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5783例创伤患者手术前4项血液传染病指标检测情况分析

    作者:吴来林

    目的:了解创伤患者手术前乙肝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抗体(抗-HCV)、梅毒螺旋体抗体(抗-TP)、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检测情况,以便做好工作人员自我防护、预防交叉感染及防范医疗纠纷。方法对本院2009~2013年5783例创伤患者的血液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乙肝表面抗原、丙型肝炎抗体、梅毒螺旋体抗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并进行分组比较和统计学分析。结果创伤患者的传染性指标总阳性率与健康查体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31,P<0.05),其中两组HBsAg、抗-HCV和抗-HI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29、0.19、0.56,P>0.05),两组抗-T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2,P<0.05)。男女总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31,P<0.05);其中两组抗-TP、抗-HCV和抗-HI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9、2.42、0.81,P>0.05),两组HBsAg比较,差异有统计学差异(χ2=48.70,P<0.05)。不同年份总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14,P<0.05),4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8.10、6.94、3.47和3.46,P>0.05)。无固定职业者与固定职业者的总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46,P<0.05);其中两组抗-TP、HBsAg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47、42.04,P<0.05),抗-HCV、抗-HIV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1.09、0.36,P>0.05)。4种创伤患者的总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46,P>0.05),仅抗-TP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19,P<0.05),其它3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例抗-HIV初筛阳性者经衢州市疾病控制中心确认有2例为阳性。结论了解患者的4项传染性指标检测情况对保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 输血前检验传染性指标的临床价值分析

    作者:王威;韩珊珊;朱立飞

    目的 探讨输血前检测患者传染性指标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接受输血的2216例患者,于输血前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标志物(HbsAg)、丙型肝炎病毒(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及梅毒(TP)的感染情况.结果 HbsAg检出率为8.30%,HCV检出率为0.72%,HIV检出率为0.09%,TP检出率为1.76%.男性患者HbsAg检出率明显高于女性(P<0.05),但男性和女性HCV、HIV和TP检出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有7例患者同时检出两项以上阳性,其中同时检出HbsAg和抗-TP阳性者多,共4例,同时检出HbsAg和抗-HCV阳性者次之,共2例,同时检出抗-TP和抗-HCV阳性1例.结论 输血前对患者进行相关传染性指标的检测,一方面可以充分了解患者输血前传染性疾病的感染情况,以有助于医护人员在治疗过程中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防止医源性感染的发生;另一方面也可以减少输血后医疗纠纷的发生.

  • 合格库血传染性指标抽检结果分析

    作者:陈丽萍

    输血具有感染疾病的危险,其中尤以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梅毒、艾滋病等为严重.对合格库血进行输血相关传染病指标抽检,不仅是执行《血站基本标准》,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动态监测实验室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从而控制经输血途径传播的疾病,减少医患纠纷.因此,笔者随机抽检了2002年1月~2003年6月的1 262份库血,进行HBV、抗-HCV、抗-HIV、梅毒及ALT等指标的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关键词: 库血 传染性指标
  • 云梦地区首次献血浆者血液检测结果分析

    作者:许彦萍;舒群峰;赵婷婷

    目的 了解云梦地区首次献血浆者血液学传染性指标流行情况,为完善献血浆者的招募方式和招募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0~2013年云梦地区首次献血浆者1 898人次的血液标本的检测结果作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 男性献血浆者检测不合格率(13.51%)低于女性献血浆者(17.84%),男性献血浆者各项指标不合格率依此为HBsAg>抗-HCV>梅毒>ALT,女性献血浆者各项指标不合格率依次为HCV抗体>HBsAg>梅毒>ALT.结论 云梦地区首次献血浆者HCV感染率较高,对献血浆者血液标本进行金标法快速筛查HBsAg和抗-HCV可明显降低检测不合格率.

  • 呼和浩特市机采无偿献血者血液五项传染性指标检测结果分析

    作者:崔丽敏;姚东平;皇飞飞;贾雯婷

    目的 了解呼和浩特市机采无偿献血人群血液感染状况,为建立一支高质量的固定机采献血队伍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8~2012年本市7 634名机采无偿献血者5项传染性指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年各项总不合格率为ALT(0.78%)>抗-HCV (0.18%)>抗-HIV (0.09%)>HBsAg(0.05%)>抗-TP(0.01%);不同年份、性别、职业、学历献血者的ALT,不同职业献血者的HBsAg和抗-HCV,不同性别献血者抗-TP不合格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强工作人员与献血者的沟通及献血前的初筛工作,有助于降低ALT、HBsAg、抗-HCV检测的不合格率.

  • 5 293例儿童患者输血前传染性指标检测结果分析

    作者:

    目的 了解儿童患者输血前相关传染性指标的状况,预防因临床输血引起的医疗纠纷和提高医务工作者的自身保护意识.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技术(ELISA)对5 293例儿童患者进行输血前乙肝病毒(HBV)标志物、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以及丙型肝炎病毒(HCV)抗体检测;采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反应素实验对梅毒抗体进行检测.结果 5293例儿童患者输血前HBsAg阳性率为0.78%;抗-HBs阳性率为54.68%;HBeAg阳性率为0.45%;抗-HBe阳性率为0.23%;抗-HBc阳性率为0.57%;HIV抗体阳性率为0.04%;梅毒抗体阳性率为0.68%.临床调查发现,梅毒抗体和HIV抗体阳性均由垂直传播引起.结论 儿童患者相关输血传染性指标阳性率均低于一般人群,对其进行输血前相关传染性指标的检测,有利于患儿传染病的早期诊治,避免和预防医院感染以及减少医疗纠纷.

  • 97835例献血者传染性指标检测结果的不重合性分析

    作者:王文婷;胡兴斌;孙文利;张辉洁;尤海菲;杜姣;尹文

    目的 分析和探讨无偿献血者标本中传染性指标的2次ELISA法检测结果不重合的情况,为试剂选择及献血者筛选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本血站2013年1月~2015年11月97835例无偿献血者标本,采用ELISA法检测HBsAg、抗-HCV、抗-HIV(1+2)和抗-TP四项传染性指标,对2次检测不合格标本中由单试剂检测不合格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97835例标本中,抗-HIV(1+2)和抗-HCV的不重合率高,抗-TP的不重合率低.结论 试剂选择应进行筛选与组合,将不同试剂间不重合率的比对纳入试剂筛选的重要指标.

  • 初次与固定无偿献血者血液不合格率原因的再探讨

    作者:陈筱华;黄国永;张琼;陈李;董小平

    实现无偿献血是一个过程.固定无偿献血者是指至少献过3次血且第每年至少献过1次血的献血者,笔者于1998年10月1日~2003年4月30日对初次献血者血清67907份和固定献血者血清290779份的各项传染性检测指标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探讨初次与固定献血者血液的不合格原因,以提高无偿献血者血液合格率,完善无偿献血工作制度,进一步巩固无偿献血工作.

  • 19483例患者输血前和术前四项传染性指标检测结果分析

    作者:梁友宝;常滋毓;王清云

    目的通过对19483例患者四项传染性指标的检测分析,探讨输血前和术前四项传染性指标检测的重要性。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对19483例输血前和术前患者标本进行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 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1/2)、梅毒螺旋体抗体(抗-TP)检测分析。结果
      在19483例患者中,检测样本总阳性数1606例,总阳性率5.16%,其中HBsAg阳性1242例(6.37%)、抗-HCV阳性123例(0.63%)、抗-HIV1/2阳性待复检3例(0.015%)、确诊阳性3例(0.015%)、抗-TP阳性238例(1.22%)。结论对输血前和术前患者四项传染性指标进行检测,可以了解患者的感染情况,同时对减少医院感染,减少医患纠纷具有重要意义。

  • 2764例输血前、术前患者传染性指标检测结果分析

    作者:方强;张慧涨;黄红梅;杨隆乾;常项海;赵燕

    目的 探讨患者输血前和手术前血液传染性指标检测在院内感染控制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输血前、术前2764例患者,用化学发光法进行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丙肝病毒抗体(抗-HCV)、梅毒特异性抗体(抗-TP)检测;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进行艾滋病(抗-HIV)抗体检测;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反应素试验(TRUST)检测梅毒;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丙氨酸转氨酶(ALT).结果 HBsAg阳性159例(阳性率5.75%);抗-HCV阳性17例(0.62%);抗-HIV1/2待复检5例(0.18%),确诊阳性2例(0.07%);TRUST阳性31例(1.12%);梅毒特异性抗体阳性69例(2.49%);ALT阳性286例(10.34%).结论 进行输血前、术前传染性指标检测,对预防交叉感染、减少医患纠纷,有效控制院内感染有重要意义.

  • 输血前传染性指标检测的意义分析

    作者:王元霞;张建强

    目的:探讨输血前传染性指标检测的意义;方法:对2009年3月至2011年3月我院收治的需要输血的患者1971例行传染性指标检测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经输血前检测,HBsAg231例(11.72%),抗-HCV 37例(1.87%),抗-HIV 1例(0.05%),梅毒抗体25例(1.27%);结论:重视输血前的血清学检测环节,不仅是维护患者身心健康的要求,也是降低传染疾病发生率的根本.

  • 来宾市中心血站8年血液集中化检测不合格情况分析

    作者:雷炜;潘仙;杨长思

    国家卫生部2006年颁布的《血站管理办法》第8条第(四)款规定:省级血液中心"承担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血液的集中化检测任务". 这种集中化建设、集中化检测的思想已经被诸多的中心化检测模式与体系所证实[1~2]. 来宾市中心血站2008 年开始正式以委托检验的方式将血液标本交由广西血液中心进行集中化检测. 血液集中化检测8 年来,各级主管部门、参与集中检测单位、集中化检测实验室为血液集中化检测体系的建立和实施,尤其是集中化检测工作的持续改进,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和卓有成效的探讨[3]. 为了对血液集中化检测工作进行客观评价,为工作的持续改进和不断推广提供参考意见,现对本站血液集中化检测8年来血液检测不合格情况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 深圳市工厂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结果与人群结构分析

    作者:郑望春;容莹;叶晓涛;黄衍锋

    目的 为了降低输血风险,分析深圳市工厂无偿献血人群结构,为制定招募安全血源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6~2007年的献血者资料(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等)及其血液HBsAg、抗-HCV、梅毒抗体、ALT和抗-HIV检测结果,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二者的关系. 结果 ①14 158名献血者血液检测阳检率6.01%,年龄31~40岁或文化程度小学的献血者阳性率高;②献血者中为18~30岁的年轻人占71.4%,男女比例为2.73:1,男、女的血液检测总阳检率差别有极显著意义(P<0.01).③ALT的阳性率位居首位. 结论 献血者选择过程的质量控制是招募安全血源策略中的重要环节;年轻女性是相对安全的献血者;应针对工厂献血者开展无偿献血、献血者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

  • 27779例患者输血治疗前血液传染性指标检测结果分析

    作者:姚仁南;陈玲;陈娜云;朱月华;孙飞;孙阳

    目的 了解住院患者输血治疗前血液传染性指标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抗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抗梅毒螺旋体抗体(抗-TP)的阳性率.方法 采用ELISA对2008~2010年于该院接受输血治疗的27 779例住院患者进行HBsAg、抗-HCV、抗-HIV、抗-TP初筛;初筛阳性标本进行确证检测,HBsAg、抗-HCV检测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抗-TP检测采用梅毒螺旋体颗粒明胶凝集试验,抗-HIV阳性标本送艾滋病检测确证实验室进行确证检测.结果 27 779例患者HBsAg、抗-HCV、抗-TP、抗-HIV确证阳性率分别为6.88%(1 910/27 779)、0.72%(199/27 779)、1.04%(290/27 779)、0.03%(8/27 779).结论 在输血治疗前对患者进行血液传染性指标的检测,有利于避免医疗纠纷,也有利于加强医护人员的自我防护,避免医源性污染.

  • 输血前传染性指标检测的临床意义

    作者:邹首华

    目的 探讨患者输血前接受传染性指标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2008年7月至2009年6月本院2 957名患者输血前血液进行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抗体(抗-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和梅毒抗体4项检测分析.结果 HBsAg阳性率11.36%,抗-HCV阳性率1.76%,抗-HIV阳性率0.03%,梅毒抗体阳性率1.18%.结论 对患者进行输血前传染性指标检测,可以了解受血者输血前状况,对减少经血液传播疾病而引起的医患纠纷,降低院内感染,保护医患双方利益都有重要意义.

  • 9 336例孕妇产前4 项传染性指标检测结果分析

    作者:陈洪

    目的 了解乙型肝炎病毒(HBV)、梅毒螺旋体、丙型肝炎病毒(HCV)及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在孕妇中的感染状况.方法 对本院2006年6月至2007年6月的9 336例孕妇产前4项传染性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9 336 例孕妇中,HBV的感染率为10.38%;梅毒螺旋体的感染率为1.27%;HCV的感染率为0.25%;未检出HIV阳性.结论 开展孕期传染性指标的产前检测,对减少新生儿传染病的发生尤为重要.

  • 2008~2013年万州地区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结果分析

    作者:李文平

    目的:了解万州地区无偿献血者血液传染病情况,为无偿献血招募方式和招募策略提供科学依据,从而达到减少血液报废,保护血液资源,提高血液安全性的目的。方法收集2008~2013年万州地区无偿献血者相关数据。献血前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采用胶体金测试条进行筛查,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 )采用干式化学法筛查。献血后A L T采用速率法进行检测,测定值小于或等于40 U判为合格。自2013年8月起,以男性ALT≤50 U和女性ALT≤40 U判为合格标准。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梅毒螺旋体抗体(抗‐TP)和艾滋病病毒抗体(抗‐H IV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结果无偿献血者共259004人次,其血液感染性指标检测总不合格率为5.96%。各检测项目不合格率从高到低依次为 ALT、抗‐TP、HBsAg、抗‐HCV、抗‐HIV。团体招募预约采血方式血液感染性指标检测不合格率(6.14%)高于街头采血不合格率(5.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技术人员、公务员、个体血液感染性指标检测不合格率分别为8.69%、7.49%、7.05%,均高于学生、军人、医务人员、农民血液感染性指标检测不合格率(2.69%、4.24%、5.48%、5.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文盲、研究生、高中、初中、小学文化程度者血液感染性指标检测不合格率分别为8.89%、6.70%、6.22%、6.11%、6.05%,均高于中专、本科、大专文化程度者血液感染性指标检测不合格率(5.65%、5.71%、5.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进一步提高ALT和 HBsAg筛查的准确性,增加献血前抗‐TP筛查,将有利于减少血液报废和保护血液资源。巩固和发展大学生与医务人员献血,大力宣传、动员和发展农民献血。

  • 术前及输血前4项传染性指标检测的方法学比较

    作者:杨多方

    将2007年8月至2008年8月来本院急诊手术和急诊输血的2 892例患者进行4项传染性指标的两种检测方法对比分析.

  • 北海市无偿献血者传染性指标的调查分析

    作者:孙家志;卞璐

    目的 了解无偿献血人群阳性标本的分布情况及2种不同厂家试剂的检测情况.方法 对北海市2010年12月~2011年11月无偿献血者共11 704份标本,用2种不同厂家的ELISA试剂进行HBsAg、抗-HCV、梅毒和抗-HIV4种传染性标志物筛查,并比较不同ELISA试剂的检测情况.结果 11 704份标本中,阳性率男女差别不大,年龄段以40 ~55岁的献血者高(3.63%),学历以初中以下的高(3.22%),职业以从事商业活动的高(4.20%),献血1次(3.86%)的高于2次(0.80%)以上,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2种不同厂家试剂的检测结果,初复次检测一致的占67.95%,初、复次检测不一致的各占21.95%和10.10%;2种试剂检测S/CO值比较,以2种试剂均强阳性的为主,占51.56%.结论 为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避免血液浪费,保护血源,要优选匹配较为合理的2种ELISA试剂进行检测,对有反应性的标本好用确认试剂来确认.

  • 2005~2010年青海省海西州无偿献血者检测结果分析

    作者:刘志强

    目的 了解海西州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结果的分布特征和无偿献血者的血液安全状况,以便预防和控制疾病经血液传播.方法 采用ELISA等方法对HBsAg等5项血液检测指标检测,并对其结果分析.结果 海西州2005~2010年无偿献血人群中ALT、HBsAg、抗-HCV、抗-HIV、抗-TP及总不合格比例分别为(331/6 277)、(23/6277)、(20/6 277)、(1/6 277)、(47/6 277)、(422/6277).结论 ALT的不合格率高,须在献血前加强宣传,嘱献血者献血前注意休息、清淡饮食、避免饮酒;其他检测指标阳性率较低,属于低发流行地区.

53 条记录 2/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