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银杏叶提取物预处理对大鼠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作者:王成夭;夏颖;咸淑悦;马敏;李心怡;刘晓荣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预处理对大鼠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雄性无特定病原体(SPF)级 SD 大鼠54只,体重600~700 g,月龄12月左右,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空白对照组(C 组)、手术组(O 组)和 Egb 干预+手术组(E 组),每组18只。E 组于手术前连续5 d 腹腔注射 Egb 100 mg/kg,C 组和 O 组分别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行肝叶部分切除术建立大鼠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模型。采用 Morris 水迷宫测试观察各组大鼠认知功能变化。三组大鼠于术前5 d 行定位航行实验训练,记录大鼠逃避潜伏期。于术后第3、5、7天行空间探索实验测试,记录目标象限停留时间和穿台次数。应用透射电镜观察大鼠海马 CA1区缝隙连接结构,Western blot法测定大鼠海马缝隙连接蛋白 Cx36的表达水平。结果大鼠术前定位航行实验第1天到第5天各组逃避潜伏期均逐渐缩短,但三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第3、5、7天 E 组和 O 组大鼠目标象限停留时间明显短于 C 组(P <0.05),穿台次数明显少于 C 组(P <0.05);E 组大鼠目标象限停留时间明显长于 O 组(P <0.05),穿台次数明显多于 O 组(P <0.05)。C 组大鼠海马 CA1区神经元之间的缝隙连接部分正常;O 组大鼠术后3、5、7天海马 CA1区神经元之间缝隙连接细胞膜结构不连续,通道间距不规则增宽,中间有空泡状结构。E 组海马 CA1区神经元之间细胞膜密度较高,至第7天基本恢复正常,与 C 组相似。术后第3、5、7天 O 组大鼠海马 Cx36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 C 组(P <0.05),E 组大鼠海马 Cx36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 O 组(P <0.05)。术后第3、5天 E 组大鼠海马Cx36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 C 组(P <0.05);术后第7天 E 组大鼠海马 Cx36蛋白的表达水平低于 C 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银杏叶提取物预处理可改善大鼠术后的认知功能,其机制可能与影响海马缝隙连接结构及 Cx36蛋白的表达有关。

  • 抑制NADPH氧化酶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作者:于丽;童旭辉;樊宗兵;陈银玲;李言;董淑英

    目的:研究抑制 NADPH 氧化酶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利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 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 MCAO)模型,于缺血前15 min尾静脉注射apocynin 2.5 mg ·kg-1,脑缺血2 h恢复血液再灌注24 h后,对大鼠进行神经行为学评分、脑梗死体积、脑组织病理形态学以及Cx36、PKC、Bax、Bcl-2蛋白表达变化的检测。结果使用NADPH氧化酶抑制剂apocynin,能明显降低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神经行为学评分和脑梗死体积百分率,减轻脑组织病理形态学损伤,增加大鼠Cx36、PKC蛋白的表达,降低Bax与Bcl-2的比值。在使用apocynin的基础上加用PKC激酶抑制剂,与单用 apocynin组相比,其上述保护作用则减弱。结论抑制NADPH氧化酶能够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并且能增高Cx36、PKC的蛋白表达,降低Bax与Bcl-2的比值。

  • 缝隙连接蛋白Cx36在左旋多巴诱发异动症大鼠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作者:张丙天;陈志斌;陈小武;何晓阔;韩超

    目的:研究纹状体区缝隙连接蛋白36(Cx36)在左旋多巴诱发的异动症(LID)形成机制中的作用.方法:60只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分成正常组、假手术组、帕金森病(PD)组、观察组和雷帕霉素对照组,每组12只.向右侧内侧前脑束注射6-羟多巴(6-OHDA)建立偏侧PD大鼠模型,以左旋多巴治疗PD大鼠,制作LID大鼠模型,观察组造模后给予左旋多巴连续治疗3周,雷帕霉素对照组造模后在左旋多巴治疗的同时,给与雷帕霉素干预.正常组、假手术组、PD组不做任何治疗或只给与安慰剂.采用不自主运动(AIM)评分评估观察组和雷帕霉素对照组大鼠不自主运动的行为学改变,运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5组大鼠纹状体区右侧Cx36表达,探讨Cx36表达水平与行为学的关系.结果:观察组大鼠的AIM评分明显高于雷帕霉素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损毁侧纹状体区Cx36表达明显高于其余4组(P< 0.01);Cx36表达和AIM评分成正相关.结论:Cx36的表达水平的增高与LID的形成关系密切.Cx36的表达上调可能强化了纹状体神经元同步化振荡放电,加剧纹状体区多巴胺能神经元内直接通路和间接通路的失衡,促成纹状体异常信号的输出,终导致LID的形成.

  • 热性惊厥大鼠海马组织和皮质神经元中连接蛋白Cx36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孙丹;肖军花;刘智胜;邓小龙;胡家胜

    目的:探讨缝隙连接蛋白 Cx36在热性惊厥大鼠海马组织和皮质神经元中的表达。方法将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正常对照组与实验组。实验组根据热水浴法建立惊厥大鼠模型,按大鼠是否惊厥再分为高热对照组和热性惊厥组,采用 Western blot 和免疫荧光方法分析正常对照组、高热对照组和热性惊厥组大鼠海马组织和皮质神经元 Cx36蛋白表达,多组样本均数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均数的两两比较采用LSD 法,方差不齐者采用 Tamhane′s 检验。结果热水浴诱导大鼠惊厥的潜伏期、惊厥持续时间及惊厥时的体温分别为(4.39±0.08)min、(5.38±0.07)min 和(41.87±0.06)℃。Western blot 结果表明,热性惊厥组惊厥发作10次后,正常对照组、高热对照组和热性惊厥组3组比较,Cx36蛋白在海马区及皮质区表达呈逐渐降低趋势,热性惊厥组降低程度明显。诱导惊厥发作1次、5次和10次后,与正常对照组和高热对照组比较,热性惊厥组皮质和海马神经元 Cx36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且随惊厥次数增加,皮质(0.104±0.012)和 CA1(0.091±0.011)、CA3(0.090±0.011)和 DG 区(0.092±0.012)海马神经元 Cx36蛋白表达较正常对照组(0.212±0.017、0.167±0.013、0.159±0.014、0.171±0.013)和高热对照组(0.189±0.006、0.144±0.008、0.129±0.005、0.165±0.011)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均<0.05)。此外,Cx36表达降低程度与惊厥次数有关。结论随热性惊厥发作次数增加,大鼠海马和皮质神经元中 Cx36表达明显下降,可能导致惊厥阈值降低,更易于反复发作。

  • Cx36在癫(疒间)持续状态大鼠海马神经元的表达

    作者:戴珍祥;高志伟

    目的 观察连接蛋白36(Cx36)在癫(疒间)持续状态大鼠海马神经元的表达.方法 建立36只氯化锂-匹罗卡品诱导的癫(疒间)持续状态大鼠模型,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喹啉组、辛醇组(每组12只),分别予以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喹啉、辛醇,通过Racine评分判断大鼠给药前后癫(疒间)发作情况,利用免疫荧光染色法、Western-blot法榆测各组大鼠海马Cx36的表达.结果 喹啉组和辛醇组给药前后大鼠行为学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生理盐水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喹啉组和辛醇组大鼠海马神经元Cx36的表达明显低于生理盐水组(P<0.01),但2组Cx36的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x36在癫(疒间)发作中起着重要作用,可能成为潜在的治疗靶点.

  • 间隙连接蛋白家族新成员Cx36

    作者:郑素萍;杨桂文;安利国

    Cx36是哺乳动物间隙连接蛋白(connexin,Cx)家族γ亚类的第一个成员,它参与形成间隙连接,介导相邻细胞间的物质和信息的直接交换.间隙连接是神经系统构成电突触的结构基础,参与调控神经冲动信息的传递和复杂神经网络的整合,而Cx36是唯一一个在神经系统中优先表达的Cx,因此成为电生理研究领域的热点.就Cx36的发现过程、结构和定位进行了总结,并着重介绍它在神经系统中的功能和调节机制.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