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微创膝关节单髁置换术治疗合并骨质疏松的内侧间室骨关节炎

    作者:涂意辉;马童;蔡珉巍;薛华明;刘晓东

    目的 探讨骨质疏松对膝关节单髁置换术操作和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10年12月采用膝关节单髁置换术治疗老年女性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患者47例,其中骨质疏松患者21例,非骨质疏松患者26例.观察切口大小、手术时间、引流量和并发症.采用HSS 评分法对术前、术后膝关节功能进行评估,采用X线摄片对股骨假体力线进行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在切口大小、术后引流量、假体力线上无统计学差异,所有股骨假体大小与股骨髁匹配,骨质疏松组中1例术后X线摄片发现内侧胫骨平台轻度劈裂,但骨折无明显移位,其余患者无感染、脂肪栓塞或下肢深静脉血栓,无假体位置不良.所有患者均获得了完整的随访,术后平均随访24个月(12~60月).末次随访患者膝关节内侧间室疼痛明显减轻,HSS 评分和膝关节活动度明显增加,无假体位置不良、脱位及假体松动等并发症.结论 老年绝经后女性骨关节炎患者中合并骨质疏松十分常见,通过注意手术技巧术中操作避免使用暴力,术后正规抗骨质疏松治疗,单髁膝关节置换术可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和股骨假体力线.

  • 前交叉韧带在膝关节单髁置换术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作者:马童;凃意辉

    膝关节单髁置换术(unicompartmental knee arthroplasty, UKA)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大限度保留骨量、患者接受度高等优点,合适的病例选择是保证其疗效的关键因素[1-4].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ACL)缺陷一直被多数学者视为单髁置换术的禁忌证.对于骨性关节炎患者,多伴有ACL不同程度的损伤,如何选择适合单髁置换的病例,术前如何判断,对于ACL缺陷的病例采用何种方法治疗,这些问题都困扰着临床医师.本文将围绕以上问题进行文献回顾.

  • 膝关节外侧间室单髁置换术临床应用进展

    作者:薛华明;蔡珉巍;涂意辉

    膝关节单间室骨性关节炎( isolated femorotibial osteoarthritis)是临床比较常见的一类退变性疾病,其中内侧间室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外侧间室,后者占所有单室胫股关节炎的1/8.在开展的所有单髁置换术(unicondylar knee arthroplasty,UKA)中,外侧UKA仅占5% ~ 10%[1].

  • 康复护理程序在人工单髁膝关节置换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廖菲菲;李继华;杨会;肖亚娟

    目的 总结探讨个体化康复训练程序对膝关节内侧间室单髁置换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 2009年03月至2012年02月,我科共收治膝关节内侧间室退变的46例52膝患者,其中男21例,女25例,均行单髁置换手术,选用Oxford Ⅲ假体植入.所有行人工单髁膝关节置换患者进行个性化、渐进性和全面性的康复训练,包括术后早期无痛训练,活动度(ROM)、肌肉力量以及膝关节本体感觉训练,预防并发症等.结果 本组病例经随访结果表明,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至术后随访膝关节功能基本恢复正常(膝关节KSS评分较术前明显改善:KSS(单)膝临床评分优良率达91%;KSS功能评分优良率87%).结论 该训练程序具有使患者康复快、关节功能恢复效果好、并发症少的特点.

  • 老年膝关节不同置换术后的感染因素分析

    作者:穆臣会;郭氧;卓爱国;林山;黄晓梅

    目的:探析老年膝关节单间室病变行单髁置换术(UKA)与全膝置换术(TKA)后近中期疗效及感染因素,指导临床合理选择手术方式及做好预防感染工作。方法对2008年1月-2010年1月68例老年膝关节单间室病变患者,分为UKA组33例与TKA组35例,对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和术后恢复等进行比较分析,评价术后感染率并采用多因素回归方程分析感染因素,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UKA组感染率为3.0%,TKA组感染率为17.1%;UKA组术后1年 HSS评分(78.3±11.3)分,明显优于 TKA组的(64.8±10.1)分(P<0.05);术后3年末次 HSS评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KA组手术时间(71.2±10.4) min和出血量(312.0±40.8)ml ,均低于TKA组的(92.1±36.9)min和(441.2±31.2)ml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UKA组近期疗效优于TKA组,远期效果相当,但术后感染率低,应尽量采用UKA术、戒烟、减少术后引流管放置时间来控制感染发生。

  • 点对点图像配准技术虚拟膝关节单髁置换术后三维模型的构建

    作者:贾笛;李彦林;何川;毛建宇

    目的:探讨使用点对点图像配准技术虚拟膝关节单髁置换术的可行性,为该方法的拓展应用及优化手术提供试验依据.方法:选取在本院行膝关节单髁置换术(UKA)的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基于膝关节MRI及CT扫描数据构建单髁置换术后膝关节三维模型,使用点对点配准技术完成虚拟假体置换操作及建立有限元模型,分析虚拟置换术后膝关节运动学变化.结果:使用点对点图像配准技术建立了完整的单髁置换术后膝关节三维模型,其运动学变化趋势与传统分析法相似.结论:点对点图像配准技术可准确完成虚拟手术,较传统方法更为简便,值得推广应用.

  • 单髁置换术后膝关节内外侧间室应力变化有限元分析

    作者:贾笛;李彦林;杨龄坚;蒙旭晗;何川

    目的: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研究单髁置换术后膝关节表面应力变化,为深入了解单髁置换术优势及劣势提供依据.方法:对6例单髁置换术后及6例正常人膝关节屈伸活动时关节表面应力变化进行动态有限元分析,并与项目组前期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关节表面应力分析进行对比.结果:正常组屈曲30°以后内侧间室应力大于外侧间室(P<0.05);单髁置换组屈曲0°、60°、90°时内侧间室应力大于外侧间室(P<0.05);全膝置换组在所有屈曲角度下内侧间室应力大于外侧间室(P<0.05).屈曲60°及90°时单髁置换组内侧间室应力大于全膝置换组(P<0.05);所有屈曲角度下,单髁置换组外侧间室应力大于全膝置换组外侧间室应力(P<0.05);屈曲0°、30°、60°及120°时,单髁置换组外侧间室应力都大于正常膝组(P<0.05).结论:单髁置换术可增加膝关节关节面应力及加速对侧间室关节炎发展,从而影响手术远期疗效,但在严格把握手术适应症、优化手术操作、假体适当改良、指导患者合理康复后,该术式仍具有优势.

  • 护士在单髁置换术中的手术配合体会

    作者:王修坤

    目的 总结手术室护士对单髁置换术的护理配合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15例行人工膝关节单髁置换术患者的护理配合资料.结果 15例患者手术时间为70~160 min平均90 min,手术顺利,均未发生与手术护理配合有关的并发症.结论 精心准备和熟练的手术配合是单髁置换手术配合成功的关键.

  • 膝关节单髁置换术的护理配合体会

    作者:孙静;张新杰

    目的:总结手术室护士对单髁置换术的护理配合经验。方法对20例膝关节单髁置换术患者进行围术期配合护理。结果患者在术中精神状态良好,情绪稳定,能够积极配合医生手术,手术时间60~140min,全部顺利完成手术,未发生并发症。术后患者伤口愈合良好,关节疼痛明显改善,关节活动度大于120度,能够正常行走和上下楼梯,Hss评分为94分。结论护士术前精心准备和术中熟练的手术配合是单髁置换手术成功的关键。

  • 不同术式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的对比研究

    作者:梁庆晨;孙凤龙

    目的 比较不同术式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8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手术治疗的98例膝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单髁置换术(UKA)组(43例)和胫骨高位截骨术(HTO)组(55例),两组手术均由同一组医师操作.比较两组患者手术临床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切口长度及卧床时间),术前、术后半年、术后1年的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胫股角(FTA)和膝关节活动度(ROM),以及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HTO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少于UKA组[(57±6) min比(70±6) min,(139±18) mL比(167±23) mL],术后引流量大于UKA组[(315±36) mL比(270±28) mL],切口长度小于UKA组[(88±12) mm比(96±14) mm],卧床时间长于UKA组[(50±10)h比(38±10) h] (P <0.01).两组患者术前、术后半年及术后1年Lysholm评分、膝关节HSS评均呈上升趋势,组间、时点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术后半年及术后1年FTA均呈下降趋势,组间、时点间、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下肢静脉血栓、脂肪液化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膝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选择UKA与HTO治疗均可获得满意的疗效,其中采用HTO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且切口长度较短.

  • 关节镜单髁置换术治疗膝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

    作者:王大勇

    目的 研究分析关节镜辅助单髁置换术治疗膝内侧间室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于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膝内侧间室性关节炎患者27例,术中使用关节镜对其手术部位进行检查与清理,后续再开展膝关节内侧间室单髁置换手术予以治疗.比较评估手术前后患者膝功能改善情况,并以HSS评分情况为参考.结果 术前功能(9.37±0.54)分、疼痛(9.71±4.03)分、肌力(9.33±0.47)分、稳定性(8.67±1.03)分,术后功能(19.34±5.24)分、疼痛(14.14±3.87)分、肌力(15.64±3.67)分、稳定性(13.47±0.94)分;所有患者经过手术后显示其膝功能情况得到显著改善,HSS各项目评分明显高于手术前(P<0.05).结论 将关节镜辅助单髁置换术应用于膝内侧间室性关节炎患者中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膝功能情况,提升其术后生活质量.

  • 小切口单髁置换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作者:郭万首;刘朝辉;程立明;李子荣

    目的:探讨小切口单髁置换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近期疗效与手术技术.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2008年2月34例(36膝)经小切口单髁置换术治疗的膝关节单间室骨性关节炎患者的资料.对患者术前、后膝关节疼痛与关节活动度进行评估(HSS评分),测量对比术前、后膝关节力线,分析术中遇到的问题及应对方法.结果:术后平均随访16个月(3~49个月),36膝术后关节负重内侧间室疼痛减轻或消失,膝屈曲度平均达126°,术后力线平均内翻2°.HSS评分由术前62分增至96分,优良率达91%.结论:小切口单髁置换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近期疗效满意,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症状改善明显等特点.

  • 膝关节单髁置换术的围术期护理

    作者:王健;杨娉婷;刘建梅

    单髁置换术又称膝关节单间室置换术(unicompartmental knee arthroplasty,UKA),因其具有手术时间短、植入异物少、术后恢复快、本体感觉得以保留、便于翻修等多种优点,近年来得到了极大发展[1].我科2006年至今施行膝关节单髁置换术53例,患者术后症状改善显著,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临床疗效满意.

  • 膝内侧间室骨关节炎的治疗方法选择

    作者:马峰;才智

    目的 比较单髁关节置换术(UKA)、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及胫骨高位截骨术(HTO)在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的治疗方法选择及术后疗效.方法 收治的186例(216膝)膝内侧间室骨关节炎患者按照手术适应证分成UKA组41例(56膝)、TKA组74例(80膝)和HTO组71例(80膝).比较3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负压引流总量和住院天数.采用膝关节HSS评分、膝关节活动度(ROM)评价手术效果.结果 患者均获得满意随访,时间24~36个月.UKA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天数均低于TKA组及HTO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6周,UKA组及HTO组的HSS评分及ROM均高于TK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UKA治疗内侧间室膝骨关节炎是安全有效的方法,术后功能优于TKA及HTO,HTO治疗年轻患者术后功能相比于TKA具有一定的优势;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是治疗膝内侧间室骨关节炎的关键.

  • 人工膝关节单髁置换术36例临床应用特点:1年随访影像学及膝关节功能评估

    作者:于德刚;董纪元;王岩

    目的:现代人工膝关节单髁置换术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保留骨量、容易翻修、关节功能恢复快等优点,但其远期临床应用效果有待证实.总结人工膝关节单髁置换术治疗膝关节单间室疾病的特点及疗效,并随访全部患者术后1年以上影像学表现及膝关节功能评分.方法:选择2001-03/2006-03在解放军总医院关节置换中心治疗的36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病例,均施行了现代膝关节单髁置换术.男性8例,女性28例,年龄52~71岁,体质量56~80 kg,均为内侧胫股间室置换.采用国际上评价膝关节功能常用的HSS评分评定疗效,并对全部病例的适应证、手术方法、临床和影像学表现进行随访和总结.结果:①36例患者全部得到随访,随访时间为12~72个月,平均31.5个月.②术后切口无感染、无下肢血栓、骨折等并发症.③末次随访时,HSS评分由术前65分提高至94.5分,优29膝(80%),良7膝(20%),平均关节活动范围120°(110°~135°).④影像学检查所有假体无位置不良,无松动与假体周围骨溶解的迹象,未观察到对侧间室与髌股关节间室有进行性退变.结论:经随访膝关节功能及影像学评估证实现代人工膝关节单髁置换术是治疗膝关节单间室骨性关节炎的有效方法.

  • 全程出血管理在膝关节单髁置换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崔苛苛;杨伟毅;刘军;潘建科;张葆青;张小亮;曹学伟

    背景:膝关节单髁置换用于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单间室病变逐渐兴起,而关节置换围手术期出血量的管理是临床研究的热点.对围手术期总失血量的把握,对围手术期血红蛋白等检验指标变化规律的了解,可以保障患者术后的安全、促进恢复.目的:描述膝关节单髁置换全程出血管理期间患者血液相关观察指标的变化规律,为临床减少失血量提供技术借鉴.方法:回顾性分析广东省中医院骨关节科2015年1至12月收治70例单髁置换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执行全程出血管理,观察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总失血量、输血率;收集围手术期血红蛋白、白蛋白、凝血3项、D-二聚体、血沉、C-反应蛋白等相关观察指标并描述其变化规律.分析手术时间对术后失血量及引流量的影响.结果与结论:①患者手术时间(89.36±19.89)min,术中出血量(39.71±23.64)mL,术后引流量(56.21±34.21)mL,自体血回输率为0;②手术时间对术中出血无影响(P=0.6857),手术时间对术后引流量有影响(P=0.0216);③术后总出血量较少.经检验,术后3 h、1 d、3 d和7 d总出血量之间对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④术后1-3 d血红蛋白小幅度下降后缓慢回升;术后1 d内血沉、C-反应蛋白快速上升,1-3 d内快速下降,3-7 d内缓慢下降;D-二聚体术后1 d快速上升,术后1-3 d快速下降,术后3-7 d缓慢上升;术后1-3 d内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小幅度下降后基本稳定,波动在正常参考范围内;⑤结果表明,膝关节单髁置换手术时间短,术后总失血量较少且波动幅度小,围手术期血液相关检查指标存在不同程度的波动.全程出血管理可以降低围手术期患者总失血量,降低输血率.

  • 单髁人工膝关节置换患者的术后护理

    作者:苏琳梅

    自20世纪70年代有报道[1]单髁置换术至今,单髁人工膝关节置换(UKA)作为治疗膝关节单间室病变的一种治疗方法,已沿用30余年,但早期由于多种原因,使其临床疗效一般,因此没有受到广泛认可.

  • 膝关节单髁置换术的临床应用和注意事项

    作者:邬波

    膝关节单髁置换术(unicompartmental knee replacement,UKR)是对膝关节内侧或外侧间室进行单独的表面置换,以取代膝关节中胫股关节被破坏的软骨面.UKR具有损伤小、恢复迅速和术后关节功能更接近生理状态等优点,是治疗单侧膝关节骨关节炎佳的方法之一.UKR术前、术中均需检查前交叉韧带完整性及外侧间室关节软骨状况,并保证合适的下肢力线.

  • 膝关节单髁置换术的围术期护理体会

    作者:张莉

    目的:探讨膝关节单髁置换术的围术期护理方法,总结护理体会.方法:对2016年1~12月实施膝关节单髁置换术33例患者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总结围手术期护理措施和效果.结果:患者护理后,膝关节疼痛减轻,功能恢复.结论::膝关节单髁置换术的围手术期护理中,实施综合性护理,能够减少关节疼痛,提高关节功能,具有应用的价值.

  • 活动半月板单髁关节置换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早期疗效分析

    作者:丁勇;马保安;吕科;李钊;胡运生;范德刚;王育才

    目的:分析活动半月板单髁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早期临床效果.方法:2009年6月至2010年2月,采用OXFord活动半月板单髁关节治疗膝骨性关节炎患者23例25膝.结果:23例患者(25膝)随访3-8个月,无感染、假体位置不良及松动等并发症.HSS评分由术前56.9分提高至术后93.3分.结论:活动半月板单髁关节置换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短期疗效优良,成功的关键在于适应证的把握和手术技术的掌握,其远期疗效仍需观察.

99 条记录 2/5 页 « 1234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