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基于胃癌组织端粒酶活性检测的临床病理分析

    作者:罗启翅;左素清;张薇珊

    目的:通过检测胃癌组织中端粒酶活性,探讨端粒酶与胃癌的临床病理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10月至2013年11月来我院治疗的60例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 PCR-TRAP 方法检测胃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端粒酶活性。结果胃癌组织中的端粒酶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 <0.05),胃癌不同分期之间端粒酶活性阳性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 >0.05),低分化胃癌组织端粒酶活性阳性率明显高于高度分化和中度分化胃癌组织(P <0.05)。结论端粒酶活性上调可能参与胃癌的病理过程,端粒酶活性与胃癌临床病理分化程度有关。

  • 端粒酶检测在31例胸腹水诊断中的意义探讨

    作者:王长青;刘洁

    目的探讨端粒酶检测在胸腹水脱落细胞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端粒末端重复序列(PCR-TRAP)技术结合ELISA法检测胸腹水脱落细胞的端粒酶.结果在恶性胸腹水中端粒酶阳性率显著高于染色体多倍体检查的阳性率(P<0.01).结论胸腹水端粒酶检测可提高单纯细胞学检查的敏感性、特异性,在恶性肿瘤的诊断上为临床提供依据.

  • 头颈部恶性肿瘤的端粒酶活性检测

    作者:鲜均明;杨焕;周光耀

    目的检测头颈部恶性肿瘤组织端粒酶活性的阳性表达率,分析其与临床分期、病理类型、分化程度等临床因素的关系.方法用改良的PCR-TRAP法对36例头颈部肿瘤组织、正常组织和癌旁组织分别进行端粒酶活性检测.结果定性分析发现36例头颈部恶性肿瘤组织中有88.89%的阳性表达,癌旁组织有13.89%的阳性表达,正常组织为2.78%.肿瘤组织与其对照的组织间端粒酶阳性表达率有显著差异(P<0.01);对30例磷癌不同临床分期、病理类型和分化程度的肿瘤组织进行端粒酶活性检测,其阳性表达虽然存在差异,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端粒酶的激活与头颈部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可能密切相关;端粒酶活性有可能成为头颈部恶性肿瘤分子诊断的新的标志物和治疗的新靶点.

  • 卵巢癌组织中端粒酶活性的测定

    作者:王强武;苏明权;李立文;李哲

    0 引言端粒是染色体末端的一种特殊结构,在正常人体细胞中,可随着细胞分裂而逐渐缩短. 端粒的复制不能由经典的DNA聚合酶催化进行,而是由一种特殊的逆转转录酶-端粒酶完成. 近年来研究表明,端粒酶活性的表达与细胞衰老和某些疾病,特别是肿瘤的发生、发展都具相关性. 能否将酶活性作为肿瘤诊断的指标,以及将端粒酶作为肿瘤治疗的靶点,是当前较受关注的热点之一.

  • 宫颈癌组织中端粒酶活性测定

    作者:石梅;苏明权;杨秀芝;马海昕;张歌萌

    目的探讨端粒酶活性在子宫颈癌组织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采用PCR-TRAP微孔杂交法检测45例子宫颈癌组织标本和8例正常的子宫颈组织的端粒酶活性. 结果 45例宫颈癌组织中端粒酶阳性表达率为86.6%,其中宫颈癌Ⅰ期27例,阳性率77.7%,宫颈癌Ⅱ期12例,阳性率100%,宫颈癌Ⅲ期6例,阳性率100%. 8例正常宫颈组织中未检测出端粒酶阳性者. 结论端粒酶活性表达在子宫颈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的作用,端粒酶活性检测对指导宫颈癌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 胃癌及癌前病变组织端粒酶活性研究

    作者:杨林;欧阳贵;邓衡;丁文骏

    目的探讨端粒酶活性与胃癌、癌前病变的关系.方法应用TRAP法对经病理证实的34例胃癌,18例胃粘膜异形增生,14例胃呈肠上皮化生,9例萎缩性胃炎,13例浅表性胃炎进行端粒酶活性测定.结果胃癌阳性29例(85.3%),异形增生5例(27.8%),肠上皮化生4例(28.6%),萎缩性胃炎1例(11.1%),浅表性胃炎全部阴性.结果表明胃癌与癌旁组织中的端粒酶检测阳性率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端粒酶活性与胃癌的发生密切相关,检测端粒酶活性可为早期诊断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胃癌 端粒酶 PCR-TRAP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