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窦镰旁脑膜瘤的疗效探析

    作者:王亮;张建富;乔金燕;房丹丹

    目的:探讨分析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窦镰旁脑膜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1年1月~2014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2例窦镰旁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4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21例患者。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窦镰旁脑膜瘤切除术,为观察组患者使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窦镰旁脑膜瘤。手术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肿瘤的全切除率、术区出血率、术中出血量、术后病情的复发率。结果:手术结束后,观察组患者肿瘤的全切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区出血率、术中出血量、术后病情的复发率均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窦镰旁脑膜瘤的效果显著。此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桥静脉位置及术中保留对窦镰旁脑膜瘤患者切除术后早期预后的影响

    作者:王飞;王勇;周玮林;耿鑫;孙涛;余化霖

    目的:探讨桥静脉解剖位置及其术中保留对窦镰旁脑膜瘤切除术后早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窦镰旁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桥静脉位于矢状窦镰旁脑膜瘤表面为Ⅰ型,桥静脉位于肿瘤深部为Ⅱ型。预后不良包括术后神经功能障碍加重、新增神经功能障碍及死亡。结果术中发现Ⅰ型95例,Ⅱ型14例,11例未发现桥静脉仅在肿瘤深部发现皮层静脉。术后早期预后不良13例(10.8%),其中死亡4例(3.3%),新增或原神经功能障碍加重9例(7.5%)。Ⅰ型病例中,52例术中离断桥静脉,早期预后11例(21.1%);43例术中未离断桥静脉,早期预后不良1例(2.3%);两者术后早期预后不良发生率差异显著(P<0.01)。所有病例中,52例术中离断桥静脉,早期预后不良11例(21.1%);68例术中未离断桥静脉,早期不良预后2例(3.5%);两者术后早期不良预后不良发生率差异显著(P<0.01)。结论桥静脉位于窦镰旁脑膜瘤时,术中容易损伤;桥静脉一旦损伤,术后早期预后不良发生率显著增高;我们建议提高桥静脉的保留率以减少手术的直接并发症。

  • 窦镰旁脑膜瘤的显微手术治疗

    作者:韩文涛;邓勇;张恭逊;吴习威;费勤勇;张中明

    目的 探讨窦镰旁脑膜瘤显微手术切除方法 和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36例寞镰旁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后按Simpson标准,肿瘤Ⅰ级切除27例,Ⅱ级切除9例,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29例获得随访,时间6月~9年,其中25例恢复正常生活、工作,4例术后6月~9年因肿瘤复发而再手术,其中1例9年内因多次肿瘤复发而再手术切除达6次和行γ刀等放疗.结论 熟练的显微外科技术可以有效的控制术中出血、有效保护中央沟静脉、明显提高窦镰旁脑膜瘤的全切除率、降低复发率、减少致残及死亡率.

  • 神经导航下图像融合在窦镰旁脑膜瘤切除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张玉龙;和华元;马建;陈祎

    目的 探讨神经导航下影像学图像融合在窦镰旁脑膜瘤切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3例应用StrykerNeuro导航系统引导及影像学图像融合下手术治疗窦镰旁脑膜瘤的手术经验.结果 23例窦镰旁脑膜瘤均顺利实施导航手术,定位精确,平均注册误差(2.0±0.5)mm,全切18例,次全切除5例.术后随防3个月均未遗留严重神经功能缺损,无患者死亡.结论 在术前规划中神经导航进行影像学图像融合对于窦镰旁脑膜瘤搜索评估手术风险、选择安全的手术入路具有重要作用,清晰地显示周围重要结构及血管情况,手术创伤小,能在大程度上保留脑功能,提高手术安全.

  • 中央区窦镰旁大型脑膜瘤的显微外科治疗

    作者:李凌;黄红星;邹叔骋;罗宗晚;李创华;刘博;张卫民;刘坤;刘华;钟小康

    目的 探讨显微外科治疗中央区窦镰旁脑膜瘤的临床疗效,并进一步总结该病的显微外科治疗经验及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2010 ~2015年40例中央区窦镰旁大型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后按照Simpson分级40例患者其中位于中央区侵犯大脑镰及矢状窦壁者22例行Simpson Ⅰ级切除16例,Simpson Ⅱ级切除6例;位于中央区侵犯大脑镰及矢状窦腔者6例行Simpson Ⅰ级切除4例(肿瘤致窦腔完全闭塞),SimpsonⅣ级切除2例(肿瘤未使窦腔完全闭塞);位于中央区皮层深部只侵犯大脑镰者5例均为Simpson Ⅰ级切除;位于中央区皮层凸面只侵犯矢状窦者7例,其中只侵及窦壁者5例Simpson Ⅰ级切除3例,Simpson Ⅱ级切除2例,侵入窦腔者2例均行Simpson Ⅳ级切除.以上40例患者随访3个月至5年,Simpson Ⅰ级切除的28例患者均无复发;Simpson Ⅱ级切除8例者其中7例无复发,1例随访半年后肿瘤复发,予以伽马刀治疗后肿瘤消失;Simpson Ⅳ级切除4例随访1年后肿瘤均有所增长,均予以伽马刀治疗,之后失访.术后出现偏瘫者10例,随访1年后完全恢复者6例,4例部分恢复.无死亡病例.结论 静脉窦等的血管影像及熟练的显微外科技术能有效地保护功能区皮层结构及回流静脉,从而减少术中出血,提高全切率,降低致残及复发率,避免死亡.

  • 窦镰旁脑膜瘤的手术治疗分析

    作者:陈锦镜;汤汉心;林喜容

    目的 对比分析对窦镰旁脑膜瘤患者实施不同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64例窦镰旁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依照患者手术方法的不同将其分成两组,其中32例实施常规手术的患者为对照组,32例实施显微外科手术的患者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肿瘤全切除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术中出血率、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窦镰旁脑膜瘤患者能够显著降低手术出血率和术中出血量,同时还能够提高患者的肿瘤全切除率,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窦镰旁脑膜瘤38例显微手术治疗体会

    作者:谢志敏

    目的 探讨窦镰旁脑膜瘤的显微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38例行显微手术治疗的窦镰旁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Ⅰ级切除10例(26.3%),Ⅱ级切除21例(55.3%),Ⅲ级切除7例(18.4%).10例上下肢运动或感觉障碍者,7例恢复正常,2例未能恢复,1例运动功能障碍加重.8例癫痫者经服药后仅2例偶有发作.2例精神障碍者均恢复正常.全部病例无手术死亡.病理结果:内皮型12例,成纤维型5例,血管型7例,砂粒型6例,混合型7例,间变型1例.术后随访3个月~5年,4例失访,4例复发,其中2例再次手术,2例拒绝手术,行伽玛刀治疗.结论 显微手术是治疗窦镰旁脑膜瘤一种理想的手术方法,值得在临床中广泛使用并推广.

  • 矢状窦镰旁脑膜瘤的外科治疗

    作者:谢一金

    目的:探讨矢状窦镰旁脑膜瘤的手术治疗及其术中并发症的预防.方法:总结归纳18例矢状窦镰旁脑膜瘤病人进行显微手术切除治疗.结果:本组Ⅰ级切除14例,Ⅱ级切除4例.行上矢状窦前1/3结扎切除肿瘤2例,后1/3行修补3例,无手术死亡.结论:显微技术的应用是防止矢状窦镰旁脑膜瘤复发有效措施.

  • 窦镰旁脑膜瘤的显微手术治疗(附23例报告)

    作者:余红;杨勇灵;陆斌;伍仕兵;张镇;陈初亮

    矢状窦旁大脑镰旁脑膜瘤是指肿瘤基底附着矢状窦,大脑镰旁并充满矢状窦角的脑膜瘤,肿瘤常隐藏于脑组织下方,有时向双侧生长,占颅内脑膜瘤的17 %~20%[1],由于该肿瘤起源部位特殊,术中既要妥善处理受累矢状窦和大脑镰,又要保护好中央沟静脉及中央区脑组织,增加了手术全切肿瘤的难度.

  • 中央区窦/镰旁脑膜瘤的显微手术治疗

    作者:王恩任;张列;樊庆荣;邱治春;何明杰

    大脑镰及矢状窦旁是脑膜瘤好发部位[1,2],中央区巨大肿瘤常侵犯上矢状窦或中央沟静脉,使其部分或完全闭塞,与下矢状窦、皮层静脉及重要皮层关系密切,增加了全切肿瘤的难度,是否必须全切与重建矢状窦仍存争议[3].我院于2003年7月2012年12月共收治中央区矢状窦镰旁脑膜瘤30例,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 皮质中央区窦镰旁脑膜瘤显微外科手术探讨

    作者:师维宏;夏玉成;孙涛;马东明;樊继军

    目的探讨皮质中央区不同类型窦镰旁脑膜瘤显微外科手术全切除方法及改进措施.方法回顾近10年收住35例皮质中央区窦镰旁脑膜瘤,采用显微外科手术方法,对手术入路、肿瘤切除方法等进行分析.结果手术依据Simposon分级,窦镰旁脑膜瘤全切除29例,次全切除5例,大部分切除1例.术后随访32例病人,18例不全偏瘫症状病人均恢复,正常工作.2例不全偏瘫病人维持生活功能.1例偏瘫无改变.术后5例肿瘤复发,复发时间为3-8年,均行二次手术.结论皮质中央区窦镰旁脑膜瘤手术,若选择合适手术入路采用显微外科手术方法,肿瘤大多能全切除,同时减少术后并发症及肿瘤复发.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