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阿魏酸钠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C反应蛋白及血管性血友病因子的影响

    作者:王颖奇;谢巧果;胡美琴;马林霞;付国芬;刘书平;张世敏

    本研究旨在观察阿魏酸钠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的C反应蛋白(CRP)、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水平的影响,探讨阿魏酸钠对UAP患者的治疗机制.

  • 早期行强化降压治疗对ICH患者的血肿扩大、神经功能及血浆Vwf、NF-Κb水平的变化情况

    作者:饶斌;钟蕾

    目的:观察早期行强化降压治疗对ICH患者的血肿扩大、神经功能及血浆vWF、NF-κB水平的变化情况.方法:收治的ICH患者86例,随机分为A组43例、B组43例(早期行强化降压),观察患者血肿扩大情况,及治疗前后患者神经功能变化情况,同时也检测用药前后vWF、NF-kB水平变化.结果:B组血肿扩大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B组血肿扩大控制效果优,P<0.05;入院时患者神经功能、vWF、NF-kB组间比较差别无意义,P>0.05,用药后B组指标改善效果优,P<0.05.结论:为避免ICH患者出现血肿扩大,可在疾病早期行强化降压治疗,能减轻神经功能损伤.

  • 糖尿病慢性大血管并发症与血脂、胰岛素抵抗的关系

    作者:张雪莲;傅汉菁;潘素芳;谢荣荣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水平、胰岛素抵抗与慢性大血管并发症的关系.2型糖尿病患者的慢性大血管并发症与vWF水平的变化特点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住院的2型糖尿病人106例进行如下分组:无并发症组53例(男26例,女27例),大血管并发症组53例(男26例,女27例),正常对照组56例(男28例,女28例).三组分别进行vWF的测定,采用酶法测定胆固醇(CH)、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并测定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血压、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结果:糖尿病患者CH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均具有显著升高(P<0.05~0.01);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组CH、LDL的水平与无血管并发症组比较也有显著升高(P<0.05~0.01).糖尿病患者的HOMA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有大血管并发症组的HOMA较正常对照组及无并发症组呈显著升高(P<0.01);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普遍继发血脂代谢紊乱、胰岛素抵抗等危险性因素,合并大血管并发症时更为明显.

  • 温阳活血中药复方对冠心病(心)阳虚血瘀证大鼠vWF浓度的影响

    作者:张明雪;曹洪欣;常艳鹏;刘宁

    目的:研究温阳活血中药复方对冠心痛(心)阳虚血瘀证大鼠vWF浓度的影响.方法:建立冠心病(心)阳虚血瘀证大鼠模型,观察温阳活血中药复方对冠心病(心)阳虚血瘀证大鼠vWF浓度的影响.结果:温阳活血中药复方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能够显著降低vWF的浓度.结论:温阳活血中药复方能够降低vWF的浓度,抑制释放反应和花生四烯酸代谢(AA代谢),保护内皮细胞,抑制血小板活化.

  • 不同浓度艾烟长期干预对大鼠血清vWF及ox-LDL表达的影响

    作者:杨佳;赵百孝;韩丽;刘平;王磊;白桦;黄剑;刘钧天;朱茂祥;杨陟华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艾烟对大鼠血液微循环的影响,为临床安全使用艾烟提供参考。方法:将168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四组,每组42只分别暴露于0%、10%、40%、70%浓度(以染毒柜不透光率度量),每天20 min,26周后取材,ELISA法检测不同浓度组大鼠血清中vWF、ox-LDL的含量。结果:vWF含量随艾烟浓度升高而逐渐下降,低、中、高浓度组vWF含量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中浓度组艾烟干预后,血清中ox-LDL含量显著性升高,其余各组ox-LDL含量与空白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艾烟可使血小板聚集程度下降,提示艾烟可能具有改善微循环,从而促进机体新陈代谢的作用。2)低浓度艾烟对血管内皮未见明显损伤。

  • 急性脑梗死中医证型与血清ET-1、 vWF、 H-FABP、PAO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李定祥;方学杰;刘晓丹;李平;刘文华;文果;邓奕辉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中医证型与相关生物学指标的关系.方法:将9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AIC组)通过中医辨证分为风证、火热证、痰证、血瘀证、气虚证、阴虚阳亢证组各15例,ELISA法测定血清ET-1、vWF、H-FABP、PAO水平,并与15例正常健康者(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急性脑梗死组血清ET-1、vWF、H-FABP、PAO含量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各中医证型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清ET-1、vWF、H-FABP、PAO水平有助于对急性脑梗死的病情程度和证型进行评估或判断,可初步作为急性脑梗死辨证分型的客观化指标.

  • 栀子苷阻抑脑缺血损伤级联反应的作用环节探讨

    作者:朱晓磊;张娜;李澎涛;蒋玉凤;徐雅

    目的:观察持久性局灶性脑缺血损伤大鼠脑组织TNF-α,IL-1β及血浆vWF、血清NSE含量的变化,探讨栀子苷阻抑脑缺血损伤级联反应的作用环节.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对照组、模型组、栀子苷组、三七总皂苷组.使用血管腔内尼龙线栓塞术造成大鼠持久性大脑中动脉栓塞(PMCAO),制作缺血12,24 h的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应用放射免疫法(RIA)检测脑组织匀浆TNF-α和IL-1β含量与血清NSE含量, 应用酶联吸附免疫法(ELISA)检测血浆vWF含量.结果:缺血12 h与缺血24 h,伴随脑组织TNF-α,IL-1β含量升高,血浆vWF、血清NSE含量呈现同步的升高.栀子苷可以明显阻抑缺血12 h和24 h脑组织TNF-α和IL-1β含量升高,还可阻抑缺血12 h和24 h血浆vWF含量的升高,但对缺血12 h和24 h血清NSE含量无明显影响.结论:栀子苷可阻抑脑缺血损伤后致炎因子TNF-α和IL-1β及血浆vWF的表达,显示出其抗缺血后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在炎症病理环节阻抑脑缺血损伤级联反应的作用.

  • 人vW因子A3区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及其生物学流行性的研究

    作者:祝怀平;王迎春;季顺东;白霞;江淼;阮长耿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是介导血小板粘附到细胞外基质的桥梁,在血栓形成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可通过阻断vWF与细胞外基质的结合而阻断血小板的粘附.本研究目的是研究一种抗血栓形成的新疗法.应用RT-PCR方法从人脐带内皮细胞中克隆vWFA3区基因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应用胶原结合试验及竞争抑制实验分析rvWF-A3蛋白的生物学活性.结果表明:表达的重组蛋白量占菌体总蛋白的46%,包涵体经过变性、纯化和复性,获得重组蛋白(rvWF-A3);rvWF-A3具有很好的胶原结合活性,且能竞争性抑制野生型vWF与胶原结合.结论: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的rvWF-A3具有良好的生物学功能,可作为阻断剂用于干预vWF介导的血小板黏附过程,是一种有开发前景的抗血栓药物.

  • 冠心病患者vWF基因A1381T多态性分析

    作者:袁忠海;侯毅鞠;李艳;张慧;李中言;李欣;于东汇

    本研究探讨冠心病患者vWF基因A1381T多态性.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104名40-75岁(平均59岁)连续住院的冠心病患者血浆vWF:Ag水平,同时测定96名39-70岁(平均56岁)同期门诊体检的人群血浆vWF:Ag水平作为对照组;采用PCR产物酶切片段长度分析vwF基因A1381T单核苷酸多态性,测序验证.实验数据根据对照组和冠心病组性别、血型或/和基因型进行分组,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x2检验等统计学处理.结果表明:vWF基因A1381T多态性GG基因型的频率在冠心病组为62.5%,对照组为67.7%,而AG基因型在冠心病组为37.5%,对照组为32.3%.卡方检验显示,AG基因型与冠心病没有相关性,其优势比OR=1.258(95% CI=0.702-2.255,x2=0.595,p=0.440).冠心病组血浆vWF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冠心病组AG和GG基因型的个体血浆vWF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AG和GG型(p<0.001).基因型AG与GG比较,在冠心病组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冠心病组AG个体血浆vWF含量明显高于GG个体,而对照组AG个体血浆vWF含量虽略有增高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对照组中,O型与A、B和AB型比较其血浆vWF含量明显降低(p<0.05);而A、B及AB型之间血浆vWF含量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冠心痛组中,O、A、B和AB型之间相互比较血浆vWF含量之间均没有差异(p>0.05);经过两组相同血型的比较,冠心病组的B、AB、O 血型对应的血浆vWF含量均高于对照组(p=0.000、0.007和0.0000),而A血型的血浆vWF含量也高于对照组,但没有统计学意义(p=0.06).双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血型和A1381T基因多态性对血浆vWF水平的影响没有交互作用,但冠心病组O血型的AG基因型个体与GG基因型个体相比,血浆vWF含量明显增高(p<0.05),其他血型AG基因型个体与GG基因型个体相比,血浆vWF含量没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vWF基因A1381T多态性与冠心病的易感性没有相关性,冠心病组血浆vWF水平随ABO血型和vWF基因A1381T多态性不同而有明显的不同,尤其AG基因型血浆v岍增高明显,冠心病组O血型A1381T多态性的AG基因型血浆vWF水平明显高于GG基因型.这些结果对于进一步研究A1381T多态性是否影响vWF基因表达及vWF活性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 一例2A型血管性血友病的基因突变分析

    作者:侯丽虹;张媛;刘秀娥;杨林花

    为了时1例2A型血管性血友病(vWD)患者进行基因分析,鉴定导致vWD的基因突变位点,采集患者外周静脉血,应用BT、vWF:Ag、FⅧ:C、瑞斯托霉素诱导血小板聚集(RIPA)和多聚体分析等方法对患者进行表型诊断,PCR法扩增患者vWF基因全部52个外显子,并进行测序.结果表明:该患者BT延长,vWF:Ag、FⅧ:C、RIPA均降低,多聚体分析显示血浆中缺乏大、中分子vWF多聚体.基因分析发现,患者vWF基因28号外显子存在一杂合性错义突变CA738G(L1580V).结论:患者存在杂合性错义突变(CA738G),而错义突变影响了vWF多聚体的形成,因而错义突变是患者发病的分子机制.

  • 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与ADAMTS13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中的动态变化及意义

    作者:钱进先;李磊;陆士奇;陈罡;赵益明

    目的 了解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与ADAMTS13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aneurysmal subarachnoid hemorrhage,aSAH)中的动态变化及意义.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将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2010年4月至2011年4月收治的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29例,分成迟发性脑缺血组(DCI组)和非迟发性脑缺血组(无DCI组)、脑血管痉挛组(CVS组)和无痉挛组(无CVS组)、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并引入正常健康体检者2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入选患者均行CT、DSA和(或)CTA确诊为颅内动脉瘤破裂致蛛网膜下腔出血.排除标准:(1)入院时发病已超过72 h或即将死亡患者;(2)在外院已接受手术、介入或内科保守治疗患者;(3)正在使用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或其他抗凝药物如华法林等;(4)有血液系统疾病、肝肾功能不全、近期有感染性疾病、孕期患者.分别在SAH后第1天、第4天、第10天收集静脉血,使用ELISA方法检测vWF抗原和ADAMTS13活性,观察其动态变化,TCD检测大脑中动脉的血流速度(VMCA),出院时行GOS预后评分.使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并行t检验,多组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以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血浆vWF水平在DCI组、CVS组及预后不良组第1天、第4天、第10天3个时间点均高于健康对照组,DCI组与无DCI组相比在第1天、第4天时间点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第4天、第10天,CVS组与无CVS组,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DCI组与预后不良组在T1时间点血浆ADAMTS13活性显著下降;而在是否发生CVS患者之间血浆ADAMTS13活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早期血浆vWF水平升高、ADAMTS13活性下降与DCI发生有关,并日早期ADAMTS13活件下降与预后相关.

  • 蜂蛰伤致血管内皮损伤的临床研究

    作者:杨林;夏敬彪;彭爱民;徐双双;王群兴;徐钢

    蜂蜇伤患者起病急,病情变化快,重度中毒者常因多脏器功能损害死亡,其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内皮细胞损伤可能是多脏器功能损害的重要环节,而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血栓调节蛋白(TM)均为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特异性分子标志物~([1-4]),联合检测能较好反映血管内皮损伤.

  • 肝素影响脓毒性休克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及预后

    作者:邓秋明;陈爱和;尚东;张永利;李素玮;张格睿

    目的 通过检测小剂量肝素治疗前后脓毒性休克患者血中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vWF)变化,了解小剂量肝素治疗对脓毒性休克患者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影响,观察应用小剂量肝素对脓毒性休克患者脏器功能及预后影响.方法 选择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收治的118例脓毒性休克患者,随机(随机数字法)分为肝素组62例与对照组56例.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凝血功能,包括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血小板(PLT),肝功能及肾功能的变化并记录出血倾向;记录两组患者住ICU时间,住ICU期间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期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率,住院时间,28 d生存率,通过免疫比浊法测定标本中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浆vWF水平.结果 发现肝素组DIC (10.6%)、MODS(19.3%)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6.7%、32.0%;P<0.05).肝素组肝肾功能改善优于对照组.肝素组28 d生存率(78.3%)较对照组(69.1%)明显升高(P<0.05).两组在住ICU时间、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ARDS发生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APTT、PT、PLT水平治疗前后组内及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素组和对照组vWF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但肝素组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肝素可以改善脓毒性休克患者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减轻凝血和炎症相互作用,应用小剂量肝素治疗脓毒性休克,能改善患者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降低MODS的发生率及改善28 d生存率,临床应用相对较安全,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 自拟开窍通腑汤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分析

    作者:刘刚

    目的:分析自拟开窍通腑汤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方法:选取急性脑梗死患者83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1例,观察组42例.对照组常规治疗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自拟开窍通腑汤.治疗14 d后判定疗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vWF、ET-1、NO及BI指数.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有效率为85.7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29%(P<0.05).治疗后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vWF、ET-1、NO及BI指数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拟开窍通腑汤对急性脑梗死疗效确切,可明显改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vWF、ET-1、NO及BI指数.

  • 血管性血友病四种指标实验检测意义的比较

    作者:周静;贾永前;江虹;羊裔明;贾劲;邓承祺

    目的探讨血管性血友病4种检测实验诊断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使用vWF抗原水平检测(vWF:Ag)、vWF胶原结合分析实验(vWF:CBA)、瑞斯托霉素辅因子活性测定(vWF:Rcof)、瑞斯托霉素诱导的血小板聚集试验(RIPA)4种方法同时对正常献血员、vWD患者及其他出血性疾病患者进行检测,比较其检测方法的优越性.结果 4种检测血管性血友病的实验其结果在vWD患者组与正常献血员组和其他出血性疾病组比较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正常献血员组与其他出血性疾病组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型vWD患者组中4种检测方法相关性比较显示,vWF:CBA与vWF:Ag相关性好(r=0.9610),其次为vWF:Rcof与RIPA(r=0.9164),而vWF:Ag与RIPA相关性差(r=0.8132). vWF:CBA的变异系数(3.9%)小,vWF:Ag(4.1%)次之,而vWF:Rcof和RIPA较高(分别为15.5%和17.3%).4种检测方法与诊断的总符合率分别为vWF:Ag 85.7%,vWF:Rcof 76.2%,RIPA 80.9%,vWF:CBA 95.2%.结论 vWF:CBA操作简便、重复性较好,在常规vWD的诊断分型中可替代vWF:Rcof和RIPA.

  • 高血压病患者血管内皮损伤及凝血、纤溶指标变化的研究

    作者:水华;杨成悌;辛楠;余静

    目的通过观察高血压病患者血管内皮损伤和部分凝血、纤溶指标的变化,探讨其发生血栓栓塞性并发症的原因,为临床提供诊治依据.方法对Ⅰ、Ⅱ、Ⅲ级高血压病患者各20例测定von Willebrand Factor(vWF)、P-选择素、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以健康人20例为对照.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Ⅰ级高血压患者vWF、P-选择素、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有显著增高(P<0.05);Ⅱ级和Ⅲ级高血压患者vWF、P-选择素、纤维蛋白原有非常显著性增高(P<0.01);Ⅱ级高血压患者D-二聚体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增高(P<0.05),Ⅲ级高血压患者D-二聚体有非常显著增高(P<0.01).结论高血压病患者存在的血管内皮损伤、血小板的激活、高纤维蛋白原血症以及纤溶方面的变化,可能是其并发心、脑血管疾病的原因之一.

  • 血浆vWF水平与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血压节律变化的研究

    作者:刘杰;石亚君;朱航;张威;陈韵岱;姚思宇;李瑶;薛浩

    目的 探讨血浆vWF水平与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血压昼夜节律变化的关系.方法 入选2014年11月-2015年12月本院160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患者,对患者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依据夜间收缩压较白昼收缩压下降百分率分为杓型组(n=23)、非杓型组(n=70)和反杓组(n=67)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患者血浆vWF水平.结果 各组一般临床资料比较三组的年龄、性别、体重指数(BMI)、血脂、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肌酐、诊室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杓型组、反杓型组的nSBP较杓型组明显升高(P<0.05),反杓型组nSBP较非杓型组明显升高(P<0.05).血浆vWF水平非杓型组明显高于杓型组(984.74±219.27,717.32±241.09 P<0.0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反杓型组与杓型组比较有差异(1019.99±256.64,717.32±241.09 P<0.05).结论 血浆vWF水平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患者与血压节律相关.

  •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盘源性vWF与vWF-cp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李媛;张延丽

    目的:探讨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与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vWF-cp)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盘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90例(妊娠期高血压组、轻度子痫前期组、重度子痫前期组,各30例)与30名正常妊娠产妇胎盘组织中vWF和vWF-cp的表达。结果妊娠期高血压组、轻度子痫前期组、重度子痫前期组对比正常妊娠组,vWF在胎盘组织的表达强度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WF-cp在胎盘组织里的表达强度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中vWF及vWF-cp的表达水平变化终导致血管内皮细胞脱落产生胎盘源性改变,从而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病与病情有关。

  • vWF及TSP-1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急性期患者血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作者:薛金枝;范东旭;徐桂超;孙瑶;邹仁亮;金松

    目的 通过研究vWF及TSP-1在下肢DVT急性期患者血中的表达及相关性,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急性期治疗及预防提供新的理论支持.方法 筛选2016年11月至2017年09月在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管外科收治的下肢DVT患者30例为实验组,健康自愿者30例为对照组,采集血液样本,以ELISA法测定TSP-1及vWF在样本血浆中的浓度.结果 实验组的vWF血浆浓度为991.59±80.23 U/L,对照组的vWF血浆浓度为609.90±74.85 U/L,实验组数据高于对照组,经t检验得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TSP-1血浆浓度为272.54±45.84 ng/mL,对照组的血浆浓度为76.25±12.61 ng/mL,实验组数据高于对照组,经t检验得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相关分析得出,r=0.506,成正相关,得出TSP-1与vWF,二者之间存在协同作用.结论 试验证明vWF及TSP-1均参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急性期的发生、发展过程,且二者之间存在协同作用,为下肢DVT急性期的治疗及预防提供新的理论支持.

  • FN、vWF、GPIb在子痫前期及子痫患者的检测及意义

    作者:廖琪;马晓艳;真酌;崔满华;杜绍敏;张桂荣

    目的:通过检测子痫前期及子痫患者纤维连接蛋白(FN)、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血小板膜糖蛋白GPIb水平,以探讨血小板活化对子痫前期及子痫患者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生化分析仪、ELISA法及流式细胞术,检测正常未孕妇女、正常孕晚期、子痫前期及子痫患者血浆FN、vWF及全血中GP Ib水平.结果:重度子痫前期-子痫组FN、vWF水平明显升高,与正常未孕组、正常孕晚期组、轻度子痫前期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重度子痫前期-子痫组GPIb水平明显降低,与正常未孕组、正常孕晚期组、轻度子痫前期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子痫前期及子痫患者FN、vWF、GPIb急剧改变,提示体内存在血内皮损伤、血小板活化、粘附聚集,进而提示病情恶化.

    关键词: 子痫前期 子痫 FN vWF GpIb
139 条记录 1/7 页 « 1234567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