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右美托咪定对苗、侗族患者妇科腹腔镜手术全麻苏醒期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作者:杨旺东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Dex)对苗、侗族患者行妇科腹腔镜手术全麻苏醒期的有效性、安全性.方法:将100例行妇科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的苗、侗族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治疗组在麻醉诱导前给予Dex 1 μg·kg-1,10min内缓慢静脉注射,麻醉持续的维持量为0.5μg·kg-1·h-1;对照组同治疗组方法给予同等容量的生理盐水.比较2组停止麻醉用药到呼叫睁眼的时间(T1)、停止麻醉用药到拔出喉罩的时间(T2)及在苏醒室监测停留的时间(T3);比较2组手术结束即刻及拔出喉罩5 min时,患者SBP、DBP、HR、OAA/S评分;观察两组术后躁动、寒战、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T1、T2、T3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手术结束即刻及拔出喉罩5 min时的SBP、DBP、HR均低于对照组,其中手术结束即刻DB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AA/S评分在上述2个时间点治疗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躁动、寒战、恶心呕吐的发生情况均好于对照组,其中Wrench 0级评分治疗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恶心呕吐评分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Dex可有效提高苗、侗族患者妇科腹腔镜手术全麻苏醒质量,稳定血流动力学,有效防治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

  • 地佐辛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麻醉恢复期的影响(附50例报告)

    作者:苏欣;薛爱存;金琦

    目的 观察地佐辛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麻醉恢复期的影响.方法 选择本院2013年6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需行腹腔镜手术治疗妇科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两组均给予咪达唑仑、丙泊酚、瑞芬太尼、维库溴铵诱导,并给予丙泊酚、瑞芬太尼、维库溴铵维持麻醉.对照组于手术结束前5min静注舒芬太尼0.1μg/kg,观察组静注地佐辛0.1mg/kg,比较两组患者拔管时间、复苏室滞留时间等相关指标.结果 观察组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及复苏室滞留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两组拔管后VAS镇痛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地佐辛应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麻醉苏醒时间较短,且血流动力学平稳,临床应用安全.

  • 麻醉恢复期患者的护理安全策略

    作者:申海花

    麻醉恢复期是停用麻醉药到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或清醒的时期, 也是手术患者易发生危险的时期.我院于2007年8月在麻醉科设置了1间有8张恢复床的麻醉恢复室又称为麻醉后监测治疗室(PACU)至今,尚未发生一例医疗差错事故,所收治的患者均平安度过麻醉恢复期,顺利返回病房(包括ICU).现将麻醉恢复期潜在的安全问题进行以下总结,以便更好的提高麻醉恢复期的护理质量,确保患者安全.

  • 浅谈小儿麻醉的风险及处理

    作者:杨利荣

    随着麻醉设备改善和技术提高,麻醉相关死亡明显降低.但是,小儿麻醉死亡率高于成人,并且年龄越小,麻醉相关死亡率越高.笔者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与查阅相关的参考文献,了解小儿麻醉恢复期间并发症发生的常见原因,加强麻醉苏醒期的监测和管理,及时治疗早期出现的并发症,防止严重并发症发生,大大降低小儿的麻醉后病死率.

  • 全麻术后患者麻醉恢复期并发症的临床评估及护理对策

    作者:王灵燕

    目的 对全麻术后麻醉恢复期并发症的情况进行临床评估,并提出护理干预对策.方法 选取本科室2017年1~2月收治的137例全麻手术患者中出现并发症的4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45例患者并发症的情况进行临床评估.结果 手术时间>2h的患者并发症高于手术时间≤2 h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SA Ⅲ患者的并发症高于ASA Ⅰ、Ⅱ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50岁是并发症的高发年龄段,此年龄段患者并发症高于其他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麻术后患者恢复期可能会出现多种并发症,其中年龄、手术时间与麻醉分级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应该加强对危险因素的监控,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保证患者平稳渡过恢复期.

  • Abbe's瓣治疗双侧唇裂术后继发唇畸形患者麻醉恢复期的护理

    作者:白萍;姜莹;康晓伟;钱婧

    总结Abbe's瓣治疗双侧唇裂术后继发唇畸形患者麻醉恢复期的护理体会,回顾性分析2012~ 2016年本科治疗的12例临床资料,12例患者未出现术后并发症、唇瓣成活,伤口愈合良好,唇畸形得到矫正,患者对治疗效果满意,认为安全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是Abbe's瓣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 患儿麻醉恢复期呼吸道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作者:肖树;戴红辉;张艳梅

    总结了116例患儿手术后麻醉恢复期呼吸道并发症的常见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观察与护理对策.主要包括麻醉恢复期严密监测生命体征,熟悉呼吸道并发症常见原因与预防处理,掌握麻醉药物使用监测要点,熟练配合医生急救.认为细心的观察和及时妥当的护理有利于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使患儿平稳渡过麻醉恢复期.

  • 麻醉恢复期负压性肺水肿的护理体会

    作者:王丽漫;陈晖;邹梅;曾梅菇;刘雄英

    总结了本院麻醉科恢复室从2010年至2016年诊治的3例负压性肺水肿的护理体会,主要包括早期发现,加强监护,体位护理,氧疗护理,进行气管内插管并予以机械通气支持,用药护理和心理护理.认为及时发现并正确处理可以避免NPPE病情进一步加重,保证患者的安全.

  • 右美托咪定复合氟比洛芬酯对重度烧伤患者全身麻醉苏醒期应激因子及血糖的影响

    作者:怀乔;杨艳超;郭会艺;蒋晨霞;孟香果;孙瑞朋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复合氟比洛芬酯对重度烧伤患者全身麻醉苏醒期应激因子及血糖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2017年1月本院收治的重度烧伤患者80 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将其平均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EX组)、氟比洛芬酯组(FLU组)、右美托咪定复合氟比洛芬酯组(DEX+FLU组)和对照组(C组),于手术结束前 30 min时DEX组经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 0.25μg/kg;FLU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50 mg;DEX+FLU组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 0.25μg/kg+氟比洛芬酯 50 mg;C组静脉注射与DEX组等容量生理盐水,观察四组患者麻醉诱导前(T0)、拔管前15 min(T1)、拔管后即刻(T2)、拔管后15 min(T3)各时间点血浆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和皮质醇(COR)、血糖(GLU)水平以及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及苏醒期间躁动发生率.[结果]与T0时比较,T1~T3时C组、DEX组、FLU组血浆E、NE、COR水平及GLU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比较,DEX组、FLU组与DEX+FLU组T1~T3时血浆E、NE、COR及GLU水平显著降低,且DEX+FLU组降低更明显(P<0.05);DEX组和DEX+FLU组躁动发生率显著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LU组躁动发生率数低于C组,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氟比洛芬酯可显著降低重度烧伤患者全身麻醉苏醒期的应激因子和血糖水平,降低苏醒期躁动发生率,而不延长患者的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

  • 右美托咪定复合七氟烷麻醉对小儿疝气手术中循环指标及苏醒质量的影响

    作者:王辉;陈永军;徐申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复合七氟烷对小儿疝气手术中循环指标及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本院择期行腹腔镜疝修补、疝囊高位结扎术的疝气患儿7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8例.右美托咪定组(A组)气管插管后微泵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0.2 μg/(kg·h),对照组(B组)给予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静脉泵注.比较两组手术情况及进入麻醉恢复室即刻(0 min)、30 min躁动评分,术前(T0)、麻醉诱导后(T1)、手术开始5 min(T2)、10 min(T3)、术毕(T4)、患儿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水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A组进入恢复室后0 min、30 min躁动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与T0时点比较,A组T1时点HR上升,T2时点下降,对照组T1~4时点HR均上升,T1~2时点MAP上升,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A组T1~4时点HR均低于B组,T2~3时点MAP低于B组(P<0.05).A组全麻苏醒期躁动(EA)发生率为7.89%(3/38),低于B组的39.47 %(15/38)(P<0.05).[结论]小儿疝气手术中采用右美托咪定复合七氟烷麻醉,不仅可维持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还可提高苏醒质量,降低EA发生率.

  • 不同麻醉方法对扁桃体摘除手术患儿术后苏醒期躁动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作者:苏艺峰

    [目的]探讨采用不同麻醉方法对扁桃体摘除手术患儿术后苏醒期躁动以及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的影响.[方法]本院收治的行扁桃体摘除患儿120例,根据不同麻醉方法分为A、B、C三组,每组40例,A组患儿采用七氟醚配伍小剂量右美托咪定麻醉;B组患儿采用七氟醚加用单次氯胺酮麻醉;C组患儿采用七氟醚配伍等量生理盐水麻醉.比较三组患儿术中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及术后躁动情况.[结果]三组患儿在麻醉诱导时、麻醉诱导后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A组患儿在手术开始后和手术结束时的MAP比C组更高,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B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A组患儿在手术开始后和手术结束时的HR、SpO2低于B组及C组(P<0.05);A组患儿Ramsay镇静评分明显高于B组与C组,A组患儿的拔管时间与出室时间比B组及C组更短(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能有效降低扁桃体摘除手术患儿术后苏醒期的躁动,同时稳定术中血流动力学指标,降低血流动力学波动对患儿造成的损伤,镇静、镇痛效果良好,具有显著的临床价值.

  • 右美托咪定对扁桃腺切除术患儿七氟醚复合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影响

    作者:宋宇龙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对扁桃腺切除术患儿七氟醚复合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 本院拟在全麻气管插管下行扁桃体切除手术的患儿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全部患者都静脉注射芬太尼2 μg/kg,异丙酚3 mg/kg,顺阿曲库铵0.2 mg/kg,完成诱导气管插管,手术过程中为患者吸入2%~3.5%七氟醚以维持麻醉效果.观察组插入气管导管后,输注右美托咪定0.5 μg/kg,对照组则输注等剂量的生理盐水,比较两组麻醉苏醒期躁动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小儿苏醒期烦躁量表 (PAED)评分(8.0±1.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1.9±1.7),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的躁动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麻醉后恢复室(PACU)停留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拔管时间与对照组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 使用右美托咪定有助于减少患儿苏醒期躁动,帮助患儿平稳度过麻醉苏醒期,并减少术后的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 右美托咪定对先心病患儿心导管术后苏醒期躁动的影响

    作者:黄海林;唐培佳;黄今肇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先心病患儿心导管术后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93例拟行心导管介入手术的先心病患儿随机分成三组.给予七氟烷面罩吸入诱导,静脉注射舒芬太尼0.1 μg/kg和罗库溴铵0.6 mg/kg,气管插管后行定压型模式通气.术中A组患儿以吸入七氟烷维持,B组患儿以吸入七氟烷复合静脉持续输注瑞芬太尼0.25 μg/(kg·min)维持,C组患儿以吸入七氟烷复合静脉持续输注右关托咪定0.5μg/(kg·h)维持.记录患儿苏醒期情况,并采用改良Aldrete评分、PAEDS评分和CHEOPS评分对患儿复苏、苏醒期躁动和术后疼痛进行评估.[结果]三组患儿苏醒期各时间段躁动发生率:A组>B组>C组(P<0.05),C组麻醉后恢复室(PACU)停留时间较A组和B组延长(P<0.01).三组患儿改良Aldrete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入PACU后C组前3个时间点的PAEDS评分均低于A组和B组(P<0.05),且第15min和第30 min C组PAEDS评分明显低于A组(P<0.01).第30 min和第45 min C组CHEOPS评分低于A组和B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有助于预防先心病患儿心导管手术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发生,提高患儿苏醒质量.

  • 右美托咪定对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患者苏醒期质量的影响?

    作者:施凌峰;唐鸣;沈泳坚;刘丽

    【目的】研究术中输注右美托咪定对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FESS)患者苏醒期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40例年龄为30~60岁择期全身麻醉下行 FESS 的患者。将入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对照组(C组)和右美托咪定组(D组)。常规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后,D组给予1μg/kg 右美托咪定10 min内静脉输注完毕,随后以0.2μg/(kg·h)速率输注至手术结束前30 min。C 组以同样方式输注等量生理盐水。两组麻醉维持均采用静脉持续输注异丙酚,七氟醚吸入,适时静注顺式阿曲库铵。当患者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较基础值增加超过15%时单次追加芬太尼1.5μg/kg。比较两组患者麻醉前、手术结束时、拔管时、离开麻醉恢复室(PACU)时的 HR、MAP;入 PACU 后的 Riker 躁动评分、VAS 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拔管时间、滞留PACU时间以及术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与麻醉前比较,C 组患者拔管时 HR 明显增快(P <0.05)。入PACU后D组 Riker躁动评分和 VAS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均低于 C组(P <0.05)。两组拔管时间、滞留PACU时间的差异均无显著性(均P >0.05)。D组术后寒战发生率低于 C 组(P <0.05)。【结论】术中输注右美托咪定可明显改善 FESS患者苏醒期质量。

  • 小剂量右美托咪定对脊柱外科手术后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影响

    作者:廖用琼;骆佳;刘际童;谭素红;梅习平

    【目的】评价小剂量右美托咪定对脊柱外科手术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本院择期实施脊柱后路内固定手术的患者40例,ASAⅠ~Ⅲ级,随机双盲分为试验组(D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20例,两组入复苏室前均未使用右美托咪定。入复苏室后D组静脉内给予右美托咪定以0.25μg/(kg?10 min)的速度持续泵入;C组给予等速率的生理盐水。观察和记录手术结束后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T1)、呼之睁眼时间(T2)及清醒拔管时间(T3);记录各时点及拔管后1 min(T4)、10 min(T5)、30 min(T6)患者的平均动脉压、心率、Riker镇静躁动评分。比较两组患者苏醒期的躁动情况以及血流动力学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麻醉时间、手术时间、术后拔管时间和停留复苏室时间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05);D组患者术后各时点的平均动脉压、心率,明显低于C组,且两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05);D组的术后躁动评分和躁动发生率低于C组,且两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05)。【结论】脊柱外科手术后,应用右美托咪定可以减少患者手术后苏醒期躁动。

  • 全麻患者麻醉恢复期躁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作者:廖彩萍

    【目的】探讨全麻患者麻醉恢复期躁动(emergence agitation ,EA)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本院行全麻手术的896例患者,对其术后发生EA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896例全麻手术患者中,发生EA 99例,EA发生率为110.5%(99/896);经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年龄、ASA分级、术中补液、术后镇痛、放置导尿管时间、低氧、PACU停留时间与EA呈明显相关( P <00.5);经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术后镇痛是保护因素,ASA分级、放置导尿管时间、低氧是独立危险因素。【结论】EA与多种因素有关,其中年龄、术后镇痛、ASA分级、放置导尿管时间、低氧是EA的独立影响因素,临床应加以重视。

  • 右美托咪定对髋关节置换患者认知功能和炎症反应的影响

    作者:徐雪芬;徐中萍;王小明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Dex)对髋关节置换患者苏醒延迟、认知功能及血清S100β蛋白、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的影响.[方法]82例行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于全身麻醉前行盐酸Dex静注,对照组则给予同等量生理盐水静注,比较各组不同时间点血清S100β蛋白、MMP-9、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及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手术情况及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毕、术后12h血清S100β蛋白、MMP-9、IL-6、TNF-α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3 d MMSE评分为高于对照组;POCD发生率为12.20%(5/41),低于对照组的36.58%(15/41),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两组术后7d MMSE评分、POCD发生率、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及恶心呕吐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Dex能明显减轻髋关节置换患者炎症反应及神经元损伤,降低术后早期POCD发生率,但可能导致苏醒延迟.

  • 右美托咪定对老年喉癌全喉切除手术术后苏醒期躁动、呛咳的影响

    作者:赵志强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Dex)对老年喉癌全喉切除手术术后苏醒期躁动、呛咳的影响.[方法]90例择期行全喉切除术老年喉癌患者依据术中给药剂量不同分为A组(30例,实施Dex0.5μg/kg麻醉)、B组(28例,实施Dex1μg/kg)及C组(32例,实施50mL生理盐水).观察静脉输注前(T0)、静脉输注后即刻(T1)、苏醒时刻(T2)三组血流动力学指标[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变化,并比较麻醉前后三组镇痛[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AS)评分]、镇静(Ramsay)评分、呛咳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T0时刻三组血流动力学指标、VAS评分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T1时刻三组仅hR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B组高;T2时刻三组SBP及HR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B组hR低,C组高,A组、B组DBP显著低于C组(P<0.05);术后1h三组VAS评分较术前明显升高,而术后3h、6h较术后1h均明显降低,且术后B组的VAS评分变化较A组、C组明显(P<0.05);B组麻醉苏醒时间长于A组、C组(P<0.05),而A组、B组Ramsay评分显著高于C组,呛咳评分显著低于C组(P<0.05);术后三组并发症发生率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Dex可明显预防老年喉癌全喉切除术后患者苏醒期躁动、呛咳,有明显镇痛、镇静效果,其中低剂量Dex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更小,值得推荐应用.

  • 不同浓度七氟醚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樊照娣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七氟醚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麻醉苏醒时间及苏醒期间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40例,分别给予七氟醚浓度1.0 MAC、1.5 MAC.监测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前(T0)、插管后1 min(T1)、气腹即刻(T2)、气腹后15 min(T3)、解除气腹后5 min(T4)和拔管后l min(T5)时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及心率(HR),并记录两组患者的麻醉苏醒时间及患者麻醉苏醒期间发生恶心、呕吐、躁动等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T0时DBP、SBP、H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1~2时,A组患者T1~2时DBP、SBP、HR均显著增高,明显高于T0水平(P<0.05),而B组患者T1~2时则均略有升高,其变化幅度与T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T3时的DBP、SBP、HR均显著降低,B组下降幅度明显较A组显著(P<0.05).在T4、T5时,两组患者的DBP、SBP、HR逐渐升高,A组患者DBP、SBP、HR恢复T0时水平,而B组患者DBP、SBP、HR升高幅度不大,明显低于T0水平(P<0.05).A组的自关闭七氟醚挥发罐至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和拔管时间均明显短于B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麻醉苏醒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5%(7/40),与B组20%(8/4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0 MAC 及 1.5 MAC 的七氟醚均能满足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麻醉维持的需要,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但 1.0 MAC 七氟醚能比 1.5 MAC 七氟醚提供更好的麻醉质量,且能缩短患者的麻醉苏醒时间,减少麻醉管理时间.

  • 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对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麻醉恢复期的影响

    作者:李惠;杜小凯;付芬芬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对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后麻醉恢复期血流动力学、肺功能及神经系统的影响.[方法]本院行LC的老年患者8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单纯全麻,观察组给予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比较两组手术情况及术前(T0)、插管时(T1)、术中(T2)、拔管后(T3)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变化,比较两组术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评分(MoCA)及用力肺活量/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FVC)差异,同时观察术后24h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拔管时间(7.58±1.45)min、苏醒时间(16.23±1.47)min均短于对照组(P<0.05),瑞芬太尼用量(0.72±0.06)mg较对照组少(P<0.05);T1、T2、T3时两组SBP、DBP、HR均较T0时下降,但对照组较观察组下降更明显(P<0.05);术后观察组拔管后即刻、10min、20minVAS评分[(5.67±0.24)分、(4.32±0.11)分、(3.24±0.08)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观察组FVC/FEV1(81.24±0.17)%、MoCA评分(26.85±0.14)分均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38%(1/42),低于对照组16.67%(7/42)(P<0.05).[结论]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对老年LC术后麻醉恢复期血流动力学、肺功能及神经系统影响小,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459 条记录 16/23 页 « 12...13141516171819...22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