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使用铸造全冠对于58例患者下颌后牙实施修复的应用效果观察

    作者:张会敏

    目的:观察铸造全冠修复下颌后牙的临床效果,分析铸造全冠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2年12月到笔者所在医院修复下颌后牙的5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患者采取单冠修复,另一组患者采取联冠修复,修复后随访四年观察疗效,并对比单冠修复和联冠修复的效果。结果:单冠修复组总临床有效率为89.7%,联冠修复组总临床有效率为93.1%,两种修复方式的总临床有效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8例患者共68颗折裂牙铸造全冠修复的四年随访观察发现,第一年的成功率为83.8%,第二年的成功率为93.0%,第三年的成功率为90.6%,第四年的成功率为83.3%。结论:使用铸造全冠治疗下颌后牙折裂患者的临床效果比较显著,修复成功率较高,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 阿替卡因牙周膜注射拔除下颌后牙疗效观察

    作者:陈传胜;王慧明

    下颌后牙拔除时一般都采用下齿槽神经阻滞麻醉.我们采用the Wand局麻注射仪牙周膜浸润注射阿替卡因(碧兰麻)后拔除下颌后牙,临床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 下颌后牙残根即刻种植的临床应用效果研究

    作者:姜美鹏;周学文;黄永崇

    分析下颌后牙残根即刻种植的临床应用效果.选取收治的100例下颌后牙残根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予以延期种植技术治疗,观察组予以即刻种植技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观察组种植修复成功率为98%,对照组为92%,两组种植修复成功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但观察组mBI、PES、PIS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下颌后牙残根选择即刻种植,能明显提高种植修复成功率,且红色美学效果更优,值得推广.

  • 下颌后牙垂直骨量严重不足植入人工骨粉延期种植1例

    作者:魏洪武;郭水根;郑希军;温国胜;黄娇娇

    种植修复已经成为牙缺失修复的主要方法,但植入骨内的种植体需要足够骨硬组织支持。下颌后牙牙缺失区由于牙周病等各种原因导致牙槽骨垂直骨量不足而影响牙种植。通常垂直骨量不足一般应用Onlay植骨[1],但是Onlay 骨移植也存在移植骨块吸收比较多,同时也有移植骨与植骨术区基骨愈合欠佳的缺点,且需要开辟一个取骨区,造成一个新创伤区,患者痛苦大,难接受。在下颌后牙垂直骨量严重不足时如何减少患者的痛苦并简化手术使种植区骨量能满足种植的要求是广大口腔医务工作者的追求。本文报道1例下颌骨垂直骨量严重不足,直接采用人工骨粉植入延期种植1例,获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 下颌后牙C形根管的锥形束CT研究

    作者:张静;杨兴华;李建华;葛堂娜;张淑存;熊世江

    目的 运用锥形束CT (CBCT)研究下颌后牙C形根管解剖形态,为根管治疗提供影像学依据.方法 用CBCT观察350例共2603颗下颌后牙影像资料,按性别、年龄、牙位分组,统计C形根管发生率,观察根管形态.年龄组间用Fisher确切概率检验,性别及牙位组间用卡方检验.结果 ①下颌第一前磨牙C形根管发生率2.60%,第二前磨牙0.00%,第一磨牙0.16%,第二磨牙31.65%;②下颌第一前磨牙从根颈1/3到根尖1/3 C形根管出现多的依次是C4、C3a和C4型,第二磨牙依次是C1、C2和C3型;根面深纵沟常在下颌第一前磨牙近舌侧(55.56%),第二磨牙舌侧(97.00%);③牙位和性别分组,下颌第一前磨牙和第二磨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分组,第一前磨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二磨牙,20~30岁和≤20岁更易出现C形根管(P<0.001).结论 下颌后牙C形根管形态复杂,常发生在第二磨牙,其次是第一前磨牙,极少发生在第二前磨牙和第一磨牙.

  • 下颌后牙区SLActive种植体3周早期负荷修复1年随访的临床观察

    作者:耿威;林潇;李晓光;李钧

    目的:探讨SLActive种植体3周早期负荷修复的临床可行性.方法:32名患者40枚下颌后牙区种植体行3周早期负荷修复,种植术中、术后1、3、12周、1年应用共振频率分析仪测量种植体稳定性,定量分析种植体稳定性的变化;种植术后1周、3周、12周、1年时拍射平行投照根尖片,测量评估种植体边缘骨水平的变化.结果:3周负荷的种植体种植术后3周与12周及1年,ISQ值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P<0.01),术后1年边缘骨吸收(0.5±0.21) mm,种植体成功率100%.结论:SLActive种植体3周早期负荷修复方案在下颌后牙区可以获得可预期的临床效果.

  • 两种固位型粘结固定桥修复单个后牙缺失的临床评价

    作者:彭蓓;储雯;杨杨;张晓渝;王祥芸;黄大海

    目的:观察C型和D型粘结固定桥修复下颌单个后牙缺失的临床效果,并对两者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方法:选择下颌单个后牙缺失并伴远端基牙向近中或舌侧倾斜的42例患者,分别采用C型和D型固位体粘结固定桥修复,两种固位型的修复体粘结后即刻、6、12和24个月随访观察,对修复体边缘适合性、X线片检查、患者主观感受和牙菌斑指数等进行评价.结果:牙菌斑指数:与修复前相比,两组病例近远中基牙在修复粘结后即刻、6个月无显著性差异(P>0.05),远中基牙修复12、24个月后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近中基牙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之间在修复后相同时间段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 >0.05);0.5~2年复查:两组病例X线片显示基牙牙周膜间隙均无异常;C型修复组出现4例修复体松脱,1例不满意,2年总成功率为80.95%,D型修复组出现1例舌侧金属翼板松脱,2年总成功率为95.23%.结论:粘结固定桥D型临床疗效优于C型固定桥临床疗效,两种固位型粘结桥修复后牙周的维护都是很有必要的.

  • 下颌管与下颌后牙的位置关系及临床意义

    作者:付升旗;范锡印;刘恒兴;李敏;窦文广;马会强;欧阳钧

    目的:为下颌牙种植术等临床口腔外科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选取新鲜下颌骨标本10例、成人全牙下颌骨标本18例和20名全牙志愿者,分别暴露出下牙槽神经血管束、下颌管与下颌后牙牙根和CT连续扫描后进行三维重建.观察下牙槽神经、血管的排列关系,用游标卡尺和CT三维重建工作站分别测量下颌后牙牙根至下颌管上壁的距离.结果:下颌管自牙槽窝下方走行,其舌侧骨板较厚;下颌管内的下牙槽血管位于下牙槽神经上方.下颌磨牙的远中根至下颌管的距离均较近中根近.在标本及影像上的第1前磨牙、第2前磨牙、第1磨牙、第2磨牙、第3磨牙牙根至下颌管上壁的距离分别为(8.36±2.34)mm和(8.42±2.42)mm、(7.36±2.21)mm和(7.52±2.18)mm、(3.22±1.40)mm和(3.36±1.85)mm、(2.96±1.54)mm和(2.84±1.55)mm、(3.64±1.72)mm和(3.88±1.76)mm.结论:(1)下颌后牙至下颌管的距离以第2磨牙近,由近及远依次为第2磨牙、第1磨牙、第3磨牙、第2前磨牙和第1前磨牙.(2)对选择适宜长度的牙种植体,避免牙种植体损伤下牙槽神经等具有重要意义.

  • 基于CBCT的下颌后牙区骨内重要解剖结构研究

    作者:王艳;何邕江;陈俊;刘蓉

    目的 利用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软件分析系统NNT Viewer对活体下颌骨三维影像重建测量,研究下颌神经管与邻近解剖结构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100例CBCT影像资料,在下颌骨横截面上测量:①下颌第一前磨牙至同侧第二磨牙各牙牙根中点、根尖与颊舌侧骨壁的距离;②下颌神经管与每个后牙根尖之间及与之相对应的颊舌侧骨壁、牙槽嵴顶和下颌骨下缘的距离.结果 下颌第一前磨牙至同侧第二磨牙各牙牙根与颊、舌侧骨壁之间的距离,在牙根中点处分别为1.26~5.02 mm、3.74~4.45 mm,在根尖处分别为3.85~ 9.23 mm、5.43~7.94 mm;下颌第二前磨牙至同侧第二磨牙各牙根尖与下颌神经管之间的距离为5.31 ~8.19 mm.下颌第二前磨牙至同侧第二磨牙各牙根尖下方处的下颌神经管与颊、舌侧骨壁之间的距离分别为3.71 ~7.62 mm、2.91 ~4.12 mm,与牙槽嵴顶之间的距离为17.09 ~ 19.22 mm,与下颌骨下缘之间的距离为8.22~ 9.28 mm.结论 下颌后牙(下颌第三磨牙除外)牙根及下颌神经管与颊侧骨壁之间的距离由前往后逐渐变大.下颌神经管距离第二磨牙远中根近,距离第一磨牙两根远;与牙槽嵴顶的距离,在第一磨牙处大,第二磨牙处小;与下颌骨下缘的距离,在第二磨牙处大,第一磨牙近中根处小.

  • 下颌后牙单端桥及其支持组织修复前后有限元模型建立

    作者:唐亮;郭莹;潘燕环

    目的:建立下颌后牙单端固定桥及其支持组织修复前后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方法:以人类正常牙列完整的下颌骨标本为建模基础,采用CT扫描技术,利用AutoCAD与ANSYS软件建立左侧下颌后牙单端固定桥及其支持组织修复前后的几何模型和三维有限元模型.结果:构建的下颌后牙单端固定桥修复前后的几何模型接近中国人牙齿的实际尺寸.修复前、后牙体、牙周膜及牙槽骨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分别划分为142 640个节点、101 938个单元和168 756个节点、119499个单元.结论:采用CT扫描技术,结合AutoCAD与ANSYS软件所建模型结构层次清晰、单元划分精细,具有良好的形态相似性和还原性,能够满足模拟加载的需要.

  • 不翻瓣种植在下颌后牙种植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作者:戴方毅;刘敏;付汉斌

    目的:探讨不翻瓣种植在下颌后牙种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8月至2017年7月本院收治的下颌后牙种植患者4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观察组给予不翻瓣种植术治疗,而对照组采用常规的翻瓣种植术治疗,分别对两组种植术后的出血指数、探诊深度、改良菌斑指数、牙龈美观度、术后24 h疼痛程度及骨吸收量的变化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术后出血指数、探诊深度、改良菌斑指数、24 h疼痛程度及周边骨吸收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牙龈美观度Ⅲ级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翻瓣种植术不仅对患者牙龈边缘及美观度具有较好的效果,而且能显著降低种植体周边的骨吸收量.

  • 粘结固定桥修复单个后牙缺失的临床研究

    作者:彭蓓;储雯;张婉丽;杨杨;张晓渝;王祥云;黄大海

    目的 观察改良C型粘结固定桥修复下颌单个后牙缺失伴桥基牙倾斜的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口腔门诊下颌单个后牙缺失并伴远端基牙向近中或舌侧倾斜的32例患者,采用改良C型粘结桥修复,修复体粘结后即刻、半年、la和2a观察,对修复体边缘适合性、基牙菌斑指数、X线片检查和患者主观感受等方面进行评价.结果 修复后半年内复查,未有一例失败,基牙菌斑指数与对照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0.5~2a定期复查有4例舌侧属翼板松脱,但患者自觉咀嚼功能良好,X线片显示基牙牙周膜间隙无异常,基牙菌斑指数与对照牙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C型粘结固定桥修复下颌单个后牙缺失,短期临床修复效果较好,树脂粘接技术也能满足临床修复的要求,但修复后牙周的维护是很有必要的.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