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阿替普酶溶栓治疗心源性脑栓塞疗效分析

    作者:邱星颖;李华;陈贞君;方嘉阳

    目的:探讨阿替普酶治疗心源性脑栓塞的效果。方法选取92例心源性脑栓塞治疗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阿替普酶治疗,对照组采用低分子肝素钠治疗,比较2组治疗结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30%;对照组为73.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阿替普酶溶栓治疗可提高心源性脑栓塞的临床效果好且可减少后遗症,值得临床应用。

  • 华法林防治心源性脑栓塞的疗效

    作者:贾东佩;张宝朝

    心源性脑栓塞常见原因,约占95%,其中大部分为心房纤颤所引起.现将华法林如何防治心源性脑栓塞简述如下.

  • 东菱迪芙治疗心源性脑栓塞的疗效观察

    作者:张咏;童习池;孙越鹏

    目的探讨东菱迪芙治疗心源性脑栓塞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明确脑梗死合并心房颤动或心内膜炎、风心病的住院病人 36例,随机分为 2组.治疗组采用东菱迪芙首剂 10BU,第3d、第5d各用5BU,均溶于生理盐水100ml中,>1h静滴完,其余治疗原则同对照组.结果治疗组近期疗效判定优于对照组.结论东菱迪芙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心源性脑栓塞药物.

  • 44例出血性脑梗死临床特点及病因分析

    作者:夏磊

    目的 探讨出血性脑梗死(HI)临床特点及病因.方法 对44例出血性脑梗死病人详细观察临床特点及头颅CT改变,并进行病因分析.结果 HI多发于心源性脑栓塞患者(63.64%),其次为高血压控制不良(38.64%)及糖尿病患者(27.27%),其中病前有抗凝抗血小板治疗者(72.73%);头颅CT有一定特点,可分为4型.结论 出血性脑梗死的病因主要为心源性脑栓塞,部位以脑叶多见.

  • 降纤治疗急性脑梗死后出血性转化的原因及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李红;李瑞娜;郭巾瑜

    目的 研究降纤治疗急性脑梗死后出血性转化的原因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5-02—2017-02至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接受降纤治疗的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降纤治疗后是否产生出血性转化分为A组(n=28)与B组(n=92),A组有出血性转化,B组无出血性转化,比较2组临床资料,总结出血性转化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2组年龄、病史、治疗前空腹血小板、收缩压、低密度蛋白、脉压差及纤维蛋白原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A组NIHSS评分、大面积脑梗死率、皮层梗死率、空腹血糖水平、心源性脑栓塞率及治疗前空腹尿酸水平明显高于B组(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NIHSS评分、大面积脑梗死、心源性脑栓塞属于降纤治疗急性脑梗死后出血性转化主要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NIHSS评分、尿酸值、大面积脑梗死、皮层梗死、心源性脑栓塞及空腹血糖高均为降纤治疗急性脑梗死后出血性转化原因,其中心源性脑栓塞、NIHSS 评分高及大面积脑梗死属于出血性转化主要独立危险因素.

  • 消栓宁心汤治疗急性心源性脑栓塞临床研究

    作者:刘兰印

    目的:探讨中药消栓宁心汤治疗急性脑栓塞临床疗效.方法:将9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在应用肠溶阿斯匹林、依达拉奉等西药基础上加用自拟消栓宁心汤治疗,对照组仅用西药治疗,14d后对两组患者按<欧洲脑卒中评分>标准(ESS)评分来判断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86.9%,明显优于对照组有效率的65.2%,差异有显著性(P<0.01),且在治疗过程中治疗组发生死亡、急性心功能不全和出血性梗死的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中药治疗心源性脑栓塞既能降低死亡率,减轻神经功能缺损,又能减少出血性脑梗死及心力衰竭等并发症的发生,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出血性脑梗死136例临床分析

    作者:刘喜灿

    目的探讨出血性脑梗死(HCI)的病因及临床特点.方法对136例HCI患者的CT和临床特点进行分析.结果本组主要病因为心源性脑栓塞(39.7%)、高血压(32.4%)、高血糖(25.0%),原因不明占2.9%.血肿型中>70岁者、有抗凝溶栓史者、高血糖者明显多于非血肿型(P<0.05).脑梗死后出血时间<3 d组总有效率明显低于3~7d组(P<0.05)和>7d组(P<0.01),3~7d组与>7 d组总有效率无显著差异(P>0.05).血肿型44例中有效24例(54.5%),非血肿型92例中有效86例(93.5%),非血肿型有效率明显高于血肿型(P<0.01).结论HCI病因多为心源性脑栓塞、高龄、高血糖、有抗凝、溶栓史者.HCI发病时间距缺血性中风时间越短,症状越重,预后越差.

  • 补阳还五汤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心源性脑栓塞的临床疗效分析

    作者:倪景黎

    目的:分析补阳还五汤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心源性脑栓塞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2017年6月-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100例心源性脑栓塞患者开展研究,对100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以不同的治疗措施作为分组依据,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用奥扎格雷钠治疗,观察组用补阳还五汤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对比治疗总有效率、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治疗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较低(P<0.05);血液流变学指标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较优(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心源性脑栓塞,不仅可以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还可以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值得推广应用.

  • 祛瘀化痰通脉汤合参麦注射液治疗心源性脑栓塞疗效观察

    作者:罗列波;李武丰

    目的:观察祛瘀化痰通脉汤合参麦注射液治疗心源性脑栓塞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心源性脑栓塞患者6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维脑路通,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祛瘀化痰通脉汤合参麦注射液治疗,两组治疗结束后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93.55%,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80.65%.组间疗效比较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祛瘀化痰通脉汤合参麦注射液治疗心源性脑栓塞有良好临床效果.

  • 心源性脑栓塞 66 例临床分析

    作者:吴长武;黄天清

    回顾性分析心源性脑栓塞(CCE)66例的临床特征:风湿性心脏病、房颤、心衰是CCE常见原因(分别为62.1%、66%、83%).突起偏瘫、失语、意识障碍是颈内动脉CCE的典型临床表现(分别为85%、63.6%、68%).CT/MRI、ECG/UCG是确诊的重要手段.综合治疗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 37例心源性脑栓塞的临床分析

    作者:钟曙光

    目的 探讨心源性脑栓塞在中青年与老年人群中不同病因、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 对37例心源性脑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7例脑栓塞中风湿性心脏病22例,冠心病8例,高心病4例,急性心内膜炎1例,先天性室缺1例,先天性房缺1例.心房纤颤共27例中,风湿性心脏病合并房颤16例,其中60岁以下15例;非瓣膜病变性房颤11例,60或60岁以上8例.结论 房颤是心源性脑栓塞的主要危险因素,中青年人多因风湿性心脏病合并房颤而发生脑栓塞,老年人则多因非瓣膜病变性房颤引起脑栓塞.对于房颤病人,为防止脑栓塞,应早期使用抗凝治疗.

  • 急性心源性脑栓塞患者的预见性护理

    作者:张春英;干克娜

    回顾性分析62例急性心源性脑栓塞静脉溶栓患者的临床护理过程.动态评估并严密观察病情,及时发现、紧急处理各种并发症,有预见性、针对性地实施护理措施.除2例患者因继发脑出血,家属拒绝治疗死亡外,其余60例患者均治愈后出院.

  • 脑梗死出血性转化44例临床分析

    作者:潘爱华;王恒敏;刘文

    2000年2月~2009年2月我科收治的脑梗死出血性转化(hemorrhagic transformation,HT)患者44例,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并经头颅CT检查确诊,男24例,女20例;年龄27~82岁;心源性脑栓塞28例,原发性高血压20例,糖尿病16例,高脂血症14例,动脉炎1例,颅内静脉血栓形成1例;均急性起病,头痛25例,意识障碍16例,精神症状10例,GFDA1性发作11例,偏身瘫痪30例,单瘫6例,偏身感觉障碍10例,失语10例,假球麻痹18例,偏盲6例,眩晕、共济失调3例,交叉性瘫痪2例,脑疝4例;降纤治疗14例,抗凝治疗10例,溶栓治疗2例.入院当日以及治疗半月后进行头颅CT检查,检出HT 28例;诊疗期间病情加重后及时进行头颅CT复查,检出HT 16例.

  • 56例心源性脑栓塞患者静脉溶栓治疗的疗效观察

    作者:柯来顺;董闽田;卢武生;林锦标

    目的 观察大剂量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心源性脑栓塞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109例心源性脑栓塞患者分为2组,溶栓组56例,对照组53例,溶栓组使用尿激酶100~150万单位加入100ml生理盐水中静脉溶栓治疗,非溶栓组(对照组)使用抗血小板聚集或抗凝治疗,并观察疗效.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均减少了缺血性脑卒中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溶栓组较非溶栓组疗效为佳(P<0.05),但2组出血转化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进一步分析2组的医疗费用,溶栓组平均费用(6235.3±568.2)元,非溶栓组平均费用(8215.0±318.5)元,两组产生的医疗费用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大剂量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能有效改善心源性脑栓塞患者的神经功能,相对于抗凝或抗血小板聚集等抗栓方案,能减少患者医疗费用支出,而溶栓组和非溶栓组的出血转化发生率无明显差异.

  •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治疗心源性脑栓塞的临床研究

    作者:胡俊;童晓欣;吴军

    目的 探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治疗急性心源性脑栓塞(CCE)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 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溶栓组19例,对照组21例,发病3h内给予rt-PA(0.9 mg/kg)静脉溶栓治疗,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定溶栓前及溶栓后2、6 h、1、3、7、30、90 d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溶栓后各时间点NIHSS评分均有显著改善(P<0.05),溶栓组临床总有效率89.5%,对照组38.1%.溶栓组脑出血发生率为10.5%,其中症状性脑出血发生率5.26%.对照组脑出血发生率19%,其中症状性脑出血发生率4.76%.溶栓组病死率0,对照组病死率9.5%.结论 CCE患者3 h内给予rt-PA静脉溶栓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 心源性脑栓塞临床分析

    作者:李应宏

    本文收集39例心源性脑栓塞患者,就其临床表现、影像学资料等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现报告如下.

  • 心源性脑栓塞44例临床特点及诊治体会

    作者:陈志杰;祁芳

    目的:探讨心源性脑栓塞的病因、临床特点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4例心源性脑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基本痊愈3例,显著进步10例,进步20例,无变化5例,恶化3例,死亡3例,总有效率75.0%.4例患者治疗4周后复发.结论:心源性脑栓塞病情复杂,治疗时除处理因栓塞导致的脑梗死外,还要积极治疗原发病,合理用药,严密监测,以帮助患者平稳渡过急性期,提高其生存率.

  • 心源性脑栓塞后出血性转化的临床及影像研究

    作者:唐铁钰

    目的:探讨心源性脑栓塞后出血性转化(HT)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54例心源性脑栓塞后出血性转化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果:(1)发病早期HT发生率高,48小时内发生出血性转化40例,其中HI型35例,PH型5例;1周内发生出血性转化50例,其中HI型42例,PH型8例;其余4例发生在2周-1月.(2)根据3月时改良Rankin量表评分,HI型患者转归良好27例(27/43,62.8%),转归不良16例(16/43,37.2%);11例PH型患者均预后不良,其中6例死亡.(3)MRI检查显示梗死位于幕上脑实质45例,其中颈内动脉供血区37例,大脑后动脉供血区8例;小脑出血性脑梗死病灶9例.依据出血灶的形态可分4种:沿脑回走行的"脑回状";直径<1 Cm包括多个孤立存在的点状;只见于1个横断层面形态不规则,直径<2 Cm的斑片状和境界清楚、直径>2 Cm的团状.其中61处(61/69,88.4%)HT病灶位于灰质(皮质,基底节和丘脑),白质出血仅8处(8/69,11.6%).结论:心源性脑栓塞患者发生出血性转化的自然发生率高,临床转归不良,建议早期开通血管.发病早期HT发生率高,根据血管再通的时间HT亚型的分布显著不同,仔细分析影像表现和正确分型对临床治疗有指导价值.

  • 28例大面积心源性脑栓塞的护理

    作者:孙婴

    总结了28例大面积心源性脑栓塞患者的临床护理过程,主要包括严密观察病情、熟悉药物的作用、做好并发症的预防工作、实施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认为大面积心源性脑栓塞虽起病急、病情复杂,但细致的病情观察和护理可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和生存质量。

  • 出血性脑梗死的临床分析

    作者:师娟;张红莲

    目的:出血性梗塞被越来越重视,在治疗过程中应严格把握治疗时间窗的选择以及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以免延误病情.方法:对所选18例出血性梗塞患者做临床分析.临床中早期抗凝对预防再栓塞有重要意义,为避免出血性梗塞,严格选择病例,正确抗凝,且在缺血性中风早期使用,及时发现出血性梗塞,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184 条记录 7/10 页 « 12345678910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