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hMSH2、PCNA蛋白和金葡菌L型感染在卵巢肿瘤中的临床意义

    作者:汪万英;赵芳芳;承泽农

    目的 探讨hMSH2(human mut shomolog 2)基因、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和金葡菌L型感染在卵巢肿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用免疫组化法检测97例卵巢乳头状癌及23例卵巢乳头状瘤组织中hMSH2、PCNA蛋白以及金葡菌L型抗原的表达,用革兰染色法检测这些组织中有无L型细菌的存在,并用x2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hMSH2蛋白在卵巢恶性肿瘤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良性肿瘤的(P<0.01),在卵巢乳头状癌中临床分期Ⅰ、Ⅱ期表达率明显高于Ⅲ、Ⅳ期(P<0.01),随着病理分级增高而显著降低(P<0.05),腹腔淋巴结无转移者、无腹水者比有转移、有腹水者明显增高(P <0.01 ~0.05).而PCNA蛋白在卵巢恶性肿瘤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良性肿瘤的(P<0.01),在卵巢乳头状癌中临床分期Ⅲ、Ⅳ期的表达明显高于Ⅰ、Ⅱ期(P<0.05),随着病理分级增高而显著增加(P<0.05),腹腔淋巴结有转移者比无转移者明显增高(P<0.05),有无腹水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金葡菌L型抗原阳性表达和L型菌的检出率与病理分级、临床分期有明显相关性(P<0.05),有腹腔淋巴结转移、有腹水者均高于无转移和无腹水者(P<0.01).结论 hMSH2、PCNA蛋白在卵巢肿瘤中有不同程度的异常表达,均可作为判断卵巢肿瘤生物学行为及患者预后的参考指标,金葡菌L型的感染极有可能导致基因的突变或过表达,因此L型感染可能成为诱发肿瘤形成的原因之一,它们相互协同在卵巢肿瘤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 金葡菌L型感染致小鼠肿瘤中Survivin、Ki-67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汪万英;赵芳芳;唐素兰

    目的 探讨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L型感染C57小鼠致瘤后,凋亡蛋白抑制因子(Survivin)和增殖细胞核相关抗原(Ki-67)在小鼠肿瘤及癌前病变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方法 动物实验观察金葡菌L型感染90只C57小鼠后11.1%(10/90)小鼠发生肿瘤,14.4%(13/90)小鼠引起癌前病变.革兰染色、免疫组化及原位杂交检测小鼠肿瘤和癌前病变中金葡菌L型检出率和Survivin、Ki-67蛋白及cDNA的表达.结果 10只小鼠肿瘤及13只小鼠癌前病变中金葡菌L型检出率及其cDNA阳性表达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05~0.01);Survivin、Ki-67蛋白和cDNA的阳性表达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0.05 ),呈正相关.结论 金葡菌L型感染可能与Survivin、Ki-67基因协同在小鼠肿瘤发生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 Mdm2、PTEN、p53基因和L型感染在小鼠肿瘤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作者:赵芳芳;汪万英;唐素兰

    目的 探讨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L型感染C57小鼠致瘤后,Mdm2癌基因及PTEN、p53抑癌基因在小鼠肿瘤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方法 动物实验观察金葡菌L型感染90只C57小鼠后10只小鼠发生肿瘤;13只小鼠引起癌前病变.革兰染色、免疫组化及原位杂交检测小鼠肿瘤和癌前病变中金葡菌L型检出率和Mdm2、PTEN、p53蛋白及cDNA基因的表达.结果 10只小鼠肿瘤及13只小鼠癌前病变中金葡菌L型及其cDNA基因阳性表达与正常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0.005-0.05);Mdm2、p53蛋白和cDNA基因的阳性表达与正常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0.05),呈正相关.PTEN蛋白和cDNA基因的阳性表达小鼠肿瘤及癌前病变与正常肝组织对照有显著性差异(P<0.01-0.05),呈负相关.结论 金葡菌L型感染可能与Mdm2、PTEN、p53基因协同表达,在小鼠肿瘤发生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 金葡菌L型DNA原位核酸杂交在小鼠肿瘤及癌前病变中的表达

    作者:汪万英;何杰;姚敏;唐素兰

    目的探讨金葡菌L型感染后小鼠肿瘤及癌前病变中是否有金葡菌L型及其抗原或DNA.方法应用革兰氏染色、免疫组化及原位核酸杂交方法.结果小鼠肿瘤及癌前病变组织切片中,革兰氏染色金葡菌L型检出率分别为70.0%(7/10)和53.5%(7/13);免疫组化染色(S-P法)抗原阳性率分别为70.0%(7/10)和61.5%(8/13),两者结果相似,无显著性差异.金葡菌L型主要分布于肿瘤间质、癌巢或癌前病变的上皮细胞浆内.用金葡菌L型DNA探针原位核酸杂交,结果显示50.0%(5/10)肿瘤细胞核内和30.1%(4/13)癌前病变细胞核内有DNA阳性信号.结论小鼠肿瘤及癌前病变中有较高的金葡菌L型感染率,且金葡菌L型DNA已进入小鼠肿瘤细胞核内和癌前病变的体细胞核内.提示金葡菌L型感染小鼠可能诱发肿瘤的发生.

  • 金葡菌L型感染C57小鼠诱发肿瘤中c-fos、c-myc、P53基因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章尧;何杰;汪万英;姚敏

    目的探讨原癌基因c-fos、c-myc和抑癌基因P53蛋白及mRNA在诱发小鼠肿瘤及增生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和核酸原位杂交等方法检测感染细菌L型后发生肿瘤和过度增生病变的小鼠组织中癌基因c-fos、c-myc和抑癌基因P53蛋白及mRNA表达.结果小鼠肿瘤中c-fos、c-myc和P53蛋白表达分别为50%、50%、60%,癌前病变组织中15.38%、46.15%、38.46%.mRNA阳性表达分别为50%、40%、50%和15.38%、30.76%、38.46%;结果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细菌L型感染,c-fos、c-myc和P53基因的异常表达与小鼠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

  • 细菌L型感染小鼠致体细胞增生和诱发肿瘤的研究

    作者:汪万英;郁佳;李永吴

    目的本文对细菌L型感染诱发小鼠肿瘤的可能原因进行了探讨。方法用金黄色葡萄球菌L型(2×107/0.2ml/次/只)经尾静脉反复感染C57/BL/6N小鼠为L型感染组;注射生理盐水的小鼠为对照组。结果 L型感染组有10只小鼠发生肿瘤,肿瘤发生率为11.1%,其中恶性肿瘤8.88%(8只);良性肿瘤2.22%(2只)。感染组小鼠体细胞增生和不典型增生11.1%(10只);瘤样增生3.33%(3只),而对照组均未发生肿瘤和增生性病变。结论 L型菌感染可能与小鼠体细胞增生、不典型增生和肿瘤发生关系密切。

  • 金黄色葡萄球菌L型感染对小鼠垂直传播及DNA原位杂交的研究

    作者:夏佩莹;刘勇;汪万英;姚敏

    本文用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其稳定L型,经多种方式感染雌性昆明种小鼠,发现雌鼠妊娠率、每胎分娩的子鼠数及子鼠体重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P<0.01,P<0.05).对感染鼠子宫内膜、胎盘及子鼠肝、肺等组织作免疫组化及金葡菌L型地高辛核酸探针原位杂交,结果发现金葡菌L型感染雌鼠子宫内膜、胎盘及子鼠肝、肺中金葡菌L型免疫组化阳性率分别为60.5%、93.3%及60%:金葡萄L型DNA探针原位杂交后在感染鼠子宫内膜、胎盘绒毛及子鼠肺组织中均发现有金葡菌DNA表达,阳性率分别为20.8%、33.3%、16.6%,均高于对照组.提示L型金黄色葡萄球菌可通过垂直传播感染方式导致2代动物先天性感染,这可能是引起妊娠异常结局的重要因素之一.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