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血清,房水,玻璃体中的同型半胱氨酸定量测定及相关性分析

    作者:李思佳;张涤;任永波;王冬兰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房水和玻璃体中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分析两组样本血浆中与玻璃体和房水中浓度的相关性.探讨Hcy导致PDR的可能机制.方法:选择2012-06~2012-10于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眼科住院患者45例.其中PDR手术患者15例,单纯白内障手术患者15例,眼球摘除摘和眼内容物去除等患者15例.所有患者需符合筛选条件方能列入个各组,与手术前一天采集静脉血2mL送于生化室进行同型半胱氨酸的检测,每个患者根据手术的不同,与手术时进行房水和(或)玻璃体的采集,采集的样本统一保存,送于生化室进行统一检测.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三个变量的平均同型半胱氨酸浓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血浆与玻璃体的同型半胱氨酸浓度有相关性(r=0.668;P<0.01).血浆与房水中的同型半胱氨酸浓度有相关性(r=0.569;P<0.05).对照组中仅血浆与玻璃体中的同型半胱氨酸浓度有相关性(r=0.752;P<0.01).结论:血浆,房水和玻璃体中Hcy的升高可能参与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

  • 超声与OCT在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作者:魏巍丽;郑建美

    目的:探讨超声、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诊断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156眼)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超声及OCT检查,计算两种方法阳性检出率,比较分析两种方法单独检查及联合检查的检出率.结果:80例(156眼)中,超声检出率为78.8%(123眼),OCT检出率为55.1%(86眼),超声对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检出率高于O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且超声联合OCT检查检出率明显高于超声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超声与OCT对诊断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都具有重要的价值,两者联合使用可以显著提高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眼底病变的检出率.

  • 激光治疗黄斑前视网膜出血

    作者:王文吉;常青;张艳琼;吕嘉华;蒋婷婷

    黄斑区玻璃体后皮质下出血见于多种眼底病变,如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Valsalva视网膜病变[1]、视网膜大动脉瘤[2]、视网膜静脉阻塞,其他较少见的还有继发于血液病、淋巴瘤[3 ]以及血液病化疗后的全血减少[4]等.因起病突然,出血又位于黄斑区,患者常因突发的视力下降和中心暗点而就诊.治疗方法有观察,等待血液自然吸收;或较为激进的玻璃体切除术及激光玻璃体后皮质击穿术.后者是用激光击穿玻璃体后皮质,将血液引流到玻璃体中,可迅速消除中心暗点,提高视力.本文报道的3例黄斑前出血,经一次激光治疗后,均取得了优异效果.

  • 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玻璃体切除术的疗效观察

    作者:鲍炯琳;臧晶;朱宇东;林文雄

    目的 评价玻璃体切除术对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的疗效.方法 对46例(52眼)行玻璃体切除术和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的PDR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随访6~36个月.结果 术后视力改善40眼(76.92%),其中Ⅳ~Ⅴ期36眼(83.7%),明显好于Ⅵ期4眼(44.4%);7眼(13.46%)视力不变;5眼(9.61%)视力下降.Ⅳ~Ⅴ期与Ⅵ期的患者相比,术后并发症相应较轻.结论 大多数PDR患者玻璃体切除术后视力有改善,早期手术效果更佳.有效的、足量的全视网膜激光光凝可以及时地控制病变发展.(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2007,7:94-95)

  • 玻璃体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色素上皮衍生因子水平的研究

    作者:汪浩;张伟英;陈钦元;赵庆宁

    目的 检测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患者玻璃体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及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igment epithelium-derived factor,PEDF)水平,了解玻璃体手术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进展是否与术前VEGF及PEDF水平有关.方法 采集行玻璃体切除术患者58例(60眼)的玻璃体样本,其中PDR患者28例(30眼),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30例(30眼),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玻璃体中VEGF及PEDF水平,随访观察玻璃体手术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进展情况.结果 PDR组玻璃体中的VEGF及PEDF浓度分别为(4 187.21±316.35)pg/mL和(25.01±11.85)μg/mL,高于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组的(3 949.93±441.94)pg/mL和(17.06±10.16)μg/mL(P<0.05).PDR组在随访中失访7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进展患者5例(6眼),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无进展患者16例(17眼),PDR组中进展和无进展患者玻璃体中VEGF及PEDF浓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89;P=0.624).结论 VEGF及PEDF可能共同参与调节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形成,但并不支持下调PEDF作为这种调节机制的假设.PDR患者术前玻璃体中VEGF及PEDF浓度尚不能作为预测玻璃体手术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否进展的依据.(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2007,7:347-349)

  • 玻璃体手术治疗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作者:吕志刚;王文吉

    目的评价玻璃体手术治疗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玻璃体手术治疗PDR患者65例80眼的临床资料.随访62眼,随访期3~26个月(平均8.3个月).按Ryan and All标准比较Ⅰ组(玻璃体积血或伴有纤维血管增殖)32眼和Ⅱ组(除玻璃体积血或伴有纤维血管增殖外,合并视网膜脱离)30眼的疗效.结果功能成功工组27眼,Ⅱ组13眼;解剖成功Ⅰ组3眼,Ⅱ组8眼;失败Ⅰ组2眼,Ⅱ组9眼.两组间差异有极显著性(P<0.001).结论玻璃体手术治疗PDR,仅有玻璃体积血或伴有纤维血管增殖组疗效优于合并有视网膜脱离组,术前光定位不良患眼预后差,手术宜慎重考虑.

  • 玻璃体切除治疗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作者:栾洁;安藤文隆;广濑浩士;安井修

    目的:评价玻璃体切除术治疗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效果.方法:93例(139只眼)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病例均行玻璃体切除术,术后平均随访(16.72±8.53)个月,对视力改善情况及手术失败的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8只眼(70.50%)视力得到提高,术后视力明显好于术前(P<0.001);手术失败的主要原因是视网膜脱离和黄斑病变.结论:玻璃体切除术是治疗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有效方法.

  • ApoAI对原代培养人Müller细胞生长的影响

    作者:张红花;刘瑶

    目的:研究ApoAI对原代培养人Müller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原代培养人的视网膜Müller细胞后用不同浓度的ApoAI刺激Müller细胞24 h,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ApoAI作用24 h后Müller细胞的细胞周期,比较各组细胞的细胞周期;采用流式细胞术和荧光照相法检测各组Müller细胞细胞凋亡水平,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比较各组间不同细胞周期间不同细胞数的变化以及各组细胞的凋亡数。结果与结论: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ApoAI可以抑制人Müller细胞的增殖,且随ApoAI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增强(P<0.05);ApoAI对细胞的凋亡无明显作用( P>0.05)。

  • 曲安奈德联合玻璃体切除治疗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作者:叶玲;雷文生;俞颂平

    目的 评价曲安奈德(Tfiamicinolone Acetonide,TA)联合玻璃体切除治疗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VR)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04年5月至2007年9月因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住院患者60例,其中玻璃体内注射TA联合玻璃体切割术30例(治疗组)和单纯行玻璃体切割术30例对照组,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佳矫正视力、眼压、眼内炎症反应和眼底改变.结果 TA注射组术后前房炎症反应及眼内纤维素形成发生率较单纯手术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视力改善程度及眼压>21mmHg的发生率两组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与单纯玻璃体切割术比较,玻璃体内注射TA联合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可以减少眼内炎症反应及术后眼内纤维素形成的发生.

  • 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手术治疗

    作者:黄红深

    目的观察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应用玻璃体切除,以及白内障玻璃体视网膜联合手术(LVR)治疗伴有晶状体混浊的PDR的疗效.方法 15例(15只眼)PDR中,7只眼应用常规玻切手术,8只眼伴有晶状体混浊施行LVR联合手术.结果术后平均随访3.1个月,术眼病情稳定,术前存在虹膜新生血管者均见减轻或消退,视力都有明显进步,仅做玻切治疗者后视力似较三联手术者稍优.手术前、后患者的血糖值无明显波动.结论玻切手术是目前治疗PDR唯一有效的方法,同时摘除晶状体和植入PC-IOL也较安全可行,精良的医疗设备和娴熟的手术技巧是获得手术成功的关键.

  • 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联合玻璃体切割术治疗PDR的疗效观察

    作者:陈勇

    目的:探讨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联合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某院眼科收治的90例PDR患者(94眼)作为观察对象,并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46眼)与注射组(45例48眼),对照组患者行微创玻璃体切割术.注射组在术前7天行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后行玻璃体切割术.观察2组患者术中情况,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激光止血、眼内硅油填充、因剥除增生膜而导致的医源性裂孔等,同时对比术前及术后3m佳矫正视力(BCVA)和术后并发症,如眼内炎、术后玻璃体再次出血、视网膜脱离、高眼压症、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等.结果:注射组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发生率、激光止血比率、硅油使用率、医源性裂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患者术后3mBCVA与术前BCVA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注射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璃体切割手术前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可降低手术操作的难度,减少术中出血几率和医源性裂孔发生率,进而缩短手术时间,有助于改善术后视力,明显减轻术后炎症反应,提高手术效果.

  • 玻璃体腔内注射康柏西普联合玻璃体切除术治疗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效果

    作者:朴天华;张召弟;杨岚;帅天姣

    目的:观察玻璃体腔内注射康柏西普联合玻璃体切除术治疗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PDR)的临床效果。方法将临床确诊为 PDR的患者79例79眼纳入本研究。依据术前是否行玻璃体腔内注射康柏西普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40例40眼、对照组39例39眼。试验组术前3d玻璃体腔内注射康柏西普0.05mL(0.5mg),然后行玻璃体切割术,对照组直接行玻璃体切割术,术后随访12个月。比较两组术后视力、平均手术时间、术后眼压、术后并发症。结果试验组较对照组术后视力明显提高,分别为0.25±0.18和0.15±0.12,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手术时间试验组为25.26±10.31min,而对照组为41.12±13.54min(P<0.05)。试验组术后3d眼压0眼升高,而对照组眼压Tn+1为5眼,占12.8%(P>0.05),术后随访期内,试验组发生牵拉性视网膜脱离行再次手术后视网膜复位为1眼,而对照组再出血8眼,其中4眼出现牵拉性视网膜脱离需要再手术。结论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者,术前玻璃体腔注射0.5 mg康柏西普可以显著提高视力,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而对术后腿压的影响不大。

  • 玻璃体切除术治疗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围手术期护理

    作者:王清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慢性微血管病变在眼部的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其中,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患者致盲的主要原因.

  • 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87例临床护理效果分析

    作者:吴凤琳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预后影响.方法 选取87例(95眼)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其入院顺序分成对照组(A组,n=40,43眼)和综合干预组(B组,n=47,52眼)两组.比对两组患者护理后视力改善情况及血糖控制情况,记录其术眼疼痛发生率.结果 (1)干预后,两组视力及血糖指标均较干预前明显降低,血糖控制状况良好,组间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B组视力改善效果优于A组(P<0.05);(2)A组完全复位率为69.8%,明显低于B组的90.4% (P<0.05);B组术眼疼痛评定为轻微者36例,明显高于A组的16例(P<0.05).结论 对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予以综合护理干预措施,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 糖尿病性眼底病变的药物治疗进展

    作者:孙子林;陆婧

    糖尿病眼底病变是糖尿病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可导致不可逆性失明,糖尿病患者比非糖尿病患者发生失明的危险高25倍.糖尿病眼底病的主要表现形式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DR病变类型分为两种: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和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激光治疗时机

    作者:林少达;林锟;李卫平

    早在1960年,Meyer Schwickerelth首次使用激光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以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研究(DRS)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期治疗研究(ETDRS)均证实:适时的激光光凝治疗使DR患者发生严重视力丧失的危险减少50%以上,有效降低了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发生黄斑水肿的风险,使DR致盲危险性下降90%.

  • 23G微创玻切联合康柏西普眼内注射治疗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分析

    作者:林毅龙

    目的:研究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应用23G微创玻切联合康柏西普眼内注射治疗的效果.方法:68例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常规23G微创玻切治疗,观察组应用23G微创玻切联合康柏西普眼内注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实施时间、眼底视网膜新生血管、黄斑水肿消失时间和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治疗总有效率、术中出血发生率、术后出血发生率、医源性裂孔发生率,同时比较治疗前后黄斑厚度、佳矫正视力水平.结果:观察组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发生率、术后出血发生率、医源性裂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实施时间、眼底视网膜新生血管、黄斑水肿消失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之前两组患者黄斑厚度、佳矫正视力水平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之后观察组黄斑厚度、佳矫正视力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应用23G微创玻切联合康柏西普眼内注射治疗的效果确切,可有效促进眼底视网膜新生血管、水肿消失,改善视力,降低黄斑厚度,缩短疗程.

  • 临床护理对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玻璃体切割术后顽固性高眼压的影响

    作者:杨翠霞;黄少萍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对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患者玻璃体切割术后顽固性高眼压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98例 PDR 行玻璃体切割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临床护理对术后顽固性高眼压的影响。结果:本组98例患者119只眼术后21例25只眼发生顽固性高眼压,其中15例19只眼为术后1周内出现眼压升高,经药物治疗15例18只眼维持正常眼压。结论:精心的临床护理可以减少 PDR 患者行玻璃体切割术后顽固性高眼压的发生。

  • 改良膜分割与双手膜清除技术在23 G玻璃体手术治疗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的对比

    作者:刘海洋;李盨雁;张正培;范巍

    目的:探讨分析改良膜分割与双手膜清除技术,在23G玻璃体手术中治疗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 DR)中的优缺点。方法将有玻璃体手术指征的P DR患者38例41眼纳入研究,进行前瞻性随机对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双手膜清除组、改良膜分割组,比较两种增殖膜去除理念———双手膜清除、改良膜分割的优缺点。比较术中医源孔数量、手术时间、术后视力改善、并发症发生情况等指标。结果改良膜分割技术降低了医源孔的发生,降低了硅油注入率,并未提高术后玻璃体积血、增殖膜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不影响视功能恢复。结论改良膜分割技术适用于23 G玻璃体手术治疗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联合手术优势明显,疗效良好。

  • 前期激光及曲安奈德应用对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切割手术的影响

    作者:刘蓓;朱忠桥;杜善双;王丽丽;杨新光

    目的 探讨前期激光及曲安奈德(TA)应用对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玻璃体切割手术的影响.方法 选择PDR患者110例132眼,其中65例(72眼)曾接受规范化激光治疗,采用玻璃体切割联合术中玻璃体腔注入TA 4 mg/0.1 mL治疗;45例(60眼)未接受过激光治疗,术前1周玻璃体腔注入TA 4 mg/0.1 mL,再行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随访3个月,分析术后疗效.结果 术后1个月裸眼视力、佳矫正视力与术前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术后多数患者前房炎症反应轻,眼压一过性升高41眼(31.1%),均药物治愈.结论 早期规范化的激光光凝治疗及术前、术中应用TA,能减少术中出血及其他严重并发症.

142 条记录 4/8 页 « 1234567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