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股浅静脉第一对瓣膜包窄术治疗原发性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

    作者:田成武;朱华文;曲明;姜田军;张卫国;杜英东

    目的评估应用股浅静脉第一对瓣膜包窄术治疗原发性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疗效.方法经下肢静脉顺逆行造影,提示倒流程度为2~4级的54例原发性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患者中的32例深静脉显著增粗,但瓣膜瓣叶的游离缘并未严重受损的病人进行股浅静脉第一对瓣膜包窄术.结果疗效良好29条静脉,占90.6%,好转者3条静脉,占9.4%,全部病人症状消失,溃疡愈合,多普勒超声示静脉无明显血液倒流.结论对原发性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患者,只要瓣膜瓣叶并未严重受损,不论其倒流程度如何,都可采用瓣膜包窄术.

  • 股浅静脉瓣膜包窄术

    作者:翟年宽;陆树洪;华玉明

    目的分析下肢深静脉瓣膜修复成形术治疗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临床疗效.方法对下肢原发性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并大隐静脉曲张32例,共36条肢体行股浅静脉瓣膜包窄术,并利用双向彩超和流速剖面图彩超等方法对疗效进行分析.结果随访率100%,时间2~22个月,全组病例小腿酸胀沉重感消失,无一例出现下肢肿胀,6条肢体溃疡愈合,35条肢体术后瓣膜功能恢复正常,1条肢体术后瓣膜功能接近正常,全组病例术后静脉返流量均值比术前明显减少(P<0.01)。结论股浅静脉瓣膜包窄术应成为治疗股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所致下肢血液逆流的标准术式。

  • 下肢深静脉包窄大隐静脉结扎微小切口抽剥术治疗深静脉倒流性病变

    作者:马庆勇;金全乐;王汉清;王明智;夏群

    目的评价下肢深静脉瓣膜包窄大隐静脉结扎微小切口抽剥术治疗下肢深静脉倒流性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通过静脉造影、压力测定等特殊检查,选择确诊为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Ⅱ~Ⅳ度患肢32条。采用自体大隐静脉包窄、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其属支、微小切口抽剥处理下肢曲张静脉。结果疗效满意(30/32)占93.8%,病情好转(2/32)占6.3%。随访24例,平均随访10 个月,溃疡面完全愈合,无1例复发,腿部无明显疤痕,外型美观。结论自体大隐静脉是理想的包窄材料,隐股静脉汇合处是做到高位结扎大隐静脉属支的关键,微小切口抽剥术后效果优于传统方法,彩超检查是判断术后疗效的理想方法。

  • 瓣膜包窄术治疗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47例分析

    作者:易军;王岭;宁莫凡;陈美芬;凌瑞;王廷;张聚良

    目的研究应用股浅静脉瓣膜包窄术治疗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临床效果,总结其手术体会.方法自体阔筋膜片或人造血管片对47例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患者施行股浅静脉第一对瓣膜包窄术.结果 47例手术效果均满意,其症状完全或基本消失,近期随访无复发.结论瓣膜包窄术治疗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具有较好的疗效和实用性.

  • 瓣膜包窄术治疗中重度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

    作者:田成武;朱华文;曲明;姜田军;张卫国;杜英东

    目的对瓣膜包窄术治疗中重度原发性下肢深静脉膜功能不全进行评估.方法对54例中重度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患者进行下肢深静脉顺逆行造影,提示倒流程度均为2~4级,通过分析,将其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深静脉显著增粗但瓣膜瓣叶的游离缘并未严重受损;另一类是瓣膜瓣叶的游离缘严重受损,并对第一类深静脉显著增粗但瓣膜瓣叶的游离缘并未严重受损32例进行瓣膜包窄术.结果疗效良好29例占90.6%,好转者3例占9.4%,全部患者症状消失,溃疡愈合,多普勒超声示静脉无明显血液倒流.结论对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患者,只要瓣膜瓣叶并未严重受损,不论其倒流程度如何,都可采用瓣膜包窄术.

  • 人造血管包窄术治疗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50例

    作者:廖文勇;覃鸿尚

    下肢静脉疾病是一类常见病,其中倒流性疾病占70%,为了阻止倒流常采用瓣膜重建术,其中股浅静脉第一对瓣膜包窄术,因其具有操作方便、疗效好而倍受亲睐.2000年6月至2004年2月,我们采用股浅静脉第一对瓣膜人造血管包窄术治疗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5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