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1例同种异体肝肠联合移植术的配合

    作者:张艳;王玲;马红兰;邹瑾;徐鲲;曹慧云

    小肠移植是治疗永久性肠功能障碍的理想方法.它可恢复小肠功能衰竭患者的正常饮食,具有全胃肠外营养(totalparenteral nutrition,TPN)无法比拟的优越性[1].TPN应用于临床以前,肠衰竭患者常难以生存.而长期的TPN支持,不仅费用昂贵,患者生活质量差,对肝脏损害也非常严重[2].体外静脉穿刺转流改良背驮式原位肝移植是当前肝移植手术方式中成功的手术方式[3].我院于2003年4月成功地为1例超短肠综合征伴全肠外营养肝脏并发症的患者实施了同种异体肝肠联合移植手术.目前恢复良好.现报道如下.

  • 利多卡因气雾剂对缓解静脉穿刺痛的时效性观察

    作者:陈蕾;任从才;邓雪萍

    目的:探讨采用不同间隔时间与剂量进行局部皮肤喷雾麻醉时,利多卡因气雾剂对缓解术前静脉穿刺痛的效果。方法选择180例择期手术的患者采用利多卡因气雾剂在静脉穿刺部位进行表面喷雾麻醉,按喷雾剂量4.5,9.0 mg分为A、B两组,分别在用药后3,5,7 min进行穿刺,使用数字疼痛分级法( NPIS)、患者满意度调查问卷对两组患者的疼痛和满意度进行评估。结果 A、B两组NPIS评分3 min分别为(5.3±1.0),(4.9±1.1)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7,P>0.05);5 min分别为(3.9±1.2),(2.9±1.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3,P<0.05);7 min分别为(1.9±1.2),(0.9±0.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4,P<0.01)。 A、B组3,5,7 min NPIS评分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分别为46.13,56.10;P<0.01),随时间延长,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均减轻。 A、B两组满意度分别为79%,9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7,P<0.05)。结论利多卡因气雾剂对术前缓解静脉穿刺痛效果明显,以注射前7 min进行表面麻醉喷雾穿刺部位4.5 mg连续2喷,镇痛效果好,通过合理正确掌握用药的方法有利于充分发挥镇痛效果,同时能提高患者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 4岁以下患儿静脉穿刺失败影响因素分析与护理对策

    作者:张晓容;陈敏;何莹

    目的:探讨4岁以下门诊患儿静脉穿刺失败的原因并提出相应护理对策。方法调查2010年2月-2011年9月212例门诊4岁以下患儿静脉穿刺情况,统计首次穿刺成功率,分析静脉穿刺失败的影响因素。结果212例患儿中,首次穿刺成功者166例,占78.3%;其中<2岁患儿的穿刺失败率高于其他年龄段患儿。静脉穿刺失败主要受护士因素、患儿及家属因素以及环境因素等影响。结论提高护士专业技能及心理素质,去除导致失败的客观因素,是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的重要措施。

  • 快速手消毒剂提高疑难输液患儿静脉穿刺成功率的效果分析

    作者:梁萍;范洪娟;魏丽红

    目的:探讨使用快速手消毒剂揉搓穿刺部位使血管扩张,提高小儿疑难静脉输液穿刺成功率的效果。方法将2000例连续输液2 d的疑难输液小儿,按单双日将输液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同一患儿单日为对照组,双日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两次扎止血带的方法,观察组采用快速手消毒剂揉搓穿刺部位结合两次扎止血带的方法。结果观察组血管充盈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血管充盈时间为(2.9±0.5)min,对照组为(4.3±1.5)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598,P<0.01)。观察组患儿一次性静脉穿刺成功率为97.5%,对照组为8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8.329,P<0.01)。结论快速手消毒剂结合两次结扎止血带的方法血管扩张明显,能有效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及患儿家属满意度,且快速、方便、经济、安全。

  • 松拳法与握拳法静脉穿刺的效果观察

    作者:陈广华;欧春红;钟美声

    目的 探讨提高手背静脉穿刺一次性成功率的方法,减轻病人痛苦.方法 将626例病人随机分成松拳法与握拳穿刺法进行对比,观察一次性成功率及疼痛程度.结果 松拳法使穿刺静脉充盈,穿刺局部面积扩大,护士着力好,提高了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减少病人痛苦.结论 松拳法行手背静脉穿刺效果优于握拳静脉穿刺,值得临床推广.

  • 腹部手术病人采用PICC置管的临床应用及护理

    作者:陈建霞;魏彦红;刘春娇

    我科腹部手术病人多为消化道肿瘤患者,身体状况大多较差,消瘦,贫血,术前给予高营养支持,纠正电解质平衡紊乱,需要静脉输注高渗透压液体及对血管刺激性较大的药物,术后静脉输注直到患者能够进食为止.静脉输注时间为12~20天左右,以往患者采用外周静脉输液,反复多次静脉穿刺,增加了患者的痛苦,而且浪费药液,达不到患者需要的热能,切口愈合慢,患者恢复慢,相应延长病程.于1998年10月采用PICC置管,解决了上述问题.现将其应用及护理报道如下.

  • 股静脉留置套管针在危重患儿中的应用

    作者:赵卫;王伟燕

    危重患儿处于全身循环不良状态,往往头皮及四肢末端静脉充盈不良,造成静脉穿刺困难.同时周围小静脉在需要大量快速液体输注以及高渗性营养物质输注时,常易发生渗漏或血管破裂,从而延误对患儿的抢救时机.我科自1998年对危重患儿采用股静脉留置套管针,在短时间内为患儿建立起一个维持时间较长的静脉通道,有效地保证了患儿的治疗及营养物质的供给,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 静脉穿刺的体会

    作者:付伟华;王淑敏

    静脉穿刺是临床护理工作常用的技术操作,是护理工作中重要的基本功;是衡量护士技术水平的标准;是抢救工作中不可缺少的技术保障.因此,提高静脉穿刺的成功率,特别是提高特殊难穿刺的病人的成功率更重要.笔者通过对特殊病人的静脉穿刺,潜心研究,分析失败的原因,总结成功的经验,使静脉穿刺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现将方法和体会介绍如下.

  • 1周岁内患儿头皮静脉穿刺及针头固定方法的探讨

    作者:陈慧;牟静

    目的为减轻患儿痛苦,提高穿刺成功率,保证输液质量和患儿的安全,降低静脉输液的并发症,探讨小儿头皮静脉穿刺的佳手法、进针角度、固定方法.方法随机将1 000例1周岁以内的患儿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0例,分别采用不同的手法、进针角度、固定方法进行前瞻性临床研究.结果对照组500例患儿疼痛反应、复针率、液体外渗、针头脱出血管、血管周围发红、血管阻塞等并发症明显大于观察组,静脉使用率、一针成功率,观察组明显大于对照组.结论针头与皮肤成5°,快速进入皮肤后变换手法,右手拇指、示指持针柄前后面,针头与血管平行,直刺进入血管,以"S"型固定.可减轻针头对血管壁的损伤,操作简单且易固定,效果好,是一种理想的固定方法.

  • 外涂硝酸甘油法提高静脉穿刺率的研究

    作者:陶然;林岑;高秀凤;王君俏

    目的 检验外涂硝酸甘油溶液提高一次静脉穿刺成功率及缩短静脉穿刺时间的效果.方法 采用自身对照的类实验性研究方法,选择66例静脉输液患者,共穿刺264人次,其中实验组132人次,对照组132人次.实验组用0.005%硝酸甘油溶液涂擦局部后静脉穿刺,对照组用空白溶液涂擦后穿刺,统计2组一次静脉穿刺成功率及静脉穿刺时间.结果 实验组一次静脉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静脉穿刺所需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 外涂硝酸甘油溶液可提高一次静脉穿刺成功率,节约静脉穿刺时间,提高临床护理工作效率.

  • 一次性注射贴对118例患者血管穿刺的临床观察

    作者:武伟;刘铭镛;邱嘉

    临床上,在输液寻找血管时,存在着因种种原因而致血管不扩张充盈的现象,从而导致穿刺失败.近一年来,我们在患者行静脉穿刺前0 5~1小时使用一次性注射贴来扩张血管、镇痛,取得很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 1一般资料观察组病例全部来自于我院中医科住院病人,共118例,男45例,女73例,年龄13~79岁之间.均为血管充盈较差的病例.同时作自身对照.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护理研究室研究,中外合资德阳华康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轻轻亲"一次性注射贴(专利号97107625.1川药器监准字[97]第164033号),规格为3.5 cm×3 cm,由注射贴和隔离纸两部分组成.

  • 中心静脉置管术的临床应用及护理

    作者:林永红;陈勤华;谢淑君

    中心静脉置管术已广泛应用于危重病人和低血容量病人,特别对晚期癌症病人的生命维持有意义,可保证治疗营养,并大限度地减轻他们受反复静脉穿刺痛苦.

  • 甩臂法在小儿静脉穿刺中的应用

    作者:罗淑元;周静;周莉;韦丽仁;覃英;罗燕群;阳咏梅

    目的 探讨在小儿静脉穿刺前甩臂的次数与血管充盈的关系以及甩臂法对静脉穿刺一次成功率的影响.方法 将患儿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患儿在上臂下垂状态下,用力往下甩臂15次,在保持下垂状态下扎好止血带后进行静脉穿刺.对照组患儿在上臂下垂状态下用力往下甩臂7次在保持下垂状态下扎好止血带后进行静脉穿刺.结果 观察组对照组血管充盈明显,静脉穿刺一次成功率高(P<0.05).结论 在小儿静脉穿刺前甩臂15次可使血管充盈更明显,静脉穿刺一次成功率更高.

    关键词: 儿童 静脉穿刺 护理
  • 安尔碘用于婴幼儿静脉穿刺皮肤消毒的临床观察

    作者:曹磊

    碘伏(聚维酮碘)为碘与表面活性剂的不定型络合物.对细菌、病毒、霉菌及孢子均有较强的杀灭作用[1],对皮肤粘膜无刺激性,毒性低,广泛用于皮肤消毒,由于碘基消毒液可使皮肤着色,在婴幼儿静脉穿刺皮肤消毒中,由于着色较深,影响静脉穿刺成功率,且脱色后杀菌效果降低.我院从1998年开始到至今采用新型消毒剂安尔碘代替碘伏用于婴幼儿静脉穿刺部位消毒,效果良好.现将临床观察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

  • 不同静脉穿刺法对下肢深静脉顺行造影的效果研究

    作者:张杏蓉;邱菊芳

    目的 探讨大隐静脉逆心穿刺方法在下肢深静脉顺行造影中的效果.方法 将228例患者(300例下肢)按时间段分为观察组(150例下肢)和对照组(150例下肢),观察组在踝部上方5 cm处扎紧止血带,逆心穿刺踝部旁侧的大隐静脉;对照组向心穿刺拇指基底部旁侧的浅静脉或足背浅静脉远端.对2组的静脉穿刺一次成功率、推注造影剂时患者的疼痛感觉、下肢深静脉显影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2组静脉穿刺一次成功率、推注造影剂时患者的疼痛感觉对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下肢深静脉显影效果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下肢深静脉顺行造影时采用大隐静脉逆心穿刺方法可提高穿刺成功率,减轻患者的疼痛,降低了护理风险和护理人员工作强度.

  • 松拳握指法在手背掌指间静脉穿刺中的应用

    作者:杨玉金;李艳玲;谭翠莲

    传统的静脉穿刺方法是先嘱患者握拳,穿刺成功后再嘱患者松拳[1].笔者通过大量的临床实践发现, 在实际操作中并不是所有的静脉穿刺都要嘱患者先握拳, 相反, 运用松拳握指法可减少针头滑出血管外,降低药液外渗发生率,提高掌指间静脉穿刺成功率,现总结如下.

    关键词: 静脉穿刺 护理技术
  • 利用小负压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

    作者:曹正霞;张纪云

    目的挤压输液管产生负压,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方法将白血病患者静脉穿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单日输液为实验组,采用改进方法进行穿刺;双日输液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法进行穿刺,对比两组穿刺成功率.结果实验组穿刺成功率为92.9%,对照组穿刺成功率71.4%,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利用负压技术能明显提高穿刺成功率.

    关键词: 静脉穿刺 小负压
  • 2种足背静脉穿刺方法的比较

    作者:马淑凤

    目的探讨特殊患者足背静脉穿刺的新方法.方法对住院接受输液治疗、清醒且下肢病理征阳性的148例患者,采用新穿刺方法和常规穿刺法进行自身对照.结果新穿刺法一次穿刺成功率、静脉输液滴入成功率都高于常规穿刺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新穿刺方法能提高穿刺成功率,顺利完成输液治疗.

    关键词: 静脉穿刺 足背静脉
  • 减轻静脉输液疼痛方法的探讨

    作者:高燕;徐恩秀;李光梅

    目的 减轻静脉输液过程中的疼痛感.方法 将200例静脉输液的病人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100例)采用传统的静脉输液方法进行输液,实验组(100例)在静脉穿刺时采用心理行为干预、直刺法、手握手法、增大进针角度、从尺侧静脉进行穿刺;输液过程中调整头皮针角度;拔针时采用上下法和两点一线法.结果 实验组静脉输液时的疼痛感明显减轻(P<0.01).结论 实验组的方法能够减轻静脉输液过程中的疼痛感.

  • 碳酸利多卡因表皮湿敷对小儿静脉穿刺镇痛效果的观察

    作者:诸荣妹;夏培南

    目的观察碳酸利多卡因表皮湿敷对小儿静脉穿刺的镇痛效果.方法对我科2003年4~10月收治的5~10岁住院的需进行静脉输液治疗的患儿,采取双盲随机分组:实验组(碳酸利多卡因)、对照组(生理盐水)和自身对照组,共137人次,观察碳酸利多卡因药液和生理盐水湿敷后的局部镇痛效果.结果碳酸利多卡因药液手背湿敷麻醉无痛率达84.4%,生理盐水湿敷无痛率30.1%.碳酸利多卡因与生理盐水湿敷自身对照组无痛率分别为78%和18.4%.二者之间的镇痛效果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碳酸利多卡因药液局部湿敷镇痛效果好,无任何副作用,在不影响治疗的基础上,能安全、有效、方便实施治疗过程,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3236 条记录 11/162 页 « 12...891011121314...16116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