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慈禧与按摩"养生窝"
-
乾隆慈禧长寿之道
古时科学技术落后,有的人却获得了高寿,这和他们长期坚持的养生方法密不可分.中国中医科学院心血管中心教授张京春师从国医大师陈可冀,他通过整理清宫医学档案,发现以乾隆、慈禧为代表的清宫养生之道颇具价值,值得我们借鉴.
-
慈禧爱吃花
清晨6点,是个阴天,花园里有淡淡的雾气.清晨的鲜花饱含水分,是一天之中美味的时候.花园的主人尼尔爱种花,也爱吃花.他吃花有套仪式:清晨摘花,把花瓣整齐地排列在白瓷盘里,逐一品尝后,再判断它们当天适合怎么吃.
-
袁世凯会吃不会补
崔金泉和范振钰合说过一段相声《选总统》,里面讽刺袁世凯,说他是个土包子,只喜欢吃河南老家的粉蒸肉,以为这是世间美味的珍馐.事实上袁世凯不但爱吃,常把“要干大事,没有饭量可不行”挂在嘴边,而且会吃.他先后娶了九房姨太太,其中大多擅长做莱,包括苏菜、天津菜、高丽菜等.宫廷菜,袁世凯与慈禧的口味一致,基本慈禧爱吃的,他也喜欢,可他又吃得比慈禧要精.有几道宫廷菜经过他的改进,口味愈佳.慈禧爱吃“糯米八宝鸭子”,据《玉香缥缈录》记载,做法是先把鸭子去毛,去内脏,洗净,然后再加调味品,把它装到一个瓷罐子里,再把瓷罐子装到盛了一半水的坩埚内,文火蒸着,一连蒸三天,鸭子便酥了,酥到只需要用筷子轻轻一夹,就分开了.袁世凯则结合了清炖肥鸭的做法,对这道莱做了改进:在鸭肚子中塞入糯米、火腿、酒、姜汁、香菌、大头菜、笋丁等,然后再隔水蒸.慈禧的做法是用清水蒸,袁世凯是用鸡汤来蒸,也是蒸三天,鸡的味道能慢慢地融入.无论从口感还是营养上,袁氏的做法都更胜一筹.
-
慈禧特喜开水白菜
黄敬临,川菜大师.三次为官,皆因厌恶官宦生涯辞官而去,却又自命“油锅边镇守使,加封煨炖将军”.一个偶然的机会,他的烹饪手艺被人发现,引荐入宫,在清廷供职光禄寺(即御膳房)三年,为皇家创制了多款独具特色的莱品,深得慈禧喜爱,被赏以四品顶戴,故有“御厨”之称.在慈禧膳桌菜肴中,有一貌似平常而味殊佳的名肴——开水白菜.此菜汤清如水,白菜鲜嫩,举勺略尝,齿颊生香.开水白菜的创制人便是雅士名厨黄敬临.
-
大宴乏味
经常赴宴的人,肯定都有这种感受:宴会场所很高档,餐具很高档,甚至客人也很高档,菜肴自不必说,山珍海味,但就是吃不香,也吃不饱,回家后,没准还得来碗泡面.所以,看文人写吃喝,多是对美味小吃、故乡风味的夸赞,少有对大宴的描述.那大宴,实在吃得累.其实不仅是文人,就算皇上皇后也是一样.为了证明这点,台湾作家高阳找出了咸丰十一年十月初九慈禧晚餐的菜单.他发现,很多菜都是重复的,比如十六道菜中,鸭肉就有六道,鸡肉五道.下午三点半就开饭了,这么吃,想必是没什么胃口的.所谓钟鸣鼎食,其实也不过如此.
-
神医巧治慈禧老年病
著名演员李宝田主演的那个沧州名医喜来乐多次进宫为皇室成员诊脉看病,真可谓荣耀之极.不过这些都是戏文.有趣的是,江苏省如皋市丁堰镇的老寿星们聚在一起,常常津津乐道的是民国之前乡贤神医薛宝田耳顺之年奉旨进京,往返三个多月,巧治慈禧老年疑难病,衣锦还乡的故事.神医薛宝田(公元1815-1885年),如皋县丁堰镇人.他的曾祖父、父亲都是名医,他从小在医术上受到祖父、父亲的耳濡目染,所谓"能世其家,于歧黄诸书,无不得其奥秘",对中医尤为精通,性喜收集古医书和民间偏方.他既精于医理,又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因而经他诊治的病人"奏效速于置邮";求他医治的人"踵相接".
-
刘邦的婚姻传奇
刘邦的结发之妻叫吕雉,她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吕后.她是刘邦下世之后,汉朝政坛上的女一号,和武则天、慈禧被合称为中国历史上的三大女主.吕雉因何会嫁给刘邦?这事儿也充满了传奇.刘邦在沛县泗水当亭长的时候,沛县县令的老友吕公举家移民而来.吕公本来是单父县(今山东单县)人,这次是为了躲避仇家而逃到沛县来的.县里的乡绅、官吏听说县令的好友来了,都赶来凑热闹喝酒.
-
张之洞的搞笑怪癖
在晚清四大名臣中,张之洞没有曾国藩那样走红,没有左宗棠那样牛气,也没有李鸿章那样位高权重.但令人称奇的是,在政局动荡、国势颓废、人心背离的晚清,他竟然一生都在升官,一生都没有被贬,甚至没有受过任何处分,并终成为慈禧临终的托孤重臣.
-
萝卜籽止住了慈禧流鼻血/清朝也有计划生育思想/翁同龢的跪拜健身法
-
乾隆冬季养生有方/陆游自幼喜睡菊花枕/慈禧喝"洗脚水"退烧
-
李莲英跑遍妓院学梳头
在李莲英成为太后红人之前,只不过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太监.因为刻苦与用心,并不惜从烟花柳巷里偷学梳头技艺,深得慈禧欢心,很快就被提升为梳头房首领兼敬事房首领、御前近侍,进而一步登天……
-
慈禧疗疾善用菊/泰戈尔的养生/古代的洗浴用品
-
健胃妙药,"曲"到食消
1906年夏,光绪皇帝因天气炎热,感受暑热得病,又因过多食用皇太后慈禧赏的粽子,积于肠胃不得消化,因而使病情更加严重.召来太医诊治,太医不敢用清暑消导之攻下药,害怕有伤龙体,只给皇上开出人参、黄芪、白术、当归、菟丝子、枸杞等健脾益肾、补气养血之品,结果令皇上实证变得更实,暑热积滞壅闭不出,出现了胸膈饱闷不适、呕吐、自汗等症状.
-
慈禧喜欢用菊花治病
菊花历来有"眼科要药"之称,据《清宫慈禧医案》记载:慈禧多年患目疾和一些兼有眼目症侯的内伤杂症.所以,慈禧医案中的处方很多都有菊花且菊花还常当作为主药.除常用作汤剂服外,有的用法还显得"特别".现举其用法如下:
-
补血圣药——阿胶
相传慈禧怀孕时曾胎漏出血,虽遍请名医诊治,但都毫无疗效.眼见她的病情越来越重,惟恐胎儿难保.这可急坏了一直没有子嗣的咸丰皇帝.正在此时,山东东阿人户部侍郎陈宗妫奏告咸丰,建议慈禧服用东阿邓氏树德堂所产的阿胶治疗.慈禧服下阿胶,果然血止病愈,后足月顺产一男婴.这个男孩就是后来的同治皇帝.
-
药浴:绿色疗法保健养生
中药浴并不神秘,古代宫廷中就有以麝香、沉香或其他中药配伍煎汤,倒入浴桶中进行香汤沐浴,起提神醒脑、消除疲劳之效,杨贵妃沐浴华清池及慈禧每日牛奶浴身就是著名的史例.民间常用菖蒲、艾叶等煎水给小孩洗浴,以防疫保健.时下流行的温泉疗养,其中也吸收了中药浴的内容.
-
红糟嫩鸭
据说慈禧的日常御膳里每餐必有鸭子,焖蒸鸭子、清炖鸭子、烤鸭,鸭舌、鸭掌、鸭肫、鸭肝、鸭肠,她都爱吃.我们一家人也很爱吃鸭,为了变换口味,我总是想方设法把鸭子做成各种口味的美味佳肴,其中一道红糟嫩鸭更是让一家老小都赞不绝口.
-
莱菔子治愈慈禧怪病
传说,清朝太后慈禧在朝事繁忙之余常感头晕、疲乏,御医们以人参汤和高梁厚味为她进补.谁知太后的头晕越补越重,且伴有胸脘胀闷,不思饮食,动辄发怒,御医们束手无策,只好张榜求医.
-
从慈禧之死说痢疾
提起慈禧,在中国几乎是无人不晓.可是,这位当时被捧为“老佛爷”,且威风一时的女人却被“谋杀”,其“凶手”竟是小小的痢疾杆菌.据清宫有关资料记载,慈禧73岁寿宴那天,宫里请了京内好的厨师,准备了一百多道菜肴.慈禧特别高兴,先饮了几杯白酒,然后又吃了不少菜.第二天,慈禧即感腹痛,大便次数明显增加,每天达几十次,并带有脓血.一星期后,她变得骨瘦如柴,虽然请了太医院的医生切脉诊治,但病情仍无好转;又过了一个星期以后,她昏迷不醒,不久就一睡不起,驾鹤归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