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急性肌张力障碍32例分析
药物引起的急性肌张力障碍 (ADT)临床多见,单一药物引起的报道较多,现将我院收治的32例药物引起的急性肌张力障 碍患者进行分析总结,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男21例,女11例,年龄小10个月,大45岁,平均21.3岁。1.2 用药情况:①胃动力药16例(50%):均为胃复安, 单剂小量10 mg,大量100 mg ,3例为服用3次后,余均为首次用药后发病。肌注多在1 h左右,口服1~2 h后发病。②抗 精神药物13例(41%):氯丙嗪3例,单剂小量25 mg,大量50 mg;奋乃静2例,均为2 mg ;三氟拉嗪1例,剂量5 mg;泰必利2例,1例为0.3 g日服2次,1例为0.1 g日服3次;服药 后至出现症状的时间不确切。氟哌啶醇5例,单剂小量2 mg,大量8 mg,4例为首次用药 ,1例为服药3次后,肌注者0.5 h,口服者12 h出现症状。③抗癫药3例(9%):苯妥英钠2 例,为癫痫患者不规律用药突然加大剂量,0.4 g顿服后发病;卡马西平1例,每次0.3 g ,日服3次后发病。
-
癫痫的药物治疗
癫痫的药物治疗在癫痫发作的治疗中,药物具有重要意义.目前,癫痫发作的控制率已由60年代的50%,提高到80年代的80%以上.现在一般将60年代前合成的抗癫药,如苯巴比妥、苯妥英钠、三甲双酮、乙琥胺、氯硝安定、扑痫酮、卡马西平、丙戊酸钠等,称老抗癫痫药;将近年来开发出的高效新抗癫痫药,称为新抗癫痫药,如拉莫三嗪、加巴喷丁、非氨酯、氨已烯酸、托吡酯等.其中苯巴比妥、苯妥英钠、卡马西平、丙戊酸钠,是目前广泛应用的一线药物.
-
苯巴比妥致皮肤不良反应的文献分析
目的 探讨苯巴比妥所致不良反应(ADR)的一般规律及特点.方法 对1998~2007年苯巴比妥致皮肤不良反应的国内文献源应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苯巴比妥致皮肤不良反应大多在用药24 h之内发生.不良反应以轻微变态反应性皮疹为主,占42.55%,其次为固定型药疹.95.74%的患者可痊愈或好转,但仍有4.26%的患者死亡.结论 应重视苯巴比妥致皮肤不良反应的临床监测,确保用药安全.
-
1例儿童抗癫药物分剂量案例分析
目的 探讨临床儿科常用抗癫药物的不同分药方法.方法 通过1例癫患儿抗癫药物的病例分析,讨论抗癫药物适合的分药方法.结果 苯妥英钠虽易溶于水,但因溶液性质不稳定,不可溶于水后分割剂量.左乙拉西坦溶液稳定性较好,可溶于水分剂量.苯巴比妥、卡马西平、奥卡西平、拉莫三嗪及氯硝西泮不溶于水;奥卡西平、丙戊酸钠及左乙拉西坦市场上有口服液制剂,剂量不易分割时,可选用口服液剂型.结论 临床对于儿童使用成人剂型时,对于溶液稳定性不佳的药物,应选用切片或研磨的方法,而不应使用溶液,避免造成药效降低.
-
癫[间]治疗的十大误区
癫是一种慢性疾病,控制发作是癫治疗的主要措施.随着对抗癫药的药代动力学认识的深入,抗癫药血中浓度监测的实施、新抗癫药的推出,以及非药物治疗的进展(如手术、迷走神经刺激、γ-刀等),癫的治疗已有很大的进步,但在临床实践中,仍有不少值得注意的误区,现列举如下.1 临床未确诊癫即予治疗癫是一种发作性疾病,其特点是突发性、反复性和短暂性,临床上很多非癫的发作性疾病如偏头痛(包括脑电图呈非特异性异常者)、假性发作等被误诊为癫而给予抗癫治疗(包括药物、甚至γ-刀等),这种误治会给病人带来不良后果:①由于根深蒂固的社会偏见和公众歧视,误诊为癫导致病人和家属承受很大的精神压力;②无端承担抗癫药所致不良反应的风险,有些如剥脱性皮炎、坏死性肝炎、造血系统抑制是致死性的;③增加了不必要的经济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