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标本浓缩技术对于乙肝表面抗原检测方法性能的影响

    作者:臧亮;王琳;薛萍

    目的 通过标本浓缩技术将标本浓缩后进行乙肝表面抗原的检测,以评价标本浓缩前后检测方法 性能的变化.方法 采用冻干的方法 对标本进行浓缩,将浓缩前和浓缩后的标本进行同时进行两种试剂的乙肝表面抗原检测,以评价检测方法 的符合性.结果 通过标本浓缩技术对标本进行处理,再次进行检测时两种试剂都为无反应性的样本符合性为100%;1种试剂为反应性的样本符合性为90%;2种试剂都为反应性的标本符合性为100%,但浓缩标本检测的S/Co值较未浓缩的标本有所提高.结论 通过分析整体标本的S/Co的结果 来看,随着标本稀释比例的增加,检测的S/Co值都有不同比例的降低,但不同试剂有着不同的表现.

  • 浅析不同地区的产妇乙肝表面抗原筛查情况调查分析

    作者:银智君

    目的:分析不同地区的产妇乙肝表面抗原筛查情况,为制定预防乙肝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5年11月22~31岁外地产妇446例以及本地产妇450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ELISA法对全部产妇乙肝表面抗原(HBsAg)指标进行检测,计算阳性率,对比本地与外地、农村与城镇的HBsAg阳性率。结果本次研究中,本地产妇阳性率为9.11%,外地产妇阳性率为4.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农村产妇阳性率为13.90%,城区产妇阳性率为4.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地的阳性率较高,因此管理部门应当强化宣传,提高产妇知晓率。

  • 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学标志物检测结果分析

    作者:李淑敏

    目的探讨HBV血清学标记的表现模式.方法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结果本组血清病毒学标记分为10种感染期模式.主要以HBsAg、HBcAb、HBeAg即"大三阳"和HBsAg、HBcAb、HBeAb即"小三阳"模式为主,占全部病例的68.19%.结论 HBV血清免疫学标记的模式较为复杂,除检验误差外,产生少见模式的主要原因有低滴度HBcAb、低滴度HBeAb等.

  • 电化学发光法测乙肝表面抗原交叉污染致假阳性灰区

    作者:吴学兵;王宏;王健丽;刘军

    乙肝表面抗原(HBsAg)是乙型肝炎病毒重要的标志物之一,目前多采用ELISA法,灰区的产生多与溶血、HOOK效应、孔的边缘效应等因素有关,电化学发光法具有高灵敏度、宽线性,反应快速、影响因素少、结果准确、自动化程度高等优点而在国内应用越来越广泛[1,2],为此,本文对检测HBsAg的交叉污染导致灰区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并作一报道.

  • 微量指血酶标法测乙肝表面抗原的实验和临床应用

    作者:王贵珍

    静脉血测乙肝表面抗原(HBsAg)作为食品、公共场所从业人员体检的项目在实际中已被广泛应用,在幼儿园入托体检中儿童血管细,抽血痛苦大,许多家长儿童都不愿接受,导致部分家长想尽办法托关系开假证明,使儿童入托体检流于形式.

  • 上海市闵行区14750例乙肝表面抗原流行病学研究

    作者:康玉国;郑晓汾;王妹芳;廖晓寰;陈淼;陈桂英;章清;魏丽;许群欢;朱锦慧;张蕾

    [目的] 了解上海市闵行地区乙肝表面抗原流行情况.[方法] ELISA法测定14750不同年龄段体检人群乙肝表面抗原.[结果] 小于18岁乙肝表面抗原感染率2.26%(242/10698),大于18岁乙肝表面抗原3.43%(139/4052),合计2.58%(381/14750).[结论] 18岁人群乙肝表面抗原感染率比18岁以下感染率高,男性感染率较女性高.

  • HBSAg阳性者乙肝标志物及肝功能检测结果的分析

    作者:李祥武

    目的 探讨与分析HBSAg阳性者乙肝标志物及肝功检测结果.方法 选取56例体检健康的志愿者作为对照组,56例HBSAg阳性者作为观察组,检测两组患者的乙肝标志物及肝功检测.结果 观察组IL-2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ALT、AST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临床医学中,科学、合理、有效地加强HBSAg阳性者乙肝标志物及肝功检测不仅能有效提升肝炎预防效果,还能为临床就诊提供参考依据.

  • 乙肝表面抗原定量的临床研究进展

    作者:韦明

    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全球约20亿人曾感染过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 ,HBV),其中3.5亿人为慢性HBV感染者,每年约有100万人死于HBV感染所致的肝衰竭、肝硬化和肝细胞癌[1]。HBV感染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公共卫生健康问题。自从1965年乙肝病毒被发现以来,乙肝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 ,HBsAg)就被作为 HBV感染的定性诊断。HBsAg的血清清除是慢性乙型肝炎治愈的佳指针。慢乙肝患者尤其是年轻的患者自发性或在抗病毒治疗中HBsAg的血清清除率相当低,绝大部分患者的血清HBsAg并不能彻底清除,所以我们需要进一步深入了解HBsAg的定量水平以便更好地指导临床。近年来,出现了大量的关于HBsAg定量的临床研究数据,这些数据表明:HBsAg的定量能够使我们了解HBV感染的自然过程,预测抗病毒治疗的应答率和HBsAg的血清清除率。本文就关于HBsAg定量的临床应用问题作一简要综述。

  • 790名农村居民 HBsAg 及 ALT 检测结果分析

    作者:张巧珍

    目的:了解我镇辖区内农村健康居民中乙型肝炎(乙肝)病毒感染及肝功能异常情况,为区级业务主管部门制定有效防控措施提供理论参考依据。方法:对少年组(3~12岁)、成人组(16~60岁)和老年组(60岁以上)共790名农村居民检测 HBsAg 及 ALT,分析比较三组人群 HBsAg 阳性率及肝功能异常情况。结果:少年组、成人组、老年组 HBsAg 阳性率分别为0.34%、2.59%、3.51%,总阳性率为2.15%,不同年龄组人群 HBsAg 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ALT 异常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人群 HBsAg 阳性率、ALT 异常检出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790名农村居民 HBsAg 总阳性率、ALT 异常总检出率均稳定在较低水平,少年组 HBsAg 阳性率低,与我区从1990年起就逐步推广乙肝疫苗免疫接种有关。为有效阻断乙型肝炎(乙肝)病毒感染,应对易感者接种乙肝疫苗,尤其是新生儿应在24小时内完成。

  • 口腔科诊室交叉感染预防措施

    作者:贺红;邢凤霞

    口腔科诊室是医院内易造成交叉感染的场所之一.由于口腔科的特殊性,其造成交叉感染的因素和环节十分复杂,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近年来,不少医护人员对其防治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探索,现将有关内容综述如下.1 交叉感染途径1.1 直接传播口腔医护人员在诊疗过程中手被沾有患者血液、唾液的器械扎伤,或破损的皮肤伤口及眼结膜直接接触了患者的唾液、血液等,而造成的医患之间感染.70%已知HBV病毒携带者的唾液中查出乙肝表面抗原,口腔内HBV浓度大处是龈沟液,在感染HIV的患者唾液中也发现HIV抗原和抗体[1].

  • 使用不同方法检测乙肝表面抗原的对比分析

    作者:孙俊红

    目的:分析化学发光法(微粒子酶免法)与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及胶体金免疫沉析法检测乙肝表面抗原的差异性。方法:利用雅培i2000化学发光分析仪测定病人标本,记录乙肝表面抗原的定量结果,将同样的标本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及胶体金检测,记录检测结果,经统计学处理,对三种方法的测定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三种方法测定乙肝表面抗原的结果存在差异,化学发光法的阳性检出率较ELISA法及胶体金免疫沉析法高。结论:对ELISA法及胶体金免疫沉析法检测乙肝表面抗原处于临界状态的标本,应使用化学发光法检测,以提高结果的准确性,更好的为临床提供诊断依据。

  • Caroli 病合并乙肝病毒感染1例

    作者:刘舒舒

    1临床资料
      患者男,64岁,因“乏力、纳差、腹胀2月”入院。患者近2月反复出现全身乏力、食欲下降、腹胀,外院查肝功:血清总胆红素(TBIL)95.4Umol/L,血清直接胆红素(DBIL)72.4Umol/L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35U/L,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111 U/L ,白蛋白(ALB)34.7g/L,球蛋白(GLB)43.2g/L,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 e 抗体(Anti-HBe)、乙肝核心抗体(Anti-HBc)均为阳性,甲、戊肝抗体阴性,腹部 B 超:门静脉增宽,内径1.5cm,腹腔积液5.2cm,入院后查血常规:白细胞(WBC)6.04×109/L,红细胞(RBC)4.51×109/L,血小板(PLT)60×109/L ,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14.6秒,乙肝病毒 DNA定量:9.242E+03拷贝/毫升,初步诊断为乙肝肝硬化失代偿,给予抗乙肝病毒、退黄、护肝等综合治疗1周后,患者腹胀无明显缓解,查血、尿淀粉酶均正常,甲胎蛋白正常,胃镜下未见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复查上腹部彩超:肝内查见多个囊性暗区,壁薄,内清晰,门静脉内径1.1cm,脾厚2.1cm。综上所述,患者虽有乙肝病毒感染,但乙肝肝硬化失代偿诊断不成立,应考虑其他原因所致反复乏力、腹胀。进一步行磁共振水成像检查(MRCP)提示:Caroli 病 I 型(图1、图2),修正诊断:(1)Caroli 病 I 型,(2)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由于患管相通,肝外胆管及胆总管未见扩张。

  • 婚检人群乙肝表面抗原检测结果调查研究

    作者:郭洁隽

    目的 :对婚检人群乙肝表面抗原检测结果进行调查研究.方法 :对2016年7月至2017年12月在我妇保所进行婚前的人群进行乙肝表面抗原检测,同时检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谷氨酰转肽酶(GGT).结果 :在接受检测的9763例婚前检查人群中,检出乙肝表面抗原为阳性的有262例,阳性检出率为2.68%,同时存在AL T、ALT增高为正常值两倍的有90例,阳性检出率为0.92%.结论 :在接受检查的婚检人群中乙肝感染率较高,需要积极进行防治,以免为社会和家庭造成不必要的负担.

  • 探讨孕前优生人群中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者与ABO血型的相关性

    作者:杨莉;袁彩雨;赵飞;胡昭昭

    目的:探讨武汉市汉阳区孕前优生人群中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者与ABO血型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1月-2018年4月免费孕前优生体检的3994例临床检验资料,其中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有197例作为实验组,而乙肝表面抗原阴性有3797例作为健康对照组,统计学分析两组数据.(进行χ2检验)结果:1.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者与ABO血型关系探讨实验中,实验组A,B,O,AB血型的概率为B>AB>A>O;对照组A,B,O,AB血型概率为A>O>B>AB;实验组与健康对照组相比,P>0.05.2.实验组中男性与女性患病率相比,P<0.05;其中,患病率男性高于女性;男性中各血型患病率为B>AB>O>A.结论:武汉市汉阳区孕前优生人群中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者与ABO血型无相关关系,但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者中男性与女性患病率之间有统计学差异,且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其中在男性中B血型患病率高.

  • 胶体金免疫层析在快速乙肝表面抗原中的应用

    作者:胡珂宇;李昊儒;靳晶;孟翠巧

    目的 应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测定乙肝表面抗原.方法 采用亲和力较强的抗体—HBs单克隆抗体及胶体金标记和硝酸纤维膜技术,制备乙肝表面抗原试纸条,并应用于临床.与ELISA法做对比.结果 两者符合率:(78+42)/62=96.8%,卡方检验:X2=0.5,P=0.48,按p=0.05水准拒绝H0,接受H1,可认为两种检测方法结果无差异.Kappa检验:Kappa值为0.93,大于0.75,且P值约等于0.000,小于0.005,有统计学意义.表明比对试剂与本产品对乙肝表面抗体血浆样本结果一致性较好.结论 实验标本数124份,符合率96.8%.该法更符合临床应用要求,可用于乙肝表面抗原的快速检测.

  • 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孕妇肌注乙肝免疫球蛋白预防母婴传播

    作者:井婧

    目的 分析将乙肝免疫球蛋白对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孕妇进行肌注对于母婴传播的预防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2015年7月至2016年6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孕妇50例参与研究,将其分成2组,对照组10例不使用任何药物,观察组选择乙肝免疫球蛋白肌注,比较两组预防效果.结果 A、B两组抗-HBs阳性率分别为87.5% (35/40)和10.0%(1/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宫内感染检出率为10.0%(4/40),B组检出率为60.0%(6/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可见HBsAg阳性孕妇血清HBsAg、HBVDNA滴度较用药前有明显下降.结论 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孕妇肌注乙肝免疫球蛋白能有效预防母婴传播,改善妊娠结局,值得推广.

  • 探讨ELISA法乙肝表面抗原弱阳性标本的复检对策及意义

    作者:高吟

    目的 探讨ELISA法中乙肝表面抗原(HBsAg)弱阳性标本的复检对策,从而保证实验结果的可靠.方法 采用ELISA双孔检测法、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及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g,PCR).对144例ELISA法初筛HBsAg弱阳性的标本进行复检,以此比较这三种方法的灵敏度、特异性及临床实用价值.结果 144例标本中,EUSA双孔检测法阳性的标本有115例,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阳性52例,PCR法阳性49例,三种方法都阳性49例,ELISA法与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ELISA法与PCR法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与PCR法比较,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应用ELISA法对复查HBsAg弱阳性的标本极易出现假阳性,PCR法具有更好的特异性及灵敏度,影响因素小,准确性高.但缺点是其试剂成本高,实验条件苛刻.而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操作方便,结果可靠,完全适用于HBsAg弱阳性标本的快速复查.

  • 江阴市1935例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慢性病人群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情况分析

    作者:陈雪梅

    目的:了解江阴市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慢性病人群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情况,对乙肝防治提供依据。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乙肝表面抗原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检测高血压高血脂慢性高血糖病人1935例,检测出乙肝表面抗原77例,总阳性率3.98%;男性1007例,女性928例,男女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40岁年龄组的阳性率高,不同年龄组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应加强卫生监督,积极注射接种乙肝疫苗,普及乙肝防治知识,减少和控制乙肝病毒感染。

  • 高考学生体检谷丙转氨酶升高原因分析

    作者:杨永福

    根据甘肃省高校招生委员会的规定:1.凡参加2016年高考体检的学生均需化验谷丙转氨酶,检查标准为:<40U/1,2.若有ALT>40U/LZ者,则在一周内复查加做肝功和乙肝表面抗原,经复查ALT单项>80U/L,HBsAg阳性为不合格结论,不在复查.3、如复查HBsAg和ALT为正常,而肝功能其它有异常,再次复查肝炎全套、B超,如肝炎全套、B超检查异常作“不合格”结论.我们对全县参加2016年高考体检的4564名学生进行了调查研究,寻找ALT异常的原因,以好给以后的高考学生提供合理饮食和休息的帮助.

  • 溶血标本对ELISA检测乙肝表面抗原的影响分析

    作者:吕志军

    目的:分析研究溶血标本对eLISA检测乙肝表面抗原的影响。方法:资料选自2012年1月-2014年1月到我站献血进行乙肝抗表面抗原检测的健康标本41例以及乙肝患者标本41例作为分析的对象,然后用eLISA试验对溶血标本的乙肝表面抗原进行检测。结果:经eLISA检测乙肝表面抗原以后,阴性标本溶血eLISA检测中乙肝表面抗原的阳性率是56%,阳性标本溶血对乙肝表面抗原的eLISA检测则没有明显的影响。结论:溶血标本会影响到乙肝表面抗原检测的结果,一般情况下溶血标本不适合进行乙肝表面抗原eLISA检测,以免影响监测结果的有效性。

969 条记录 48/49 页 « 12...414243444546474849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