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不同清洗方法对金属气管套管洁净度的影响

    作者:刘广英

    目的:探讨气管套管有效的清洗方法.方法:按照随机原则将使用中的金属气管套管分为两组,实验组采用万福金安含氯消毒液浸泡清洗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温水浸泡清洗法应用肉眼和显微镜检测两种清洗方法的效果.比较两组洁净度.结果:万福金安含氯消毒液清洗法洁净度高于温水清洗法.结论:重毒颅脑损伤气管切开后,有效清洗内套管,对改善和保持病人呼吸道通畅,预防肺部感染有很好的效果.

  • 手术室器械二种清洗方法的效果分析

    作者:张秀珍

    手术室再生器械的清洗可以基本除去器械上的微生物,是器械灭菌消毒的第一步,也是保证消毒质量的关键.根据有关消毒技术规范的要求,我院近年采用超声波配合多酶洗剂清洗手术器械,明显提高了清洗的质量和效率.为了探讨其和使用的传统手工清洗的效果,2007年1~5月我室对2种清洗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现介绍如下.

  • 纱布底在全自动洗胃机管道清洗中的应用

    作者:邓爱华

    临床工作中,全自动洗胃机管道的清洗方法是先用洗洁精冲洗,再用“84”消毒液清洗,后用清水清洗,但经过如此复杂的清洗之后,洗胃机管道内仍有一些污垢的沉积,近年来,我院采用纱布底清洗洗胃机的管道,清洗的效果非常好,现介绍如下.

  • 保湿处理在硬式腔镜器械清洗的效果观察

    作者:谢明秀;曾二秀

    目的:探讨清洗前保湿处理对硬式腔镜器械清洗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6月12日至2014年6月12日我院对358套硬式内镜术后清洗的临床资料,分析其清洗方法及清洗效果。结果术后立即进行保湿处理(管腔器械内充满保湿剂)+酶洗+水洗+加酶超声+水洗。使用目测法和管腔ATP检测仪器检测目测评判的合格率为100%;白纱布试验的合格率为100%;管腔ATP检测,合格率为100%。结论清洗前做好保湿处理可以保证清洗效果,也是器械达到消毒灭菌效果的关键因素。

  • 手术器械清洗方法的质量比较

    作者:王翠兰

    目的 寻求手术器械清洗方法,保证灭菌质量.方法 将消毒供应中心回收的1 200台手术器械,按随机原则,分为直接机洗组、酶液浸泡机洗组、超声机加全自动机洗组、超声机除锈剂加全自动机洗组,每组各300台手术器械,采用4种清洗方法:直接机洗;酶液浸泡+机洗;超声机+机洗;超声机+除锈剂+机洗,并将4种清洗方法 的清洗质量进行比较.结果 直接机洗组、酶液浸泡机洗组、超声机加全自动机洗组、超声机除锈剂加全自动机洗组目测合格率分别为:67.3%、82.6%、96.3%、98.7%,超声机除锈剂加全自动机洗组合格率高(χ2=158.5,P<0.05);上述4组5倍放大镜检测合格率分别为:62.7%、78.3%、95.0%、97.7%,超声机除锈剂加全自动机洗组合格率高(χ2=172.1,P<0.05).结论 手术器械在使用全自动喷淋式清洗消毒机前,先采用超声清洗机加除锈剂浸泡超声,能明显提高手术器械的清洗质量.

  • 不同医疗器械清洗方法清洗效果及成本分析

    作者:王冬英

    目的:探讨不同的清洗方法对医疗器械的消毒效果及综合成本,提高清洗质量,控制医院感染。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选取术后中度污染的回收器械2000件并均分为两组。 A组:使用全效多酶剂浸泡后进行手工清洗;B组:全自动机械清洗。比较调配人员数、所耗时长、材料损耗费、目测洁净率、隐血试验阳性率。结果 A组所耗时长为(72.6±4.43) min,材料损耗费为(31.82±2.43)元,B组分别为(50.67±3.62)min和(36.71±2.96)元,与A组相比,B组所耗时间短但材料损耗费较高,进一步分析其综合成本B组明显低于A组(P<0.05);A组隐血试验阳性率为9.00%,B组为4.00%,B组的隐血试验阳性率明显低于A组(P<0.05),但目测洁净率两组没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机械清洗的效果和成本消耗均优于手工清洗。

  • 不同清洁方法对去除桩核预备后根管内玷污层的疗效观察

    作者:林珊;余穗华

    目的:比较不同清洁方法去除桩核预备后根管内牙本质表面玷污层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9月-2013年2月笔者所在医院因牙周病拔除的单根管恒牙44颗,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生理盐水)和观察组(15%乙二胺四乙酸),每组各22例,通过电镜观察和比较各组根管内玷污层的去除情况。结果:观察组根管内玷污层去除显效率(90.9%)明显高于对照组(6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根管填充的单根管前牙经桩腔预备后,15%乙二胺四乙酸冲洗能够有效清洁处理桩腔,去除牙本质表面玷污层,提高粘接强度,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 腹腔镜手术器械两种清洗方法的效果评价

    作者:张玉花;江丽华;徐建芳;张静;周雪英

    目的:对腹腔镜手术器械的两种清洗方法效果进行评价。方法:选择使用过的腹腔镜手术器械200套,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套,观察组使用Elma蒸汽清洗机高温高压喷洗,对照组行手工清洗,比较两组清洗效果。结果:完成清洗程序后用ATP荧光检测仪检测,观察组有1套(1%) RLUs测值>45,对照组有8套(8%)RLUs测值>45,两种清洗方法清洗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清洗工具及方法对清洗效果有一定影响,蒸汽喷洗效果优于人工清洗;ATP生物荧光法可用于评估腔镜器械清洗效果,有利于及时发现清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清洗质量。

  • 不同清洗方法对手术器械生锈的影响分析

    作者:许敏;方茜;张静

    目的:研究和分析不同的清洗方法对手术器械生锈情况的影响.方法:将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12月-2016年10月手术室使用的52套妇产科人流器械,每套有27件金属器材,将52套手术器材随机分为三组,A组18套,B组和C组各17套.A组采用LK超声清洗机进行清洗,B组器械则采用全自动清洗机进行清洗,C组器械则采用手工清洗的方法进行处理,每组器械在使用相同次数之后使用三种不同方法进行清洗,观察三组器械清洗后的生锈率及清洗的质量,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过不同的清洗方法清洗后,A组器械的生锈率(0.21%)和合格率(98.97%)与B组和C组的生锈率及合格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B组生锈率和合格率与C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其他清洗方法,超声清洗机清洗器械可取得较好的清洗效果,且对于生锈也有较好的预防作用,延长了器械的使用时间,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 浅谈医疗器械不同清洗保养方法

    作者:范兴

    目的 分析和探讨医疗器械不同清洗保养方法.方法 综合和分析当前常用的医疗器械不同清洗保养方法.结果 不同的医疗器械需要与之相适应的清洗保养方法.结论 科学的清洗保养方法能够增强医疗器械的功效.对各种医疗器械进行正常的清洗、保养以及维修十分重要.

  • 中药水提液真空膜蒸馏过程中膜通量衰减及清洗方法

    作者:杨晨;石飞燕;潘林梅;李博;郭立玮;朱华旭

    目的 研究中药水提液真空膜蒸馏过程中的膜通量衰减和清洗方法.方法 选择代表性中药(黄芩、白芍、二丁颗粒)水提液,通过恒浓、浓缩实验分析膜通量衰减.以通量恢复率和膜表面结构变化为指标,考察不同清洗方法对聚偏氟乙烯疏水膜的效果.结果 与吸附污染相比,浓度变化对膜通量的影响更大.酸碱液结合的清洗效果好,通量恢复率可达97.98%;超声波清洗会破坏膜的表面结构,使通量恢复率大于100%.结论 酸碱液(0.3%氢氧化钠+0.3%柠檬酸)结合更适合用于清洗聚偏氟乙烯疏水膜.

  • 耳鼻咽喉科吸引管不同清洗方法的效果比较

    作者:张桂珍

    目的 寻求一种高效、安全、经济、实用的清洗方法,以保证耳鼻咽喉科吸引管的清洗质量.方法 将消毒供应中心回收的360件耳鼻咽喉科吸引管,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120件),分别为A组(传统手工清洗法)、B组(超声波清洗法)、C组(刷洗+超声波清洗法),以目测、5倍放大镜、棉签法、潜血试验检测各组吸引管的清洁效果.结果 4种检测方法均显示刷洗+超声波清洗法的清洗合格率显著高于传统手工清洗法和超声波清洗法(P<0.05).结论采用刷洗+超声波清洗法能有效清除吸引管内壁上的有机残留物,具有较好的清洗效果,安全性好,可操作性强.

  • 管腔类金属器械不同清洗方法的效果分析

    作者:陈卫;倪小茗;李卫萍

    医疗器械使用后的彻底清洗,是灭菌合格的保证,是控制院内感染的关键环节.管腔类金属器械是手术室、计划生育门诊常用的手术器械之一,由于吸引管较长,管腔小,管腔内残留的血液、体液、组织残留物不易被彻底清洗.有研究[1-2]显示,不同的清洗方法对清洗质量产生直接的影响.2010年4-6月,启东市人民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开始采用超声多酶液清洗管腔类金属器械,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 医疗器械表面蛋白质残留量测试结果分析

    作者:李大忻

    目的 观察及检验医疗器械清洗效果,为建立清洗效果评价体系做预实验.方法 采用基于双缩脲反应原理检测残留蛋白质的测试管Pro-tectM对清洗后物品进行采样和检测.结果 不同的清洗方法对清洗效果有影响,对管腔类及结构复杂的器械采用超声加酶及手工加酶的清洗方法其清洗效果较好.结论 在灭菌监测制度日益完善的基础上,清洗后器械蛋白质残留量的测定比细菌菌落数统计更具有临床指导意义.有必要对清洗效果进行检测,并建立清洗效果的评价体系和标准,从而从源头上真正保障医疗安全.

  • 医用小量杯清洗方法的探讨

    作者:杨春莲

    目的 探讨医用小量杯的清洗方法防止医院感染以提高医疗器械清洗质量.方法 比较3种不同清洗方法对使用于麻醉科颈内静脉和桡动脉穿刺及PICC置管术后的量杯清洗质量的监测.结果 通过不同清洗方法对比发现,多酶液浸泡5 min后进行手工刷洗再选择煮沸消毒的量杯清洗方法通过ATP检测清洗质量达标.结论 全面改进质量管理,有效规范供应室器械物品的清洗流程和人员专业行为,可提高器械、物品的清洗质量和满意度.

  • 聚乙二醇电解质口服溶液清洁肠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

    作者:梁晓梅;张澍田;吴咏冬;刘新光;谢鹏雁;张玫;张泰昌

    随着结肠肿瘤等肠道疾患的增加,肠道手术及结肠镜检查数量与日俱增.目前国内术前肠道准备的方法多为结肠镜检查前2~3 d进流质或低残渣饮食,再加泻药及镜检前灌肠,而在日本及欧、美各国则早已普遍采用口服肠道清洗剂取代传统的肠道清洗方法作为结肠镜检查及肠道手术前的预处置手段.

  • 儿科穿刺针清洗方法的效果评价

    作者:陈秀萍;李金枝

    儿科使用的腰穿针、骨穿针等针杆细长,内径极小,穿刺后积存在里面的血液等有机物很难清洗干净,存在灭菌失败的可能继而有引起院内感染的危险[1].我们依据酶能有效分解有机物[2]、双氧水对蛋白质具有氧化发泡作用的原理[3],在2003-2007年对儿科穿刺针不同清洗方法进行效果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2种医疗器械清洗方法效果比较

    作者:姚宇红

    医疗器械灭菌前的彻底清洁是保证灭菌成功的前置条件,目前有条件的医院都选用全自动清洗消毒机清洗器械,既节省人力、提高工作效率,也减少工作人员受污染的机会.我们也从2008年开始使用全自动清洗消毒机,我们分析采取不同的控制方法对器械进行清洗灭菌的影响,以保证患者的医疗安全,现报道如下.

  • 外科器械血迹不同清洗方法的比较

    作者:毛雅琴;邵彩英;高雅文

    目的:比较几种不同清洗方法对外科器械残留血迹的清洁效果.方法:取外科手术使用过的明显沾染血迹的器械300件,分传统清洗法、清洗煮沸法、液酶洗液浸泡法清洗手术器械,其中液酶洗液浸泡法分浸泡1min、3min、5min 3组.清洗完毕后用试纸法检测各组器械隐血阳性率.结果:5组器械隐血阳性率分别为:传统清洗组13.3%,煮沸组0.00%,液酶洗液浸泡1 min组63.33%、3 min组30.00%、5 min组0.00%.结论:清洗煮沸法和液酶洗液浸泡5 min法的清洁效果好于其它方法(P<0.05).隐血实验是检测手术器械表面残留血迹的理想方法.

  • 多酶浸泡刷洗在提高夜间器械清洗质量中的应用

    作者:张云霓;马慧仙

    医疗器械在使用后必须进行彻底的清洁处理,若清洁不彻底器械表面的残留物会形成一层生物膜,从而妨碍灭菌剂与微生物的接触或延迟作用,直接影响灭菌质量[1]。所以有效彻底的去除附着在器械表面的血液、粘液等有机物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及医疗安全的重要保障。本实验通过对术后污染的器械在3中不同清洗方法预处理清洗后再上架清洗机洗完毕后用大便隐血(OB)试剂测残留血,现报告如下。

263 条记录 9/14 页 « 12...6789101112131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