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凝血因子Ⅷ在FFP制备过程中受时间和温度的影响

    作者:张远鹏;罗红林;王丽

    为了探讨不同条件下制备和存放血浆对FⅧ:C活性的影响,笔者采用了不同时间、温度条件下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 环孢素A对雄性大鼠血浆凝血因子的影响

    作者:朱永林;陈萍;谢炳寿;朱淼勇;叶玲丽;郑加永;胡理明

    目的 探讨环孢素A对SD雄性大鼠血浆凝血因子变化和对提高凝血因子Ⅷ(FⅧ:C)浓度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4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4组,干预组分别以环孢素A 5mg/kg(A组)、10mg/kg(B组)和15mg/kg(C组)灌胃,对照组以生理盐水灌胃,2个月后分别检测血小板、FⅧ:C浓度和假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浓度,同时检测大鼠肝、肾功能.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A组大鼠FⅧ:C浓度显著升高(P<0.05),而B组和C组FⅧ:C浓度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各组间血小板数量和vWF浓度无显著差别.结论 给予低浓度5mg/kg环孢素A可促进FⅧ:C的分泌,而高浓度环胞素A对FⅧ:C分泌无影响.

  • 血友病A手术前漏诊16例临床分析

    作者:张雪芹;程彦;房云海;滕彬;安立;张心声

    目的 探讨血友病A(hemophilia A,HA)外科手术前漏诊的原因,减少漏诊发生率.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依据山东省血液中心2003年1月-2013年12月确诊的16例术前漏诊HA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漏诊原因进行分析.结果 16例患者,痔疮切除术3例,颅脑血肿清除术3例,疝修补手术2例,骨折复位内固定术2例,阑尾切除术1例,鼻腔囊肿清除术1例,脾切除术1例,胸锁乳突肌切断术1例,直肠癌根治术1例,肠切除吻合术1例.重型1例,占6.2%,中型7例,占43.8%,轻型8例,占50%;APTT 40.1~108.6 s,平均49.6 s,FⅧ:C 0.9%~35.7%,平均7.1%;16例均在手术后确诊,其中4例2次手术后确诊,12例1次手术后确诊;手术至确诊时间长8年,短7d.结论 HA术前漏诊多见于轻中型HA患者,应加强对HA的认识,仔细询问病史,细致体格检查,结合化验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可以有效减少HA术前漏诊率.

    关键词: 血友病A APTT FⅧ:C 漏诊
  • 应用FW和FⅩⅢ因子外敷治疗烧伤的方法介绍

    作者:刘爱国;谢铂;夏军强;文军

    随着临床使用血液成份的不断增加,以冷沉淀为原料制备的成份制品越来越多的用于外敷治疗眼角膜溃疡性病变和胃黏膜溃疡.本文介绍一种应用FⅧ和FⅩⅢ因子外敷治疗烧伤的方法.

    关键词: FⅧ:C Ⅷ/VWWF FⅩⅢ 烧伤
  • 蛋白质Z及凝血因子在恶性实体瘤患者中的变化

    作者:关则兵;潘学谊;蔡小燕

    目的 研究蛋白质Z(protein Z,PZ)在恶性肿瘤患者中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86例恶性肿瘤患者的PZ、FⅦ:C、FⅧ:C、FX:C、FⅪ:C进行测定.PZ用ELISA法,血浆FⅦ:C、FⅧ:C、FⅩ:C、FⅪ:C用一期法与ACL-2000全自动凝血仪进行测定.45名健康人作为对照.同时对复发转移组与未复发转移组作分析比较.结果 恶性肿瘤组的PZ水平(1210.89 ng/ml±251.13 ng/ml)明显下降(对照组为2 378.83 ng/ml±429.51 ng/ml),FⅦ:C、FⅧ:C、FⅩ:C、FⅪ:C水平明显升高,分别为162.42%±36.57%、201.95%±77.54%、120.27%±77.54%、145.88%±56.48%(对照组分别为116.70%±28.80%、70.15%±21.28%、76.13%±19.26%、77.23%±16.22%),P值均<0.01.相关研究中,发现恶性肿瘤组及对照组中的PZ水平与FⅦ:C、FⅧ:C、FⅩ:C水平之间均存在明显负相关(P值均<0.001),而PZ与FⅪ:C无相关性(P>0.05).对肿瘤的病情研究发现,复发转移组PZ、FⅦ:C、FⅧ:C、FⅩ:C、FⅪ:C与未复发转移组比较,转移组的PZ更低,FⅦ:C、FVⅧ:C、FⅩ:C、FⅪ:C水平更高(P<0.01).结论 PZ水平在恶性肿瘤患者中明显减低,且与病情有关.PZ与FⅦ:C、FⅧ:C、FⅩ:C存在明显负相关.提示PZ缺乏可能是恶性肿瘤患者获得性易栓症的一个新的发病因素.

  • 尿毒症患者血浆凝血因子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蔡小燕;潘学谊;黄华;张柔玲

    目的研究凝血因于V、Ⅶ、Ⅷ、X、Ⅺ的活性在尿毒症中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血浆FV:C、FⅦ:C、FⅧ:C、FⅩ:C、FⅪ:C检测采用一期法,在ACL 2000全自动凝血仪上进行测定.对50例尿毒症患者血透前、后的各个凝血因子、临床相关资料等作分析比较,以8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结果尿毒症患者血透前组血浆FV:C、FⅦ:C、FⅧ:C、FⅩ:C、FⅪ:C分别为114.16%±34.12%、199.32%±34.56%、181.05%±56.11%、118.56%±26.81%和156.57%±39.25%;尿毒症患者血透后组血浆FV:C、FⅦ:C、FⅧ:C、F Ⅹ:C、FⅪ:C分别为108.29%±35.16%、162.36%±32.39%、132.36%±59.32%、95.86%±12.23%和139.39%±41.16%,分别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患者组的FV:C、FⅦ:C、FⅧ:C、FⅩ:C、FⅪ:C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值均<0.05~0.01).同时,尿毒症患者血透前组凝血因子超过其临界值的发生率分别为:23%、59%、51%、36%、43%;尿毒症患者血透后组分别为:21%、52%、46%、31%、39%,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0%,显示尿毒症时存在着明显的高凝状态.尿毒症患者血透后组与透前组相比,透后组的凝血因子FⅦ:C、FⅧ:C、FⅩ:C、FⅪ:C水平明显低于透前组(P值均<0.05~0.01).FⅦ:C与BUN、Cr呈正相关.结论尿毒症患者存在多个凝血因子活性水平增高,提示凝血因子活性水平增高可能是尿毒症患者易患血栓性疾病的一个危险因素;血透能减低凝血因子升高程度.

  • 恶性肿瘤患者血浆凝血因子变化的临床意义

    作者:潘学谊;商谊;郭煜;尹金柱;蔡小燕;关则兵;张柔玲

    目的:研究恶性肿瘤患者血浆凝血因子FⅤ:C、FⅦ:C、FⅧ:C、FⅩ:C、FⅪ:C的变化.方法:采用ACL-2000全自动凝血仪一期法测定了80例恶性肿瘤患者(肺癌31例、肠癌21例、乳腺癌12例、恶性淋巴瘤16例)血浆凝血因子FⅤ:C、FⅦ:C、FⅧ:C、FⅩ:C、FⅪ:C水平.结果:恶性肿瘤组血浆凝血因子FⅤ:C、FⅦ:C、FⅧ:C、FⅩ:C、FⅪ:C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0.001);复发转移肿瘤组血浆凝血因子FⅤ:C、FⅦ:C、FⅧ:C、FⅩ:C、FⅪ:C较未复发肿瘤转移组明显增高(P<0.01-0.001);肺癌、肠癌、乳腺癌、恶性淋巴瘤等4组各组间血浆凝血因子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血浆凝血因子FⅤ:C、FⅦ:C、FⅧ:C、FⅩ:C、FⅪ:C水平的变化对恶性肿瘤的诊断及病情判断有一定意义.

  • 血浆凝血因子活性测定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研究

    作者:潘学谊;丁彩屏;商谊;黄旭明;郭煜;尹金柱;蔡小燕;张柔玲

    目的:研究凝血因子V、Ⅶ、Ⅶ、X、Ⅺ的活性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血浆FV:C、FⅦ:C、FⅧ:C、FX:C、FⅪ:C采用一期法在ACL 2000全自动凝血仪上进行测定.同时对160例AlS患者的各个因子在疾病初发与复发、年龄、性别等方面作分析比较,80名健康者作为对照.结果:AIS组血浆FV:C、FⅦ:C、FⅧ:C、FX:C、FⅪ:C分别为102.25%±34.36%、187.29%±34.93%、157.29%±55.11%、135.60%±43.21%和106.74%±54.78%,与健康老年组比较,患者组的FV:C、FⅦ:C、FⅧ:C、FX:C明显高于对照组(P值均<0.01),而FⅪ:C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AIS病人凝血因子超过其临界值的发生率分别为:25%、58%、53%、40%、11%.同时发现再发AIS组上述各凝血因子水平明显高于初发AIS组(P<0.01).年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而性别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AIS患者存在多个凝血因子活性水平增高,其中以FV:C、FⅦ:C、FⅧ:C、FX:C增高明显,但FⅪ:C并无明显变化,这表明凝血因子在参与AIS发病中的重要性及其复杂的机制.另外,我们的结果表明凝血因子升高程度与疾病初发与复发有关,复发组的上述各凝血因子水平明显高于初发组.

  • 单采新鲜冰冻血浆凝血因子Ⅷ活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王静;李洪波;王园园

    目的 观察不同储存温度和时间对单采新鲜冰冻血浆速冻前凝血因子Ⅷ活性的变化情况, 以采用合适的流程来保障单采新鲜冰冻血浆的质量.方法 将即时采集的单采新鲜血浆立即留取20 m L, 分装在9支试管里, 按照0 h立即速冻、4℃4 h、4℃6 h、4℃8 h、4℃12 h、4℃24 h、室温 (23℃±2℃) 4 h、室温6 h、室温8 h、室温12 h、室温24 h分组进行低温速冻.速冻标本37℃水浴融化后立即检测凝血因子Ⅷ活性 (FⅧ∶C) .结果 单采新鲜血浆内的凝血因子Ⅷ活性在冰冻制备前随储存时间的延长而降低;在4℃或室温条件下储存4 h或6 h再制备与0 h制备相比, 其中的凝血因子Ⅷ活性无统计学差异 (P>0.05);4℃或室温放置8 h后再制备与0 h制备比较, 凝血因子Ⅷ活性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或P<0.01) .在4℃与室温条件下储存相同时间, 4℃存放凝血因子Ⅷ活性的下降速率低于室温条件;4 h、6 h、8 h、12 h内制备, 凝血因子Ⅷ活性的下降速率无显著性差异 (P>0.05);储存24 h后制备, 在室温条件下的凝血因子Ⅷ活性下降速率明显高于4℃条件下 (P<0.01) .结论 单采新鲜冰冻血浆储存于4℃或室温下6 h内速冻制备, 对其凝血因子Ⅷ活性的影响不大.随着储存时间的延长, 活性损失呈递增趋势.因此, 储存于4℃或室温下的单采新鲜冰冻血浆好在6 h内速冻制备, 以免影响血液质量.

  • His99Arg突变患者血浆凝血因子Ⅷ活性的稳定性研究

    作者:游国岭;王学锋;丁秋兰;秦欢欢;许冠群;张利伟;奚晓东;王鸿利

    目的 探讨His99Arg突变致患者血浆凝血因子Ⅷ(FⅧ)活性检测结果变化大及一期法和二期法FⅧ活性检测结果不相符的分子发病机制.方法 以凝固法检测先证者及家系成员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FⅧ活性(FⅧ:C)、FⅨ:C等.基于APTT途径的一期法和基于发色底物法途径的二期法检测FⅧ:C,测定患者血浆分别在37、25、4、-20及-80℃时的FⅧ:C,测定56℃时患者血浆FⅧ:C稳定性(一期法)及FⅧ蛋白的热稳定性(EILSA法);以长链PCR及序列特异PCR检测F8基因内含子22及内含子1倒位,对F8基因所有外显子及其侧翼序列测序;以PyMOL软件分析FⅧ突变蛋白的三维结构;构建His99Arg突变表达载体,转染HEK293T细胞后博莱霉素筛选稳定表达细胞株,测定培养上清FⅧ:C稳定性.结果 先证者血浆FⅧ:C:一期法检测为14.7%,二期法检测为1.2%.和正常人相比,患者血浆在室温放置<2h时FⅧ:C迅速下降,>2h后FⅧ:C基本稳定在1%左右;在4℃孵育时FⅧ:C下降的趋势和室温放置时基本相似;FⅧ:C在37℃随孵育时间延长而明显下降,孵育10 min后FⅧ:C下降了93.9%;不管在-20还是在-80℃,患者血浆放置1个月后,其FⅧ:C基本完全丧失;56℃时患者血浆FⅧ:C的半衰期仅为正常人的1/4(2min/8 min);在56℃时患者FⅧ稳定性下降明显,重链和轻链解离速度是正常人的3倍(2 min/6 min).F8基因分析发现患者存在昏30716A>G突变而导致His99Arg氨基酸改变;三维结构模型分析显示His99Arg突变后,Arg99残基与His1957及Ser1959残基间的距离由3.49和3.42A分别变为4.19和2.39A.体外表达研究显示培养上清液中的FⅧ具有与患者血浆FⅧ相似的不稳定表现.结论 His99Arg突变引起FⅧ空间结构发生变化和FⅧ重链和轻链解离速度加快.His99Arg突变后FⅧ:C的稳定性明显下降,造成常规条件下FⅧ:C检测结果变化大及一期法和二期法FⅧ:C检测结果的不相符.

  • 一种我国自主研发rhFⅧ的临床前药代动力学初步比较研究

    作者:刘亮;顾若兰;朱晓霞;孟志云;吴卓娜;甘慧;窦桂芳

    目的 初步研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组表达人凝血因子(rFⅧ)在研品种的临床前药代动力学.方法 建立并优化生色底物活性检测方法,用于测定血浆样品中FⅧ活性浓度(FⅧ:C);选择市售进口的同类药物Xyntha@为参比药物,对只敲除了FⅧ基因的模型小鼠(HA小鼠)分组(n=18)单次尾静脉注射280 IU·kg-1受试药rhFⅧ或参比药Xyntha@,在0、0.083、1、3、6、9、24、36和48 h采集血浆样品(30 μL/只,每个时间点6个样品),测定其FⅧ:C并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 受试rhFⅧ组和参比药Xyntha@组给药后,0.083、1、3、6、9、24、36和48 h的血浆FⅧ:C(IU·mL-1)分别为3.218±1.511 vs 3.616±1.504、2.089±0.593 vs 2.786±1.157、1.953±0.546vs1.942±0.807、0.613±0.360 vs1.025±0.321、0.515±0.370 vs 0.894±0.297、0.187±0.082vs0.310±0.108、0.061±0.038 vs0.115±0.040、0.043±0.042 vs0.023±0.012(P >0.05);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t1/2(h)分别为8.83 vs9.15,AUC0-t(h·IU·mL-1)分别为19.67vs27.70,Vd(mL· kg-1)分别为176.37vs132.00,CL(mL· h-1·kg-1)分别为13.85 vs 10.00,MRT0-t(h)分别为8.64 vs 9.62.结论 受试rhFⅧ单次HA小鼠尾静脉给药280 IU·kg-1后在小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过程与市售同类进口药物Xyntha@基本一致.

  • 新鲜冰冻血浆中FⅧ:C含量自动检测结果分析

    作者:刘春燕;樊晶;温志刚

    [目的]通过对新鲜冰冻血浆FⅧ:C检测结果的分析,来保证新鲜冰冻血浆(FFP)的质量,同时表明新鲜冰冻血浆中FⅧ:C浓度符合<输血技术手册>所规定的标准.当血浆冷沉淀缺乏时,可应用FFP代替.[方法]依照卫生部规定的<血站基本标准>和<中国输血技术操作规程>血站部分,随机对112袋FFP进行了FⅧ:C含量检测.[结果]抽检中19袋FFP FⅧ:C<0.7μ/ml占抽检样品总数的16.9%,93袋FFP FⅧ:C≥0.7μ/ml占抽检样品总数的83.1%.[结论]当FFP FⅧ:C≥0.7μ/ml时,输注新鲜冰冻血浆可满足补充凝血因子Ⅷ的目的.为保证FFP中有效成分的含量,应尽可能缩短其分离制备的时间,控制分离温度,速冻速溶,快速检测,快速用于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