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分级护理方案治愈皮肤撕裂伤26例的护理报告

    作者:蒋琪霞;俞惠;彭青

    目的 皮肤撕裂伤因增加患者住院时间和费用,成为住院患者的皮肤不良事件之一.如何有效干预是全球研究重点之一.文章分析26例皮肤撕裂伤的损伤特征及分级,实施分级处理方案,探讨分级处理方案处理皮肤撕裂伤的效果.方法 采用分组评价效果,根据ST严重度分级分为2a、2b和3级,根据发生部位分为头颈、上肢和下肢,根据持续时间分为≤21d和>21d.从初诊开始,评估其损伤部位、原因和严重度分级及持续时间,采用分级护理方案实施伤口护理和整体干预,每周测量1次面积缩小率评价效果,动态调整干预措施直至愈合. 结果 26例皮肤撕裂伤以3级为主,占76.92% (20/26),部位以四肢为多,占84.62% (22/26).初诊面积(9.41±11.21)cm2,在60d内全部治愈,平均愈合时间(22.38± 13.56)d,中位愈合时间20d.不同严重度分级、不同持续时间和不同部位的撕裂伤干预3周内的面积缩小率和愈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 结论 分级护理方案能有效治疗不同严重度、不同持续时间和不同部位的皮肤撕裂伤.

  • 风险整合管理在伤口护理安全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蒋琪霞;李晓华;刘云;彭青;周昕;易学明

    目的 医疗风险无处不在,伤口护理由于其专业的特殊性而存在高风险,安全管理是确保伤口护理专业健康发展的基础,也是伤口护理中心护教研协调发展的前提.文中探讨风险整合管理(Integrated risk management,IRM)理念和方法在伤口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以提高伤口护理的安全性和患者的满意率.方法 根据IRM理念,设计在伤口护理应用中的方法为评估(assessment,A)-识别(recognize,R)-报告(report,R)-确认(determine,D)-分析(analyze,A)-计划(plan,P)-告知(imformation,I)-实施(Implement,I)-评价(evaluation,E),简称ARRDAPIIE程序,培训护士掌握并应用.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为尝试观察期,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为改良实施期.评价指标:患者满意率、不良事件发生数和等级.结果 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4年共入选风险伤口患者491例,伤口护理量14730人次,满意率调查表发出491份,当场回收491份,回收率100%.尝试期248例计伤口护理量7440人次,不良事件7人次,其中2人次为Ⅱ级,5人次为Ⅳ级,发生率0.094%;患者平均满意率(97.36±0.97)%.改良期243例计伤口护理量7290人次,不良事件3人次均为Ⅳ级,发生率0.041%;患者平均满意率(99.88±0.30)%,高于尝试期.2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和等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14和0.356).结论 IRM对提高患者满意率、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及等级有积极作用.

  • 负压伤口治疗中2种填充敷料对伤口血管化和组织增殖活性的研究

    作者:蒋琪霞;刘玉秀;印洪林;李晓华;朱礼霞;彭青;周昕

    目的 负压伤口治疗技术应用于各种慢性伤口能够改善血供、促进组织生长和愈合,填充敷料在负压伤口治疗中发挥了传导压力和过滤等作用.观察和比较纱布和泡沫敷料填充伤口实施负压治疗对伤口组织血管化形成和组织增生活性的作用,以筛选更合理有效的填充敷料.方法 将入选伤口随机分为AB组,脱落3例,终入每组10例,2组基线资料相当,A组采用泡沫敷料、B组采用纱布敷料作为填充敷料实施负压治疗,智能化吸引装置、压力值和吸引模式均相同.2组在负压封闭辅助闭合技术(vacuum-assisted closure,VAC)治疗前及治疗后7d、14d、21d使用相同方法获取伤口组织送病理科进行免疫组织化学监测,观察血管化形成指标CD34+和组织增生活性指标细胞核增殖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采用SPSS软件按照等级资料进行秩和检验.结果 负压治疗后1~3周2组CD34+表达和血管内皮细胞PCNA+表达均随时间增加而增加,但差异均无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纱布和泡沫敷料作为填充敷料实施负压伤口治疗对血管化形成和组织增殖活性作用相当,均可以作为负压治疗的有效敷料.

  • 湿性愈合在胫前外伤性溃疡伤口护理的应用

    作者:黄秀玲;蒋琪霞;彭青;周昕;李洋

    胫骨前区皮肤解剖结构特殊,往往相对轻微的胫骨前区创伤都能导致外伤性溃疡.因此胫骨前区损伤常常发生,如果处理不及时或方法不正确常会延误伤口的愈合,甚至会导致伤口的感染.运用湿性愈合理念,根据伤口的不同阶段运用不同的敷料结合整体干预成功治愈了一组胫骨前外伤性溃疡伤口.文中总结经验并对正确处理此类伤口进行归纳.

  • 三乙醇胺乳膏湿敷创伤性伤口的减痛效果研究

    作者:蒋琪霞;李晓华;彭青;周昕;朱礼霞;黄秀玲;李洋

    目的 三乙醇胺乳膏是用于防治放射性皮炎的有效复合乳剂,新近发现能消炎和保持伤口湿润,可用于伤口治疗,但对伤口减痛促愈的效果评价尚缺乏研究报道.文中旨在探讨三乙醇胺乳膏对创伤性伤口的减痛促愈效果和使用安全性. 方法 入选61例创伤性伤口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为31例和30例,基线处理结果显示2组有可比性.观察组采用三乙醇胺乳膏涂抹加保湿覆盖,对照组采用藻酸盐敷料覆盖.观察指标:治疗后3、7、14、21 d观察伤口疼痛计分、揭敷料时疼痛计分、敷料2次创伤积分、患者依从性计分、治愈率和愈合时间及敷料更换次数. 结果 观察组1例患者因治疗不足1周失访而剔除.观察组和对照组各有30例患者完成治疗,2组治愈率100%,观察组伤口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敷料更换次数少于对照组(P<0.01),2组患者2次创伤积分和依从性计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减痛效果:伤口处理3d后2组患者疼痛均有减轻,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d和21d时,观察组患者疼痛计分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3、7和14d揭敷料时的疼痛,观察组明显轻于对照组(P<0.05). 结论 三乙醇胺乳膏用于创伤性伤口,其减轻伤口疼痛和揭敷料时的疼痛、缩短愈合时间和减少敷料更换次数的效果优于单用藻酸盐敷料,使用安全便捷.

  • 压疮愈合计分对评价压疮清创效果的可行性及有效性分析

    作者:蒋琪霞;李晓华;胡素琴;彭青;周昕

    目的 清创是压疮治疗的首要环节,以往对清创效果的评价无客观量化指标.美国压疮专家组于1998年制订了压疮愈合计分(PUSH),用于客观评价压疮治疗的效果.文中探讨压疮愈合计分对评价压疮清创效果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 2006年8月至2008年7月就诊处理的Ⅱ~Ⅳ期有清创指征的压疮患者48例计74处,由造口治疗师给予分次逐步清创,直至坏死组织完全清除,伤口床转为红色肉芽为止.由造口治疗师和统一受训的护士分别于每处压疮清创后7、14、21、28 d进行观察和评价,按照PUSH计分表内容动态计分,并记录每次评分所需的时间,用SPSS 1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Ⅱ~Ⅳ期压疮4周内各次PUSH计分结果 组间和组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为0.000).Ⅳ期压疮清创前和清创期PUSH计分值明显大于Ⅲ期和Ⅱ期压疮(P值分别为0.001,0.000).造口治疗师和受训护士对同一压疮的计分结果 和计分时间基本一致(P>0.05). 结论 用PUSH计分综合评价伤口面积、渗液量和组织类型变化,可量化地客观评价各期压疮的清创效果,方法 简便可行,结果 可信有效.

  • 治愈蚊虫咬伤诱发坏疽性脓皮病患者溃疡伤口的分析

    作者:蒋琪霞;胡素琴;彭青;周昕

    目的:坏疽性脓皮病(PG)被认为可能是免疫介导的溃疡性皮肤病,其溃疡伤口治疗困难、易复发,国内外报告治疗成功的病例较少,其病因、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尚在研讨中.文中探讨蚊虫咬伤诱发PG溃疡伤口的临床特征、处理难点和方法. 方法:分析1例蚊虫咬伤诱发PG患者溃疡伤口的临床特征和处理难点,采用保持组织活性(T)、控制感染和炎性反应(I)、维持湿度平衡(M)、处理伤口边缘(E)的TIME原则为伤口处理原则,先后给予银离子敷料+红外线照射、高渗盐敷料+红外线照射、高渗盐敷料+超短波和蜂蜜敷料+药物治疗脓皮病4种治疗方法,并于每次处理伤口前评估测量伤口面积、疼痛和愈合计分,通过SPSS11.0软件分析每种方法的效果指标. 结果:治疗初期伤口变形、扩展为2个,愈合计分因面积增加而上升,后期面积和愈合计分逐渐下降,疼痛计分治疗后持续下降,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以蜂蜜敷料+药物治疗脓皮病效果好,2处伤口分别于治疗后96d和30d愈合,总疗程172d和105d,随访2个月无复发. 结论:变形、扩展、疼痛、感染、持续时间长及难以愈合是PG溃疡伤口的临床特征.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缺乏特征性,确诊困难、病程长、易复发是处理难点.TIME原则和动态评估有助于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整体干预措施,使难愈合伤口得到佳的处理.

  • 湿性疗法在下肢静脉性溃疡中的应用

    作者:杨孝苹

    下肢静脉性溃疡又称淤血性溃疡,是慢性静脉功能不全(CVI)严重并发症.是临床上常见的慢性难愈伤口,发病率0.5%~3.0%,复发率67.0%[1].在60岁以上人群中约为1%~22%[2].80%~90%的患者下肢溃疡创面大,伤口经久难愈,常迁延数月甚至数年不愈,甚至发生癌变,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也是中西医外科常年关注的焦点之一[3].随着对湿性愈合理念的推广,市面上出现了各种类型和规格的敷料,目前湿性愈合敷料广泛应用于临床,为伤口护理带来了新的方法.现就湿性疗法在下肢静脉性溃疡的应用与护理综述如下.

  • 采用济安舒能医用伤口护理膜治疗压疮的观察及护理

    作者:翁钰倩;徐素珍

    由于骨折患者长时间卧床使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发生障碍,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使皮肤失去正常功能,而引起的组织破损和坏死[1-2].笔者对压疮患者采用济安舒能医用伤口护理膜治疗,并与传统常规治疗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2月至2011年2月在余姚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骨折患者120例,男84例,女36例;年龄(48.9±13.4)岁;压疮148处,按《新编护理学基础》中压疮的分期标准,Ⅰ期48处,Ⅱ期42处,Ⅲ期(浅度溃疡期)51处,Ⅳ期(坏死溃疡期)7处.入选的患者均为自主翻身功能障碍患者,入院24h进行皮肤评估,排除正在发生压疮或以往有压疮史的患者.其中脊柱骨折28例,脊柱骨折合并截瘫65例,四肢骨折12例,股骨颈骨折15例.按照数字表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年龄、性别及骨折类型等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 湿性敷料换药对引流伤口的效果分析

    作者:石长瑞

    湿性敷料在慢性伤口如压疮、下肢静脉溃疡、糖尿病足等护理中的应用已较为广泛,且有许多相关文献报道[1,2].但湿性敷料在急性感染伤口护理中的应用及文献报道相对较少.

  • 透明质酸在皮肤科的应用

    作者:王玉玲;郭学平;黄思玲;刘爱华

    综合国内外相关文献,介绍透明质酸在皮肤科中的应用.

  • 护理干预在糖尿病足再次感染患者伤口护理中的应用

    作者:刘海燕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糖尿病足再次感染患者伤口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9例糖尿病足再次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采用的护理方法分为对照组14例和观察组15例,两组均采用正常临床治疗方案,同时观察组配合护理干预,观察分析两组治疗效果及复发率。结果:两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O. O5)。结论:积极采用严谨的感染伤口护理,加强糖尿病足健康教育,能有效提高治愈率,降低致残率。

  • 超声波清创机在慢性创面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周桂东;庞玲英;陈海清;李少兰

    目的:探讨超声波清创机在慢性创面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慢性创面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清洗方法;实验组采用UWI-Ⅱ型超声清创机清洗创面.比较两组患者伤口外观和渗液计分、创面缩小率、愈合时间、病原体检查情况.结果:实验组伤口外观和渗液计分、愈合时间、病原体检查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创面缩小率则明显增加,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超声波清创机清洗慢性创面,可以有效清除慢性创面的异物、病原体,促进正常组织生长,加快伤口愈合,缩短治疗时间,减轻患者痛苦.

  • 慢性伤口Ⅰ期修复20例护理体会

    作者:孙静宜;李辉;陈丽

    2004年12月~2005年12月,我们通过对20例慢性伤口患者加强伤口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 医院皮肤护理工作小组的建立与实践

    作者:江雪珍;陈月娟

    目的:建立医院皮肤护理工作小组,加强患者皮肤护理质量管理;提高护理人员伤口护理技能.方法:建立医院皮肤护理小组工作制度与会诊流程;确定成员;根据科室申请目的,完成会诊任务及伤口动态监控管理;协作护理质控管理;多种形式的培训指导,更新伤口护理知识技能.结果:会诊收集病例229例;伤口护理知识更新提高策略多样有效;积极促进护理质控;发表论文2篇;科研立题1项.结论:医院皮肤护理工作小组在伤口护理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可推动专科护理队伍建设,在院内外普及伤口护理知识,并引入循证护理理念.

  • 实用闭式负压装置的研制及临床应用效果评价

    作者:王学红;徐娟;吴情;王雪山;陆永姝;王冰

    [目的]观察自制实用闭式负压装置治疗慢性难愈合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 61例难愈合创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使用自制闭式负压引流装置处理创面,对照组使用传统方法换药.比较伤口形态变化、细菌培养结果和植皮成活率的差异.皮肤缺损较大的创面,经过伤口床准备,行邮票法植皮.比较均次成活率、创面愈合时间和换药次数及费用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治疗1周后,创面细菌培养菌落数(21.00±5.43)CFU/cm2,植皮成活率95%,平均创面愈合时间18.4 d.对照组创面细菌培养菌落数(57.00±12.37) CFU/cm2,植皮成活率82%,创面愈合时间23.7 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换药均次6次,换药费用972.66元.对照组换药11次,换药费用1 576.31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制闭式负压引流装置替代传统换药方法用于治疗慢性难愈合创面,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具有操作简单、取材方便、疗效肯定、患者经济负担小等优点.

  • 气性坏疽病人的护理体会

    作者:杨萌;赵明宇

    气性坏疽是由梭状芽胞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特异性感染,气体在组织间隙不断增多,使伤口局部胀裂样疼痛,进行性肿胀[1].战时多见,和平时期少见.如治疗不及时,常丧失肢体或危及生命,一般报告死亡率为20%-40%.我院2001年3月-2008年11月年共收治5例气性坏疽病人,经过精心治疗和护理,未发生交叉感染,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护生伤口护理知识掌握情况的现状调查

    作者:陈淼;邓超欢

    目的:了解某校临床实习护生伤口护理知识的掌握情况.方法:采用自行设计问卷对117名某校实习护生进行伤口护理知识掌握及学习需求的调查.结果:95.7%的护生认为在校期间需要学习伤口教育课程,护生对伤口护理知识回答错误率前三位的条目分别是:伤口透气是否有利于伤口愈合、伤口每次换药是否都需要消毒和干燥的伤口环境是否有利于伤口愈合,错误率分别为95.7%、94.9%和91.5%.护生对伤口护理知识了解程度较高的前三位条目分别是:对营养不良会影响伤口愈合、糖尿病会影响伤口愈合和伤口愈合期间伤口瘙痒情况,百分比分别为94.9%、92.3%和90.6%.结论:实习护生伤口护理知识掌握欠缺,实习前对实习护生进行伤口护理培训和实习过程中加强伤口护理的教学力度很有必要.

  • 多发性皮脂腺囊肿患者的治疗与护理体会

    作者:汤文娟

    目的:探讨多发性皮脂腺囊肿患者的治疗与护理.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8年5月我院伤口门诊收治的多发性皮脂腺囊肿患者30例,针对皮脂腺囊肿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伤口处理并落实相应的护理措施及健康教育指导.结果:30例多发性皮脂腺囊肿患者,局部小切口微创切除有1例复发,再次行传统肿物切除后无复发.局部传统肿物切除有1例复发,行切开引流术后,恢复良好.结论:针对皮脂腺囊肿的局部情况,采取不同的伤口处理并落实相应的护理措施及健康教育指导,促进伤口的愈合.

  • 黄连膏用于痔疮术后的伤口护理效果观察

    作者:朱艳琼;杨晓玲;甘霖

    痔疮是肛门直肠底部及肛门黏膜的静脉丛发生曲张而形成的一个或多个柔软的静脉团的一种慢性疾病。痔疮包括内痔、外痔、混合痔。《疮疡全书》云:“多由饮食不节,醉饱无时,恣食肥腻,胡椒辛辣,炙煿酽酒,禽兽异物,任情醉饱,耽色不避,严寒酷暑,或久坐湿地,恣意耽看,久忍大便,遂致阴阳不和,关格壅塞,风热下冲,乃生五痔”。发作时有便血、疼痛、脱肛和坠胀等。严重者需采取手术,痔疮手术后肛门伤口疼痛、肿胀,愈合时间长[1]。因此,手术后肛门伤口护理显得尤为重要。本科自2012年以来采用黄连膏护理痔疮手术后伤口效果较好,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327 条记录 9/17 页 « 12...6789101112...1617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