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地佐辛注射液不良反应16例

    作者:张蕾;袁红宇;周林福

    【目的】探讨地佐辛注射液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本院2012~2013年上报的16例地佐辛注射液 ADR 的病例资料,分析其涉及部位、临床表现、治疗等。【结果】ADR 发生年龄在41~60岁的人群多,占56.25%,男女分布均衡;主要涉及部位是胃肠系统,占50.0%(11/22),给予甲氧氯普胺10 mg 肌肉注射后,呕吐缓解;其次是神经系统,占27.3%(6/22),均未做特殊处理,给予吸氧后可自行缓解。本院从2012年开始使用地佐辛,2012年使用例数为5193例,ADR 发生率为0.058%(3/5193),2013年使用例数增多,为6296例,ADR 发生率为0.206%(13/6296)。【结论】地佐辛注射液的ADR 主要分布在41~60岁的人群中,主要涉及胃肠系统,临床上应根据其特点诊治。

  • 地佐辛与凯纷用于宫腔镜手术的镇痛效果的比较

    作者:高建新;易理生

    目的 观察地佐辛与凯纷分别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用于宫腔镜手术的镇痛效果.方法 选择宫腔镜手术患者3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地佐辛组(D组),凯纷组(K组)和对照组(C组)三组,三组均采用丙泊酚靶控输注全凭静脉麻醉(TCI),诱导前5 min D组静注地佐辛5 mg,K组静注凯纷50 mg,C组静注生理盐水5ml作对照.记录患者麻醉诱导前(T1)、扩宫颈时(T2)、术中膨宫后(T3)、苏醒时(T4)的平均动脉压(MAP)、SpO2、HR;记录患者术中发生体动的情况;记录患者术后恢复情况(手术结束至按指令握手的时间)、丙泊酚用药量及呼吸抑制发生情况(SpO2<90%或呼吸暂停>15 s);记录患者术后宫缩痛的发生情况(VAS评分).结果 T1时三组MAP、Sp02、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T2时三组MAP、Sp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HR显著快于K组和C组(P <0.05);T3时三组MAP、Sp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C组HR显著快于D组和K组(P<0.05);T4时D组和K组MAP、HR显著低于C组(P<0.05).术中D组体动情况显著好于K组和C组(P<0.05).D组和K组术后恢复时间明显短于C组(P<0.05),丙泊酚用量显著少于C组(P<0.05),呼吸抑制发生率显著低于C组(P<0.05).D组和K组术后宫缩痛显著好于C组(P<0.05).结论 在宫腔镜手术中,凯纷能明显减轻术中膨宫不适和术后宫缩痛,且可明显缩短患者术后恢复时间;而地佐辛除此之外还能减轻术中扩宫疼痛,减轻围手术期疼痛,减少术中体动,提高患者和手术者的舒适度,更适合用于宫腔镜手术的麻醉.

  • 不同剂量地佐辛用于全麻诱导气管插管反应

    作者:张再莉;刘海梅;李晓倩;吕黄伟

    目的 对比研究不同剂量地佐辛与舒芬太尼用于全麻诱导的气管插管反应.方法 选择乳腺癌根治术患者60例,ASA Ⅰ或Ⅱ级,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Ⅰ、Ⅱ、Ⅲ、Ⅳ组,Ⅰ组静注舒芬太尼0.4μg/kg,Ⅱ组静注地佐辛0.1 mg/kg,Ⅲ组静注地佐辛0.15 mg/kg,Ⅳ组静注地佐辛0.2 mg/kg,各组均于药物静注3 min后行全麻诱导,诱导后四组脑电双频指数(BIS)值降到60以下时行气管插管.观察记录诱导前(T1)、诱导后3 min(T2)、插管即刻(T3)、插管后3min(T4)的BIS值、平均动脉压(MAP)、HR、SpO2的变化.结果 四组患者T2~T4时BIS均明显低于T1时(P<0.05).Ⅱ、Ⅲ组T3时的MAP明显高于T1时(P <0.05),T3时Ⅱ组的MAP明显高于Ⅳ组和Ⅰ组(P<0.05).T3时Ⅱ、Ⅲ组的HR明显快于T1时(P<0.05),T3时Ⅱ组的HR明显快于Ⅳ组和I组(P<0.05).Ⅳ组血流动力学较稳定,与Ⅰ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0.2 mg/kg地佐辛用于全麻气管插管诱导期间血流动力学较0.1 mg/kg稳定,达到有效的麻醉深度,抑制气管插管所造成的心血管反应.

  • 地佐辛复合舒芬太尼用于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的观察

    作者:郭智星;孙莉

    目的 观察地佐辛复合舒芬太尼用于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镇痛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择期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患者6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Ⅰ~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舒芬太尼组30例(S组),地佐辛复合舒芬太尼组30例(DS组),两组患者均采用静吸复合全麻的麻醉方法.两组患者术毕清醒后均采用自控静脉镇痛(PCIA)模式,镇痛泵背景速度2 ml/h,负荷剂量0.5 ml,锁定时间15 min.S组采用舒芬太尼3μg/kg+帕洛诺司琼0.5 mg,加入生理盐水至100 ml;DS组采用舒芬太尼1.5 μg/kg+地佐辛0.3 mg/kg+帕洛诺司琼0.5 mg,加入生理盐水至100 ml.观察两组患者术后2 h(T1)、6 h(T2)、12 h(T3)、24 h(T4)、48 h(T5)时的视觉模拟评分(VAS)、布氏舒适评分(BCS)、镇静程度评分(Ramsay)及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各时点的VAS、BC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后T1、T2、T3时点比较,两组T4、T5时的Ramsay评分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组术后T1、T2、T3时的Ramsay评分明显高于D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S组患者术后镇痛期间恶心呕吐、嗜睡的发生率明显低于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地佐辛复合舒芬太尼用于胃癌术后镇痛能获得满意效果,较单纯应用舒芬太尼不良反应更小.

  • 不同剂量地佐辛预防无痛人流术后痛的临床研究

    作者:张世彬;罗钰;张立君;刘雪梅;张伯芬

    目的 筛选地佐辛预防无痛人流术后痛的低有效剂量.方法 选择同期ASA Ⅰ~Ⅱ级无痛人流术患者180例,以手术时间为序分成6组:Ⅰ组(对照组,n=30)静脉注射生理盐水2ml;Ⅱ组(n=30)静脉注射地佐辛0.01 mg/kg;Ⅲ组(n=30)静脉注射地佐辛0.02 mg/kg;Ⅳ组(n=30)静脉注射地佐辛0.03 mg/kg;Ⅴ组(n=30)静脉注射地佐辛0.04 mg/kg.Ⅵ组(n=30)静脉注射地佐辛0.05 mg/kg.观察记录各组丙泊酚用量、术中血压(B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手术时间、意识恢复时间、患者离院时间、镇痛效果(VAS评分)、排便感及不良反应.结果 地佐辛使用组(Ⅱ~Ⅵ组)的丙泊酚用量明显低于对照组(t=2.38,4.72,6.03,4.57,3.96,P<0.05),而手术时间、意识恢复时间及患者离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Ⅲ、Ⅳ、Ⅴ、Ⅵ组患者术后镇痛效果以及排便感改善情况明显优于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Ⅲ组:x2=3.36,6.94,P<0.05;Ⅳ组:x2=7.17,15.01,P<0.05;Ⅴ组:x2 =15.5,24.3,P<0.01;Ⅵ组:x2=13.01,20.24,P<0.01).结论 地佐辛0.05 mg/kg剂量是预防无痛人流术后痛的低有效剂量.

  • 地佐辛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的佳剂量探讨

    作者:黄守印;岳修勤

    目的 探讨地佐辛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人流术)的临床效果、合适剂量及其安全性.方法 按入室顺序随机将200例ASA Ⅰ或Ⅱ级自愿接受门诊无痛人工流产手术的宫内妊娠患者均分为A、B、C、D4组(n=50),A、B、C组分别静脉注射地佐辛0.10、0.15、0.20 mg/kg,D组静脉注射芬太尼1.5 μg/kg;3 min后4组均缓慢静脉注射1%丙泊酚.观察比较各组麻醉诱导前(T0)、睫毛反射消失时(T1)、苏醒时(T2)和苏醒后10 min(T3)的MAP、HR、RR、SpO2;麻醉诱导时间、麻醉苏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丙泊酚诱导用量及总用量;术中、术后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A、D组T1时MAP、HR、RR、SpO2均较该组T0时下降(P<0.05);B组T1时MAP、HR较T0时下降(P<0.05);B、C组麻醉苏醒时间和定向力恢复时间均短于A、D组(P<0.05),A、D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C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丙泊酚诱导剂量及总用量C组<B组<D组<A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术中镇痛效果及术后疼痛评分分级和术中体动反应发生率与A、D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B、C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C组术中呼吸抑制和术后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A、D组(P<0.05),且B组低于C组.结论 地佐辛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人流术镇痛效果确切,呼吸抑制、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少,安全性好,0.15 mg/kg是佳剂量.

  • 地佐辛与芬太尼用于妇科手术后PCIA效果的对照研究

    作者:杨筠;孙永涛;李荣;岳庆祝;李敬;袭菲菲;周明霞

    目的 观察地佐辛、芬太尼与高乌甲素合用于妇科手术后静脉自控镇痛(PCIA)的效果.方法 将8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A、B、C、D四组,每组20例,分别选用地佐辛0.8 mg/kg、地佐辛0.4 mg/kg加高乌甲素32mg、芬太尼0.02mg/kg和芬太尼0.01 mg/kg加高乌甲素32 mg进行镇痛,并对各组不同时点进行镇痛、舒适度和镇静评分.观察术后1、6、12、24、36、48 h生命体征及不良反应.结果 (1)术后1、6h,A组与D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术后1h,A组与C组;术后6、12 h,A组与D组;BC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恶心、头痛头晕的发生率,D组与其余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妇科患者手术后PCIA选择地佐辛0.8mg/kg和地佐辛0.4mg/kg加高乌甲素32 mg与芬太尼0.02 mg/kg进行镇痛,镇痛效果好,不良反应少.而应用地佐辛0.8 mg/kg镇痛效果好、舒适度佳;选择芬太尼0.01 mg/kg加高乌甲素32 mg镇痛效果差、不良反应发生多.

  • 地佐辛复合心理干预在全麻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后疼痛管理中的应用

    作者:李新友;陈石卿;李扬帆;陈丰华;资瑜;屠伟峰

    目的 探讨地佐辛防御性应用复合心理干预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laparoscopic appendectomy,LA)患者术后疼痛管理中的作用.方法 择期行LA患者80例,ASA Ⅰ ~Ⅱ级,年龄23 ~58岁,随机分为对照组(A)和观察组(B),各40例.所有患者于手术结束前20 min分别静脉给予地佐辛0.1 mg/kg.B组患者术前及术后采用心理干预护理,A组患者仅行一般心理护理.于术后0、4、8、12、24、48 h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进行镇痛评分.结果 术后0h两组患者VAS评分无区别(P>0.05);B组患者术后4 h VAS评分低于A组患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术后8、12、24、48 h VAS评分明显低于A组患者(P<0.05).结论 防御性应用地佐辛复合心理干预护理可显著缓解LA患者术后的疼痛.

  • 舒芬太尼复合地佐辛术后镇痛对二尖瓣置换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作者:曹淑娥;岳修勤;巩红岩

    目的 观察舒芬太尼复合地佐辛用于二尖瓣置换患者术后静脉自控镇痛的效果及其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60例需行二尖瓣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应用舒芬太尼复合地佐辛术后镇痛,对照组单纯应用舒芬太尼.观察两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及不良反应,测定其血浆IL-6、IL-10含量.结果 两组患者各时点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高于观察组的16%(x2=4.66,P<0.05);两组患者血浆IL-6在术毕、术后24、48 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均高于观察组;两组患者血浆IL-10在术后24、48 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均低于观察组.结论 舒芬太尼复合地佐辛应用于二尖瓣置换患者术后镇痛效果明显,对免疫功能影响较小.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