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大肠腺瘤性息肉153例临床分析

    作者:葛连英

    1996年1月至2001年2月,我院内镜室对1 552例患者行电子结肠镜检查,共检出大肠息肉332例,其中经病理证实为腺瘤性息肉153例,现分析报告如下.

  • 经结肠镜YAG激光烧灼术治疗大肠广基息肉125例

    作者:周强

    大肠广基息肉在大肠息肉中较为常见,在治疗方式上有其特别之处.我院1994年1月至1998年12月经结肠镜YAG激光烧灼术治疗大肠广基息125例206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 经电子结肠镜治疗大肠息肉120例

    作者:刘征云;邹玉萍;蒙莉

    大肠息肉是起源于大肠黏膜上皮的隆起性病变.息肉与大肠癌关系密切,随着息肉的增大,癌变的机率也会增多.因此,除家族性息肉病和内镜下息肉已明显恶变,或估计累及黏膜下层者,所有的大肠息肉无论其的大小及有元症状,均应在电子结肠镜下摘除.目前,采取电子结肠镜摘除息肉已成为治疗大肠息肉的首选方法.本院2002~2003年经电子结肠镜治疗大肠息肉120例,疗效确切,报告如下.

  • 成人型结肠镜在小儿大肠息肉诊治中的应用

    作者:廖嘉忠;黄培宁;彭乃宝

    目的 探讨成人型结肠镜对小儿大肠息肉的诊断治疗价值.方法 清洁肠道后应用成人型结肠镜对251例1.5~14岁小儿行结肠镜检查,发现息肉196例,于镜下用高频圈套器对息肉行圈套凝切或点凝摘除治疗,标本送病理检查.结果 196例大肠息肉患儿共摘除息肉261颗,其中单发息肉164例,2颗或2颗以上息肉者32例.病理结果:幼年性息肉占74.4%(146/196),炎性息肉占13.1%(27/196),腺瘤性息肉占11.7%(23/196).结论 成人型结肠镜在小儿大肠息肉诊治中具有治疗彻底、安全可靠、创伤性小、方法简便、可回收息肉、费用少、小儿可耐受的优点,为小儿大肠息肉的诊治提供了一种可靠的手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电子大肠镜下高频电凝摘除大肠息肉的应用

    作者:刘福建;林源;韦爱昌;刘英荣

    目的:探讨电子大肠镜下高频电凝摘除大肠息肉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Olympus CF-240 Ⅰ电子大肠镜及Olympus US-20 Ⅰ高频电凝电切仪,于常规准备后行高频电凝摘除直径0.5cm以上大肠息肉,并回收息肉行全瘤病理检查.结果:用该法摘除大肠息肉患者40例,共63颗息肉,疗效好,息肉全瘤病理检查表明大肠息肉以肿瘤性息肉为主,并具癌变.结论:在电子大肠镜清晰放大的视野下.行高频电凝摘除息肉术具有安全、简单、准确、快速、疗效确切、无痛苦和并发症低及息肉回收率高的优点,是一种极为可靠治疗大肠息肉的方法,息肉病理检查显示腺瘤-癌的因果关系.

  • 成人结肠镜治疗小儿大肠息肉28例报告

    作者:韦树理;何咖鲒;陈秀秉;饶官华;邹尤宝

    小儿大肠息肉是大肠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便血为其主要临床表现.由于儿童结肠镜价格较昂贵,很多综合医院不具备,这给便血患儿的诊治带来一些困难.我院于2008年10月至2012年3月使用成人电子结肠镜对反复便血患儿行结肠镜检查,共发现结肠息肉28例,同时予高频电凝切除,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 腹腔镜联合结肠镜治疗大肠息肉的临床体会

    作者:牙韩清;黄顺荣;秦千子;冯泽荣;麦威

    大肠广基息肉是临床常见病,内镜切除困难,腹腔镜切除术中难以判断病变位置.我们于2003年3月至2006年5月采用腹腔镜联合结肠镜对16例大肠息肉患者实施手术,旨在探讨电子结肠镜在腹腔镜大肠息肉术中的应用价值.

  • 结肠镜下圈套高频凝切小儿大肠息肉67例

    作者:郭云;唐宗江;刘小健;唐卫中

    小儿结肠息肉是较常见的疾病,目前的主要治疗方法多采用消化内镜下高频电切术.1997年5月至2006年2月,我科应用成人纤维大肠镜圈套高频凝切67例小儿大肠息肉,现报告如下.

  • 纤维结肠镜与腹腔镜联合治疗复杂性大肠息肉35例临床分析

    作者:陈诗伟;陈诗芸;张思奋;罗湛滨;梁学敏

    目的 探讨纤维结肠镜与腹腔镜联合治疗复杂性大肠息肉的临床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2003年以来住院的35例复杂性大肠息肉患者临床资料,其中8例行腹腔镜监控下内镜切除术,27例行内镜辅助腹腔镜下肠段切除术.结果 内镜手术时间为25~110 min,平均(52.6±29.7)min;住院时间3~5 d,平均(4±0.9)d.腹腔镜手术时间为65~310 min,平均(171.9±60.6)min;术中出血量为10~250 mL,平均(84.4±66.7)mL;住院时间8~22 d,平均(12.4±3.4)d;术后病理提示原位癌(pTis)共6例,中分化腺癌1例(pT1).全部病例手术过程顺利,术中术后无明显并发症.结论 纤维结肠镜与腹腔镜镜联合治疗复杂性大肠息肉为术者提供更全面的探查术野、更准确的定位、更完善的治疗方案,也可减少患者创伤及疼痛.

  • 结肠镜下诊治大肠息肉368例临床及病理分析

    作者:黄德旺;黎骋

    目的 评价结肠镜下诊治大肠息肉的效果.方法 对368例共536枚大肠息肉采用结肠镜下高频电凝切治疗,根据息肉的大小、形态特征及病理结果选用不同的圈套方法,切除后的息肉全部回收全瘤标本送检病理,对比手术前后病理结果.结果 536枚息肉全部采用高频电凝切除方法成功切除,术中术后少量出血65例,腹胀腹痛168例;536枚切除的息肉全部回收全瘤标本送检病理,手术前后病理对比不相符140枚(26.1%),相符396枚(73.9%),漏诊癌变息肉21枚(3.9%).癌变息肉21例中,13例补做外科根治术,3例只行常规化疗,3例根治术后化疗.结论 结肠镜检查及镜下高频电凝切治疗是诊治大肠息肉首选方法,息肉镜下活检病理有一定的局限性、漏诊性,高频电凝切治疗后回收全瘤标本送检病理很必要,可减少误诊漏诊的发生.

  • 内镜下高频电切术治疗大肠息肉635例

    作者:程毅东;汤毅;李小云

    目的 探讨经内镜下电凝电切术治疗大肠息肉的疗效.方法 对635例经结肠镜确诊为大肠息肉的患者,在内镜下行高频电凝电切术,术后息肉回收做病理分析.结果 635例大肠息肉均一次成功切除,术后迟发性出血5例,经内科保守治疗均止血.结论 经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是一种创伤小、经济、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

  • 内镜下高频电切术治疗大肠息肉765例临床分析

    作者:吴以龙;黄丽静;杨沱

    目的 探讨内镜下高频电切术对大肠息肉的治疗价值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高频电治疗仪通过内窥镜实施治疗操作将息肉摘除.结果 765例(1175枚)息肉切除均获得成功,3例并发出血,经钛铗等止血治疗成功.切除的息肉组织为腺瘤性息内433枚,幼年性息肉15枚,增生性息肉97枚,炎性息内219枚,横结肠腺瘤伴早期腺癌1例.术后有689例在6个月至1年复查肠镜,共有11例息肉复发并再次摘除.结论 高频电摘除大肠息肉方法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安全,疗效确切,并发症发生率低,为临床治疗消化道息肉的首选方法.

  • 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治疗大肠息肉的临床研究

    作者:夏扬潮;韦天灵

    目的 探讨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治疗大肠息肉的疗效.方法 对158例确诊为大肠息肉的患者于电子结肠镜下行氢离子凝固术治疗.并发出血者给予常规止血治疗,术后将切除息肉标本行病理检查,评价其疗效.结果 158例大肠息肉根据息肉数量给予1次或者多次治疗均成功,术中术后并发出血12例,未发生肠穿孔,术前2例病理为腺瘤样息肉,术后为腺癌,转外科手术.结论 氩离子凝固术治疗大肠息肉样病变及增生性病变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内镜诊治结肠息肉284例临床分析

    作者:王翠筠;支双芬

    1995年1月至2000年8月,我院内镜室行纤维及电子大肠镜检查共1681例,共发现大肠息肉284例453个,检出率为16.89%.对223例行内镜下息肉摘除术,共摘除息肉385个,现将结果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 一般资料 284例大肠息肉患者,男170例,女114例,男女之比为1.49∶1,年龄34~79岁,平均年龄56.5岁,息肉直径0.5~4cm,单发198例,多发86例.有蒂183个,亚蒂122个,无蒂148个.检出息肉分布情况见表11.2 病理结果管状腺瘤198个,绒毛状腺瘤45个,绒毛管状腺瘤 21个,炎性息肉 164个,增生性息肉22个,幼年性肉3个.13个癌变息肉,均为腺瘤.其中直径大于2cm的无蒂息肉为8个,占61.54%,各种腺瘤癌变情况见表2.

  • 内镜下注射肾上腺素联合高频电凝切除大肠息肉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刘勤发

    目的 评价内镜下注射肾上腺素联合高频电凝切除大肠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于2003年1月-2007年8月期间对98例大肠息肉患者行内镜下注射肾上腺素联合高频电凝切除的疗效,并与此期间125例单纯行高频电凝切除大肠息肉的患者进行分析对比.结果 注射肾上腺素联合高频电凝切除组较单纯行高频电凝切除组能有效地控制术后创面出血,在远期随访中,两组对预防复发无明显差异.结论 行高频电凝切除大肠息肉前予息肉基底部注射1:10000肾上腺素,能有效地控制术后创面出血,且操作简单,病人无痛苦、费用低廉、并发症少,值得进一步推广.

  • 经电子结肠镜高频电凝摘除大肠息肉52例

    作者:汪晓洁

    大肠息肉是上皮来源隆起于黏膜面的肿物,与大肠癌关系密切.除家族性息肉病和内镜下息肉已明显恶变,或估计累及黏膜下层者,所有的大肠息肉无论其大小及有无症状,均应在电子结肠镜下摘除.

  • 经大肠镜高频电切除大肠息肉656例临床分析

    作者:谢劲龙;黄海华

    目的回顾性分析大肠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随访情况.方法分析大肠息肉患者的临床表现、内镜治疗疗效及并发症、病理结果、随访情况.结果临床表现粘液血便、腹痛为主.大肠息肉的检出率为13.19%,其中肿瘤性息肉占56.92%.息肉多发于直肠、乙状结肠,癌变亦多发于直肠、乙状结肠,46例息肉癌变均发生在肿瘤性息肉.息肉切除率100%,并发症发生率031%,随访大肠息肉复发率12.27%,癌变率1.92%.结论粘液血便是肠镜检查的重要指征;肿瘤性息肉与癌变有关;高频电切除大肠息肉疗效显著,并发症少.息肉术后定期随诊,对早期诊治、预防大肠癌有积极意义.

  • 小儿大肠息肉106例分析

    作者:蔡云望;黄咏东

    大肠息肉是小儿常见的消化道疾病,常以血便为主要症状,我院在1966年2月~2003年10月共收治小儿大肠息肉106例,并行高频电凝切除息肉或钳切息肉,现报告如下:

  • 88例大肠癌合并息肉临床诊治分析

    作者:蔡国豪;周卫平;李仁峰;王国雄;刘海

    目的探讨大肠癌病人同时合并息肉的诊断、处理.方法对1994年1月至2002年12月88例大肠癌合并大肠息肉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癌肿连同息肉一期处理的63例病人中,术后息肉仅5例复发(7.94%),恶变2例(3.18%),术中未处理的19例有5例息肉增大恶变(26.32%),两者有显著差异.6例未得到随访.结论息肉在大肠癌中漏诊率高,并有明显的恶变倾向.因此,术前尽可能明确诊断,力争在根治大肠癌的同时处理息肉或术中结合术前肠镜及仔细探查,而达到明确息肉而提高切除率,术后加强随诊.

    关键词: 大肠癌 大肠息肉
  • 大肠息肉病理类型与癌变关系的探讨

    作者:肖宗汉

    目的探讨大肠息内的病理类型与癌变的关系.方法对纤维结肠镜检出的大肠息肉部位、大小、形态、病理特征与癌变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大肠息肉的检出率为10.3%,炎性息肉占37.65%,增生性息肉占8.82%,幼年性息肉占1.18%,腺瘤性息肉占52.35%,其中管状腺瘤62例,绒毛状腺瘤15例,绒毛管状腺瘤12例,腺瘤性息肉中轻度不典型增生47例,中度不典型增生26例,重度不典型增生9例,癌变7例.结论炎性息肉和增生性息肉无明显癌变倾向,腺瘤性息肉癌变率较高,并随腺瘤体积、绒毛的成份及不典型增生而递增.

    关键词: 大肠息肉 病理 癌变
646 条记录 25/33 页 « 12...22232425262728...323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