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放疗前后宫颈癌组织端粒酶活性的表达

    作者:曾佑平;石梅;苏明权;余良宽

    目的:研究端粒酶活性在子宫颈癌组织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放疗前后端粒酶活性的检测对于放疗疗效的判定及预后评估的意义.方法:采用PCR-TRAP方法检测24例放疗前后子宫颈癌组织标本的端粒酶活性.结果:24例宫颈癌组织中,放疗前有23例端粒酶检测阳性,阳性率95.8%,放疗后有15例端粒酶检测阳性,阳性率62.5%.结论:端粒酶活性表达在子宫颈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的作用,放疗前后端粒酶活性的测定,对于放疗效果及结局的早期预测可能是一种有用的监测手段.

  • HIF-2α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袁渊;常晓斌;姚安梅;周敏

    目的:探讨低氧诱导因子2α(HIF‐2α)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以及在宫颈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 HIF‐2α在正常宫颈及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并将 HIF‐2α表达与宫颈癌的临床病理特征进行相关分析;采用siRNA技术干扰HIF‐2α在宫颈癌细胞 HeLa、SiHa的表达,Western blot技术检测HIF‐2α蛋白在宫颈癌细胞的表达;M T T试验检测HeLa、Si‐Ha细胞增殖情况。结果:HIF‐2α在宫颈癌组织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宫颈组织,经χ2检验,有统计学意义,并且HIF‐2α表达与宫颈癌的淋巴转移呈正相关,但与宫颈癌患者的年龄、病理分级以及临床分期无显著性相关。低氧可诱导 HIF‐2α表达增加,并促进 HeLa、SiHa细胞增殖,而干扰 HIF‐2α表达后,则抑制HeLa、SiHa细胞增殖,经 t检验,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HIF‐2α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升高,其对宫颈癌的发生发展起促进作用。

  • 子宫颈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10例临床病理研究

    作者:郅玲然;蔡凤梅;王卉芳;王亚楼;刘辉;李元朋

    目的:探讨子宫颈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的临床与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子宫颈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的临床病理资料,治疗及预后.结果:10例患者平均年龄45.6岁(31~54岁),Ⅰb1期7例,Ⅰb2期1例,Ⅱa期2例.组织学示肿瘤细胞小圆形,胞浆稀少,高核浆比,缺乏核仁.免疫组化示神经内分泌标记物阳性率由高到低依次为Syn(100%,10/10),CgA(90%,9/10),CD56(85.7%,6/7),NSE(62.5%,5/8);广谱CK阳性率(80%,8/10).10例患者均行腹腔镜下全子宫、双附件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其中6例术后接受了放化疗.中位随访时间为18.6个月(8~34个月),4例死亡,2例肺转移.结论:子宫颈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恶性度高,具有独特的组织学与免疫表型特点,易早期发生转移,预后差,组织病理学联合免疫组化检测可提高其诊断的准确率,并在鉴别诊断中起重要作用.

  • PAR1、PAR4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侯丽娟;翟建军

    目的:对宫颈癌组织中PAR1和PAR4基因的表达进行检测,并对其相关的临床意义进行探讨.方法:选取宫颈癌患者手术切除标本84例,所有病例经病理确诊,对照为癌旁非癌宫颈组织.对患者的年龄、有无淋巴结转移、肿瘤分化程度及临床TNM分期分组对照HPV16和P16基因的表达.RT-PCR检测PAR1和PAR4 mRNA的表达,荧光定量PCR检测PAR1和PAR4基因的表达量.结果:宫颈癌标本中PAR1和PAR4基因的表达率分别为63.1%和72.6%,显著高于癌旁正常对照宫颈组织的21.4%和29.8%(P均<0.01).PAR1和PAR4基因在宫颈癌标本中的表达量分别为0.61±0.15和0.67±0.17,也显著高于对照组织的0.13±0.07和0.21±0.08(P均<0.01).PAR1和PAR4基因的表达率和表达量在患者肿瘤分化程度、有无淋巴结转移及临床不同分期之间都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但不同年龄患者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宫颈癌组织中PAR1和PAR4基因的表达呈正相关(r=0.664,P<0.01).结论:PAR1和PAR4基因的高表达在宫颈癌的发生发展中起到一定的作用,对其联合检测有可能用于宫颈癌分化程度的评估、临床分级以及判断预后等方面.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