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中国未婚流动青少年性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了解中国未婚流动青少年性行为的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为开展生殖健康教育干预提供政策依据.方法:使用2009年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中国青少年生殖健康可及性调查”调查数据.以调查时点开始至6个月为时间界限,抽取3 032名15 ~24岁未婚流动青少年进行分析.结果:36.7%的未婚流动青少年有过性经历,性经历的比例高于非流动青少年(P<0.05);21.5%的流动青少年在过去12个月内有多个性伴侣.多因素分析显示流动青少年中,年龄较大、收入水平较高、饮酒、西部地区、城镇、偶尔或经常浏览黄色网站/书籍等情况更易发生性行为.结论:中国未婚流动青少年性行为发生比例较高,而发生性行为与否受多种因素影响.
-
关于流动青少年性观念与性行为的定性调查
当前,艾滋病在世界范围内迅速传播,在我国也呈快速增长的趋势.造成艾滋病流行的危险因素很多,其中大量的流动人口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这不仅是因为他们缺乏艾滋病预防知识,更重要的是有可能发生感染艾滋病的高危行为,即无保护性行为和有多个性伴侣.为了了解流动青少年的性观念和性行为,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在流动青少年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需求的研究中进行了性态度和性行为的调查,现报告和分析如下.
-
城市社区青少年流动人口的主要健康问题及健康寻求行为研究
目的 了解城市社区中青少年流动人口面临的主要健康问题、可获得的相关信息和服务,以及在寻求和使用这些信息及服务时存在的挑战和障碍.方法 分别对研究社区内20位从事城市流动人口或青少年相关工作的主要知情者和20位流动青少年进行深入访谈,以生态学模型为框架对访谈内容进行分析,提取主题,比较主要知情者与流动青少年的观点异同.结果 13位知情者和16位流动青少年认为健康问题低于就业、上学等问题;9位知情者和15位流动青少年认为易出现心理健康问题;10位知情者和12位流动青少年表示对社区资源不熟悉;15位知情者认为社会平等提供服务,但保障程度不平等,12位流动青少年认为社会地位和机会不平等.结论 应关注流动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提供公平的社会保障和机会.
-
家庭环境对流动青少年攻击行为的影响机制分析
目的:探讨家庭环境对青少年攻击行为的影响路径.方法:采用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量表和青少年攻击行为量表对广州市360名流动初中生进行调查,并取331名本地初中生作为对照.结果:本地青少年的家庭亲密度、知识性、娱乐性得分显著高于流动青少年;本地青少年的表达积极情绪效能感得分显著高于流动青少年;流动青少年的攻击行为得分显著高于本地青少年.家庭矛盾性对流动青少年的攻击行为具有正向预测作用;表达积极情绪效能感、管理消极情绪效能感分别对流动青少年的攻击行为具有负向预测作用.管理消极情绪效能感在家庭矛盾性和攻击行为之间存在完全中介作用.结论:对流动青少年心理健康的辅导工作可以从增强其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入手.
-
流动青少年的情绪行为与分离经历的关系
目的:探讨流动青少年的情绪行为与其分离经历的关系,为流动青少年家庭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选取珠江角地区五个地级市的农民工子弟学校中六至八年级的1602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与父母有分离经历达6个月及以上的学生纳入分离组(n=821),与父母无分离经历的纳入非分离组(n =781).采用自编问卷、安全感(SQ)、长处和困难问卷(SDQ)分别测量流动青少年的一般人口学情况、分离情况、安全感水平和情绪行为特点.结果:分离组的SDQ困难总分[(13.8±5.2)vs.(12.3±4.9),P<0.001]和情绪症状、品行因子、多动因子得分(均P<0.05)高于非分离组,同伴关系和亲社会行为因子得分与非分离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分离组的SQ总分[(53.1 ±11.8)vs.(55.9±11.4),P<0.001]和人际安全感、确定控制感因子得分(均P<0.05)低于非分离组.多重线性回归显示,有分离经历流动青少年的安全感(β=-0.25)、母亲监护(β=-2.42)对困难总分有负向预测作用,与父亲分离(β3 =2.38)对困难总分有正向预测作用;安全感(β=0.91)、女性(β=0.02)对亲社会行为得分有正向预测作用.结论:有与父母分离经历的流动青少年情绪行为和心理安全感发展较差.卫生措施制订应促进流动父母尽量与子女共同生活,有利于促进其子女心理健康发展.
-
北京市公共服务场所流动青少年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及影响因素
目的 了解北京市公共服务场所流动青少年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开展流动青少年艾滋病健康教育、控制艾滋病在流动青少年中传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14年北京市海淀区和顺义区公共服务从业人员体检中心前来体检的全部16~24岁流动青少年为调查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其进行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调查.使用SPSS 17.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获取有效问卷2182份,调查对象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仅为31.0%.艾滋病主要传播途径相关知识知晓率较高,艾滋病检测相关知识知晓率较低,对题目“病毒感染之初的窗口期内,检查结果是阴性的”知晓率仅为23.3%.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比值比(OR)=1.332]、已婚(OR=1.909)、文化程度在本科及以上(OR=3.943)和接受过艾滋病教育(OR=1.774)等,是公共服务场所流动青少年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的保护性因素.结论 北京市公共服务场所流动青少年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较低,尤其缺乏对艾滋病检测相关知识的了解.应采取措施提高流动青少年的受教育水平,加强艾滋病健康教育.
-
社区流动青少年心理因素与成绩关系的量性研究
影响青少年学习成绩的因素,因研究涉及维度的不同,结果不一,众说纷纭,总之因素繁多[1].本研究试从心理学角度来探讨青少年本身心理因素与其成绩的关系,以为制订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策略提供依据.为此,试以"社区流动青少年心理健康影响因素调查课题"原始资料为研究用资料,采用因子分析方法,对影响青少年学习成绩的因素进行量性研究,其方法结果如下.
-
家庭功能对流动青少年睡眠质量的影响:一个条件过程模型
目的:探究家庭功能对流动青少年睡眠质量的影响以及社交焦虑的中介和同伴满意度的调节作用.方法:整群抽取广东省1037名流动青少年,以家庭功能量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社交焦虑量表、同伴关系满意度量表进行测量.结果:流动青少年的家庭功能、睡眠质量、社交焦虑水平及同伴满意度之间相关显著(r=0.11~0.24,均P<0.01);以流动青少年的家庭功能为自变量,睡眠质量为因变量,社交焦虑为中介变量,同伴满意度为调节变量构建了一个条件过程模型,得到方程组(Y)=3.31 +0.61X-0.45W+0.47XW,(M)=0.10+0.51 X+0.34 W-0.13XW.结论:流动青少年的家庭功能正向预测其睡眠质量,社交焦虑在二者关系中起到中介作用,家庭功能对睡眠质量影响的直接和间接作用均受到同伴满意度的调节.
-
流动青少年睡眠质量与父母教养方式
目的:探索中国流动青少年睡眠质量和父母教养方式的现状,研究流动青少年睡眠质量与其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方法:整群抽样选取广东省中山市3所中学1323名在校初中生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包括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和简式父母教养方式问卷中文版(short-Egna Minnen av BarndomsUppfostran-Chinese,s-EMBU-C).结果:①流动青少年睡眠障碍检出率27.51%;②九年级学生在PSQI总分、入睡时间、睡眠时间、主观睡眠质量和日间功能障碍评分均高于七年级和八年级学生(P<0.05);③母亲拒绝、父亲情感温暖、母亲过度保护对子女睡眠质量影响大.结论:流动青少年近三分之一有睡眠障碍,且个体差异较大.父母对子女的关怀越多,子女睡眠质量越好;父母对子女越严厉或冷漠,子女睡眠质量越差.
-
广州市流动青少年情绪与行为问题分析
目的 了解并分析广州市流动青少年的情绪与行为问题.方法 采用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UCLA孤独感量表、青少年攻击行为量表对广州市360名流动青少年及331名本地青少年进行调查,并对结果 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不同性别流动青少年的UCLA孤独感量表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女生的得分高于男生(P<0.05);而不同年级流动青少年的UCLA孤独感量表得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流动青少年的直接攻击分量表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男生的得分高于女生(P<0.05);而不同年级流动青少年的直接攻击分量表、间接攻击分量表及青少年攻击行为量表得分的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流动青少年的UCLA孤独感量表、直接攻击分量表、间接攻击分量表以及青少年攻击行为量表得分均高于本地青少年,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流动青少年在家庭环境量表中的亲密度分量表、知识性分量表及娱乐性分量表上的得分均低于本地青少年,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流动青少年存在严重的情绪与行为问题,心理健康亟待改善.
-
南充市流动青少年感染艾滋病脆弱性的现状分析
目的 掌握流动青少年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现状,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在四川省南充市城区,用非概率抽样方法,对15~24岁的流动青少年,用自制问卷开展调查.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和等级L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因素.结果 共回收587份有效问卷,其中,50.3%的人知道艾滋病3个传播途径,26.2%的人能正确回答9个知识问题中的7个以上问题,69.9%发生过性行为,21.8%的人与陌生人发生过性关系,超过10%发生过同性性行为.初次性行为和近1次性行为时安全套使用率分别为15.3%和23.2%,近1年性行为时安全套坚持使用率为15.9%.原住地为城市者有较高的认知水平(OR=2.09,95% CI:1.04~3.13),但也易于发生高危性行为(OR=3.22,95%CI:1.77~5.88).结论 流动青少年具有较高的艾滋病易感性,采取综合性的干预措施十分必要.
-
流动青少年上网时间与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与行为关联性
目的 探讨网络使用时间与流动青少年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的关系.方法 2009 - 06/09在南充市城区,采用方便抽样,用自制问卷对15 ~24岁的未婚流动青少年进行调查.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对相关情况进行描述分析,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和等级logistic回归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 共回收有效问卷574份,其中,97.0%的调查对象上网.流动青少年上网时间越长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认知水平越高(OR:1.26,95% CI:1.01 ~ 1.56),对高危性行为持支持态度的可能性越大(OR:1.50,95% CI:1.12~2.00),发生高危性行为的风险越大(OR:1.35,95% CI:1.01~ 1.82),与网友发生性关系的可能性也越大(OR:1.54,95% CI:1.03~2.29);上网时间与近1次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率(OR:0.88,95% CI:0.59~ 1.32)和近1年性行为安全套使用频率(OR:0.83,95% CI:0.59~1.17)均无统计学关联.结论 流动青少年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与网络使用时间存在关联,通过网络平台对流动青少年进行干预有必要进一步的研究.
-
加强流动青少年心理干预的政策探讨
流动青少年是我国社会处在转型期出现的一个重要社会群体,他们的迁移和流动使其生活模式、生活习惯等均会受到都市生活的极大冲击,随之而来的是态度、意识和行为等方面的改变.由于流动青少年心理问题的成因交织着社会、学校、家庭及身心等诸多因素.因此,为了提升流动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增加流动青少年城市认同感、归属感,及时疏导流动青少年不良心理,亟须加强流动青少年心理干预.构建家庭—社区—学校“三位一体”的流动青少年心理干预体系,逐步完善流动青少年社会支持、创新流动青少年社会管理,从而促进流动青少年社会融合.
-
流动青少年艾滋病网络健康教育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基于网络平台在流动青少年人群中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的可行性.方法:建立15个QQ群和一个宣传网页,开展为期6个月的在线健康教育,干预前后分别采用面对面询问和在线调查的方式对605人和355人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干预前后接受调查的人群在性别、年龄和文化程度等特征方面无明显差异.与基线比较,干预后调查对象中能通过4种及以上途径获取知识的比例由30.91%升至41.41%,知道三个传播途径的比例则由50.91%升高至77.75%,对9 个知识问题的得分由(12.11±2.84)分提高至(13.19±2.93)分(t=5.37.P<0.001),近一次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率和近6个月安全套坚持使用率则分别由35.15%提高到48.31%(x2=7.93,P=0.005),及由18.41%提高到35.27%(x2=16.59.P=0.0002).结论:基于网络平台在流动青少年中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可行、有效,值得推广.
-
上海市某中心城区服务行业未婚外来务工青年的生殖健康知识现状及需求
目的:了解服务行业未婚外来务工青年的生殖健康知识及需求状况,为在未婚流动青年中开展性教育和服务提供依据.方法:对上海市某中心城区2个街道服务行业的未婚外来务工青年开展一对一访谈形式的匿名问卷调查,了解他们的性与生殖健康知识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过去半年获取服务的状况和对生殖健康教育/服务的需求.结果:共收集367份有效问卷,调查对象的平均年龄为20.5±1.8岁.对象的生殖生理知识和避孕知识得分均较低,男、女得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性病/艾滋病知识得分较高,其中男性得分中位数(76.9)高于女性(69.2),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调查对象的性与生殖健康知识主要来源为电视/广播/书籍/杂志/报纸、学校、同伴和网络.多因素分析显示:男、女对象的生殖健康知识知晓率与他们是否从专业机构/社区/工作单位获取过性与生殖健康知识相关.调查对象在过去半年内所接受的知识主要是性病/艾滋病/生殖道感染知识、生理知识和避孕知识;认为社会应该提供的服务包括进行知识教育、提供咨询和提供避孕药具.对象认为获取性教育及生殖健康服务的主要障碍为:觉得不好意思,没有时间参加和不知道去哪里寻求服务.结论:服务行业未婚外来务工青年的性相关知识水平仍急需提高,考虑到其流动性和教育水平等问题,应因地制宜地开展多种形式的、通俗易懂的性教育;同时,应进一步加强对这一人群的生殖健康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