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藏药玛奴西汤颗粒体外抑菌作用的实验研究

    作者:刘有菊;红梅;陈秋红;韩梅;孙伟

    目的:观察藏药玛奴西汤颗粒的体外抑菌作用,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二倍稀释法,测定玛奴西汤颗粒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沙门氏菌、铜绿假单胞菌的体外小抑菌浓度(MIC).结果:藏药玛奴西汤颗粒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沙门氏菌、铜绿假单胞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结论:藏药玛奴西汤粒体外对所试菌株均具有抗菌作用.

  • 青银注射液抗病原菌实验研究

    作者:冯文宇;肖顺汉;贾文祥

    青银注射液系用中药青蒿和金银花组方研制而成.具有宣肺透邪、清热解毒、提高机体抗病能力等功效,临床用于病毒和细菌性肺炎、上呼吸道感染等外感高热性疾病[1~3].

  • 冬凌草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物体外抑菌作用研究

    作者:礼彤;阎韵;翟增伟;范立敏;周丽莉

    目的 考察冬凌草对细菌生长的抑制作用,并比较超临界提取产物与乙醇回流提取物的抑制效果.方法 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冬凌草,管碟法证明萃取产物的抑菌能力,并用二倍稀释法测定敏感菌的小抑菌浓度(MIC).结果 冬凌草提取物在金黄色葡萄球菌、藤黄八叠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产气杆菌、绿脓杆菌、变形杆菌生长平板上有很明显的抑菌圈,超临界提取物的小抑菌浓度为(mg/ml)金黄色葡萄球菌0.031 75,藤黄八叠球菌0.015 875,枯草芽孢杆菌0.031 75,大肠杆菌0.125,产气杆菌0.125,绿脓杆菌0.062 5,变形杆菌0.062 5.结论 冬凌草提取物对大多数的细菌生长有抑制作用,而且超临界提取物抑制效果明显优于乙醇回流提取物.

  • 羊耳菊水提取物体外抑菌活性研究

    作者:刘胜贵;李军;陈富成;刘霞;邓乐

    目的 探讨羊耳菊不同器官水提取物的体外抑菌活性.方法 以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白色念珠菌等10种微生物为试验菌株,采用药敏纸片扩散法、试管二倍稀释法,对羊耳菊水提取物进行抑菌试验.结果 羊耳菊全株各器官都具有较强的抑菌作用,其中根对10种供试菌种都有抑制作用,抑制范围广;茎对9种供试菌种有抑制作用,叶对8种供试菌种有抑制作用.羊耳菊各器官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与铜绿假单胞菌的抑制作用强.羊耳菊根、茎、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值分别为15.63,62.5,62.5 mg/ml,而其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4.3,13.8,13.5 mm;羊耳菊根,茎,叶对铜绿假单胞菌的MIC值分别为15.63,31.25,62.5 mg/ml,其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5.8,15.5,14.0 mm.结论 羊耳菊水提取物体外试验证实了该民间药物具有抗菌活性,也表明了羊耳菊是一种有开发潜力的新抗菌药物资源.

  • 紫苏不同部位的体外抑菌作用

    作者:魏雯;高婷婷;谭勇;武振华

    目的 研究紫苏不同部位、不同提取物的体外抑菌实验效果.方法 采用药敏纸片法分别测定紫苏籽油、紫苏叶和紫苏籽皮不同提取物对大肠埃希菌、枯草芽孢杆菌、八叠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圈直径,采用二倍稀释法测定低抑菌浓度(MIC).结果紫苏叶和紫苏籽皮水浸液对枯草芽孢杆菌的抑菌强,MIC分别为62.5和125 mg·mL-1.结论 紫苏叶和紫苏籽皮水浸液、水煎液、醇提液对4种菌均有抑菌作用,水浸液对4种菌的抑菌作用较强,尤其是对枯草芽孢杆菌的抑菌作用强.

  • 丹皮酚体外抑菌作用研究

    作者:宋丹

    目的 研究牡丹皮中丹皮酚体外抑菌性能.方法 采用药敏纸片法和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牡丹皮中丹皮酚对大肠埃希菌、变形杆菌、伤寒杆菌、乙型副伤寒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等6种细菌的抑菌作用.结果 丹皮酚对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的抑菌作用强,低抑菌浓度(MIC)均为62.5 mg· mL-1;对伤寒杆菌和乙型副伤寒杆菌的抑菌作用其次,MIC均为125.0 mg·mL-1;对变形杆菌抑菌作用弱,MIC为250·0 mg·mL-1.结论 丹皮酚对6种细菌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中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敏感性较强.

  • 艾纳香残渣不同提取部位体外抑菌活性研究

    作者:闻庆;庞玉新;胡璇;杨全;张影波;邹婧

    目的 考察艾纳香残渣(艾渣)不同提取部位的体外抑菌活性,确定艾渣抑菌活性的有效部位.方法 采用体积分数80%乙醇对艾渣中化合物进行提取得到艾渣总提取物,用适量水混悬后,依次用石油醚、三氯甲烷、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得到不同提取部位;采用琼脂扩散法测定艾渣不同提取部位的抑菌圈直径;采用二倍稀释法测定低抑菌浓度(MIC)及低杀菌浓度(MBC).结果 艾渣醇提部位及石油醚、三氯甲烷、乙酸乙酯、正丁醇和水萃取部位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白色念珠菌、铜绿假单胞菌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抗菌活性部位主要为三氯甲烷萃取物,该萃取物对大肠埃希菌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均有较显著的抑菌和杀菌作用,说明抑菌活性物质主要为极性较小的化合物.结论 艾渣提取物具有较好的体外抗菌活性,尤以三氯甲烷萃取部位对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和大肠埃希菌的抑制作用显著.

  • 慢性盆腔炎灌肠液对7种致病菌体外抗菌作用的初步研究

    作者:黄涛阳;陈龙浩;王晖;欧小龙;翁燕君;谢新民

    目的:观察慢性盆腔炎灌肠液的体外抗菌作用。方法用平皿二倍稀释法测定慢性盆腔炎灌肠液对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化脓性链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伤寒沙门杆菌、福氏志贺杆菌7种细菌的小抑菌浓度( MIC)及低杀菌浓度( MBC)。结果慢性盆腔炎灌肠液对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较明显的抑菌活性,对化脓性链球菌、伤寒沙门杆菌、福氏志贺杆菌有一定的抑菌活性,对铜绿假单胞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体外抑菌活性不明显。结论慢性盆腔炎灌肠液具有一定的体外抑菌活性,现时的药物浓度为适合的药物浓度。

  • 双唑泰棉栓的体外抗病原微生物及实验性阴道炎治疗作用研究

    作者:周黎明;匡湘红;杨新云;荣祖元;张淑华;刘松青;王浴生

    双唑泰棉栓是一混合物,其主要成分包括克霉唑、甲硝唑和洗必泰.我们采用了体外二倍稀释法进行了该药对临床分离的致病菌需氧菌、厌氧菌、真菌和滴虫MIC50的测定,在体内我们采用培养的白色念珠菌和厌氧菌造成实验性大鼠阴道炎模型并进行治疗,以阴道分泌物培养,阴道炎症引起的外阴肉眼改变的量化评分及阴道组织学检查,结果表明双唑泰棉栓具有广谱的抗菌作用,对所试验的48株厌氧菌(脆弱拟杆菌、核梭杆菌、牙龈拟杆菌、躯体拟杆菌、多毛拟杆菌、消化链球菌)作用十分强.

  • 新型氟喹诺酮类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其体外抗菌活性的初探

    作者:叶祥;周晶;潘佳;何菱;齐庆蓉

    目的 设计、合成系列新型氟喹诺酮类衍生物,并初筛其体外抗菌活性.方法 通过酰胺键在洛美沙星、左氧氟沙星和加替沙星的C-7位引入乙酰基、正己酰基、苯乙酰基和三甲氧基苯乙酰基,制备了一系列氟喹诺酮类衍生物,并通过二倍稀释法进行抗菌活性初筛.结果与讨论 共制备12个全新目标物,结构经1 HNMR、13CNMR和HRMS确证.通过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的体外抗菌活性初筛,发现化合物7的抗菌活性优于阳性对照.此外,在C-7位引入乙酰基的化合物7~9的抗菌活性显著优于母核相同、C-7侧链不同的结构类似物.

  • 大黄酸金属配合物的抑菌活性研究

    作者:向晖;潘晓丽;谭玉柱;吴兵;陆小华;董小萍

    目的:合成大黄酸的三种金属配合物并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对比研究配体和配合物对三种细菌的体外抑菌活性大小.方法:在无水乙醇中合成了大黄酸的三种金属配合物,采用紫外光谱法,红外光谱法,核磁共振氢谱法对产物结构进行表征,确定了配合物的组成及结构.采用二倍稀释法测定了配合物的小抑菌浓度(MIC),采用滤纸片法测定了配体及配合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大肠杆菌的抑菌活性大小.结果:合成的配合物经结构表征后,初步确定了其可能结构式为2分子大黄酸和1分子金属离子配位,抑菌活性测试结果表明,配合物的抑菌活性强于配体,其中大黄酸锰对于金黄色葡萄球菌以及大肠杆菌抑制作用都强,抑菌圈大小分别达到了23.3、20.5 mm;而大黄酸钴对肺炎链球菌抑菌活性强,抑菌圈达22.5 mm.二倍稀释法得出了配合物和配体的MIC值(小抑菌浓度),根据该值大小可知,配合物抑菌活性总体上强于配体,但也有少部分与配体相当.结论:大黄酸和金属离子形成配合物后,抑菌活性增强.

  • 菘蓝不同部位鲜品和干品抗菌效价的对比研究

    作者:刘清;徐宗军;仇苗;冯光利;杨伟晗;寇静

    目的 研究菘蓝不同部位干品和鲜品提取物的抑菌作用,为菘蓝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水提醇沉提取精制,活性炭脱色;采用试管二倍稀释法统计小抑菌浓度(MIC)采用平板二倍稀释法统计小杀菌浓度(MBC).结果 板蓝根干燥药材和新鲜药材对大肠杆菌MIC分别为0.25 g/mL、0.5 g/mL,MBC分别为1.0 g/mL、2.0 g/mL;对金黄色葡萄球菌MIC分别为0.25 g/mL、0.25 g/mL,MBC=1.0 g/mL、2.0 g/mL;对绿脓杆菌MIC分别为0.50 g/mL、1.0 g/mL,MBC=1 g/mL,2.0 g/mL.大青叶干燥药材和新鲜药材对大肠杆菌MIC分别为0.5 g/mL、4.0 g/mL;对金黄色葡萄球菌MIC为0.5 g/mL、2.0 g/mL;对绿脓杆菌MIC为0.5 g/mL、2.0 g/mL;大青叶干品和鲜品提取液实验浓度未测出上述三种细菌的MBC,仅呈现出一定的抗菌趋势.结论 菘蓝根和叶对三种菌株均有一定的抑制或杀灭作用,按照干品和鲜品质量换算,抗菌效价鲜品强于干品;入药部位比较,板蓝根优于大青叶.

    关键词: 菘蓝 二倍稀释法 MIC MBC
  • 青蒿素抗菌作用研究

    作者:文学

    目的:青蒿中有多种药用成分,其中的青蒿素具有抗菌、抗寄生虫、解热及促进免疫等作用.且毒性极低,无副作用,青蒿素是重要生理活性之一.所以研究青蒿素的抗菌作用具有重要意义.方法:用恒温搅拌法提取出青蒿素的样品,然后选用两种典型细菌菌株通过滤纸片法对青蒿素的抗菌作用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研究.结论:青蒿素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抑制作用.且随着浓度逐渐增大抑菌作用也随之加强.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