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银杏叶片与阿斯匹林肠溶片合用诱发月经过多治验

    作者:毛伟松

    笔者临床诊治银杏叶片与阿斯匹林肠溶片合用诱发月经过多1例,现报道如下.1 病例资料患某,女,54岁,2010年11月5日初诊.月经过多10余天,在妇科配服云南白药、维血宁颗粒、葆宫止血颗粒及头孢地尼片无明显疗效,近2天腰骶痛,头痛,目睛难睁,纳食少味,时有潮热,咽中不适.患者有高血压脑梗塞病史1年,一直服硝苯地平缓释片,银杏叶片及阿斯匹林肠溶片.近2~3年来月经时断时续量少,白带量适中,有少量异味.

  • 九味冠心汤治疗冠心病216例

    作者:赵韶光

    [目的]观察自拟九味冠心汤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就诊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16例,治疗组用自拟九味冠心汤加减治疗,药用黄芪、丹参、栝萎、薤白、桂枝、三七粉、延胡索、桔梗、郁金.发作时可用硝酸甘油或速效救心丸等以缓解症状.对照组用西医常规治疗.如用硝酸异山梨酯、硝酸甘油、心达康、阿斯匹林肠溶片等.[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3%,对照组总有效8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拟九味冠心汤治疗冠心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而且副作用少,疗效稳定且持久.

  • 阿斯匹林肠溶片中游离水杨酸检测方法的改进

    作者:王惠民

    阿斯匹林肠溶片为解热、消炎、镇痛类药.由于结构不甚稳定而较易水解为游离水杨酸和醋酸,因此中国药典规定了阿斯匹林肠溶片中游离水杨酸的含量限度[1].

  • 薄层色谱法检查小剂量阿斯匹林肠溶片中游离水杨酸

    作者:王世刚

    目的建立检查小剂量阿斯匹林肠溶片中游离水杨酸的方法.方法以GF254为固定相,以1.8ml冰醋酸:37 ml苯:0.1 ml甲醇:11ml乙醚为展开剂,用254 nm定位,薄层分离检查阿斯匹林中水杨酸.结果和结论本法能简便、准确地查出阿斯匹林中游离水杨酸.

  • 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伴高脂血症临床研究

    作者:胡燕明;蔡海坚;毛小琼

    目的:探讨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痛心绞痛伴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9例冠心痛心绞痛伴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两组.对照组50例常规服用硝酸异山梨酯片(消心痛)、酒石酸美托洛尔片(倍他乐克)及阿斯匹林肠溶片;治疗组59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麝香保心丸治疗.每次2粒,每日3次.4周后观察心绞痛、心电图、血脂的变化情况.结果:心绞痛疗效:治疗组有效率为94.9%,对照组有效率为82.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减少心绞痛发作频率和缩短发作持续时间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心电图疗效:治疗组有效率为88.1%,对照组有效率为76.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痛心绞痛伴高脂血症临床疗效显著,临床耐受性好,安全性高,适合冠心痛心绞痛伴高脂血症患者长期服用.

  • 氯吡格雷和阿斯匹林肠溶片在治疗急性脑梗死中的应用

    作者:赵榕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和阿斯匹林肠溶片在治疗急性脑梗死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对4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氧吡格雷和阿斯匹林肠溶片联合其他治疗,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与既往45例有资料记载的应用阿斯匹林肠溶片治疗的患者进行效果对比.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前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Fulg-Meyer运动功能评分、Bathel指数三项比较均无显著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的组内比较中,三项均具有显著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的组间比较中,三项均具有显著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吡格雷和阿斯匹林肠溶片在治疗急性脑梗死方面具有比较好的效果,值得在临床广泛应用.

  • 奥扎格雷钠联合阿斯匹林肠溶片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作者:王艳丽;胡吉光

    目的:评价奥扎格雷钠联合阿斯匹林肠溶片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共68例,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阿斯匹林肠溶片治疗,观察组应用奥扎格雷钠联合阿斯匹林肠溶片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有效性(应用神经功能缺损量表( NIHSS)评分和肌力测评对疗效进行评估),并了解药物的安全性。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降低,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3.10±0.74)分明显低于对照组(4.55±0.44)分,肌力测评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肌力评分(4.00±1.01)高于对照组肌力评分(3.15±1.04)分,组间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94%,与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4.70%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上,应用奥扎格雷钠联合阿斯匹林肠溶片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患者的神经功能有所改善,且肌力状况明显提升,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 巴米尔泡腾片与阿斯匹林肠溶片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效果对比

    作者:于纪魁;王静

    目的:对比分析及评价巴米尔泡腾片与阿斯匹林肠溶片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门诊治疗的84例RA患者纳入本次临床研究中,基于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常规组各42例;试验组应用巴米尔泡腾片治疗,常规组应用阿斯匹林肠溶片治疗,均连续用药8周,对比两组临床总有效率、起效时间、用药总量及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治疗8周后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5.2%,对比组为92.9%,无明显差异不具统计意义(P>0.05);试验组起效时间、用药总量、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比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巴米尔泡腾片、阿斯匹林肠溶片治疗RA的临床效果基本一致,但前者起效时间、用药总量相对优于后者,且安全性更高,临床价值更为突出.

  • 永久性房颤自行转复为窦性心律1例

    作者:陈语;果春第

    1 临床资料病例:患者某某,男性,70岁,退休干部.主因"反复胸闷,心悸16年、右侧肢体功能障碍、失语1年半"入院.自1989年7月29日因与家人发生争吵后出现胸闷心悸等症状,在我科住院治疗,完善检查后明确诊断为"冠心病、房颤、高血压病",经降血压、抗心律失常、营养心肌等综合对症治疗后,好转出院.院外患者继续坚持服用卡托普利、心痛定、阿斯匹林肠溶片、血脂康、维生素E胶丸等药物,但房颤持续存在.2004年4月22日下午患者于活动中突然出现口角歪斜,目光呆滞,右上肢完全不能活动,右下肢不自主震颤,小便失禁,失语等症状,行头颅CT检查,结果为左侧大面积梗塞:心电图检查提示:心房纤颤、心肌供血不足.以脑梗塞收住院,入院后经予脱水、抗凝、降压、改善脑功能、保持水电解质平衡、针灸等治疗2月余,右侧肢肌力明显改善.该患者在入院后第3天房颤自行转复为窦性心律,此后一年半时间共出现房颤3次,持续时间24-48h后均自行转复为窦律.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