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肝细胞性肝癌超声造影定量参数与微血管密度对比研究

    作者:周军华;赵玉珍;刘凤欣;纪晓惠;董超;刘红磊

    目的探讨肝细胞性肝癌(HCC)超声造影(CEUS)定量血流灌注参数与肿瘤微血管密度(MVD)的相关性.方法HCC 34例术前行CEUS,造影后以TIC声学定量分析软件绘制时间-强度曲线(TIC),得出病灶达峰时间(PIT)和绝对增强强度(AEI),以上所得参数与术后病理组织免疫组化染色计测的MVD对照,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34例病灶超声造影PIT为(25.21±6.99)s,病灶AEI为(7.44±3.56)dB.术后肿瘤病理MVD为(62.59±23.96);术前超声造影病灶PIT与MVD呈负相关(r=-0.65,P<0.01),病灶AEI与MVD无相关关系.结论 HCC术前超声造影PIT与术后肿瘤组织MVD呈负相关,可用于肿瘤血流灌注的定量评价.

  • 乳腺计算机辅助诊断中DCE-MRI图像特征的选择与分析

    作者:李珂;刘惠

    目的 比较动态对比度增强磁共振成像(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DCE-MRI)图像的形态、纹理和时间强度曲线(time intensity curve,TIC)特征对乳腺病灶良恶性的诊断效果,讨论DCE-MRI图像特征的计算机辅助诊断价值.方法 测量224个乳腺病灶样本(良性样本82个,恶性样本142个)的12个形态学特征、56个基于灰度共生矩阵(gray level co-occurrence matrix,GLCM)的纹理特征以及11个TIC特征,采用平均平方距离准则和SVM分类器评估这三类特征的良恶性分辨能力.结果 反映病灶血流动力学特性的TIC特征的分类性能优(SE 0.9366,SP 0.8293,AUC 0.9495);纹理特征次之(SE 0.9225,SP 0.7195,AUC 0.8835);形态学特征效果差(SE 0.8451,SP 0.6951,AUC 0.8079).研究发现,在上述基础上融合三类特征可优化分类性能.终结合平滑度、紧致度、熵等9个特征参数进行诊断,对乳腺病灶良恶性的分辨效果好,AUC达0.9642.结论 DCE-MRI的TIC特征对恶性乳腺病灶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可以提高乳腺计算机辅助诊断的恶性病灶检出率.综合分析形态、纹理和TIC特征可以提高病灶的诊断特异度,降低良性病灶的误诊率.

  • 基于S-G滤波的超声造影分析参数灌注成像

    作者:王本刚;丁红;彭诗云;许智婷;付甜甜;王文平

    为弥补以往超声造影定量分析软件将感兴趣区(ROI)作为均质的整体区域进行分析的不足,提出一种基于S-G滤波器的在时域内直接处理数据平滑问题的定量分析方法,针对ROI区域内部像素点进行灌注成像参数分析,快速并可大限度地保留原始有用信息.首先获得超声造影的原始DICOM动态医学数据,获取ROI内每个像素点的时间强度曲线,用S-G滤波器对时间强度曲线进行分析,得到反映灌注时相和灌注强度的多项定量分析参数,如到达时间(AT)、达峰时间(TTP)、达峰强度(PI)、平均通过时间(MTT)、曲线下面积(AUC)和上升斜率(RS)等;然后再对像素点参数分别进行彩色编码并以不同颜色显示,从而准确量化和直观显示超声造影的各项灌注参数.为评估该分析方法的稳定性,比较3位研究者分别对15个肝细胞癌病灶的分析结果.经统计,所有参数的组间相关系数(ICC) >0.80,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稳定性.

  • 超声造影在诊断移植肾术后急性肾小管坏死及急性排异中的应用

    作者:叶争渡;蒋天安;韩飞;刘光军;陈江华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在诊断移植肾术后急性肾小管坏死及急性排异中的价值.方法 对34例移植肾患者(23例功能正常,8例出现功能异常并经移植肾活检诊断为急性肾小管坏死,另有3例患者诊断为急性排异患者)在移植术后2周内同时行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检查.常规超声测取移植肾体积、肾动脉及其各级分支阻力指数(R1)和搏动指数(P1),超声造影动态图像利用分析软件获取感兴趣区上升时间(rise time,RT)、达峰时间(time to peak,TTP)等测量指标.结果 急性肾小管坏死组患者叶间动脉与肾皮质之间的上升时间差(△RT)和达峰时间差(△TTP)较正常组患者明显延长,以2者为标准诊断急性肾小管坏死特异性均为91.3%时,其敏感性均可达87.5%.以△RT、△TTP为标准的ROC曲线下面积为97.8%,较以RI、PI为标准的ROC曲线下面积86.1%、86.4%明显升高.结论 超声造影可客观地反应移植肾急性肾小管坏死及急性排异后移植肾皮质血流灌注情况,较常规能更好的诊断急性肾小管坏死.

  • 超声造影定量分析早期兔股骨头坏死的实验研究

    作者:孙淑玮;赵萍;陈钰仪;田媛媛;杨成彬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CEUS)定量分析在早期股骨头坏死血流灌注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12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空白组与模型组,造模5周后行CEUS检查,定量分析时间-强度曲线(TIC),比较两组间始增时间T1 (s)、始增强度E1 (dB)、达峰时间T2 (s)、达峰强度E2 (dB)、始增至达峰时间TTP (s)、曲线灌注斜率K1、衰减斜率K2、平均渡越时间mTT (s),并与病理进行对照.结果 K1、K2、TTP、mTT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TTP、mTT统计学意义显著(P<0.01).结论 CEUS可定量评估早期股骨头坏死血流灌注的改变,可作为早期股骨头坏死的诊断依据.

  • 超声造影联合穿刺活检在肺周围型病变定性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李琪;聂芳;杨丹;汪延芳;李静

    目的 探讨CEUS联合穿刺活检在肺周围型病变定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58例肺周围型病变患者行经皮穿刺活检术,其中97例术前行CEUS检查(试验组),61例术前仅行常规超声检查(对照组).比较两组穿刺次数、诊断阳性率及并发症情况.绘制CEUS时间-强度曲线(TIC),比较试验组中良性与恶性病变TIC的上升时间(RT)、达峰时间(TTP)、曲线上升斜率(WIS)及峰值强度(PI).观察并记录良恶性病变的增强特征.结果 试验组和对照组穿刺病理诊断阳性率分别为94.85%(92/97)和83.61%(51/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平均穿刺次数分别为(2.11士0.48)次和(2.20±0.44)次,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8);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06%(2/97)和4.92%(3/6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2). RT、WIS及PI在良恶性病变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TT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试验组良恶性病变均以不均匀增强为主,良性病变中占77.50%(31/40),恶性病变中占88.46%(46/52),其增强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6).结论 CEUS在肺周围型病变的定性诊断中具有一定价值,对经皮肺穿刺活检具有指导意义.

  • SonoLiver时间强度曲线在肝脏局灶性占位病变超声造影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刘艳;陈文卫;李珏颖;张玉国;孙彬;胡伟;黄秀娟

    目的 探讨SonoLiver时间强度曲线在肝脏局灶性占位病变超声造影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72例二维超声发现的肝脏占位性病变患者(良性组38例,恶性组34例)行超声造影检查.利用SonoLiver软件分别对两组患者超声造影的动态过程进行分析,得到动态血管模式曲线(DVP)及时间强度曲线,分析两组局灶性病变的动态血流灌注特点,计算出两组局灶性病变的峰值强度(IMAX)、上升时间(RT)、达峰时间(TTP)、上升支斜率、下降支斜率的绝对值,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良、恶性两组间的血流灌注特点不同.时间强度曲线示良性组IMAX为(116.96±42.54)%,明显小于恶性组的(221.79±73.83)%(P<0.01);良性组RT为(46.84±13.07)s,明显长于恶性组的(23.30±8.36)s(P<0.01);良性组TTP为(55.74±12.95)s,明显长于恶性组的(26.42±9.52)s(P<0.01);良性组上升支斜率(2.36±0.91)%/s,明显小于恶性组的(8.36±3.34)%/s(P<0.01);良性组下降支斜率的绝对值为(0.74±0.32)%/s,明显小于恶性组的(2.06±0.97)%/s(P<0.01).结论 利用SonoLiver软件分析的时间强度曲线可以对肝脏局灶性占位性病变进行量化分析,并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超声造影定量分析在乳腺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赵红佳;董宝玮;许荣;刘琛;欧阳秋芳

    目的 探讨Qontraxt超声造影定量分析软件在乳腺肿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73例患者78枚乳腺病灶进行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检查,采用Qontraxt软件分析造影参数成像图及时间强度曲线特征,并与病理检查结果 对照.结果 病理检查结果 显示78枚乳腺病灶中恶性病灶47枚,良性病灶31枚.恶性病灶造影参数彩图示造影剂峰值强度高低不等,达峰时间长短不一.而良性病灶造影参数彩图颜色单一,病灶每个区达峰时间较一致.时间强度曲线示恶性肿瘤组峰值强度明显大于良性肿瘤组(P<0.05),平均达峰值时间两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超声对乳腺癌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率分别为70.2%、80.6%、74.4%.超声造影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率分别为87.2%、90.3%、88.5%.联合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率分别为91.5%、93.5%和92.3%.结论 超声造影定量分析的造影参数成像图及时间强度曲线分析有助于乳腺肿瘤的诊断.

  • 常规超声诊断困难的甲状腺结节的超声造影定性及定量研究

    作者:吴琼;姜玉新;房世保;李建初;赵瑞娜;徐景竹;杨筱;朱沈玲;赖兴建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定性指标及定量参数对常规超声诊断困难的甲状腺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 在2011年11月~2015年12月就诊于北京协和医院的甲状腺结节患者中,前瞻性纳入常规超声诊断困难结节,65例患者共71个结节,所有患者均经手术治疗,术前均行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检查.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析超声造影灌注模式及时间强度曲线指标在良恶性鉴别中的意义.结果 恶性组10个(14.1%)结节,其中5个乳头状癌,5个滤泡癌;良性组61个(85.9%)结节,其中44个(72.1%)结节性甲状腺肿,14个(23.0%)腺瘤,3个(4.9%)桥本甲状腺炎.恶性组大径2.80±1.48cm,良性组大径2.89±1.35cm,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造影灌注增强模式在良恶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均匀增强的模式更易发生于恶性病变,诊断敏感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50.0%、95.1%、62.5%、92.1%.余超声造影定性指标(增强方向、增强程度)和超声造影定量参数(增强始增时间、达峰时间、峰值强度、峰值降半时间和相对达峰时间、相对达峰强度)在良恶性病变中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造影增强模式有助于鉴别常规超声诊断困难的甲状腺结节,其他指标均无法有效鉴别良恶性.

  • 超声造影时间强度曲线无创性定量分析代偿期肝硬化的诊断效能

    作者:范梅花;毛平芬;黄品同;叶晓兰;詹银楚

    目的 分析超声造影时间强度曲线对代偿期肝硬化的诊断效能.方法 收集66例乙型肝炎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超声造影并取得病理学检查结果.根据Metavir评分标准将所有患者分为3组:正常或轻微纤维化组(组1,n=35),中、重度纤维化组(组2,n =24),肝硬化组(组3,n=7).比较各组患者超声造影参数,如肝动脉时间-强度曲线斜率梯度(HASG)、门静脉时间-强度曲线斜率梯度(PVSG)、肝静脉时间-强度曲线斜率梯度(HVSG)、肝静脉到达时间(HVAT)、HV-HA渡越时间(HA-HVTT)及HV-PV渡越时间(PV-HVTT)的差异,分析各超声造影参数对代偿期肝硬化的诊断效能.结果 PVSG、肝静脉到达时间、HV-HA渡越时间及HV-PV渡越时间的比较,组1大于组2(30.16±2.77 vs 25.00±2.65,30.52±2.74s vs27.33±1.96s,10.6±0.46s vs 7.65±0.57s,6.68±0.69s vs 3.02±0.27s)、组3(30.16±2.77 vs 20.27±2.01,30.52±2.74s vs25.42±1.83s,10.6±0.46s vs 5.75±0.36s,6.68±0.69s vs 1.98±0.42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2与组3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VSG、HVAT、HA-HVTT及PV-HVTT对肝硬化均有较好的诊断效能,其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21、0.777、0.902、0.940,敏感度分别为91.7%、70.8%、87.5%、75.0%,特异性分别为85.7%、85.7%、85.7%、71.4%.结论 超声造影时间强度曲线参数,特别是门静脉时间强度曲线斜率梯度,对代偿期肝硬化有较高的诊断效能.

  • 超声造影时间强度曲线技术预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新生血管的可行性分析

    作者:蔡秋琼;江怡;王颖;赵云歆;康慧莉;姚广力;梅将军

    目的 通过超声造影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并利用时间强度曲线(TIC)预测斑块内新生血管.方法 回顾性分析笔者医院2011年1月~2014年1月内临床确诊为缺血性脑卒中的患者(由颅脑MRI确诊),且颈动脉超声检查存在颈动脉斑块者47例作为脑卒中组(斑块为软斑,厚达2.5mm,符合造影条件),对其造影动态图进行TIC曲线分析.另采集临床无缺血性脑卒中的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也进行TIC曲线分析.结果 筛选出47个斑块的完整造影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其中1例保留了病理资料,该患者颈动脉斑块造影显示斑块内部呈斑片状增强,以肩部为主.TIC曲线显示有一明显的波峰区段,峰值强度(peak)、曲线下面积(AUC)较高,达峰时间(TP)较短,病理结果提示该患者斑块内血管CD34染色阳性.再比较脑卒中组和对照组患者超声造影TIC曲线,发现脑卒中组的Peak(68.74±7.81)和AUC(2573.53±420.82)显著高于对照组(55.02±7.08 vs1799.03±393.89),而TP值(16.85±2.23)显著低于对照组(20.04±2.5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颈动脉斑块超声造影TIC曲线有望成为预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有效工具.

  • 超声造影时间-强度曲线评价射频消融治疗肝癌的应用价值

    作者:何燕莲;余岳芬;刘振华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时间-强度曲线(TIC)在肝癌诊断中的价值,并评价射频消融(RFA)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肝癌患者85例,RAF治疗前及治疗后分别行超声造影(CEUS)及增强CT (CECT)检查,比较RAF治疗前后病灶组织与同期周围肝实质的TIC定量参数值.结果 原发性肝癌造影参数RT、TTP、MTT值明显低于转移性肝癌(P均<0.05),而DT/2值明显高于转移性肝癌(P<0.05).肝癌患者治疗前病灶造影参数RT、TTP和MTT值明显低于周围肝组织(P均<0.05),而DT/2、PI、WIS和AU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RFA治疗后病灶造影参数TTP、MTT和RT值呈降低趋势且明显低于周围肝组织(P均<0.05),而WIS值呈增高趋势且明显高于周围肝组织(P均<0.05).TIC诊断肝癌的准确性优于超声造影,其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率分别为98.4%,84.8%,91.7%,98.2%,93.3%.结论 超声造影时间-强度曲线能客观地显示肝癌微循环的血流灌注情况,在肝癌的诊断及评估射频消融效果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

  • 子宫平滑肌瘤超声造影增强模式及时间强度曲线分析

    作者:熊艳;苏晖;彭秀兰;陈方华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在子宫平滑肌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造影剂SonoVue联合造影匹配成像技术对23例子宫平滑肌瘤患者进行实时超声造影检查.观察病灶内造影剂灌注过程及造影后声像图特征,分析时间强度曲线.结果 23例子宫平滑肌瘤共37个病灶均可见不同程度强化,根据病灶增强模式可分为3类:高增强(75.7%)等增强(16.2%)及低增强(8.1%).分析时间强度曲线,子宫平滑肌瘤造影剂消退快于正常子宫肌层(t=5.69,P=0.00).结论 子宫平滑肌瘤超声造影增强模式具有一定的特征,其与周围正常肌层在增强时间与强度上的差异,有助于显示病灶及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

  • 基于DICOM标准的超声造影分析系统

    作者:王本刚;徐智章;丁红;章建全

    目的 通过DICOM超声造影动态图像的传输和解析,能对主流的超声造影仪器造影数据进行脱机分析,得到时间强度曲线和适合团注的拟合曲线及其参数数据,提出回归分析的评价:拟合优度检验.方法 使用鼠标自动跟踪任意一帧造影图象的感兴趣区域,计算其造影平均强度,给出时间强度曲线.根据造影团注过程符合的曲线,使用小二乘法的迭代方法求出拟合曲线及其参数,并给出拟合优度检验指数.结果 通过对临床原始超声造影动态图像进行分析研究,使用本方法拟合得到程度较高的拟合优度检验.结论 该方法可用于超声造影临床定量分析.

  • 小肝癌的超声造影与声脉冲辐射力成像的临床研究

    作者:高艺花;金丽;孙丹丹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时间强度曲线与声脉冲辐射力成像(ARFI)在小肝癌诊断中的应用研究.方法:32例肝右叶小肝癌患者纳入研究,癌灶与灶旁实质区同步进行超声造影时间强度曲线分析及ARFI检查.造影定量分析应用Contrast Dynamic软件脱机分析.ARFI检查分别测量病灶区域和同一深度肝脏实质的VTQ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2例小肝癌灶与灶旁实质区肝组织的Peak、TP和VTQ值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肝癌病灶VTQ值与超声造影参数Peak呈正相关(r=0.612,P<0.05).ROC曲线分析示肝癌病灶Peak38.95%时特异性为65.6%,敏感性为73.7%,曲线下面积为0.789,可信区间为0.685 ~0.894.结论:ACQ时间强度曲线分析的Peak与声脉冲辐射力成像测得的VTQ值可对小肝癌诊断提供依据,并且两者间具有很好的相关性.

  • 对照侧周缘区峰值强度预测前列腺结节恶性风险列线图的意义

    作者:周正国;黄辉;殷立平;朱正球;何玉冰;许华宁;宋旭光

    目的:评估并建立纳入对照侧周缘区时间强度曲线参数峰值强度预测前列腺周缘区结节恶性风险的列线图.方法:对49例首次发现前列腺周缘区结节患者[分为良性结节组(29例)及恶性结节组(20例)]经直肠超声造影,选择结节及对照侧周缘区分别采集时间强度曲线参数并提取峰值强度,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及统计软件分析并建立预测结节恶性风险的列线图,再进行内部验证.结果:恶性组结节区峰值强度明显高于良性结节组(15.6±3.6 vs 12.3 ±4.1,P=0.009),对照侧周缘区峰值强度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787).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纳入正常周缘区峰值强度后,ROC曲线下面积从0.679增至0.843,绘制相应列线图,内部验证显示C-index为0.843,平均绝对误差为0.036.结论:纳入对照侧周缘区峰值强度可明显提高结节区峰值强度诊断前列腺结节的准确性,而据此建立并经内部验证的列线图显示了良好的预测及鉴别能力.

  • 超声造影定量评价体系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杨琛;彭婵娟

    作为一种无创、敏感、准确的功能成像手段,超声造影的灌注模式能鉴别良恶性肿瘤,其定量技术还能以量化的方式客观地反映组织中血流灌注的改变,具有预测疗效的潜力.全文就超声造影各定量参数的意义及时间一强度曲线分析过程中的相关影响因素作一阐述与分析.

  • 超声造影定量参数在肝癌消融术疗效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何兰芳;刘燕娜;章春泉;皮小兰;叶艳艳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时间强度曲线(TIC)在肝癌微波消融术(MWA)疗效评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肝癌患者80例,MWA术前及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分别行CEUS检查,并比较MWA前后病灶组织的TIC定量参数。结果完全灭活组术后1个月、3个月及6个月病灶的TIC均为一平直线条。部分残留或复发组术前及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肿瘤组织的上升时间(RT)、平均通道时间(MTT)、达峰时间(TTP)均明显小于同期的周围肝组织(P<0.05),内洗斜率(WIS)均明显大于同期的周围肝组织(P<0.05)。结论超声造影TIC能准确反映肝脏肿瘤、肝实质、残留或复发肿瘤以及无活性肿瘤组织间的差别,MWA术后可及时、准确地辨别出残留或复发的肿瘤组织,为肝癌MWA治疗疗效评估提供可靠的依据。

  • 超声造影诊断腹膜后占位性病变的临床应用

    作者:徐英;陈文卫;石华;胡佳琪;郭瑞强

    目的:探讨实时超声造影技术对腹膜后占位性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对20例腹膜后占位性病变的患者应用新型声学造影剂声诺维进行超声造影检查,并做时间强度曲线分析,结果与病理结果对比.结果:超声造影能更准确地显示腹膜后占位性病变的血供情况以及组织坏死情况,良、恶性组造影感兴趣区强化程度、上升斜率及半降时间等指标的差别有显著性意义.结论:实时超声造影对腹膜后占位性病变的诊断及良恶性鉴别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使用价值.

  • 超声造影时间-强度曲线评价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与2型糖尿病并发冠心病的相关性

    作者:何雁;李小晶;彭红艳;李蕾;张玲;曾金凤;王丹;沈伶俐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时间-强度曲线评价斑块稳定性及与2型糖尿病并发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115例患者(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60例,单纯糖尿病组55例)行常规颈动脉超声检查,对90例颈动脉有斑块患者行超声造影检查,使用声学定量分析软件对图像进行脱机分析,计算各类斑块达峰时间、峰值强度、曲线下面积,分析斑块稳定性与糖尿病并发冠心病的相关性。结果: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的颈动脉粥样斑块总发生率较对照组高(86.67% vs.69.09%,P <0.05);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中以软斑多见,对照组中以混合斑多见;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软斑达峰时间、大峰值强度比、曲线下面积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10.05)。结论: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颈动脉粥样斑块发生率较高;超声造影时间-强度曲线可量化评价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新生血管的分布密度,有助于对斑块稳定性的评价;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是2型糖尿病并发冠心病患者的危险因素。

24 条记录 1/2 页 « 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