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准分子激光器的基本原理与眼科应用
本文介绍了准分子激光器的工作原理和基本结构,总结了其在眼科临床上的应用以及技术发展.
-
ESRIS准分子激光治疗仪工作原理及故障维修
准分子激光治疗仪作为解决近视、远视、散光的眼科医疗设备在各大医院已广泛使用,针对此类价值昂贵、运行条件苛刻的激光类设备各医院相互交流较少,就我院此台准分子光路原理及故障维修进行介绍,谨供参考.
-
UPS技术在医用微机中的应用
随着微电子技术的日益提高及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以数字化处理为基础的计算机电路,越来越普遍地应用于各类型的医疗仪器中.如MRI、CT、ECT、DR、CR、准分子、超声诊断仪、生化分析仪,心电图、脑电图等,既满足了设备的准确性、可靠性和稳定性,又满足了科研及临床需要.遗憾的是:我国电网负荷日趋增长,电压过高、过低或忽高忽低、频率不稳、电网突然掉电等现象时有发生,客观上对计算机系统造成损害.轻则存储器中的数据丢失,重则整个系统瘫痪.电源故障所造成的损伤不言而喻.因此,要保证医用设备的正常运行,净化电源已成为急需.作为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集电子、电力与控制于一体的,被公认为"保护神"的不间断电源(UPS)应用而生.
-
准分子屈光手术并发症及手术发展方向
激光近视手术安全有效,但准分子屈光手术仍有极少数人术后发生各种并发症,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对准分子屈光手术,患者应该仍然要保持谨慎态度,屈光医师也应严格把握适应证,不能盲目扩大适应证,同时要大力推广先进技术,确保手术质量.现就准分子目前常见问题综述如下.
-
低价竞争不足取
近,郑州一家医院高调推出准分子LASIK手术治疗近视超低价--999元/双眼.如此低的价格在全国前所未有,也一举打破了大众对该类手术低价格的心理预期.一时间媒体对此高度关注,质疑者有之,赞扬者有之.
-
个性化护理在准分子激光治疗性角膜切削术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个性化护理模式在准分子激光治疗性角膜切削术(PTK)中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 将24例大泡性角膜病变行PTK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个性化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疗效、疼痛评分、焦虑评分及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焦虑评分、术后疼痛度及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有两例角膜接触镜丢失,两组均无术后并发症.结论 PTK治疗大泡性角膜病变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个性化护理增强了患者术中配合意识及心理承受能力,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
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后角膜和房水中微量元素分析
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photorefractive keratectomy, PRK)治疗近视眼是目前眼科界热门话题之一[1],研究证实PRK治疗近视眼比其它近视矫正方法安全、有效、预测性好[2].但PRK术后角膜和房水中微量元素的测定尚未见报道.我们通过在兔角膜上进行PRK手术,分析兔眼角膜和房水中微量元素锌、铁、铜和锰的变化,以探讨PRK术后角膜的生理和生化改变.
-
准分子激光原位切削术与准分子表层切削术矫治近视的临床疗效
目的 对比采用准分子激光原位切削术和准分子表层切削术进行矫治近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6月我院收治的近视患者1208例,根据治疗手术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A组和B组各604例,其中A组近视患者采用准分子激光原位切削术,而B组患者则采用准分子表层切削术.观察两组患者在术后视力恢复情况以及术后异常症状和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经治疗后视力均较手术前有显著的改善,而A组患者近期的改善状况优于B组患者;术后出现轻度流泪、疼痛异物感等异常症状的发生率B组高于A组.结论 采用准分子激光原位切削术进行矫治近视其临床疗效较准分子表层切削术好,术后异常症状较少,是目前受青睐的一种矫治手术.
-
光疗治疗银屑病的研究进展
目前治疗银屑病的方法较多,但治疗效果令人满意的方法尚少。光疗是治疗银屑病的一种有效方法,与药物联合应用不仅可以提高疗效,还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现将近年光疗治疗银屑病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
角膜屈光手术光学区及有效光学区的研究进展
角膜屈光手术光学区及术后形成的有效光学区大小对视觉质量有着显著影响,研究证实,部分患者出现的夜视力降低、眩光及光晕等视觉不良症状与有效光学区较预计光学区偏小有关.作为激光切削前后提供功能性视觉的角膜表面区域,对有效光学区的精确测量和正确评估极为重要,这不仅可以有效指导手术方案的设计,还可减少或避免手术并发症的产生.
-
不同准分子激光治疗仪对角膜组织切削深度预测性的评价
目的 评价蔡司 MEL80和威视VISX Star S4两种准分子激光治疗仪切削深度的预测性.设计前瞻性对比研究.研究对象84例(168眼)近视及散光患者.方法 采用眼前节OCT分别测量两种激光仪治疗前后患者的角膜厚度,计算实际切削量,与相应仪器显示的预计切削量比较,并对其差异值作回归分析.主要指标角膜厚度、切削深度.结果 蔡司MEL80实际切削量与预计切削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威视VISX Star S4实际切削量大于预计切削量,在中度近视组和高度近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切削量为实际切削量与预计切削量的差值,威视△切削量与近视、散光相关分析,r=0.643,P=0.000,具有高度相关性.其回归方程为:△切削量(VISX Star S4)=2.324 *|近视|+5.270*|散光|-6.772.结论 不同的准分子激光治疗仪其预测切削深度与实际深度存在差异,临床医师需掌握其特点,以提高LASIK手术的安全性.
-
经上皮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中应用丝裂霉素C作用的观察
目的 观察在经上皮准分子激光光学屈光性角膜切削术(TPRK)中应用丝裂霉素C(MMC)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非随机对照研究.分析TPRK 61例(122眼)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分为两组:A组,30例(60眼)术中将浸有0.02%MMC的海绵片覆盖于角膜切削区20~40 s.B组,31例(62眼)术中未用MMC.术后定期随访观察6个月.结果 术后眼部刺激症状B组较轻,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582,P=0.000);术后3 d、10 d角膜上皮修复更快,两组角膜上皮愈合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0.007).随访3 d、10 d、1及3个月达术前佳矫正视力(BCVA)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39,P=0.508;χ2=2.367,P=0.124;χ2=0.370,P=0.543;χ2=0.919,P=0.338).术后6个月角膜haze发生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26,P=0.190).结论 TPRK术中不用MMC可减轻术后眼部刺激症状,角膜上皮修复较快,而且对视力恢复及角膜haze发生无影响.
-
智能脉冲技术辅助的角膜表层屈光手术早期临床观察
目的 比较智能脉冲技术辅助的经上皮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transepithelial photorefractive keratectomy,TPRK)与普通TPRK矫正近视手术术后早期眼部刺激症状及视力情况.方法 回顾性研究.45例(90眼)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22例(44眼)行普通TPRK.智能组23例(46眼)行智能TPRK.术后随访3个月.结果 智能组术后眼部刺激症状较轻,术后1d及3d的视力恢复较对照组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24).术后10 d、1个月及3个月两组间视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277,0.504,0.164).两组术前及术后3个月角膜地形图表面规则指数和表面非对称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90,0.130,0.126,0.201).结论 智能TPRK术后眼部刺激症状较轻,早期视力恢复较快.
-
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矫正大龄近视的效果
目的 探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矫正大龄近视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 对76例(150眼)接受LASIK手术的大龄(40-49岁)近视进行随访,评价手术的安全性和手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的疗效.结果 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149眼获得预期的裸眼视力.手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干眼的发生率分别为46.1%(35例)、30.3%(23例)、22.4%(17例);夜视觉干扰症状的发生率分别为26.0%(39眼)、17.33%(26眼)、12.0%(18眼);近距离阅读困难或视疲劳的发生率分别为59.21%(45例)、46.05%(35例)、26.32%(20例).手术后6个月,有5例(6.58%)近距离阅读时需配戴老视镜.结论 对大龄近视患者,LASIK手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校治方法.干眼、夜视觉干扰、术后老视仍是有待解决的问题.
-
准分子激光手术对角膜内皮细胞影响的观察
目的 观察准分子激光手术对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方法 在我院行准分子激光手术的近视217例(434只眼),依据术前角膜厚度和近视屈光度而采取不同的手术方法,分为三个组.分别是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组),148只眼;前弹力层下准分子激光角膜磨镶术(SBK组),146只眼及上皮瓣下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Epi-LASIK组),140只眼.观察术前及术后1周、1个月、3个月和1年以共焦显微镜观察角膜中央区内皮细胞的形态,并对其密度、平均面积及边数、变异系数和六角形细胞百分比等进行分析.结果 LASIK组和Epi-LASIK组术后1周可见角膜中央少部分内皮细胞水肿,六边形形态不规则;三个组术后1周及1个月六角形细胞百分比均较术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1年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平均面积及边数、细胞面积变异系数与术前分别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准分子激光矫正近视的不同手术方式均不造成角膜中央内皮细胞密度的降低,但术后短时间内六角形细胞百分比一度降低,临床上应引起注意.
-
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治疗近视的初步观察
目的 评价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LASEK)治疗近视的临床效果.方法 我院LASEK手术25例50眼与同时期进行的LASIK手术的25例50眼,进行对比观察,两组均用Technolas 217Z准分子激光机,由同一位医生使用相同程序进行手术.术后随访3月,对术后裸眼视力、佳矫正视力及屈光状态进行对比.结果 术后1周、1月和3月的屈光检查结果LASEK组等效球镜度依次为(+0.85±0.64)D,(+0.25±0.78)D,和(-0.28±0.38)D;LASIK组则为(+0.28±0.84)D,(-0.34±0.53)D,和(-0.32±0.40)D.两组间差异,术后1周和1月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和1月、3月裸眼视力≥1.0者,LASEK组依次为50%、96%和97%而LASIK组则为95%、97%和97%,两组间差异术后1周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1月、3月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LASEK组手术后3天内有不同程度的畏光流泪等症状,5天内上皮完全愈合.结论 LASEK具有与LASIK相同的临床效果,LASEK更适用于角膜较薄的近视.并避免了相关的并发症,但术后早期的疼痛及视力恢复较慢是其美中不足之处.
关键词: 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 角膜原位磨镶术 准分子 近视 -
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后角膜上皮下浑浊及处理
目的 研究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后角膜上皮下浑浊(haze)的原因并讨论其治疗方法.方法 将300眼分为轻、中度近视两组,术后1、3、6、12月观察haze情况.对术后6、12月的男、女患者和术后用药的长短,激光光斑直径及能量所出现的haze分别进行分析.结果 轻度近视在术后6月,中度近视在术后3月时haze明显.术后12月时0级haze多.结论 haze与术后时间、术前屈光度、滴眼持续时间、激光的光斑直径和能量大小有关.
-
兔眼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术前术后眼压因素分析对比
目的 比较动态轮廓眼压计(DCT),非接触眼压计(NCT)在家兔LASIK手术前后的应用价值.方法 健康新西兰大耳白兔120只,于手术前和术后1个月用Pentacam系统测量中央角膜厚度和角膜曲率后,分别用DCT、NCT,并用Pentacam系统的Ehlers、Shah、Dresden、Orssengo/Pye和Kohlhaas 5种眼压校正方法对眼压值进行校正,将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DCT测量值在手术前后均高,DCT值和Ehlers法校正值术前术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方法,眼压校正值术前术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低于术前.术前术后各组眼压值之间呈正相关性.结论 DCT测量眼压结果不受角膜厚度、角膜曲率及眼轴长度的影响,可作为LASIK术后眼压测量的首选方法,NCT校正法对LASIK术后准确测量眼压的有力补充,可适应于角膜屈光手术后患者眼压的测量和评估.
-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中采用飞秒激光和角膜刀制作角膜瓣的对比分析
目的 探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中采用飞秒激光和前弹力层下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SBK)角膜刀制作110μm角膜瓣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病例对照研究.在对60例(120只眼)近视眼患者进行LASIK,术中分别使用飞秒激光(FS200型,美国Alcon公司)和SBK角膜刀(法国Moria公司)制作110 μm角膜瓣各30例(60只眼),先右眼后左眼,术中测量制瓣前中心角膜及制瓣后中心角膜厚度.样本均数的方差齐性检验采用Levene法,各组样本均数的正态性分布检验经Kolmogorov-Smirnov法结果为正态性分布.术前的基线资料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患者左右眼间角膜瓣厚度的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角膜瓣厚度与手术前各种相关因素的关系分析采用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飞秒激光组患者右眼和左眼的平均角膜瓣厚度分别为(114.0±6.6)和(111.4±7.6)μ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9,P=0.12).经逐步回归证实飞秒激光制作角膜瓣厚度与手术前年龄、屈光度、角膜厚度、曲率、角膜横径等均无关.角膜刀组患者右眼和左眼的角膜瓣厚度分别为(110.6±7.4)和(108.2±6.1)μ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019,P=0.054).经逐步回归,只有手术前角膜厚度纳入方程,与年龄、曲率、角膜直径、角膜瓣直径等无关:角膜瓣厚度=67.769+0.076×角膜厚度(F=5.626,P=0.021).角膜瓣厚度和手术前角膜厚度呈正相关(r=0.297,P=0.021).结论 FS200飞秒激光和SBK角膜刀均可很好制作出110 μm左右厚度的角膜瓣.FS200飞秒激光制瓣个性化程度更高,SBK角膜刀的角膜瓣厚度与术前角膜厚度呈正相关.
-
SMILE和飞秒激光制瓣的LASIK术后角膜前表面非球面性的对比研究
目的:评估和对比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和飞秒激光制瓣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FS-LASIK)角膜前表面非球面性的变化特点。方法病例对照研究。收集自愿选择行SMILE手术的屈光不正患者45例作为试验组,另收集行FS-LASIK的屈光不正患者33例作为对照组。均选右眼为研究眼,于术前、术后1周及1、3、6个月分别测量患者角膜前表面6、7、8、9 mm直径范围下的非球面系数Q值,对两组间的Q值变化特点进行对比分析。分析Q值变化量与中央切削深度(CCD)的相关关系。两组间一般资料及术前Q值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Q值整体分析采用方差分析。结果术后1周时角膜前表面Q值,SMILE组分别为:0.85±0.31、0.80±0.28、0.69±0.25、0.51±0.23;FS-LASIK组分别为:1.13±0.56、1.01±0.47、0.80±0.39、0.51±0.31。各直径范围下手术前后不同时间所测Q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手术方式与时间之间均存在交互效应;其中6和7mm直径时不同手术方式间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术后1周与术前的Q值差值(ΔQ)在6、7mm直径范围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6mm=0.004,P7mm=0.014)。SMILE组帽直径较FS-LASIK组小;CCD较FS-LASIK组大。各直径范围下ΔQ与帽/瓣直径均无线性关系。各直径范围下ΔQ与CCD均呈线性关系(P<0.05),且FS-LASIK组相关程度优于SMILE组。结论 SMILE与FS-LASIK均会使角膜前表面的Q值由负变正。然而,SMILE对角膜前表面非球面性的影响较FS-LASIK小。(中华眼科杂志,2016,52:681-6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