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睑板腺功能障碍治疗进展

    作者:杨帆;曾庆延

    睑板腺功能障碍(meibomian gland dysfunction,MGD)是常见的眼表疾病,是干眼主要的病因.本文主要就近5 a国内外关于MGD物理治疗、药物治疗、中医治疗、患者教育4个方面的治疗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临床MGD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 睑板腺功能障碍性干眼的临床检查

    作者:沈晓璐;刘焰

    近年来,干眼症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对干眼的研究已成为一个热点.而睑板腺功能障碍已成为干眼的主要原因.本文复习了干眼检查方面的文献,以脂质层的检查为主对睑板腺功能障碍性干眼患者的临床检查做一综述.

  • 单纯强脉冲光治疗睑板腺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

    作者:刘畅;张琛;黄悦;杨瑞波;赵少贞

    目的 评估单纯强脉冲光(IPL)治疗睑板腺功能障碍(MGD)的疗效.方法 采用前瞻性系列病例观察研究设计.纳入并随诊2017年10月至2018年4月于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就诊的MGD患者30例60眼.在基线、基线后1周和3周分别进行1次IPL治疗.分别在第1、2、3次治疗前及末次治疗后3个月进行主观症状评分[眼表疾病指数量表(OSDI)问卷、标准干眼评估(SPEED)问卷)]、睑缘评分、LipiView眼表干涉仪测量脂质层厚度(LLT)、瞬目次数及不完全瞬目比例、Keratograph 5M眼表分析仪测量泪河高度(TMH)、非侵入性泪膜破裂时间(NIBUT)及红外线睑板腺拍摄检测并评定IPL治疗效果,观察视力、眼压以监测IPL治疗的安全性.结果 第1次治疗前患者OSDI评分、SPEED评分及睑板腺分泌状态评分明显高于其他3个时间点;TMH明显低于其余3个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各治疗时间点患者第1次NIBUT (NIBUTf)、瞬目次数及不完全瞬目比例总体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患者睑板腺分泌状态持续改善.治疗及随访全程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矫正视力无变化,眼压在正常范围内波动.结论 单纯IPL治疗可减轻MGD患者症状及改善干眼相关指标,且疗效至少可持续3个月,是治疗MGD安全、有效的方法.

  • 阻塞型睑板腺功能障碍患者睑板腺的形态学观察

    作者:杨柳;孟珠;赵金荣;赵少贞

    背景 阻塞型睑板腺功能障碍(OMGD)是睑板腺功能障碍的常见类型,目前认为OMGD是由于睑板腺导管的阻塞和/或睑脂分泌异常导致,因此睑板腺形态学的改变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目的 运用Keratograph 5M眼表综合分析仪观察OMGD患者睑板腺的形态学改变并对其进行分析. 方法 采用前瞻性病例观察研究方法.纳入2015年1-6月在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确诊的OMGD患者60例60眼,同时选择6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分别对2个组受检者进行眼表疾病指数(OSDI)问卷调查、泪膜破裂时间(BUT)、Keratograph 5M眼表综合分析仪观察睑板腺缺失情况、睑板腺开口评分及睑脂评分.根据OSDI评分分为轻度OMGD组(12.0< OSDI≤22.0) 23例、中度OMGD组(22.0<OSDI≤32.0)21例和重度OMGD组(32.0<OSDI≤100.0) 16例.分别对3个组患者的睑板腺状况进行评估与分析. 结果 OMGD组OSDI评分、睑板腺缺失评分及睑脂评分均高于正常对照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9.425、-7.781、-8.954,均P<0.05).OMGD组和正常对照组BUT分别为(6.10±1.91)s和(10.67±2.11)s,睑板腺开口评分分别为1.35±0.90和0.88 ±0.6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2.418、3.276,均P<0.05).轻度OMGD组、中度OMGD组和重度OMGD组间OSDI、睑板腺缺失评分及睑脂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H=52.121、37.180、13.642,均P<0.05),BUT、睑板腺开口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58.191、8.474,均P<0.05).OSDI与睑板腺缺失评分、睑脂评分及睑板腺开口评分之间均呈正相关(r=0.708,P=0.000;r=0.759,P=0.000;r=0.270,P=0.003).BUT与睑板腺缺失评分、睑脂评分及睑板腺开口评分之间呈负相关(r=-0.692,P=0.000;r=-0.691,P=0.000;r=-0.192,P=0.036). 结论 Keratograph 5M眼表综合分析仪可以快速、精确地对睑板腺进行形态学观察.OMGD患者在眼表及睑板腺等方面与正常人存在差异.

  • 围绝经期综合征睑板腺功能障碍患者的眼表及睑板腺形态和功能表现

    作者:杨柳;侯海燕;孟珠;赵金荣;赵少贞

    背景 围绝经期综合征(PMS)是女性必经的重要时期,可伴随生理、病理及雌性激素水平的改变,同时会伴随一系列眼部及全身健康问题.眼部病变主要体现在眼表系统,影响患者的视觉和生活质量.目的 探讨PMS睑板腺功能障碍(MGD)患者眼表及睑板腺的形态和功能改变. 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2015年1-8月在武警后勤学院附属医院42例确诊为PMS-MGD的患者,进行眼表疾病指数评估(OSDI)问卷、裂隙灯显微镜检查、干眼相关指标检查、睑板腺相关指标检查等,全身检查包括妇科基本检查及评分、围绝经期特征的性激素水平检查等,以48名同龄健康妇女作为对照组,均将右眼检查数据纳入统计分析,比较PMS-MGD组患者与对照组受检者的眼表及睑板腺形态和功能改变.结果 与对照组受检者比较,PMS-MGD组患者血液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激素(LH)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5.217、76.769,均P<0.01);患者外周血中雌二醇(E2)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358,P<0.01).PMS-MGD组患者OSDI评分为25.00(18.00,32.00),对照组为1.00(1.00,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8.043,P<0.05).OSDI问卷调查显示PMS-MGD组患者的主要主观症状为异物感,其次依次为视物模糊、畏光、眼酸眼痛和视力下降;调查还显示患者中看电视时症状加重者16例,占38.10%,使用计算机或自助提款机时加重者10例,占23.81%,阅读困难者6例,占14.29%,夜间开车困难者4例,占9.52%,有风时症状加重者4例,占9.52%,干燥环境下加重者14例,占33.33%,空调环境下加重者16例,占38.10%,有10例患者在上述状况下未出现症状加重的表现,占23.81%,2例患者在有风环境及空调环境下同时有自觉症状加重.PMS-MGD组OSDI评分、角膜荧光染色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患者泪膜破裂时间(BUT)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276,P<0.05).PMS-MGD组患者睑缘异常评分、睑板腺缺失评分、睑板腺开口评分及睑板腺分泌物性质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7.258、-6.517、-6.195、-6.973,P<0.05).2个组间受检眼泪液分泌试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MS-MGD组患者MGD功能发生改变,眼表刺激症状明显,并影响正常生活,主诉以异物感多,看电视时及空调环境下症状加重的患者比例高,睑板腺形态明显异常.

  • 睑板腺功能障碍的治疗及其进展

    作者:余婷

    睑板腺功能障碍(MGD)是临床上常见的眼表疾病之一,其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一直是多年来临床研究的热点和难点.MGD的传统物理治疗方法包括睑缘清洁、眼局部热敷及眼睑按摩,传统药物治疗方法包括人工泪液、局部或全身运用抗炎药物或抗生素.然而,以上每种治疗方法均有不足,作用短暂且效果有限.随着人们对MGD研究的深入,各种新型治疗方法应运而生,如热脉冲系统、强脉冲光、睑板腺针刺疏通等物理治疗及N-乙酰半胱氨酸、ω-3必需脂肪酸、性激素等药物治疗.本文就目前临床常用及研究较热门的治疗方法进行综述,旨在帮助临床医师合理选择治疗方案,并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 提高对睑板腺功能障碍的认识重视睑板腺功能障碍相关性干眼的药物治疗

    作者:洪晶

    睑板腺功能障碍(MGD)是临床常见的眼表疾病,以睑板腺终末导管的阻塞和/或睑板腺分泌物质或量的改变为特征,导致脂质向泪膜的排出减少,引起泪液蒸发过强.睑缘和睑板腺的炎症是引起睑板腺阻塞,进而导致MGD的直接原因,可引起眼表功能的异常.MGD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症状与体征,其症状与干眼的症状相似,因此无诊断特异性.体征主要包括睑缘形态的变化、睑板腺分泌异常和睑板腺缺失.MGD的治疗方法包括热敷、清洁睑缘、促进睑板腺的分泌、抗菌、抗炎治疗及润滑眼表,中度、重度MGD患者可给予必要的抗炎治疗,常用的抗炎药物有糖皮质激素、非甾体类抗炎药及免疫抑制剂.临床医师在进行眼部疾病的检查时应重视睑板腺的功能状态,尤其在角膜屈光手术及内眼手术前更应重视MGD的筛查,以免术后引起严重的眼表并发症,有效规避医疗风险.

  • 关注干眼的系统治疗方法

    作者:晋秀明;章悦

    干眼是多因素综合作用引起的眼表疾病,其特征是泪膜稳态失衡,眼表微环境改变,进而导致眼表的不适症状,其发病机制包括泪膜不稳定、泪液高渗透压、眼表炎症与损伤以及角膜神经感觉异常.干眼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质量.随着科技的进步,干眼的治疗方法不断更新,轻中度干眼和重度干眼的治疗方法也有所不同.干眼治疗方法的选择因患者病情和治疗机构的条件而异,系统性、规范化、综合性的治疗可明显改善治疗效果.本文系统性总结了传统的与新兴的干眼治疗方法,这些方法操作简单,临床上切实可行,可为不同类型的干眼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 综合治疗睑板腺功能障碍性干眼症48例

    作者:赵举;刘家冉

    目的 观察综合治疗睑板腺功能障碍性干眼症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97例(194眼)睑板腺功能障碍性干眼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48例(96眼)和对照组49例(98眼).两组患者均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综合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主观症状评分、泪液分泌实验(STI)、泪膜破裂时间(BUT)和角膜荧光素染色(FL)评分,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的主观症状和FL评分分别为(1.65±0.34)、(0.36±0.18),对照组分别为(4.28±1.25)、(2.43±0.74),比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TI评分和BUT分别为(15.58±3.51)、(10.52±1.65)s,对照组分别为(12.67±3.24)、(6.76±1.28)s,均比治疗前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主观症状和FL评分低于对照组,STI和BUT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治疗可使睑板腺功能障碍性干眼症的主观症状得到缓解,STI、BUT和FL评分改善,总有效率提高.

  • 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治疗睑板腺功能障碍的疗效和安全性

    作者:李莉

    目的:分析抗炎治疗睑板腺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44例睑板腺功能障碍患者,采用随机双盲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给予常规治疗联合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典舒)治疗,治疗1个月后,对比两组患者的眼睑观察评分、症状评分、泪膜破裂时间测定、角膜荧光素染色、基础泪液分泌量测试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1周及1个月后,研究组症状评分、泪膜破裂时间及眼睑观察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角膜荧光素染色、基础泪液分泌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抗炎治疗睑板腺功能障碍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症状及体征,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但应密切监测眼压变化情况。

  • 微视频在睑板腺按摩中的应用

    作者:吴芳

    目的:探讨微视频在推广应用睑板腺按摩治疗睑板腺功能障碍中的作用.方法:将我院2016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238例睑板腺功能障碍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118)进行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n=120)在对照组基础上通过微视频传授操作方法,进行技术指导对患者辅助以睑板腺按摩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BUT及睑缘、症状评分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临床治疗有效率也显著高于对照组(93.33%vs73.7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睑板腺按摩可减轻睑板腺阻塞患者的临床症状,微视频对正确掌握睑板腺按摩技能技巧、推广睑板腺按摩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

  • 睑板腺管疏通术联合中药治疗睑板腺功能障碍(MGD)与干眼症

    作者:王学珍;贺义恒;余晓锐;郑玉祥;刘蓉

    目的 观察睑板腺管疏通术联合中药治疗睑板腺功能障碍(MGD)及与之相关或合并的干眼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符合睑板腺功能障碍诊断标准的160例患者的性别、年龄、症状、临床表现进行详细记录,并进行严格的中医辨证分型;对其中单纯型睑板腺功能障碍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睑板腺管疏通术+中药+滴眼药治疗;对照组给局部滴眼药治疗.对其中与MGD相关或合并的干眼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人工泪液消炎眼药水+睑板腺管疏通术+中药治疗;对照组给人工泪液消炎眼药水治疗;对两组的疗效分别进行各自的方差分析比较.结果 对于单纯型睑板功能障碍者治疗组的临床疗效远高于对照组,有效率分别是94.3%和45.7%.对于与MGD相关或合并MGD的干眼症,治疗组可以大大提高临床疗效,缩短疗程,有效率分别是93.3%和28.9%;结论 睑板腺管疏通法是治疗单纯型MGD和与MGD直接相关、合并的干眼症的有效措施之一;脾肾阳虚、气虚,水湿不化、湿浊中阻于胞睑是MGD和与之直接相关或合并MGD的干眼症的痛机;脾肾阳虚是干眼症临床分型之一;在治疗上采用睑板腺管疏通术联合人工泪液滴眼和中药治疗方法,可以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 睑板腺功能障碍性干眼症理化治疗的临床应用

    作者:宋艳;闵祥玉

    目的 探讨睑板腺功能障碍性干眼症的理化治疗方法.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就诊于长江医院眼科的80例干眼症病人,通过睑板腺按摩,清洗睑缘,眼部超声雾化,眼部热敷及局部用药等综合方法进行治疗.结果 60例干眼症病例治愈,15例缓解,3侧无效,2例失访,有效率93.8%.结论 睑板腺功能障碍是导致干眼症的重要因素,通过采用睑板腺按摩,清洗睑缘,眼部超声雾化,眼部热敷及局部用药等理化综合治疗,能收到良好的临床疗效.

  • 术前治疗睑板腺功能障碍对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术后泪膜变化影响的研究

    作者:付浩祥;周金长;蔡多贤

    目的:研究术前治疗睑板腺功能障碍对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术后泪膜变化的影响.方法:对2016年1~12月来某院门诊检查的132例白内障患者,将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为研究组67例与对照组65例.研究组患者在术前进行睑板腺功能障碍的治疗,对照组术前常规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各项指标的改善情况.结果:术前治疗睑板腺功能障碍研究后,研究组各项指标评分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手术前的局部清洁、热敷挤压、抗感染治疗等睑板腺功能障碍的治疗,对于术后患者泪膜情况有改善,提高了患者视觉质量及生活质量,有必要作为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术前的临床常规治疗.

  • 中西医结合治疗睑板腺功能障碍

    作者:付学文

    睑板腺功能障碍( meibomain gland dysfunction, MGD)是睑板腺终末分泌导管开口堵塞,伴有脂质分泌量异常或成分改变,导致泪腺异常,出现眼部刺激症状和炎症反应的一类眼表疾病[1]。它是蒸发过强性干眼的主要病因,2011年/2012年国际研讨会上,国际干眼工作组对 MGD 的定义、分类、诊断、治疗等达成了一定的共识,却尚无统一标准。

  • 雷火灸结合眼睑按摩治疗睑板腺功能障碍相关性干眼症的临床观察

    作者:王禹燕;麦少云;邱建文;刘映霞

    目的:观察雷火灸结合眼睑按摩治疗睑板腺功能障碍相关性干眼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睑板腺功能障碍相关性干眼症患者随机分为雷火灸组和人工泪液组.雷火灸组32例(64眼),给予眼周穴位、耳穴、泪腺区雷火灸治疗,并进行眼睑按摩.人工泪液组32例(64眼),局部点玻璃酸钠滴眼液.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症状、泪液分泌试验、泪膜破裂时间及角膜荧光染色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眼部干涩感、异物感和视疲劳症状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且雷火灸组改善优于人工泪液组(P<0.05);雷火灸组泪液分泌试验、泪膜破裂时间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优于人工泪液组(P<0.05);两组角膜荧光染色较治疗前均有改善(P<0.05),且雷火灸组改善优于人工泪液组(P<0.05).结论:雷火灸结合眼睑按摩治疗睑板腺功能障碍相关性干眼症有较好疗效.

  • 不同热敷方式配合睑板腺按摩对睑板腺功能障碍的护理效果研究

    作者:汪娟;彭雪莲

    目的 分析不同热敷方式配合睑板腺按摩对睑板腺功能障碍的护理效果.方法 将2017年1月1日到2017年6月1日在本院确诊为睑板腺功能障碍患者96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不同的热敷方式,将两组的护理效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治疗总有效率:实验组为93.75%,常规组为77.08%(P<0.05);护理后,实验组的BUT、睑缘、症状与体征评分的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 对睑板腺功能障碍患者给予熨烫治疗贴热敷配合睑板腺按摩与综合护理,便于改善患者相关的临床症状,提高舒适感,减少疼痛感,利于身体的早日康复.

  • 中药外治熏蒸法治疗睑板腺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研究

    作者:王霜玲;岳丽菁;彭明欢;张阳

    目的:观察中药外治熏蒸法治疗睑板腺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睑板腺功能障碍门诊患者86例(172只眼)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3例,治疗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联合清热明目方中药熏洗外治法,对照组则仅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后其主观症状、泪液分泌功能、睑缘形态检查及睑板腺功能状态等均有较大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比较,治疗组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药外治熏蒸法治疗睑板腺功能障碍积极有效.

  • 眼表综合治疗联合睑板腺按摩治疗MGD300例

    作者:皮百木

    目的:探讨眼表综合治疗联合睑板腺按摩治疗睑板腺功能障碍(MGD)的疗效.方法:选取在开封市中心医院进行治疗的MGD患者600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300例.对照组行眼表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睑板腺按摩治疗,比较两组眼表疾病指数(OSDI)评分、角膜荧光素染色(CFS)评分、泪膜破裂时间(TBUT)、晶体浑浊程度、泪液分泌试验(SIt)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4周,观察组OSDI、CFS评分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BUT明显长于对照组,SIt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给予MGD患者眼表综合治疗联合睑板腺按摩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泪膜稳定性,且安全性较好.

  • 除湿汤熏蒸治疗睑板腺功能障碍临床观察

    作者:周清;任秋锦;岳辉

    目的:观察除湿汤加减方熏蒸联合睑板腺挑排治疗睑板腺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8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84例,对照组84例,实验组采用除湿汤加减方熏蒸联合睑板腺挑排及羟糖苷滴眼液及妥布霉素素地塞米松眼膏治疗.对照组行睑板腺挑排及羟糖苷滴眼液及妥布霉素素地塞米松眼膏治疗.每2周复诊1次,随诊时间为6月.结果:总有效率实验组94.1%,对照组79.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月后,实验组与对照组泪膜破裂时间、泪液分泌试验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除湿汤加减方熏蒸可以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有效的改善睑板腺患者的临床症状.

247 条记录 9/13 页 « 12...567891011121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