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血液透析滤过清除β2-MG的研究

    作者:弓在春;黄雯;姜丽平;王颖

    目的:观察血液透析滤过(HDF)对慢性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清除效果及透析充分性。方法: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17例慢性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一次HDF前、后血清中β2-MG水平,并与同批患者行血液透析(HD)时的透析充分性和临床表现进行比较。结果:一次HDF后血清β2-MG水平明显下降,与HDF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HDF前(38.33±16.35)mg/L,HDF后(7.98±3.92)mg/L,P<0.001],HDF时KT/V值与TACurea优于HD时,而且患者均具有良好的透析耐受性。结论:HDF可有效地清除血清中β2-MG。HDF的透析充分性和透析耐受性均好于HD。

  • 家庭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的应用

    作者:彭小梅;龚智峰;陈志团

    目的:探讨对肾衰竭患者实行家庭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的应用.方法:29例终末期肾脏病患者采用O型管道装置或双联系统,经心理及操作培训后,实行家庭CAPD治疗734.5透析月,观察患者透析状态、生活质量、并发症、死亡原因.结果:观察5年期间29例患者存活继续腹透17例,退出3例,死亡9例;CAPD期间生活质量较高;14例患者出现营养不良,13例中24例次出现代谢方面副作用,感染性腹膜炎仅2例次;10例患者因透析不充分,而出现营养不良;脑出血(尤其是外伤性脑出血)是第一位死因.结论:家庭CAPD生活质量高;营养不良是其主要的副作用;充分透析可预防营养不良的发生;控制血压、减少意外发生是预防脑出血的关键.

  • 中心静脉长期留置导管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杨郁葱;王微;鲁淑敏

    目的:观察中心静脉长期留置导管(导管组)及动静脉内瘘(内瘘组)作为两种长期血管通路对血透患者透析充分性及并发症的影响,探讨中心静脉长期留置导管在维持性血透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0-01—2014-02新入维持性血透患者,导管组及内瘘组各10例,主要观察指标为尿素清除率( Kt/V )、大血流量、观察终点前1个月内射血分数( EF )以及随访期内两组患者感染、血栓及死亡发生情况。结果导管组使用时间(25.3±5.2)个月,内瘘组使用时间(29.3±1.7)个月,导管组大血流量、通路使用时间、Kt/V值均低于内瘘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导管组EF值高于内瘘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导管组感染率、血栓发生率及死亡率均高于内瘘组。结论导管组及内瘘组均可以达到充分透析,但导管组感染率、血栓发生率及死亡率高于内瘘组,提示当内瘘失败时,长期管仍可作为维持性血透患者建立长期血管通路的替代方法,临床价值肯定。

  • 不同血管通路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作者:何媛芳

    目的 探讨不同血管通路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11—2014年收治的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30例,根据血管通路不同分为内瘘组80例和导管组50例.内瘘组患者采取动静脉内瘘进行血液透析,导管组患者采取深静脉长期留置导管进行血液透析.比较两组患者透析4周后透析充分性指标〔尿素清除率(Kt/V)、尿素下降率(URR)、大血流量〕、营养学指标〔血红蛋白(Hb)、血浆清蛋白(Alb)、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并记录两组患者通路使用时间、病死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内瘘组患者Kt/V、URR、大血流量高于导管组(P<0.05).两组患者Hb、ALb、TC、TG、HDL、LD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内瘘组患者通路使用时间长于导管组,病死率、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导管组(P<0.05).结论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行动静脉内瘘进行血液透析的透析充分性较好,可在不丢失机体营养物质的情况下降低病死率,且安全性高.

  • 血液透析患者长期生存率与透析充分性微炎症状态及营养状态的关系

    作者:谢敏妍

    目的:观察血液透析患者长期生存率与透析充分性、微炎症状态及营养状态的关系.方法:选择2006年6月至2011年6月我院血液净化中心行血液透析治疗的ESRD患者80例,检测评价透析充分性,微炎症及营养状态的各项指标,观察生存期与各项指标间的关系.结果:长期生存率与透析充分性评估指标Kt/V呈显著的相关和回归关系;与微炎症状态评估指标CRP 、TL-6、TNF-a呈显著程度的相关和回归关系;评估患者的营养状态的MQ-SGA、TP、ALB各指标呈不同程度的相关和回归关系.结论:充分的血液透析,微炎症状态及营养状况的改善可提高血液透析患者长期生存率;在上述各指标中,Kt/V、MQ-SGA、IL-6是影响长期生存率的独立因素.

  • 持续质量改进对老年腹膜透析患者营养炎症透析充分性和心血管事件的影响

    作者:孙琪;胡玉清;洪月芬;陈丽云;梁萌

    目的:研究持续质量改进(CQI)对老年腹膜透析患者的临床作用及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开展CQI期间坚持腹膜透析的老年患者23例,对比观察开展CQI前后患者的营养、炎症、透析充分性情况及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实施CQI后患者营养及透析充分性指标水平明显提高,炎症指标水平明显降低,腹膜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腹膜透析患者实施CQI,能够有效改善其营养、炎症状况,增强透析充分性,减少心血管事件发生.

  • 血液透析患者长期生存率与透析充分性微炎症状态营养状态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李庆安;刘春慧;肖清华;王湘川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长期生存率与透析充分性、微炎症状态及营养状态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组患者选取我院自2008年6月至2010年12月,来我院诊治的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136例,测定患者血液透析充分性(血清iPTH、β2-MG、BUN并计算Kt/V、nPCR)、微炎症状态(血清CRP、IL-6、TNF-α)以及营养状态的相关指标,分析探讨与血液透析患者长期生存率的关系.结果:①运用寿命表分析136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8.63%、43.21%、28.93%.②血液透析充分性:血清iPTH(835.72±220.12)ug/L、β2-MG(31721.21±8236.37)ug/L、Kt/V(1.32±0.27).③微炎症:测定血清CRP(25.87±21.87)ug/L、IL-6(83.47±21.41)ug/L、TNF-α(25.637±16.82)ug/L.④营养评估:HGS(24.71±8.41)Kg、BSF (5.73±1.42)mm、TSF(14.21±2.48)mm、MAC(24.39±7.21)cm、MAMC (21.75±4.38)cm、AMA (28.43±5.45)cm2、Alb(35.65±11.43)g/L、TF(1.71±0.41)g/L、Hb(85.73±14.46)g/L、nPCR(0.71±0.12)g.kg-1.d-1、IGF-1(57.12±11.12)ug/L、IGFBP(6369±726.12)ug/L、MQSGA(11.62±2.93).⑤运用非条件性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透析充分性、机体微炎症与MHD患者营养状态(MQ-SGA)成不同程度相关和回归关系,血液透析患者长期生存率与透析充分性、微炎症状态以及营养状态呈明显相关.结论:透析充分性及机体微炎症状态对MHD患者营养状况有重要影响,这些因素可以直接影响血液透析患者长期生存率.

  • MMP/TIMP在终末期肾病心血管事件中的意义

    作者:王玉洁;胡承刚;彭素英;曹灵

    目的::本文通过检测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中MMPs/TIMPs的含量,探讨其在终末期肾病中心血管中的意义,评价透析充分性对ESRD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影响。方法:(1)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肾脏内科收治住院的ESRD患者(为期观察一年),进行不同分组行MMPs/TIMPs及相关指标的检测;(2)并通过超声心动图进一步证明血液透析对心血管事件的影响。结果:(1)MMPs/TIMPs均较正常对照组有所升高,其中MMP-10随着透析时间的延长而逐渐下降,TIMP逐渐升高(P<0.05);(2)超声心动图显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ESRD患者左心室扩张明显,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减小,心脏射血分数明显减低,透析越充分,心血管疾病发生率越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MMP-10在终末期肾脏病中可能是预测心血管事件的标志物;(2)透析充分性是评价ESRD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

  • 两种不同透析方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临床疗效的观察

    作者:罗艺;黄统生

    目的:探究普通血液透析及联合血液灌流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时在临床疗效方面存在的差异.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8年7月我院血液净化中心收治的规律性透析治疗患者142例为研究对象,其中血液透析组(HD组)患者共82例,而血液透析联合血流灌注组(HD+HP组)患者共60例.分别对两组患者的钙磷代谢、透析充分性、营养状况、贫血等方面进行评价,比较两者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临床疗效的差异.结果:经过1年的规律治疗后,HD+HP组钙磷代谢紊乱、贫血、Kt/V的改善幅度优于HD组,而白蛋白显著高于HD组,β2-MG显著低于HD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相比单纯血液透析更具有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具有更高的透析充分性,清除β2微球蛋白等尿毒素分子更加彻底;(2)更好地改善机体的贫血状态和营养状况;(3)纠正钙磷代谢紊乱,延缓继发性甲状旁腺亢进进展.

  • 低成本腹膜透析治疗方案的探讨

    作者:吕晶;薛武军;尹爱萍;靳引红;梁嫦娜;李昭;杨亚丽

    目的 探讨用低成本方案对经济困难的患者行维持性腹膜透析治疗的可能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腹膜透析中心12例因经济困难行小剂量(<4 000 ml/d=腹膜透析的患者,调查患者透析12个月时每周尿素清除率(Kt/V)、每日蛋白摄入量(DPI)、每日热量总摄入量(TDEI)(饮食中每日热量摄入量与每日腹透液吸收葡萄糖产生的热量之和),同时调查患者平均医疗费用情况,用MDRD公式计算患者进入透析时的肾小球滤过率(GFR).用主观全面营养评估法(SGA)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用karnofsky活动指数评分评价患者的活动能力.比较透析12个月与透析开始时血清清蛋白、血红蛋白、康复状况、营养状况,并调查透析12个月时的治疗费用.结果 12例患者进入透析时的GFR为(5.2±1.6)ml/min,12个月后GFR为(1.4±1.1)ml/min(P<0.01=,平均 DPI由(0.97±0.42) g·kg-1·d-1降至(0.65±0.12) g·kg-1·d-1(P<0.05=,总DEI由(21.3±2.0)kcal·kg-1·d-1升高至(25.4±3.7)kcal·kg-1·d-1(P<0.05=,平均残肾Kt/V由(0.98±0.45)降至(0.43±0.30)(P<0.01=,平均总Kt/V由(1.72±0.84)降至(1.35±0.41)(P<0.05=.透析9个月时血红蛋白由(78.6±19.4)g/d升高至(101.8±27.5)g/L(P<0.01=,血清清蛋白由(33.6±7.6)g/L升高至(36.1±10.4)g/L,血尿素氮由(34.0±8.2)mmol/L降至(28.4±9.4)mmol/L(P<0.05=,血肌酐由(823.7±146.4)μmol/L降至(762.0±192.6)μmol/L(P<0.05=.但12个月时血红蛋白再次降至(88.6±28.7)g/L,仍高于开始透析时(P<0.05=,清蛋白降至(33.6±7.6)g/L,血尿素氮再次升高至(32.6±7.7)mmol/L,与开始透析时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肌酐升高至(1 025.5±233.1)μmol/L,高于开始透析时的水平(P<0.01=.治疗12个月时,平均透析液浓度较开始透析时明显升高 (P<0.05=,平均动脉压由(107.2±92.9)mm Hg降至(103.5±17.8)mm Hg(P<0.05=.仅3例患者出现下肢轻度水肿,1例患者出现心衰.SGA评估营养不良的发生率由8/12降低为4/12(P<0.05=.治疗12个月时,6例患者康复情况良好,每月平均医疗费用为(2 833.3±1 040 8)元.结论 在保证能量摄入的基础上,给予低蛋白饮食,同时减少透析剂量可大限度地降低医疗费用.透析早期,严格的水盐控制可避免产生容量超负荷,饮食调整及一些非药物治疗都有利于患者节省开支,提高患者的社会回归状况.但随着残肾功能的丧失,如果透析剂量不能逐渐增加,可能会出现毒素蓄积,营养不良,活动能力减退,水负荷增多的现象.

  • 深静脉长期留置导管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刘群;刘惠兰;段晓峰

    目的 观察深静脉长期留置导管作为血透长期通路的效果及并发症.方法 我科2004年7月~2006年10月行深静脉长期留置导管8例,观察导管使用情况及并发症,并以尿素下降率(URR)和尿素清除率(Kt/V)为指标评价透析效果.结果 采用颈内静脉置管8例次,采用股静脉置管3例次,导管使用时间为2 ~ 26个月,平均(11.3±8.2)个月,进行维持性血透1400余次.常见并发症:导管内血栓形成4例,3例再通,1例放弃长期导管;3例患者共发生5次导管相关性感染,经抗炎治疗导管均继续使用.8例的平均URR 67%,平均Kt/V 1.3.结论 深静脉长期留置导管进行血液透析可以达到充分透析;良好的导管留置技术和护理,可以提高导管的使用效果,减少并发症.

  • 血液透析滤过装置连续使用对透析充分性的影响

    作者:王秀珍;车伟伟;赵德龙;张芳;季英杰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滤过装置使用4 h后,再次连续使用4 h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透析充分性的影响.方法 入选2017年1月—5月我院血液净化中心透析龄≥3个月的MHD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上午组和下午组,上午组39例,下午组41例.上午组患者上机时间06:30~07:00,下午组上机时间11:30~12:00.上午组患者下机后,对血液透析滤过装置进行消毒,消毒合格后下午组患者上机,采集患者透析前、后的血标本,计算spKt/V、URR、β2微球蛋白清除率.结果 上午组spKt/V、URR、β2微球蛋白清除率与下午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血液透析滤过装置使用4 h后再次连续使用4 h,不会对MHD患者透析充分性造成影响,血液透析滤过装置数量有限的医疗机构,可以采取3班或更多班次透析,以提高血液透析滤过装置使用效率,满足更多MHD患者的透析需求.

  • 行为转变理论模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透析充分性的影响

    作者:付航羽;孙亚南

    [目的]研究行为转变理论模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透析充分性的影响。[方法]将我院血液净化中心的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透析护理,观察组在常规透析护理基础上应用行为转变理论模式。通过临床综合指标和尿素清除指标评估两组病人透析充分性。[结果]两组病人干体重、超滤量、血钾、血磷、血清白蛋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尿素下降分数(URR%)与尿素清除指素(KT/V)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应用行为转变理论模式可以纠正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认知偏差,促进自我管理,利于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达到充分透析的目的。

  • 糖尿病肾病病人行血液透析充分性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张桂芝;李寒;陈凯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的临床特点及影响其透析充分性的相关因素.[方法]将122例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分为糖尿病肾病组(60例)和非糖尿病肾病组(62例),收集病人临床资料,观察病人的一般资料、贫血及营养状况、透析充分性(Kt/V)和并发症发生情况,分析糖尿病肾病组病人的临床特点及影响其透析充分性的相关因素.[结果]糖尿病肾病组病人Kt/V、血红蛋白和清蛋白明显低于非糖尿病肾病组(P<0.05),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糖尿病肾病组(P<0.05),透析不充分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糖尿病肾病组(P<0.05);并发症、透析血流速度、清蛋白和血糖是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透析充分性的影响因素.[结论]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病人的临床特点是透析不充分、贫血发生率较高、营养状况低下和并发症较多,其中并发症、透析血流速度、清蛋白和血糖是影响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透析充分性的独立危险因素.

  • 单腔管与双腔管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比较

    作者:殷雷珍;余江萍

    静脉留置导管建立血液透析通路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目前临床上使用的导管有留置单腔导管(简称单腔管)与留置双腔导管(简称双腔管),在使用过程中,有人认为单腔管效果好,有人认为双腔管效果好.带着这个问题,我科护理人员2004年1月-2005年5月对急需血液透析病人采用随机使用单腔管与双腔管建立血液透析通路,进行观察研究.现将两种导管置管的插管情况、导管使用情况及透析充分性做一比较,报道如下.

  • 规律性尿激酶封管预防血液透析中心静脉导管栓塞的护理研究

    作者:张玫;刘航;郭苹

    随着血液透析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尿毒症病人的存活时间越来越长.对于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而言,良好的血管通路是其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对于自身血管条件差无法建立动静脉内瘘的病人,进行中心静脉插管越来越多的成为病人进行透析的通路选择.但有诸多因素影响导管的通畅,其中导管栓塞是影响管路通畅、降低使用寿命和影响透析充分性的主要因素.常规各透析中心采用肝素液封管,但不能降低中心静脉导管栓塞的发生,用大剂量的尿激酶溶栓治疗效果是肯定的,但同时增加了出血的副反应[1].因此,我中心采用随机对照方法,观察定期使用尿激酶封管对预防导管栓塞的作用.

  • 家庭护理干预对腹膜透析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

    作者:李淑梅;陈香文

    透析治疗的目标是让病人恢复正常的生活,也就是透析的目的不但是为了延长病人的生存时间,而且为了使病人在透析期间能维持良好的生存质量,更多地参与社会[1].然而透析必然改变了病人的生活方式,透析成为生活中的一部分,病人在面对或适应这种新生活方式的过程中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另外透析过程中出现的诸多躯体症状给病人带来了不同程度的不适,这些因素都可能导致病人生存质量的下降[2].研究表明选择腹膜透析(PD)的病人逐渐增多[3].腹膜透析病人多在家中进行操作,此次研究分析了通过进行家庭护理干预,干预内容包括:心理行为干预,饮食指导,日常生活指导,无菌操作指导,并发症的预防,医疗护理指导等,影响病人腹膜透析充分性、并发症的发生及生存质量的可能因素,旨在谋求长期提高病人生存质量的途径.现介绍如下.

  • 血透相关性腹水与透析充分性的关系探讨

    作者:柳昔敖

    血液透析是终末期肾病的一种主要治疗方法.血透相关性腹水仍时有发生,影响患者长期生存和生活质量.笔者对我院1997年~2000年血透病人中的27例合并腹水患者用评价透析充分性与否参数:平均时间尿素氮浓度(TACurea)、蛋白分解率(PCR)、尿素清除指数(Kt/V)、营养指标以及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等,在腹水发生前后各项目参数指标进行量化比较,并与无腹水血透患者作随机对照.现将该27例合并腹水患者情况报道如下.

  • 个性化干预对MHD患者透析充分性的影响

    作者:张晓英;唐春苑;叶晓青

    目的:探讨个性化干预措施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充分性的影响。方法:选择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尿素清除数(Kt/V)小于1.2的患者53例,根据体重、内瘘条件、血液再循环、透析时间、透析器、液体状况等原因,分别进行个性化干预。结果:53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干预后血流量(244.53±24.224)ml/min较干预前(223.40±22.87)ml/min显著增加,透析器膜面积干预后(1.71±0.13)m2较干预前(1.66±0.17)m2也显著增加。患者的Kt/V干预后(1.35±0.19)较干预前(1.07±0.10)显著改善。结论:通过采取个体化干预措施能显著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透析充分性。

  • 腹膜透析患者如何达到长期充分性透析

    作者:邵蓉蓉

    透析充分性是影响腹透患者长期生存的主要因素,而影响透析充分性的主要因素是透析剂量,腹膜转运功能,残余肾功能,体表面积,而这些指标又是不断变化的动态指标,因此我们透析方案必须不断修改.

268 条记录 6/14 页 « 12345678...131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