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右美托咪定对老年骨科手术患者全麻恢复及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

    作者:郎堡;王绍明;孙燕敏;王伟芝;刘伟亮;张元贵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对老年骨科手术患者全麻恢复及术后早期认知功能( POCD)的影响。方法将60例择期行全身麻醉老年骨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A、B、C组各20例,入室平卧10 min后,A组持续泵注右美托咪定0.4μg/(kg· h),B组先以右美托咪定0.4μg/kg(15 min)负荷剂量后再持续泵注0.4μg/(kg· h),C组不用右美托咪定。记录各组脑电双频指数( BIS)、全麻恢复指标、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心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情况;术后24、72 h行简易智能量表评分,判断POCD发生情况。结果各组术中BIS、舒芬太尼用量、全麻恢复指标比较,P均>0.05。与C组相比,A、B组严重高血压发生率降低,乌拉地尔使用率降低,P均<0.05;B组心动过速发生率降低,艾司洛尔使用率降低,P均<0.05。与C组比较,A、B组术后24 h的POCD发生率降低(P均<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可维持老年患者全麻恢复期血流动力学稳定,且不延长苏醒时间,并可减少POCD发生率。

  • 瑞芬太尼用于全凭静脉麻醉对鼻内镜手术患者苏醒的影响

    作者:王云;于军

    目的:在鼻内镜手术中应用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并与异氟醚静吸复合麻醉进行比较,以了解其对患者苏醒的影响.方法:择期行鼻内镜手术的患者36例,ASAⅠ~Ⅱ级,随机分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用静脉泵以0.2 μg/(kg·min)的速度静脉泵入瑞芬太尼,对照组吸入异氟醚1.0%~2.5%.观察麻醉苏醒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拔管后10 min清醒程度评分和术后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清醒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与异氟醚静吸复合麻醉比较,苏醒迅速,清醒完全.

  • 右美托咪定用于ICU腹部大手术后患者的镇静效果观察

    作者:张继成

    目的 分析右美托咪定用于ICU腹部大手术后患者的镇静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56例腹部大手术后接镇痛泵转入ICU治疗的患者,疼痛时静注丙泊酚1~2 mg/kg.随机分为2组,各28例.观察组经镇痛泵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对照组不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比较麻醉恢复期2组患者疼痛、躁动及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记录入住ICU至拔除气管导管的时间、镇痛效果及丙泊酚的静注次数.结果 2组患者麻醉恢复期均未发生镇静过度,恢复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躁动发生率、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镇痛满意度及平均静注丙泊酚次数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CU腹部大手术后麻醉恢复期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可有效降低躁动和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镇痛效果满意,可促进患者术后康复.

  • 直肠癌Miles根治术中保温护理对患者麻醉恢复期的影响

    作者:王红艳

    目的:探讨直肠癌Miles根治术中实施保温护理措施对患者麻醉恢复期的影响。方法将60例接受直肠癌Miles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输液加温器、加热冲洗液、保温毛毯等综合保温护理措施。观察并比较两组术前、术中、术后患者的体温变化及拔管时间、复苏时间等。结果两组患者术前体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及术后体温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拔除气管插管时间、苏醒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且寒战发生率少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直肠癌Miles根治术中积极给予等保温护理干预措施,能显著减少患者麻醉恢复期低温和苏醒延迟等发生率,疗效肯定。

  • 保温护理在胃癌手术患者麻醉恢复期的应用

    作者:顾春梅

    目的:探讨实施保温护理措施对胃癌手术患者麻醉恢复期的影响。方法将60例行胃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输液加温器、加热冲洗液、保温毛毯等综合保温护理措施。观察并比较两组术前、术中、术后温度及拔管、复苏时间等指标。结果两组术前患者体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及术后体温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拔除气管插管、苏醒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且寒战发生率少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中积极给予等保温护理干预措施,能明较少患者麻醉恢复期低温和苏醒延迟等发生率,疗效肯定。

  • 上腹部手术后麻醉恢复期并发症的分析及护理

    作者:贾红敬

    手术后麻醉恢复期的病人,由于麻醉药的残余作用,手术操作的刺激,术中失血、失液和原发疾病的影响,易发生各种并发症,严重时甚至危及病人生命.

  • 神经外科患者术后麻醉恢复期护理体会

    作者:普秀霞

    目的 观察神经外科手术患者进入麻醉复苏室(NPACU)后的病情变化及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确保术后生命体征的平稳及麻醉恢复期的安全.方法 262例颅脑外科患者入室后进行生命体征检测,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发现有无疼痛、高血压、恶心、呕吐、呼吸道梗阻等并发症的发生,给予相应的治疗及护理,进行改良Alolyete评分,达到9分以上者可以转出NPACU.结果 神经外科术后患者在NPACU停留时间为2~3 h.72%患者在NPACN期间出现疼痛、高血压、恶心、呕吐等并发症.结论 NPACU是神经外科手术患者麻醉恢复期安全、平稳、过度的有力保证.

  • 全麻恢复期的护理

    作者:王国伟

    麻醉恢复室是对麻醉后病人进行严密观察和监测,直至病人的生命体征恢复到稳定的状态.手术虽已结束但麻醉对手术病人的生理影响并没有完全消除,并且在这一恢复过程中还可能出现各种并发症,严重者甚至危及生命.因而,恢复室对护理人员的业务技能、身体素质等各方面要求较高,我科自成立麻醉恢复室以来,经过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使入恢复室的患者均安全度过麻醉恢复期.

  • 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术后麻醉恢复期的影响

    作者:杨广生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术后麻醉恢复期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08—2015-08138例手术治疗的老年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9例,对照组进行全身麻醉,研究组采用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观察2组患者临床麻醉效果、血压值变化、心率值变化及认知功能障碍情况。结果研究组优良率为100%,对照组为84.1%,研究组麻醉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患者术前、术后1 d、5 d 的简易智力状况检查法(MMSE)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11.6%明显高于研究组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麻醉前2组血压值和心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血压值和心率在插管后、拔管时、拔管后30 min 存在明显差异(P <0.05)。结论采取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效果较好,不仅对患者心率值和血压值的影响较低,还可有效缓解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缩短麻醉时间,提高恢复速度,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在老年高血压患者手术麻醉中,值得推广,应用价值较高。

  • 快通道心脏麻醉在心脏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艾艳秋;张卫;李新峰;李丽伟;马君志

    在心脏外科手术中,作者应用异丙酚复合中小剂量芬太尼麻醉,并与大剂量芬太尼麻醉进行了比较,报道如下.

  • 帕瑞昔布钠复合地佐辛用于改善开胸术患者麻醉恢复期质量的效果观察

    作者:杨清存;冯艳平

    目的 探讨帕瑞昔布钠复合地佐辛对提高开胸术患者麻醉恢复期质量的效果.方法 择期开胸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三组(n=20):P组:麻醉前10 min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40 mg(5 ml);D组:术毕前20 min静脉注射地佐辛0.2 mg/kg; PD组:麻醉前10 min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40 mg(5 ml)+术毕前20 min静脉注射地佐辛0.1 mg/kg.于麻醉前(T1)、拔管前即刻(T2)、拔管后l min(T3)、拔管后5 min (T4)时记录呼吸(HR)、平均动脉压(MAP),记录苏醒、拔管时间.评估拔管后5 min时的躁动(RS)评分、镇静(RSS)评分,和舒适(BCS)评分.结果 与PD组相比,P组T2、T3时刻HR增快,MAP增高;RS评分增高,与D组、PD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苏醒、拔管时间延长,RSS评分增高,与P组、PD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PD组BCS评分增高,与P组、D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麻醉前10 min帕瑞昔布钠40 mg复合术毕前20 min0.1 mg/kg地佐辛静注用于开胸手术后,患者有满意的麻醉恢复期循环变化,且不影响患者的苏醒、拔管时间,苏醒质量高,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老年患者术后麻醉复苏期呼吸道预见性护理

    作者:樊玉梅

    目的:研究对老年手术患者提供麻醉复苏期呼吸道预见性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于2016.1月-2016.8月间收治的74例老年手术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将患者划分为常规组37例与观察组37例,护士为常规组患者提供一般术后护理流程,为观察组患者提供术后麻醉恢复期呼吸道预见性护理服务,总结两组患者呼吸道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常规组患者呼吸道并发症发生率为18.92%,观察组发生率为5.41%,观察组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护士为老年术后患者提供麻醉恢复期呼吸道预见性护理干预服务,可有效降低呼吸道并发症发生.

  • 全麻联合双侧股神经阻滞麻醉对双膝关节置换术患者麻醉恢复期的影响研究

    作者:钟在成

    目的:分析全麻联合双侧股神经阻滞麻醉对双膝关节置换术患者麻醉恢复期的影响.方法:选择近一年我院收治的100例接受双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分别采用的是全麻以及全麻联合双侧股神经阻滞麻醉,麻醉后对效果分析.结果: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分析,乙组和甲组的总有效率分别是90%和70%,乙组的优势明显.结论:全麻联合双侧股神经阻滞麻醉对双膝关节置换术患者麻醉恢复期有一定的积极影响,能保证血流动力的稳定性,值得推广和应用.

  • 全麻患儿术后麻醉恢复期的护理

    作者:喻亿红;廖礼平

    通过对1 753例全麻术后患儿麻醉恢复期的护理,认为密切观察患儿病情变化,加强呼吸道管理,保持动静脉置管通畅,维持出入水量均衡,保持患儿正常体温及适当的镇痛处理是确保患儿平稳渡过麻醉恢复期的护理关键.

  • 102例全麻插管术后恢复期气道阻塞患儿的监护

    作者:张粉婷;吕建瑞;薛荣亮;黄沙燕

    全麻插管患儿手术结束后数小时内,由于镇静催眠剂、肌松剂和止痛剂的作用尚未完全消失,保护性反射尚未完全恢复,常易发生气道阻塞,引起缺氧、二氧化碳蓄积等生理紊乱,严密观察及早处理至关重要.1992~2001年我院麻醉恢复室接收286例全麻插管术后患儿,其中102例发生气道阻塞,护理介绍如下.

  • 术中保温护理对麻醉恢复期影响的Meta分析

    作者:赵征华;兰星

    目的 系统评价术中采取保温护理对麻醉恢复期的影响.方法 运用Stata10.0软件对2003~2013年国内外发表的术中保温护理对麻醉恢复期影响的研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有17篇文献纳入,其中实验组690例,对照组680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术中采取保温措施可以降低患者麻醉恢复期寒战[OR=0.12,95%CI(0.09~0.16)]和躁动[OR=0.19,95%CI(0.1 3~0.27)]的发生率,缩短拔管时间[SMD=-0.71,95%CI(-1.00~-0.42)]和苏醒时间[SMD=-2.87,95%CI(-3.11~-2.63)].结论 术中采取保温护理可以缩短患者拔管时间和苏醒时间,减少寒战和躁动的发生,使患者平稳渡过麻醉恢复期.

  • 扁桃体及腺样体切除术后麻醉恢复期患儿的护理

    作者:吴春华;冯仁梅;靳文娟

    小儿扁桃体及腺样体切除术是耳鼻咽喉科较为常见的手术,大多数患儿需在全身麻醉下施行手术.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是全身麻醉苏醒期较常见的一种并发症[1],小儿接受耳鼻喉手术后,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明显增高[2-4].此手术因部位特殊、手术创面大,术后要求患儿保持安静,严重躁动会导致患儿伤口出血、液体外渗、管道滑脱甚至窒息,危及患儿生命安全.因此,在麻醉恢复期对躁动患儿加强安全护理尤为重要.我院2010年6月-2012年6月对全身麻醉插管下行扁桃体及腺样体切除术600例的患儿,其中119例患儿发生不同程度的躁动,积极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后,现报告如下.

  • 新生儿麻醉苏醒期的护理

    作者:王灵芝;黄砚屏

    新生儿麻醉是指从出生脐带结扎至生后28d患儿的麻醉.全麻术后苏醒期是新生儿情况多变的高危时期,随时有发生并发症的可能,严重时可危及患儿生命安全.因此,加强此期的监护对减少麻醉和手术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有很重要的作用.

  • 不同维持量右美托咪定对悬雍垂腭咽成形术全身麻醉恢复期血浆皮质醇和血糖的影响

    作者:王晓宁;姜天乐;赵斌江

    目的:观察不同维持量右美托咪定(DEX)对七氟醚吸人麻醉UPPP患者全身麻醉恢复期血浆皮质醇和血糖的影响.方法:择期全身麻醉行UPPP患者120例,ASA分级Ⅰ级或Ⅱ级.随机分为3组,每组40例:DEX低剂量维持量组(D1组),DEX高剂量维持量组(D2组)和对照组(C组).DEX组和C组分别接受初始剂量为1 μg/kg的DEX和生理盐水,容量均为20 ml,注药时间15 min.随后D1组以0.2 μg·kg-·h-1,D2组以0.7 μg· kg-1·h-1的速度维持至手术结束前5 min,C组则给予相同维持速度的生理盐水.术中通过调节吸入七氟醚浓度,使BIS值维持40~60.手术结束前10 min停用所有麻醉药,测定麻醉前(T0),拔管时(T1),拔管后5 min(T2)、拔管后15 min(T3)血浆皮质醇浓度和血糖;记录手术时间,吸入麻醉时间,术中七氟醚用量,停药后苏醒时间,气管导管拔除时间和围拔管期间发生躁动、呛咳及低氧血症(SpO2 <90%)的情况.结果:与C组比较,D1组和D2组在T1时MAP、HR明显降低(P<0.05),T1~T3时血浆皮质醇浓度及血糖明显降低(P<0.05),术中七氟醚用量明显减少(P<0.05),围拔管期躁动的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D2组苏醒时间和气管导管拔除时间较C组和D1组明显延长(P<0.05);各组呛咳及低氧血症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七氟醚吸入麻醉下UPPP中应用DEX 0.2 μg·kg-1·h-1,麻醉恢复期血流动力学平稳且不抑制呼吸,减轻气管拔管时的应激反应,显著减少术中七氟醚用量和躁动的发生率,同时不延长术后苏醒和气管导管拔除时间.

  • 儿童鼾症全麻术后麻醉恢复期气管拔管前气道干预的临床研究

    作者:雷鸿华

    儿童鼾症主要由腺样体及扁桃体高度增生而导致部分上呼吸道阻塞而引起,手术治疗后患儿容易发生呼吸衰竭和相关并发症,是造成术后患儿死亡的主要原因[1].与成年患者不同,患儿进行手术治疗时依从性较差,需要全麻后方可顺利完成手术;术后麻醉恢复期出现意识模糊、嗜睡、躁动或其他意识影响,术后局部软组织水肿,出血阻塞气道和术后疼痛等因素,均会增加麻醉恢复期拔管风险[2].综上,进行术后拔管前患儿气道干预可减轻患儿痛苦和气管拔管后并发症,确保患儿安全度过麻醉恢复期.

459 条记录 15/23 页 « 12...12131415161718...22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