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闭环靶控输注下不同麻醉深度与冠脉搭桥术患者早期术后认知功能和血清S100-β蛋白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吕冉旭

    目的:探讨闭环靶控输注下不同麻醉深度与冠脉搭桥术(OPCABG)患者早期术后认知功能和血清S100-β蛋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择期进行OPCABG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深麻组、浅麻组,每组20例.使用闭环靶控输注技术,深麻组术中BIS值维持在40±5,浅麻组术中BIS值维持在50±5.比较两组的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发生率及外周静脉血中的S-100β蛋白含量.结果:深麻组术后POCD发生率明显低于浅麻组(20%vs 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浅麻组术后S-100β蛋白水平明显高于术前及深麻组术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闭环麻醉下,深度麻醉患者OPCABG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低于浅麻患者,且POCD的发生率与血清S100-β蛋白水平密切相关.

  • Narcotrend-丙泊酚全自动闭环靶控输注在胃肠道肿瘤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郭静;杨改生;薛晓东

    目的:以Narcotrend (NT)作为丙泊酚闭环靶控输注的反馈指标,对闭环系统进一步升级优化实现NT-丙泊酚全自动闭环靶控输注,并在临床验证其可行性、安全性和可靠性.方法:选择择期全麻下行胃肠道肿瘤手术的患者155例,随机分为闭环组(CLTCI组,n=78例)和开环组(OLTCI组,n=77例).CLTCI组麻醉诱导和维持采用以NT为反馈指标的丙泊酚闭环靶控输注;OLTCI组由麻醉医生根据NT值经验性手动调节丙泊酚靶浓度.记录两组患者诱导前(t0)、意识消失(t1)、插管即刻(t2)、插管后1 min(t3)、切皮前5 min(t4)、切皮(t5)、术中探查(t6)和关腹膜(t7)时间点的NTI,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t1~t7各时间点的丙泊酚血浆药物浓度,记录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的使用情况、麻醉时间、拔管时间、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充分麻醉(20< NTI< 46)所占时间百分比、浅麻醉(NTI> 46)所占时间百分比、深麻醉(NTI< 20)所占时间百分比及TCI系统性能的评价指标.结果:OLTCI组患者t3和t6时间点的MAP较CLTCI组明显升高(P<0.05),t4时间点的MAP较CLTCI组明显降低(P<0.05);OLTCI组患者t2和t3时间点的HR较CLTCI组明显升高(P<0.05);CLTCI组诱导结束后3 min内NTI> 46的持续时间显著低于OLTCI组(P<0.05),维持期CLTCI组充分麻醉所占时间百分比明显高于OLTCI组(P<0.05),深麻醉和浅麻醉所占时间百分比均低于OLTCI组(P<0.05);CLTCI组丙泊酚的调节频率明显高于OLTCI组(P<0.05);CLTCI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短于OLTCI组(P<0.05).结论:NTI指导下的丙泊酚闭环靶控输注较开环靶控诱导期和维持期的麻醉深度平稳,NTI波动幅度小,循环稳定,术毕苏醒快,拔管时间短,说明优化后的闭环系统应用于胃肠道手术是安全可行的.

  • 右美托咪定复合闭环靶控输注丙泊酚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恢复质量的影响

    作者:张宁;吴秀英;冯静;穆莹;梁晨曦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定复合闭环靶控输注丙泊酚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苏醒期及恢复质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选择60例拟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分为对照组(C组)和右美托咪定组(D组),每组30例,分别于麻醉诱导后即刻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0.4 μg/kg和同等容量的生理盐水,同时采用脑电双频指数(BIS)监测下的闭环靶控泵注输注丙泊酚维持麻醉,记录麻醉诱导前(T0)、气腹后5 min(T1)、手术结束时(T2)、睁眼即刻(T3)、拔管即刻(T4)和拔管后10 min (T5)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BIS值、丙泊酚效应室浓度和丙泊酚用量;记录术前和术后的二氧化碳分压(PET CO2),术毕至睁眼时间和拔管时间;评价Ricker镇静躁动评分(SAS)、恶心呕吐评分和拔管后10 main的视觉模拟评分(VAS)以及术后24 h的恢复质量评分量表(QoR-40).结果 ①D组患者T2 ~ T4时的丙泊酚效应室浓度低于C组(P<0.05),D组患者丙泊酚用量为(6.74±1.2)mg/(kg·h),低于C组的(7.25±1.5) mg/(kg,h)(P<0.05).②D组患者T0、T2时的HR和MAP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 ~ T5时的HR和MAP均低于C组(P<0.05),且血流动力学较C组更平稳.③D组患者术毕至睁眼时间较C组延长(P<0.05),但术毕至拔管时间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躁动发生率、恶心呕吐评分和VAS评分低于C组(P<0.05),两组均无呼吸抑制发生.④术后24h,D组患者的QoR-40评分(189.7±3.8 vs.184.6±4.8)、身体舒适度评分(56.1±1.9 vs.53.3±3.3)和疼痛评分(33.0±1.5 vs.31.2±1.8)明显低于C组(P <0.05或P<0.01).结论 闭环靶控输注丙泊酚诱导和维持麻醉下,右美托咪定可以降低丙泊酚效应室浓度,减少丙泊酚用量,提供更好的苏醒期质量,稳定血流动力学,并改善全麻患者术后24 h的恢复质量.

  • 闭环靶控静脉输注下不同麻醉镇静深度对择期腹部手术患者围术期炎性反应的影响

    作者:王煜;薛荣亮;吕建瑞;成鹏;高静;王梅;李思远;张宝平

    目的 探讨全身麻醉中不同镇静麻醉深度对患者围术期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 择期腹部手术患者40例,年龄48岁~72岁,体重指数22 kg/m2~27 kg/m2,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2组(每组20例):采用闭环靶控静脉输注(closed-loop target controlled infusion,CLTCI)维持麻醉深度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 index,BIS)值45组(BIS45组)和采用CLTCI维持麻醉深度BIS值55组(BIS55组).于手术开始前即刻(T1)、术中2 h(T2)、术后24 h(T3)及72 h(T4)时点分别采集静脉血样,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浆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6和IL-10浓度. 结果 与BIS45组比较,BIS55组T2时血浆IL-6、IL-10浓度分别为(9.8±4.0)ng/L和(8.3±3.6)ng/L,明显升高(P<0.05),T1、T3、T4时血浆IL-6、IL-10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IS45组血浆IL-6、IL-10在T2时点分别为(16.4±4.6) ng/L和(16.6±9.2) ng/L,与T1时点血浆IL-6、IL-10浓度[(4.8±2.3)ng/L和(8.6±3.9)ng/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IS55组组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全麻下择期腹部手术引起的围术期炎症反应,同镇静麻醉深度没有计量相关性;麻醉深度BIS值55同BIS值45比较,对患者围术期炎性反应较轻.

  • 异氟烷靶控吸入麻醉30例临床观察

    作者:姜爱华;孙瑞坤;盛晓妮;王少刚;马建英;孙政波

    传统的吸入麻醉以挥发罐手控给药,随意性较大,麻醉控制合理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麻醉医师的临床经验和对吸入麻醉药药代动力学的熟悉程度.2006年3~12月,我们对30例上腹部手术患者采用异氟烷计算机闭环靶控吸入给药麻醉,并进行了观察.现报告如下.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