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双轴点动脉蒂桡神经浅支移位术的解剖学研究

    作者:路来金;朴成东;于家傲;刘志刚;宫旭;赵春鹏;赵亮

    目的:为以桡侧副动脉和桡侧返动脉为动脉蒂的双轴点桡神经浅支折叠移位治疗上肢长段神经缺损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通过解剖20侧灌注红色乳胶的新鲜成人上肢标本,观测桡神经浅支的血供,分别对桡神经浅支、正中神经、尺神经作不同横断面切片,观测神经纤维数;测量腕部桡神经浅支与尺神经手背支和正中神经间的距离.结果:①桡侧副动脉终支与桡侧返动脉升支恒定地存在网状血管吻合.桡侧副动脉走行中发(2.7±1.2)支,桡侧返动脉呈扇形发(3.7±1.9)支的滋养动脉分布于桡神经浅支外膜.②桡神经浅支自然分束可达肱骨内、外髁连线(又称Huelter′s线)上(5.3±1.2) cm,强行分离长度为(2.5±1.1) cm,可切取长度超过24 cm.③桡神经浅支平均神经束数与上臀正中神经之比为1∶3.14;与上臂尺神经之比为1∶2.42.④桡神经浅支在腕部至尺神经手背支的距离为(3.4±1.2) cm,至正中神经的距离为(5.6±1.3) cm.结论:桡神经浅支具有双重血供来源.本术式既可治疗上肢长段神经缺损,亦可恢复供区神经支配区的感觉功能.

  • 双轴点转移骨间背侧动脉皮瓣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

    作者:吴春;谭莉;王正理;应建军;罗靖致

    目的 探讨双轴点转移骨间背侧动脉皮瓣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方法 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9例,采用双轴点转移骨间背侧动脉皮瓣修复,通过改变穿支血管在传统骨间背侧皮瓣分布的位置,形成两端轴点转移增加蒂部长度.结果 9例皮瓣全部成活,其中1例术后皮瓣远端出现张力性水泡,经拆除几针缝线减张后成活.随访3~ 18个月,平均8.5个月,皮瓣颜色好,无明显色素沉着,质地柔软,外形良好.结论 双轴点转移骨间背侧动脉皮瓣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可以到达手部更远的部位.

  • 双轴点皮瓣在四肢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作者:王玉发;杨光;朱清远;王春雨;李庆霖;魏壮

    目的 探索双轴点皮瓣的解剖学基础和手术适应证,扩大皮瓣的应用范围. 方法 以直接皮动脉或肌皮穿支为次级供血动脉或第二轴点,将皮瓣旋转180°,延长血管蒂,修复四肢软组织缺损13例,其中胫后动脉皮瓣3例,腓动脉皮瓣2例,旋股外侧动脉降支-膝外上动脉逆行岛状皮瓣3例,骨间后动脉逆行岛状皮瓣2例,第二掌背动脉皮瓣3例. 结果 除1例第二掌背动脉皮瓣远端部分坏死外,其余全部成活,质地外形满意. 结论 双轴点皮瓣很大程度延长了血管蒂的长度,从而有效地扩大了皮瓣的适用范围.

  • 第二掌背动脉双轴点岛状皮瓣的解剖及临床应用

    作者:袁锋;俞光荣;张世民;张凯;梅炯;倪之挺

    目的为第2掌背动脉(second dorsal metacarpal artery,SDMA)双轴点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学依据,并观察其效果.方法30例新鲜成人尸手标本经肱动脉灌注天然乳胶-红色球磨染料混合液,观察SDMA皮肤返支动脉的走行、分支、分布及其吻合支.临床采用SDMA双轴点岛状皮瓣修复拇指皮肤缺损18例,背侧11例,掌侧7例,其中背侧皮肤缺损伴拇长伸肌腱缺损3例,中指背侧近侧皮肤缺损2例.切取皮瓣2cm×3cm~3cm×5cm.结果尸手标本中,皮肤返支血管出现率100%.皮肤返支血管在SDMA与食指伸肌腱交叉连接远侧0.5±0.2cm处穿出,在距掌指关节近侧1.2±0.5cm处进入皮肤;可见1.7±0.7支细小皮肤返支血管分支,在背侧浅静脉深面向近侧纵向扇行分布行走,血管网间有很多吻合;皮肤返支血管外径0.3±0.1mm,长6.5±0.8cm.临床应用18例,术后皮瓣全部成活.16例获8~14个月随访,2例失访.随访期间皮瓣色泽好,外形满意.皮瓣内神经桥接指固有神经的3例和与指背神经吻合的9例,两点辨别觉分别为0.9、1.1mm;未吻接神经的4例两点辨别觉为13~15mm.结论皮肤返支动脉的走行、分支、分布恒定,皮肤返支血管可增加SDMA皮瓣血管蒂长度,为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学依据,克服了SDMA岛状皮瓣从指背取皮需植皮留下瘢痕的缺点.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