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两种方法清洗夜间急诊手术器械的效果分析

    作者:王红娣

    目的:为了提高手术器械的清洗质量,确保灭菌效果,降低院内感染发生率.方法:将夜间急诊手术器械600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00件.对照组:器械不经任何处理直接用全自动清洗机按标准流程清洗;试验组:器械用多酶清洗液浸泡后再用全自动清洗机采用标准流程清洗.结果:实验组合格率为93%,对照组合格率为81%,差异有显著性(χ2=19.96,p<0.05).结论:多酶清洗液浸泡后再行全自动清洗机清洗能显著提高器械清洗质量,有效降低院内感染发生率,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 气管内套管三种清洗方法的清洗效果比较

    作者:游晓燕

    气管切开手术是抢救危重患者的急救手术,术后可改善各种原因引起的呼吸困难.作为一种极为重要的生命支持治疗手段,气管切开为紧急抢救创造了条件和争取了时间.然而这种有创性人工气道失去正常气道温暖、湿润气体和阻止细菌侵入功能,且直接与下呼吸道相通,极易引起下呼吸道并发症而加重病情[1],气管内套管进入人体体腔后会附着大量的有机物,不彻底的清洗干净,会在气管内壁形成一层生物薄膜,阻止消毒剂穿透,将微生物包裹在其内,若清洗不当,导致局部和肺部感染而加重病情,故金属气管内套管消毒是预防局部感染和肺部并发症的关键,现将三种清洗方法报告如下.

  • 骨科双关节咬骨钳清洗方法的探讨

    作者:易莉;汪阳

    目的:探讨骨科双关节咬骨钳的清洗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638个手术后的双关节咬骨钳,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310个,清洗前用骨穿针的定位销将咬骨钳闭合处撑开,对照组328个,直接清洗。2组均采用相同的方法清洗:多酶制剂浸泡+超声清洗机+全自动喷淋清洗机,比较分析2组咬骨钳的清洗效果。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清洗合格率分别为99.35%及84.45%,实验组清洗合格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清洗前使用固定销将双关节咬骨钳撑开,使接触面充分暴露,从而便于清洗,使用固定销将双关节咬骨钳撑开后清洗的效果明显优于普通的清洗方法。清洗质量明显得到提升,降低了器械返洗率,提高了工作效率。

  • 不同金属宫腔吸引管清洗方法的效果比较

    作者:蔡金秀;王丽;刘连庚;赵莹莹;韩冲

    目的:探讨不同清洗方法对金属宫腔吸引管的清洗效果,保证宫腔吸引管的有效清洗,使其终达到符合清洗灭菌规范的要求,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保证患者安全。方法抽取使用过的人流包中同质污染的金属宫腔吸引管516件,按照随机原则,将金属宫腔吸引管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各258件,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刷洗方法,实验组采用刷洗时配合棉签、棉球擦洗宫腔吸引管的方法。检测者在不知分组情况下通过5倍光源放大镜目测、白纱布擦拭、棉签、隐血试验4种方法检测吸引管清洗质量,对2种清洗方法的清洗质量做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合格率高于对照组,4种检测方法均为 P <0.01,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刷洗时配合棉签、棉球擦洗宫腔吸引管方法优于传统的刷洗方法,降低了宫腔吸引管的返洗率,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器械的淘汰,为临床提供了合格的无菌物品,对预防妇产科的院内感染有重要作用。

  • 医疗器械清洁方法研究进展

    作者:廖燕农

    综述了医疗器械清洁方法 的进展,包括清洗前的预处理、手工清洗、机械清洗、除锈和润滑保养,清洗剂和清洗用水的选择,介绍了清洗质量监测的方法.认为临床中应加强医疗器械清洗质量的监测,确保清洗效果.

  • 外来手术器械不同清洗方法的效果监测与探讨

    作者:车静

    目的 探讨不同清洗方法对外来手术器械清洗质量的影响.方法 收集统计2015年10月至2016年5月外来手术器械630套,其中168套由器械商清洗,462套由CSSD人员按清洗流程规范清洗.清洗质量由护理部统一检查验收后,包装、灭菌.结果医院CSSD人员清洗外来手术器械平均合格率为99.4%,器械商清洗平均合格率为72.1%.结论 外来手术器械清洗消毒由CSSD人员集中规范处理,不仅确保了手术器械的安全性,更提高了医院医疗护理安全护理.

  • 鲁沃夫硅胶垫在清洗精密器械中的应用

    作者:余文群;徐建芳;江丽华

    目的 探讨精密器械有效的清洗方法.方法 将精密手术器械分为A、B、C3组,分别采用3种不同清洗方法,即单纯手工清洗法(手洗法)、单纯超声波清洗机清洗法(机洗法)和手工清洗加超声波及鲁沃夫硅胶垫与全自动清洗机联合清洗的方法(手洗+机洗法),并对器械进行洁净度目测检查,比较3组仪器清洗合格率.结果 C组器械的目测检查不合格率显著少于A组、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手洗加机洗法清洗精密手术器械,能够将器械清洗得更彻底,从而确保其灭菌效果.

  • 隔夜手术器械清洗方法的改进

    作者:保建芳;何东平;吴美琴

    目的 提高隔夜手术器械的清洗质量.方法 将2014年11月10-14日某院隔夜手术器械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700件,常规组(直接使用全自动单舱清洗消毒器清洗)、试验A组和B组(分别将器械置于多酶、碱性含酶清洗液中超声5 min,再放入全自动单舱清洗消毒器清洗),比较3组方法的清洗效果.结果 常规组、试验A组和试验B组三组器械的清洗合格率依次为74.14%、87.57%、96.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3.39,P<0.05),试验B组合格率高于常规组和试验A组.结论 将隔夜手术器械置于碱性含酶清洗液超声清洗后再使用全自动清洗消毒器清洗是隔夜手术器械理想的清洗方法.

  • 活检钳不同预清洗方法的清洗质量评价

    作者:周桂琴;宋瑰琦;谢少清;徐瑞芸;范恒梅;张亮

    目的:探讨活检钳3种不同预清洗方法的清洗质量。方法选择2014年5—8月某院使用后的宫颈活检钳(180件次),随机分为 A、B、C 组,每组60件次。A 组对明显可见污染物进行预冲洗,B 组浸泡于1∶500超浓缩酶液5 min,C 组浸泡于1∶500超浓缩酶液5 min,并在水面下反复开合活检钳至少10次,同时对齿缝、沟槽处进行刷洗。3组不同预清洗后的活检钳均采用带光源放大镜目测、潜血试验及 ATP 生物荧光法进行清洗质量检测。结果采用带光源放大镜目测法进行清洗质量检测,A、B、C 组器械合格率分别为60.00%、63.33%、80.00%;采用潜血试验进行检测,A、B、C 组器械合格率分别为35.00%、50.00%、75.00%;上述两种检测方式均显示 C 组器械合格率高于 A、B 组(均 P <0.05)。采用 ATP 生物荧光法检测,A、B、C 组器械合格率分别为95.00%、98.33%、100.00%,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580,P =0.167)。A、B、C 组不同清洗质量检测方法合格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 <0.05)。结论活检钳类器械机械清洗前酶液浸泡,手工预清洗时配合反复开合手柄能明显提高清洗质量;目测结合潜血试验是较为理想的清洗质量检测方法。

  • 不同清洗方法对供应室器械的清洗效果观察

    作者:周卫霞

    目的:观察不同清洗方法对供应室器械的清洗效果。方法:将我院供应室内1000件污染的金属器械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含氯消毒液进行浸泡人工清洗,试验组在含氯消毒液浸泡基础上使用多酶清洗剂浸泡后人工清洗。结果:试验组各种器械的洁净率均高于对照组,隐血阳性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多酶清洗剂清洗器械具有非常好的清洗效果,提高了灭菌效果。

  • 2种清洗方法对HBsAg阳性患者妇科检查器械清洗质量的影响

    作者:何泳红;邓颖辉

    目的 比较2种不同清洗方法 对HBsAg阳性患者妇科检查器械清洗的质量.方法 选取HBsAg阳性患者妇科检查使用过的器械300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器械各150件,实验组采用多酶超声波振动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 清洗.比较2种清洗方法 后器械残留血迹情况和乙肝病毒残留率.结果 实验组残留血迹检测总阳性率为0,对照组为16.6%;实验组乙型肝炎病毒残留阳性率为4.0%,对照组为24.0%,2组比较,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HBsAg阳性患者妇科检查器械采用多酶浸泡清洗可以明显提高清洗质量和消毒效果.

  • 超声震荡加酶清洗法对金属颅脑吸引器头的清洁效果观察

    作者:苏爱莲;杨国玲;袁小玲;陈姬弋

    目的 探讨超声震荡加酶清洗法对金属颅脑吸引器头的清洁效果.方法 将1400件供应室回收的同等程度污染的金属颅脑吸引器头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700件.对照组用传统手工加酶清洗法,实验组用超声震荡加酶清洗法.对比两组的洁净度合格率和器械表面、管腔内壁残留血污情况.结果 实验组的洁净度合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5.6% vs 76.1%,P<0.01),器械管腔内壁残留血污的阳性率则低于对照组(4.3% vs 20.0%,P<0.01),而两组器械表面残留血污的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0% vs 5.1%,P>0.05).结论 超声震荡加酶清洗法能有效去除金属颅脑吸引器头管腔内壁的血液污垢,提高洁净度的合格率.

  • 采用不同清洗方法对手术器械清洗质量的影响

    作者:王玫;余春;王芳

    目的:为彻底清洁手术器械,防止医院感染,比较三种不同清洗方法的手术器械清洗质量.方法:选择手术室中等污染程度的器械600件随机分为3组,甲组(实验组)用配制好的GD(健得)高效多酶清洗剂浸泡5 min;乙组(对照组)用一般含氯消毒剂浸泡5 min;丙组(对照组)用清水浸泡5 min.3组浸泡后取出,按常规人工清洗方法,抽样检查3组器械清洗后器械的洁净度及残留血污染情况. 结果:清洗后用杰力试纸法检测,甲组清洗洁净效果为97.5%明显优于乙组和丙组的91.5%和85.5%(P<0.05);残留血检测合格率,甲组为98%明显优于乙组和丙组的91%和87%(P<0.05). 结论:手术器械采用多酶浸泡清洗可以明显提高清洗质量,提高污染手术器械初步消毒效果.

  • 骨科外来器械不同清洗方法的质量比较

    作者:张定洁;阮奕满

    目的 不同清洗方法对骨科外来器械清洗质量的影响比较,寻求佳的清洗方法.方法 将器械商送到消毒供应中心的2400件外来器械,接收、清点按器械污染程度及种类分类后,分为A、B、C三组,采用3种清洗方法,分别为A组(酶泡+进清洗机);B组(酶泡+超声波清洗+进清洗机);C组(酶泡+人工干预刷洗+超声波清洗+进清洗机),并将3种清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A、B、C三组表面光滑类器械清洗效果均较好,合格率目测为98.0%、100.0%、100.0%,放大镜下为98.0%、99.0%、1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C三组的结构复杂多关节类合格率目测为88.0%、97.0%、98.0%,放大镜下为86.0%、96.0%、97.0%;A、B、C三组的管腔螺钉类合格率目测为85.0%、94.5%、98.0%,放大镜下为82.0%、92.2%、96.5%;B组与C组结构复杂多关节类与管腔螺钉类的清洗合格率显著高于A组,尤以C组合格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清洗消毒机适合没有明显污染且结构简单的器械,污染严重、结构复杂及管腔类器械采用酶泡+人工干预清洗+超声波清洗+进清洗机的清洗方法清洗效果佳.

  • 清洗手术器械用不同方法的效果观察

    作者:陈姬弋;管莉倩;吴秀萍;陈少莲

    目的 比较两种不同方法 清洗手术器械的效果.方法 将5000件同质污染手术器械随机分成A组和B组,各组2500件.A组用超声震荡加酶清洗法,B组用传统手工加有效氯500 mg/L的消毒液浸泡30 min,按常规人工清洗方法 .结果 超声震荡加酶清洗组的手术器械洁净度合格率(95.10%)明显高于传统手工清洗组(76.18%)(P<0.01).结论 超声震荡加酶清洗法能有效清除手术器械上的血迹、污垢,它特别适合有轴节的金属器械和金属管腔内的血液污洉的清洗,可以取代传统手工清洗法.

  • 不同清洗方法对复用医疗器械的清洗效果观察

    作者:幸敏

    目的 观察使用不同清洗方法 对供应室复用医疗器械的清洗效果.方法 选择供应室中等污染程度复用医疗器械770件,分为观察组和常规组.观察组385件器械先用1:270多酶溶液浸泡5min后刷洗,再用全自动清洗消毒器按标准流程清洗.常规组385件器械不经任何处理直接用全自动清洗消毒器按标准流程清洗.结果 常规组与观察组清洗后目测合格率及隐血试验检测率比较有明显差异.结论 复用医疗器械用多酶清洗剂浸泡后再用全自动清洗消毒器清洗是较理想的清洗方法 .

  • 两种方法清洗气管套管的效果比较

    作者:韩忠秀;唐忠敏;周小梅;何乾英

    目的 观察两种方法清洗气管内套管的清洁效果.方法 采用常规方法和改进后清洗方法对硅胶气管内套管进行清洗,并比较两种方法的清洗效果.结果 常规方法清洗合格率达80%,1例气管内套管变形;改进方法清洗合格率达100%,无气管内套管变形现象.结论 使用改进的新方法清洗气管内套管的清洁效果较好,而且取材简单,方法易于掌握,经济实惠.

  • 二种清洗医疗器械方法的效果比较

    作者:吴文君

    目的 探讨供应室复用医疗器械的清洗方法、评估效果,以选择佳方法.方法 常规组器械不经过任何处理直接用全自动清洗机按标准流程清洗;试验组器械先用1:200多酶浸泡5min再用全自动清洗机按标准流程清洗.结果 使用多酶清洗剂浸泡后再用全自动清洗机清洗方法其效果明显优于不加多酶清洗剂浸泡的清洗方法.结论 加多酶清洗剂的清洗方法是供应室较理想的清洗方法.

    关键词: 清洗方法 器械 效果
  • 预防病毒交叉感染——胃镜仪清洗方法不同效果的比较

    作者:陈灵敏;李长如;胡湘洪;曾秋林

    目的 预防胃镜检查病毒交叉感染,探讨胃镜仪有效的清洗方法,提高清洗质量,保证灭菌效果.方法 选择胃镜检察后污染的胃镜仪300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50件,传统清洗法(对照组)采用流动水人工清洗;多酶清洗法(试验组)采用多酶清洗剂浸泡后人工清洗;比较两组胃镜仪清洗后的洁净度和隐血试验阳性率.结果 试验组清洗后胃镜仪的洁净度和隐血试验的阳性率分别为99.33%和0.00%;对照组清洗后胃镜仪的洁净度和隐血试验的阳性率分别为80.67%和32.67%,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加多酶清洗胃镜仪,清洗效果好,质量有保证,是理想的清洗方法,值得推广使用.

  • 药用丁基胶塞微粒污染的消除方法

    作者:朱晓燕;王汉波

    根据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分析药用丁基胶塞表面微粒产生的原因,指出药用丁基胶塞微粒主要来源于内部自生性微粒和外部污染性微粒,并介绍几种适宜的清洗方法,以有效地减少胶塞微粒对药物的污染,确保药品质量.

263 条记录 11/14 页 « 12...6789101112131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