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髓系来源抑制性细胞在肿瘤免疫和肿瘤免疫治疗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芝涛;翟志敏

    髓系来源抑制性细胞(MDSCs)是由多种具有抑制功能的细胞构成的群体,是肿瘤免疫逃逸的关键因素.一方面,MDSCs主要通过抑制宿主固有免疫及适应性免疫减弱对肿瘤的免疫监视,促进肿瘤血管形成,参与肿瘤免疫逃逸.另一方面,肿瘤细胞又分泌多种细胞因子诱导MDSCs产生及活化,形成恶性循环.基于MDSCs进行相关靶向治疗,将有助于减弱MDSCs对宿主肿瘤微环境的抑制作用,可能为肿瘤的免疫治疗提供新思路和策略.

  •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外周血CD14+HLA-DRlow/-髓系来源抑制性细胞水平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杨培仙;方磊;王芝涛;江瑞;赵洪;翟志敏;王琼

    目的 检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 cell lymphoma,DLBCL)患者外周血中髓系来源抑制性细胞(myeloid source inhibitory cells,MDSCs)表达情况,探讨MDSCs在DLBCL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46例初诊DLBCL患者和30例健康志愿者外周血,以CD14+ HLA-DRlow/-作为MDSCs的免疫标记,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中MDSCs的比例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 sorbent assay,ELISA)方法检测血浆细胞因子精氨酸酶-1(arginase,Arg-1)、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0)水平,并分析MDSCs与初诊DLBCL患者年龄、性别、临床分期、国际预后指数(international prognostic index,IPI)、乳酸脱氢酶(lactic dehydrogenase,LDH)和β2-微球蛋白(β2 microglobuLin,β2-MG)等常规预后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初诊DLBCL患者外周血MDSCs比例明显升高,相比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5.29±7.43)%比(9.23±2.23)%,t=-7.36,P<0.01];Ⅰ~Ⅱ期患者外周血MDSCs细胞比例明显低于Ⅲ~Ⅳ期患者[(23.19±5.41)%比(43.23±8.46)%,t=-8.65,P<0.01];且初诊DLBCL患者经过化疗后,MDSCs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13.68±5.68)%比(31.78±4.32)%,t=-9.12,P<0.01)];初诊DLBCL患者外周血浆Arg-1(8.32±2.72) ng/mL、IL-10(6.32±1.12) ng/mL浓度显著升高(P<0.05).初诊DLBCL患者MDSCs细胞比例与患者IPI评分和LDH之间具有相关性(r =0.653,P<0.01;r =0.516,P<0.05),但与年龄、性别、临床分期、β2-MG之间相关性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DLBCL患者外周血MDSCs升高,可能是DLBCL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因素,检测其水平对于判断DLBCL患者的预后可能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 三氧化二砷负向调控MDSC的肿瘤免疫抑制功能

    作者:高清敏;蒋京伟;林浩;周鑫莉;黄若凡;梁晓华

    目的:研究三氧化二砷(arsenic trioxide,As2O3)是否通过抑制髓系来源抑制性细胞(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s,MDSCs)负向调控MDSCs诱导的肿瘤免疫耐受作用.方法:C57BL/6小鼠皮下注射黑素瘤B16细胞和肝癌H22细胞构建移植瘤模型,As2O3处理,观察移植瘤生长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荷瘤小鼠脾脏内MDSCs和其他免疫细胞的免疫表型,流式细胞术检测2 μmol/L As2O3对B16模型小鼠来源的MDSCs分化的影响.取B16模型小鼠随机分为As2O3处理及对照组,混合淋巴细胞反应检测MDSCs对T细胞免疫抑制活性的改变,ELISA检测B16模型小鼠血清及MDSCs培养上清中TNF-α、IL-10的水平.结果:As2O3抑制B16和H22模型鼠的肿瘤生长,延长B16模型小鼠的生存期,并可显著下调小鼠脾脏内MDSCs的比例.体外经2 μmol/L As2O3处理5d后,B16模型小鼠来源的MDSCs中成熟DCs(CD11c+ CD40+)的比例较对照组显著升高[(27.38±4.57)% vs (17.44±4.51)%,P=0.0078];As2O3组来源的MDSCs对T细胞的免疫抑制活性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16);As2O3组小鼠血清及MDSCs培养上清中TNF-α(F=5.78,P=0.014)和IL-10(F=17.83,P=0.045)的含量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结论:As2O3可通过诱导MDSCs向成熟表型分化、下调其免疫抑制活性等,负调控MDSCs的肿瘤免疫抑制功能.

  • CD14+HLA-DRlow/-髓系来源抑制性细胞在Graves病中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作者:谈银生;刘尚全;王芝涛;田丽芳;陈望;刘心苑

    目的:检测Graves病(Graves' disease,GD)患者外周血中髓系来源抑制性细胞(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s,MDSCs)表达情况,探讨MDSCs在GD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收集52例初诊GD患者和30例健康志愿者外周血,以CD14+HLA-DR1ow/-作为MDSCs的免疫标记,分别应用流式细胞术及ELISA方法检测外周血中MDSCs的比例及血浆细胞因子Arg-1,IL-6,G-CSF浓度;并分析MDSCs与GD患者甲状腺功能相关性.结果:GD患者外周血MDSCs比例明显升高,相比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GD患者病情平稳后,MDSCs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MDSCs水平与GD患者甲状腺功能未见明显相关性;GD患者外周血浆Arg-1水平未见明显升高,IL-6及G-CSF浓度显著升高(P<0.05).结论:GD患者外周血MDSCs升高,可能是GD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 荷瘤小鼠髓系来源抑制性细胞对哮喘小鼠气道炎症的影响

    作者:廖原;于化鹏;陈新;樊慧珍;龚雨新

    目的 初步探讨髓系来源抑制性细胞( MDSC)对哮喘小鼠气道炎症的影响.方法 将6周龄SPF级BALB/c雄鼠5只制成4T1乳腺癌细胞成瘤小鼠,用于制备MDSC.6周龄SPF级BALB/c雌鼠3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哮喘模型组和细胞移植组.采用免疫磁珠技术分选肿瘤小鼠骨髓中的MDSC,在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的诱导下外扩增培养,光学显微镜观察其体外培养过程中的形态特征,流式细胞仪(FACS)分析其表型特征.哮喘模型组和细胞移植组予卵白蛋白(OVA)腹腔注射致敏,OVA雾化诱发哮喘.细胞移植组在诱导哮喘的第10 d经尾静脉注入MDSC.HE染色观察小鼠肺部病理改变,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细胞总数及分类.结果 肺组织病理观察显示正常对照组支气管周围基本无炎症细胞浸润;哮喘模型组支气管周围大量炎症细胞浸润,杯状细胞增生;细胞移植组支气管、血管黏膜下和周围肺组织炎症较哮喘模型组减轻.哮喘模型组和细胞移植组BALF细胞总数、嗜酸粒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计数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细胞移植组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则明显低于哮喘模型组(P<0.05).结论 静脉输注荷瘤小鼠MDSC可一定程度上抑制哮喘小鼠气道炎症.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