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工作者必须准确把握患者正畸治疗后可能诱发牙釉质脱矿情况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而采取相应预防措施,以提高正畸治疗的有效性。
-
口腔正畸固定矫治器应用中牙釉质脱矿的分析与研究
目的 分析并研究应用口腔正畸固定矫治器过程中出现的牙釉质脱矿情况.方法 我院2013年10月至2016年4月有60例(1380颗)患者采用固定矫治器进行口腔正畸治疗,对其牙釉质脱矿情况进行观察,记录相关数据,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本组牙釉质脱矿率为56.7%,釉质脱矿牙齿占12.8%;上颌牙与下颌牙脱矿指数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脱矿程度:0级29颗,1级88颗,2级37颗,3级22颗.结论 应用固定矫治器进行口腔正畸治疗中,牙釉质脱矿的发生率较高,应采取一定措施对其进行预防和治疗.
-
氟化泡沫预防固定正畸患者牙釉质脱矿的临床评价
目的 探究氟化泡沫预防固定正畸患者牙釉质脱矿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期间我院口腔科收治的固定正畸患者88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常规的口腔卫生治疗即安慰剂治疗,观察组在常规的卫生护理基础上实施1.23%氟化泡沫治疗.治疗结束后,采用临床视诊的方法对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患者在固定正畸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视诊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而观察组患者治疗后釉质脱矿的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口腔科固定正畸患者中使用氟化泡沫预防牙釉质脱矿取得了理想的临床效果,患者的临床视诊指数良好,牙釉质脱矿发生率低,值得在口腔治疗中推广使用.
-
口腔正畸固定矫治器应用中牙釉质脱矿的临床调查分析
目的 调查并分析口腔正畸固定矫治器在牙釉质脱矿相应临床中治疗状况.方法 选取2015年2月~4月我院收治的运用其口腔正畸固定矫治器实施矫正的患者36例(共792颗牙齿)作为研究对象,在调查中记录并分析患者的总体、不同牙位的牙釉质脱矿有关情况,如:脱矿的牙数、脱矿程度以及脱矿率等.结果 在接受调查的36例患者中,为牙釉质脱矿的患者17例,且脱矿率约为47.6%.在792颗牙齿之中,产生牙釉质脱矿93颗(11.7%);脱矿程度为:0级689颗(87%)、1级56颗(7.1%)、2级38颗(4.8%)、3级9颗(1.1%).脱矿的产生率的前三名为:上侧切牙约为18.8%、上中切牙约为15.2%、下侧切牙约为11.1%.结论 临床上使用其口腔正畸固定矫治器实施矫正治疗,具有较高的牙釉质脱矿产生概率,需要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与防治.
-
口腔正畸固定矫治器应用中牙釉质脱矿的临床分析及研究
目的 对采用固定矫治器进行口腔正畸的病例出现的牙釉质脱矿情况进行临床分析及研究.方法 选取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采用固定矫治器进行正畸的患者28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所有患者的正畸后牙釉质脱矿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患者中有21例出现牙釉质脱矿,发病率为75.00%;粘结托槽的牙齿数量总共为627颗,其中有73颗牙齿出现牙釉质脱矿,脱矿率为11.64%;627颗牙齿中包括上颌牙317颗,下颌牙310颗,发生牙釉质脱矿的牙齿中上颌牙48颗,脱矿率15.14%,下颌牙25颗发生脱矿,脱矿率为8.06%,下颌牙相比上颌牙发生牙釉质脱矿的概率明显降低(P<0.05);627颗牙齿中0级脱矿的为554颗,1级脱矿49例,2级脱矿21例,3级脱矿3例,1级脱矿的患牙明显多于2、3级脱矿(P<0.05).结论 采用固定矫治器进行正畸治疗的患者,牙齿发生牙釉质脱矿的概率较高,特别是上颌牙,在临床工作中应积极的进行预防并加强口腔卫生的维护.
-
口腔正畸固定矫正治疗中牙釉质脱矿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口腔正畸固定矫正治疗中牙釉质脱矿发生情况及预防措施。方法:收治正畸固定矫治患者80例,共1469颗牙,对所有患者给予正畸固定矫治技术,指导患者做好口腔卫生和饮食注意事项。在矫正期结束后拆除固定矫正器,以75%酒精清洗牙面,观察牙釉质脱矿情况。结果:80例患者发生牙釉质脱矿现象35例,牙釉质脱矿发病率43.75%;1469颗中牙齿发生釉质脱矿190颗,发生率12.9%。本组1469颗牙中上颌牙745颗,发生釉质脱矿110颗,发生率14.8%,本组1469颗牙中下颌牙721颗,发生釉质脱矿80颗,发生率11.1%。结论:应该重视正畸固定矫正治疗中牙釉质脱矿的发生,采取措施降低或避免发生。
关键词: 牙釉质脱矿 分析 口腔正畸固定矫正治疗 -
正畸治疗后牙釉质脱矿38例
目的 探讨正畸固定矫治后牙釉质脱矿的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方法 收集我院2008 年2 月至2011 年11 月治疗的74 例,采用方丝弓固定矫治技术进行治疗,对其疗效进行回顾性观察.结果 74 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发生牙釉质脱矿现象38 例,牙釉质脱矿发病率为51.35%,其中男21 例,女17 例,在74 例患者1456 颗牙齿中发生釉质脱矿213 颗,其中上颌牙740 颗,发生釉质脱矿122 颗,发生率为16.5%,下颌牙716 颗,发生釉质脱矿91 颗,发生率为12.7%,总发生率为14.6%.结论 正畸固定矫治引起的牙釉质脱矿应引起重视,降低或避免发生.
-
正畸后的牙釉质脱矿研究
固定矫治器粘接的托槽下方及周围牙釉质出现的脱矿甚至龋坏,是一个重要问题,引起国内外学者的高度重视.许多研究表明正畸过程中局部应用氟化物可以有效地预防牙釉质脱矿的发生,人们一直在寻求一种既安全又简便高效的用氟方法.本研究通过扫描电镜(ESM)对固定矫治中牙釉质脱矿的发生及局部应用氟化物作用的对比观察;唾液对由于固定矫治造成牙釉质脱矿的自然再矿化作用,及局部应用氟化物促进再矿化作用的对比观察进行了综合的研究.为固定矫治引起的牙釉质脱矿的治疗提供了临床实验依据.
-
固定矫治100例错颌畸形牙釉质的脱矿控制与防止措施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审美意识的不断增强,要求牙颌正畸的患者亦增多,因此专业人员技术的不断进步及矫治技术和材料先进,在固定矫治过程,由于托槽、黏接剂,带环及弓丝等,在正畸治疗中,尤其是使用固定矫治器,在患者矫治的过程中,常会出现一些个别患者牙面出现牙釉质脱矿,我们认为在黏贴托槽之前,酸蚀这一步骤非常重要,在酸蚀时,酸蚀的面积不能大于托槽底部[1],而且要在每次矫治患者复诊时,拆除弓丝,矫治医生协助患者刷牙5分钟,一定量的致龋细菌是前提条件,并且只有在致龋菌赖以繁殖的蔗糖存在时才有意义.
-
固定矫治器在正畸治疗中牙釉质的脱矿与预防措施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审美意识的不断增高,要求牙颌正畸的患者亦增多,因此专业人员技术的不断进步及矫治技术和材料先进,在固定矫治过程,由于托槽,粘结剂,带环及结扎丝、弓丝等,在正畸治疗中,尤其是使用固定矫治器,在患者矫治的过程中,常会出现一些个别患者牙面出现牙釉质脱矿,我们认为在粘贴托槽之前,酸蚀这一部分非常重要,在酸蚀时,酸蚀的面积不能大于托槽底部[1]。而且要在每次矫治患者复诊时,拆除弓丝,矫治医生协助患者刷牙5分钟,一定量的致龋细菌是前提条件,并且只有在致龋菌赖以繁殖的蔗糖存在时才有意义。这样,龋齿涉及到易感牙面,致龋细菌,饮食中的可发酵的碳水化合物,特别是蔗糖或精制糖长时间的相互作用,龋病的早期表现是牙面的可以逆转的粉笔样白斑,如果牙齿继续受到酸的作用可出现龋洞,我院口腔正畸室将于2008年1月~2013年3月底,用固定矫治器,矫治100例错颌畸形牙釉质的脱矿与预防措施,做整理分析,并简述防止措施和体会,报告如下。
-
多乐氟氟化钠在固定正畸中预防牙釉质脱矿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多乐氟氟化钠的在固定正畸预防牙釉质脱矿中的佳使用周期.方法 将23例473颗牙随机分成A、B、C、D四组,A组为空白对照组,B组2个月使用1次多乐氟氟化钠,C组4个月使用1次多乐氟氟化钠,D组6个月使用1次多乐氟氟化钠,12个月后,比较各组牙釉质脱矿情况.结果 B、C、D组牙釉质脱矿指数均比A组低,差别有显著性,其中,B、C组低于D组,差别有显著性;B、C组之间差别无显著性.结论 多乐氟氟化钠护齿剂在预防固定正畸中的牙釉质脱矿中的应用,4个月左右用药1次较为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