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青少年情绪调节策略使用的性别差异

    作者:赵鑫;张润竹;郑凯

    本研究以900名13-18岁的青少年群体作为被试,采用斯坦福情绪调节量表中文版,调查了这一阶段个体情绪调节策略使用频率的性别差异.结果发现被试认知重评使用频率的性别差异、年龄差异以及二者的交互作用均不显著,表达抑制策略使用频率的性别差异和年龄差异显著,二者的交互作用不显著.进一步研究在控制了被试的人格特质和积极消极情绪体验后发现,女性认知重评策略的使用频率显著高于男性.

  • 认知重评策略与生活满意度:情绪和心理韧性的多重中介效应

    作者:陈琴;王振宏

    目的:探讨大学生情绪调节策略、情绪、心理韧性与生活满意度之间的关系.方法:以364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情绪调节问卷、积极和消极情感量表、自我韧性量表和生活满意度量表进行测试.结果:①相关分析表明,认知重评策略与消极情绪呈显著负相关,与积极情绪、心理韧性和生活满意度呈显著正相关.②多重中介模型分析表明,认知重评、积极和消极情绪对生活满意度的直接效应不显著;认知重评既通过心理韧性间接预测个体的生活满意度,还通过积极情绪—心理韧性中介链和消极情绪—心理韧性中介链对生活满意度产生间接效应.结论:认知重评不仅通过心理韧性的中介作用对生活满意度产生间接效应,还通过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预测心理韧性并终预测生活满意度.

  • 高、低社交焦虑青少年情绪调节策略使用比较

    作者:赵鑫;裴瑞雪;付丽;陈玲;周仁来

    本研究以13-18岁的青少年为研究对象,采用社交焦虑量表调查青少年的社交焦虑水平,采用情绪调节问卷调查青少年的情绪调节策略使用频率,比较高社交焦虑青少年和低社交焦虑青少年情绪调节策略使用(认知重评和表达抑制)情况.研究结果显示,高社交焦虑青少年使用认知重评策略的频率显著低于低社交焦虑青少年,使用表达抑制策略的频率显著高于低社交焦虑青少年,这种现象受年龄因素的调节,在13岁青少年组中,高社交焦虑青少年(n=40)使用认知重评策略的频率显著高于低社交焦虑青少年(n=40),使用表达抑制策略的频率显著低于低社交焦虑青少年;在14岁和15岁青少年组中,高社交焦虑青少年(n=40)使用认知重评策略的频率显著高于低社交焦虑青少年(n=40),两组被试在使用表达抑制策略的频率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在15岁、l6岁和17岁青少年组中,高社交焦虑青少年(n=40)和低社交焦虑青少年(n=40)使用认知重评和表达抑制策略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 情绪识别与认知重评对社会适应不良的预测研究

    作者:赵鑫;史娜;付丽;蔡越乐;周仁来

    目的:考查认知重评策略使用频率与情绪识别能力对社会适应不良的预测作用.方法:被试来自于西北师范大学199名大学生,其中,男生83人,占总人数41.7%;年龄18-26岁之间(M=20.84,SD=1.45); 199名被试中,汉族183人,占总人数92%;少数民族16人.研究将采用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中情绪识别分量表、情绪调节量表中的认知重评分量表以及明尼苏达多相个性测查表中社会适应不良分量表测查了个体的情绪识别、认知重评以及社会适应不良.结果:认知重评使用频率低与不良的社会适应相关;情绪识别能力低与不良的社会适应相关;逐步多元回归发现,认知重评策略使用和情绪识别能力解释社会适应不良18%的变异,可以预测社会适应不良.结论:在本研究中,我们发现情绪识别和认知重评与社会适应不良之间存在显著先关,其中,情绪识别能力越低,社会适应不良越严重;认知重评能力策略使用越少,社会适应不良越严重.另外,研究还发现,情绪识别与认知重评对社会适应不良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本研究直接探讨了情绪识别、认知重评与社会适应不良之间的关系.虽然,之前的一些研究并未直接探讨三者的关系,但是,这个结果与之间的一些研究结论相符.

  • 什么样人更善于情绪调节?一情绪调节的个体差异研究

    作者:赵鑫;金戈;周仁来

    关于情绪调节的个体差异研究发现,较女性而言,男性更多的采用了自动情绪调节的方式来进行情绪调节,会更多的采用表达抑制策略;相对于青年人,在情绪调节的情景选择、情景修正和注意分配方面老年人会占有优势,但是,老年人在使用认知重评策略减少负性情绪的能力较年轻人而言较低;研究还发现,工作记忆能力和言语流畅性较好的个体,其情绪调节能力较高.揭示情绪调节能力个体差异背后深层的原因,同时考查多个个体因素的情绪调节能力差异以及从情绪调节加工过程的各个方面分别探讨个体差异等问题将会成为日后该领域研究的趋势.

  • 情绪调节策略对工作家庭关系的影响:情绪的中介作用

    作者:赵简;孙健敏;张西超

    目的:本研究探索情绪调节策略对工作家庭关系的影响,及正负性情绪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自陈式问卷调查的方法,以已婚全职员工作为研究对象,终获得有效数据239份.结果:认知重评的情绪调节策略与工作家庭双向冲突负相关、与工作家庭双向促进正相关;表达抑制的情绪调节策略与工作家庭双向冲突正相关、与工作家庭双向促进负相关;负性情绪在认知重评与工作家庭双向冲突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正性情绪在认知重评与工作家庭双向促进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结论:认知重评策略能够通过改善个体的情绪,促进工作家庭间的平衡,而表达抑制非但无法帮助个体处理好工作家庭关系,反而会破坏工作家庭间的平衡.

  • 母亲抑郁与青少年认知重评的关系:教养方式的中介作用

    作者:张俊先;陈杰;李新影

    目的:考察母亲抑郁、母亲教养方式(关切-引导,温暖)与青少年认知重评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教养方式问卷和情绪调节量表,测量了1212对青少年双生子及其母亲.结果:①母亲抑郁和青少年认知重评显著负相关,母亲教养方式和青少年认知重评显著正相关,母亲抑郁和教养方式显著负相关.②母亲抑郁与青少年认知重评之间的相关可以由母亲教养方式完全介导.结论:母亲抑郁通过其教养方式影响青少年认知重评.

  • 创伤后应激障碍对创伤后成长的影响:情绪调节策略的调节作用

    作者:田雨馨;周宵;伍新春;曾旻

    目的:考察雅安地震后青少年的情绪调节策略在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与创伤后成长(PTG)之间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创伤后应激障碍量表、情绪调节策略量表和创伤后成长问卷,对雅安地震14个月后的302名中学生进行测量.结果:震后14个月的PTSD和认知重评策略对震后14个月的PTG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震后14个月的PTSD与表达抑制策略的交互项对震后14个月的PTG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结论:震后14个月的表达抑制策略在PTSD对PTG的影响过程中发挥着调节作用,具体表现为:在低表达抑制水平的条件下,PTSD对PTG没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在高表达抑制水平下,PTSD对PTG发挥着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

  • 情绪调节策略对压力性生活事件与工读生病理性网络使用关系的调节作用

    作者:叶宝娟;郑清;蔡蓓

    目的:探讨情绪调节策略(表达抑制和认知重评)在压力性生活事件与工读生病理性网络使用(PIU)之间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压力性生活事件量表、情绪调节策略问卷和病理性网络使用量表对555名工读生进行测量.结果:①压力性生活事件、表达抑制与工读生PIU呈显著正相关,认知重评与工读生PIU呈显著负相关.②表达抑制会增强压力性生活事件对工读生PIU的风险效应;认知重评能够缓冲压力性生活事件对工读生PIU的风险效应.结论:表达抑制和认知重评对压力性生活事件与工读生PIU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

  • 自动情绪调节策略对焦虑个体负性情绪的作用

    作者:马伟娜;朱蓓蓓

    目的:探讨自动情绪调节策略对焦虑者负性情绪的调节作用.方法:以状态一特质焦虑量表(SATI)为标准,筛选出焦虑组和正常组被试各90名,以句子整理任务启动不同的自动情绪调节策略.结果:①启动自动表达抑制策略时焦虑组对情绪图片的唤醒度显著高于正常组,而启动自动认知重评策略时两组无显著差异;②焦虑个体在自动认知重评策略的调节下对情绪图片的唤醒度低,而无策略组的唤醒度高.结论:自动认知重评和自动表达抑制均能有效下调焦虑个体的负性情绪体验,且自动认知重评的效果优于自动表达抑制,因此自动情绪调节策略有助于缓解焦虑个体的焦虑感.

  • 不同情绪刺激强度下的情绪调节策略选择

    作者:桑标;赛李阳;潘婷婷;刘影;张少华;马明伟

    目的:本研究考察在不同强度的情绪刺激情境下,个体对情绪调节策略的选择.方法:采用情绪调节选择范式:首先给被试呈现不同情绪强度(高强度vs.低强度)的负性图片,然后要求被试自主选择情绪调节策略进行情绪调节.整个研究共有两个实验:实验1比较被试对重新理解和注意转移两种策略的选择,实验2比较被试对距离感和注意转移两种策略的选择.结果:在低情绪刺激强度情境下,相比于注意转移,被试更多地选择重新理解策略(实验1)和距离感策略(实验2)来降低负性情绪体验;在高情绪刺激强度情境下,被试选择注意转移和重新理解/距离感这两种策略的比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这些研究结果表明,个体能够依据情绪刺激强度灵活地选择情绪调节策略.

  • 抑郁症患者对正性情绪图片增强和减弱认知重评的fMRI研究

    作者:王晓霞;蒋成刚;李静;冯正直

    目的:通过认知重评任务考察抑郁症正性情绪调节异常特点及其脑机制.方法:收集抑郁症组14名被试和对照组16名被试,并匹配其性别、年龄和文化程度,利用认知重评任务考察抑郁症正性情绪调节异常的脑功能联结特点.结果:在行为学方面,抑郁症患者能够使用认知重评策略增强和减弱正性情绪.功能磁共振成像结果显示,上调正性情绪时,抑郁症患者左侧眶额叶、右侧颞中回/颞极等区域激活低于对照组,双侧梭状回、左侧舌回、右侧小脑等区域激活高于对照组;下调正性情绪时,抑郁症患者右侧颞中回/颞极激活低于对照组.结论:抑郁症患者难以调用所需要认知资源增强和减弱正性情绪,认知控制能力下降,并表现出情绪调节相关区域(眶额叶、颞叶)活动异常.

  • 积极重评和分离重评对消极情绪的调节作用

    作者:罗峥;常凡;魏华林

    目的:比较两种认知重评方式(积极重评和分离重评)对调节个体情绪体验和生理反应的影响.方法:以65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生理心理实验法测量被试在自然观看和重评观看阶段,对诱发不同情绪(悲伤和恐惧)的视频片段的情绪体验和生理反应变化.结果:①两种认知重评都能显著地提高情绪效价和皮肤电水平,降低总体情绪强度、目标情绪强度和心率;②积极重评比分离重评能更显著地提高悲伤情绪的效价,但这种效果只在男性身上起作用;③分离重评比积极重评能更显著地降低恐惧情绪强度和心率.结论:积极重评和分离重评都能有效地调节消极情绪,但两者之间存在调节效果的差异.

  • 情绪的认知重评干预对高血压患者焦虑状态的影响

    作者:刘细秀

    目的 探讨情绪的认知重评干预能否改善中青年高血压患者焦虑状态.方法 选取201 1年5月至2013年5月在二级甲等医院住院治疗的高血压患者80例,按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按照高血压病护理常规进行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情绪的认知重评干预.护理干预1个月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定患者的焦虑状态.结果 对照组患者SAS评分为(48.64±5.83),观察组患者为(42.42±6.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情绪的认知重评干预能改善高血压患者焦虑状态,有利于患者的身心健康.

  • 社会支持与认知重评和表达抑制的关系

    作者:殷小溦

    社会支持对认知重评和表达抑制策略的使用有显著影响:社会支持高的个体,认知重评策略的使用率高,社会支持低的个体,更倾向于使用表达抑制的反应方式.习惯采用认知重评的个体能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习惯采用表达抑制的个体,获取社会支持的能力更低.

  • 大学生情绪调节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

    作者:叶盈;何垚

    目的 探讨大学生情绪调节与心理健康的状况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情绪调节量表及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对191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认知重评得分高于表达抑制得分(p<0.01);心理健康总分略高于3分;认知重评与幸福体验、人际和谐、情绪调控、目标追求和勇于挑战5个心理健康维度及心理健康总分,均呈正相关(p<0.05或p<0.01);表达抑制与情绪调控呈正相关(p<0.01);认知重评对心理健康的预测为0.220(p<0.01).结论 大学生进行情绪调节时,使用认知重评策略的频率多于表达抑制策略;健全人格取向的心理健康状况处于中等水平;认知重评和表达抑制都能够有效地调控情绪,但认知重评与健全人格取向的心理健康存在更密切的联系;认知重评对心理健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 基层官兵特质正念与情绪健康的关系及注意控制和认知重评的中介作用

    作者:徐媛媛;黄伟荣;蔡云;彭李;于永菊;王彬;李敏

    目的 探讨基层官兵特质正念与情绪健康之间的关系,以及注意控制与认知重评在其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五因素正念量表、注意控制量表、情绪调节量表、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和状态焦虑量表对某部1 325名基层官兵进行心理测评.结果 ①正念水平高分组与低分组在情绪调节方式、注意控制、抑郁和焦虑水平上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②正念水平与注意控制、认知重评显著正相关(r值分别为0.71、0.62,P<0.01),与表达抑制、抑郁、焦虑显著负相关(r值分别为-0.51、-0.43、-0.66,P<0.01).③注意控制能力的提升和表达抑制情绪调节策略的减少在正念与抑郁、焦虑的负性关联中起部分中介作用,认知重评情绪调节策略的增加在正念与焦虑的负性关联中起部分中介作用.结论 基层部队官兵特质正念水平与其情绪健康密切相关,正念水平的提升有助于增强个体的注意控制能力,培养合理的情绪调节方式(更多地采用认知重评、更少地使用表达抑制),从而改善情绪健康.

  • 二炮某部军人情绪调节方式的特点研究

    作者:黄伟容;彭李;蔡云;李敏

    目的 研究二炮某部军人情绪调节方式的特点,为制定情绪调节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情绪调节方式量表(emotion regulation questionnaire,ERQ)对二炮某部1 420名军人进行团体测试,进行年龄、学历层次、人员类别以及适应状况上的组间比较.结果 ①不同年龄段的二炮军人在认知重评和表达抑制分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认知重评分随着年龄增长具有增加的发展趋势,而表达抑制分随着年龄增长具有下降的趋势;②不同职别的二炮军人在认知重评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表达抑制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军官的表达抑制分低,并与士兵、士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不同文化层次的二炮军人在认知重评和表达抑制分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军人认知重评分高,表达抑制分低;④不同适应状况的二炮军人在认知重评分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表达抑制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很适应部队生活的军人认知重评分高,并与其余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二炮军人的情绪调节方式具有年龄、职别、文化层次及适应状况上的特征,在二炮部队开展军人情绪调节训练,制定有效的情绪调节方案应该考虑这些因素分层进行.

  • 基于OVR-CSP的情绪认知重评脑电信号晚正成分研究

    作者:张义;潘赛虎;邹凌;周仁来

    晚正成分(LPP)作为事件相关电位(ERP)的一个重要成分,是研究情绪调节重评进程的理想成分.本研究主要对采集的情绪认知重评脑电信号的LPP进行处理分析.基于EGI64导脑电采集系统采集16名被试的情绪认知重评脑电数据,首先采用独立成分分析(ICA)算法去除脑电信号中的眼电、肌电等噪声;然后用一对多-公共空间模式(OVR-CSP)算法对Pz电极的脑电信号进行特征提取;后对提取的LPP成分进行时域及空域分析.结果表明:①从波幅的角度来比较:认知重评诱发的波幅显著大于观看中性诱发的波幅,而小于观看负性诱发的波幅.②从时间进程的角度来比较:经过OVR-CSP特征提取处理后,认知重评与自由观看组的差异发生在0.3~1.5s;而经过叠加平均方法处理后,认知重评与自由观看组的差异发生在0.3~ 1.25 s.以上结果说明OVR-CSP算法不仅能以较少的试验次数准确提取LPP,为后续研究认知重评策略调节LPP提供较好的方法,同时也能为认知重评在情绪调节方面提供神经生理学依据.

  • 认知重评策略对儿科护士人际冲突处理方式的影响分析

    作者:徐前

    目的:通过对认知重评策略的研究进一步了解对儿科护士人际冲突处理方式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我院2011年10月~2015年10月儿科护士8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组均40例,研究组护士采用认知重评策略对其人际冲突处理方式进行干预,对照组护士则不采用认知重评策略干预。通过组织冲突量表对两组护士的冲突处理方式进行测定,采用医院护士工作绩效评估量表对两组护士的任务绩效、反生产绩效以及情境绩效3个维度进行评估,采用报复动机量表对两组护士的报复倾向进行测量。结果研究组护士处理冲突常用方式为整合,对照组护士处理冲突常采用的方式为回避,两组护士处理方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工作绩效得分研究组护士明显高于对照组护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报复动机得分研究组护士明显低于对照组护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认知重评策略的应用能够明显提高儿科护士采用积极的方式处理纠纷及冲突事件,减少儿科护士的报复倾向,进一步提高儿科护士的工作绩效,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42 条记录 2/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