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肉品卫生检验试行规程》存在的问题及对其修订的建议

    作者:王中全;崔晶

    目的 提高我国内品的安全水平,保证肉品卫生质量.方法 对1959年11月1日由农业部、卫生部、对外贸易部及商业部联合颁发的《内品卫生检验试行规程》(简称《试行规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结果 《试行规程》应用范围早已过时,检验肉品和疾病的种类均不全面,《试行规程》只对猪肉进行旋毛虫检验,但目前已有150多种动物可感染旋毛虫,其中有些动物肉类已成为旋毛虫病的重要传染源,如在我国已发生了多起因食狗肉、羊肉及野猪肉等引起的旋毛虫病暴发,而《试行规程》未将上述肉类列入旋毛虫检验范围;检验旋毛虫的肌肉压片镜检法费时费力,且易漏检;弓形虫病等多种人兽共患病也不在检验范围内.《试行规程》规定将含猪囊尾蚴的猪肉尸经冷冻或盐腌等处理后出场,但冷冻和盐腌并不能保证将猪囊尾蚴全部杀死,即使经高温无害化处理,在卫生知识普及的今天,居民也不能接受含有囊虫的猪肉.结论 建议尽快对《试行规程》进行修订,供人类食用的所有动物肉类及肉制品均应进行严格的卫生检验.

  • 流式细胞术测定感染旋毛虫小鼠免疫功能的研究

    作者:申丽洁;罗志勇;朱声华

    目的观察感染旋毛虫小鼠免疫功能的动态变化.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感染旋毛虫后7、14、21、28、35 d小鼠外周血CD4+、CD8+T淋巴细胞的百分率. 结果实验组较正常组CD4+T细胞减少,CD8+T细胞增多,CD4+/CD8+细胞比值下降(P<0.05),以感染后第14 d明显,直到感染后35 d仍未见恢复.结论感染旋毛虫的小鼠出现免疫抑制现象,感染急性期的免疫抑制程度高.

  • 大鼠肠道一过性线虫感染致持续性肠运动功能紊乱

    作者:陈洪;段丽萍;朱元莉;叶嗣懋;杨燕琳;温燕

    目的:研究SD(Sprague-Dawley)大鼠肠道旋毛虫感染及自愈后肠道运动功能(结肠远端压力测定及胃肠道通过时间)的变化,探讨肠道一过性感染在肠功能紊乱发病中的作用.方法:云南大理株旋毛线虫幼虫灌胃感染成年雄性SD大鼠,利用肠道组织形态学评定肠道炎症的变化和恢复.实验动物分为:感染后14、42、56 d各组与同龄非感染对照组.所有大鼠均行结肠远端压力测定和胃肠道通过时间检查.结果:(1)大鼠旋毛虫感染后14 d肠道炎症重,56 d恢复正常;(2)感染急性期结肠动力活跃,无论是静息状态还是给予结肠远端扩张性刺激,结肠测压的各项指标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3)感染自愈后结肠在静息状态及小容量(1 mL)扩张刺激时,压力变化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较大容量(2 mL)扩张刺激时,结肠远端收缩时间及收缩波曲线下面积显著增加,部分指标与急性期相比有所恢复,但仍高于对照组;(4)与对照组比较,感染期及自愈后钡条在大鼠肠道分布弥散,胃肠道通过时间延缓.结论:大鼠肠道感染自愈后结肠远端运动功能紊乱和对扩张刺激敏感性增强持续存在.

  • 感染和应激对肥大细胞缺陷大鼠脊髓瞬时感受器电位香草酸受体1和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的影响

    作者:杨长青;卫艳予;冷玉鑫;段丽萍

    目的:研究感染和应激所致的内脏高敏感性大鼠中肥大细胞的作用以及与信号通路瞬时感受器电位香草酸受体1(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vanilloid 1,TRPV1)和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extracellular-regulated kinase,ERK)的关系.方法:以肥大细胞缺陷大鼠(WsRC Ws/Ws,Ws/Ws)和野生对照大鼠(WsRC+/+,+/+)为基础构建一过性旋毛虫感染( post-infection,PI)和急性冷束缚应激(acute cold restraint stress,ACRS)内脏高敏感模型,腹部回撤反射评分评估大鼠内脏敏感性.通过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大鼠第6腰椎和第1骶椎(lumbar 6 sacral 1,L6S1)段脊髓TRPV1和磷酸化的ERK1/2 (pERK1/2)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3.7±0.09)相比,PI(2.52±0.13)、ACRS(2.28 ±0.17)和PI+ ACRS(2.25±0.12)组+/+大鼠内脏敏感性均增高,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Ws/Ws大鼠中,与对照组(3.25±0.20)相比,PI(2.87±0.14)和PI+ ACRS( 2.50±0.27)组内脏敏感性增高,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是,ACRS组(2.97±0.22)内脏敏感性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Western blotting结果提示,与对照组(0.090±0.009)相比,PI(0.121±0.012)、ACRS(0.122±0.008)和PI+ACRS(0.129±0.008)组+/+大鼠脊髓TRPV1蛋白水平均明显增加,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是,在Ws/Ws大鼠中,与对照组相比(0.106±0.012),ACRS(0.132±0.014)组脊髓TRPV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PI(0.140±0.008,P< 0.05)以及PI+ ACRS(0.156±0.010,P< 0.01)组脊髓TRPV1蛋白水平表达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同样,在+/+大鼠中,与对照组(0.58±0.03)相比,PI(0.72±0.04)、ACRS(0.75±0.04)以及PI+ ACRS(0.78±0.01)组脊髓pERK1/2蛋白水平明显增加,P< 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是,在Ws/Ws大鼠中,与对照组相比(0.59±0.04),ACRS组(0.69 ±0.04)脊髓pERK1/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PI(0.72±0.04)以及PI+ ACRS(0.74 +0.04)均可导致脊髓pERK1/2蛋白水平表达显著增强,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一过性旋毛虫感染和ACRS均可引起大鼠内脏高敏感,但是ACRS引起的内脏高敏感具有肥大细胞依赖性.旋毛虫感染和ACRS均可以引起脊髓通路TRPV1和pERK1/2蛋白水平表达增加,ACRS引起的TRPV1和pERK1/2表达上调也具有肥大细胞依赖性.

  • 旋毛形线虫体细胞的分离及活性检测

    作者:郭鄂平;郭青平;刘艳丽

    目的探讨旋毛虫体细胞的分离方法和活性检测.方法将从小鼠肌肉分离、纯化的旋毛虫幼虫放入玻璃匀浆器匀浆,胰酶消化.锥虫蓝和中性红染色检测分离细胞的活性.结果分离的细胞中活细胞比率在90%以上.结论锥虫蓝和中性红染色,都能较好地检测细胞的活性.加胰酶消化后,死细胞数略有减少.旋毛虫的体细胞分离,可以不用加胰酶消化.

  • 旋毛虫对三硝基苯磺酸诱导肠炎小鼠Th1/Th2类细胞因子基因表达的影响

    作者:赵颖;杨世忠;朴云峰;高普均;王岚;刘明远

    目的:研究旋毛虫对三硝基苯磺酸(TNBS)诱导的实验性小鼠肠炎模型Th1/Th2类细胞因子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50%乙醇对照组、旋毛虫(T.spiralis)应用组、TNBS诱导肠炎模型组、预先感染T. spiralis后诱导TNBS模型组,(每组小鼠取材时保证6只以上).采用RT-PCR方法观察感染旋毛虫和未感染旋毛虫小鼠于TNBS诱导肠炎后3 d和7 d时不同基因的表达变化,包括小鼠脾脏中IFN-γ、IL-4、IL-10 mRNA和结肠中IL-10 mRNA的表达量.结果:预先感染T. spiralis后诱导TNBS模型组小鼠在造模后3 d脾脏中IFN-γ mRNA的表达量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造模后7 d脾脏中IFN-γmRNA的表达量低于模型组(P<0.05),IL-4 mRNA的表达量于3 d和7 d时均高于模型组(P<0.05).预先感染T.spiralis后诱导TNBS模型组小鼠在造模后3 d和7 d脾脏和结肠中IL-10 mRNA的表达量均高于模型组(P<0.05).结论:旋毛虫对TNBS诱导的实验性小鼠肠炎外周免疫作用机制可能通过下调炎症性肠病过度的Th1型免疫反应、上调Th2型免疫反应而实现;IL-10既作为Th2类细胞因子又作为Tr1型细胞因子对实验性小鼠的肠道局部和外周免疫均产生重要调节作用.

  • 旋毛虫新生幼虫期特异性T314基因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及表达

    作者:于建立;白雪;吴秀萍;刘明远

    目的 构建旋毛虫(Trichinella spirais)新生幼虫期特异性T314基因真核表达质粒,并在BHK细胞中进行表达.方法 从旋毛虫新生幼虫RNA中通过RT-PCR技术扩增无信号肽T314全长基因,定向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pEGFP-N1中,构建重组真核表达质粒T314-pEGFP-N1,脂质体法转染BHK细胞,荧光显微镜观察EGFP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T314融合蛋白的表达.结果 重组真核表达质粒T314-pEGFP-N1经双酶切及测序证实构建正确;转染的BHK细胞48 h转染效率高;表达的T314融合蛋白可与旋毛虫感染的猪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结论 已成功构建了T314基因重组真核表达质粒T314-pEGFP-N1,并在BHK细胞中融合表达,为进一步研究旋毛虫包囊形成机制奠定了基础.

  • 一起因食野猪肉引起人体旋毛虫病暴发的调查

    作者:叶萍;黄建华;查正坤;戈德崇;王豪

    旋毛虫病是由旋毛线虫寄生于人体肌肉所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在甘孜州旋毛虫病是一种少见的地方病.2002年6月,四川省甘孜州白玉县绒盖乡协达村村民因食野猪肉引起一起人体旋毛虫病暴发,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 旋毛虫病眼部损害的临床观察

    作者:李利

    旋毛虫病是旋毛线虫引起的人畜共患疾病.严重感染者,若不能及时诊治,病死率可高达30%.现将1996~1997年经我们发现的以眼部损害为首发症状的30例旋毛虫病报道如下.

  • 旋毛虫对实验动物的易感性及侵犯脏器与肌肉分布的观察

    作者:赵焱;叶道军;黄晓霞;朱红波;朱明胜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进一步探索旋毛虫在本地的存在情况,以期防患于未然.方法:于1997年3~9月感染实验动物小白鼠、大白鼠、豚鼠共32只,观察动物对旋毛虫易感性及侵犯脏器和肌肉内分布情况.结果:实验动物对旋毛虫普遍易感,在体内的分布情况基本一致.结论:旋毛虫主要寄生于横纹肌内,以膈肌为多见,在各内脏器官中均未查见幼虫.

  • 旋毛虫体细胞分离方法及检测

    作者:曾凡龙;郭鄂平;王燕

    旋毛虫脱囊包幼虫外有一透明的鞘膜包裹,可防止胃蛋白酶的消化.用机械方法可以破碎虫体,分离体细胞.本实验用玻璃组织匀浆器粉碎虫体,另外增加胰酶消化细胞间质,获取旋毛虫的体细胞.

  • 旋毛虫致小鼠肺脏损伤的研究

    作者:李兴超;张唯哲;宋铭忻;徐佳;俞昭阳

    [目的]探讨重度感染旋毛虫后小鼠肺损伤的机制.[方法]本研究首先以1000蚴/只的感染剂量,将旋毛虫肌型幼虫经口感染成年健康昆明鼠,分别检测感染前后不同时期肺损伤生化标志物表面活性蛋白A(SP-A)与血管生成素2(ANG-2)的表达,并观察肺组织病理形态学.[结果]小鼠感染后d4血清中SP-A由感染前的72.11 pg/mL上升至75.17 pg/mL,d14达到峰值86.40 pg/mL(P<0.05),d35下降至80.42 pg/mL(P<0.05);ANG-2感染后d14才开始显著上升至10.19 pg/mL,并于感染后d21达到峰值11.18 pg/mL.旋毛虫感染后肺组织中SP-A开始显著下降(P<0.05),SP-A含量2.52 pg/mL下降到感染后14d 1.79 pg/mL(P<0.05),SP-A值在感染后d21略微上升,在感染后d35 SP-A值含量上升至1.80 pg/mL(P>0.05),ANG-2在肺组织中的变化趋势与SP-A相似.病理形态学观察结果表明,在旋毛虫感染14~21 d肺组织损伤比较严重,大量炎性细胞浸润,有坏死灶,细胞膜边界不清,有时还可见由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及组织细胞组成的肉芽肿等.[结论]通过对感染旋毛虫小鼠肺组织和血清中SP-A、ANG-2肺损伤生化标志物的检测和观察不同时期肺组织病理形态学,证明旋毛虫的感染可使小鼠肺组织出现损伤.

  • 我国两地区旋毛虫形态学比较

    作者:何为涛;杨益超;吕先纲;谢祖英;廖宁;杨小春

    旋毛线虫(简称旋毛虫)引起的旋毛虫病是一种动物源性寄生虫病,曾在广西多次暴发,我们发现广西暴发的旋毛虫病比北方的旋毛虫病似有临床症状重、病死率高的特点[1,2].为探讨广西旋毛虫与北方地区旋毛虫是否属于不同的虫种,我们对广西旋毛虫进行了研究,并用河南旋毛虫虫株作对照,本文就形态学部分的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