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火针疗法为主治疗急性脑梗塞近期疗效观察

    作者:云燕;张捷;赵冉

    采用火针点刺百会,点刺尺泽、委中浮络出血为主,治疗组急性脑梗塞66例,设单纯药物降纤酶对照组62例,2疗程后比较火针通络疗法优于单纯用药物对照组的疗效(P<0.05).

  • 三联针法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临床观察

    作者:彭易雨;黄移生;张素兰;叶秀英;熊真荣;曹杰

    目的:探索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较佳疗法.方法:将8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采用三联针法,即针刺、穴位注射、火针治疗;对照纽采用针刺、穴位注射治疗.治疗2个疗程后进行临床疗效评定.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和治愈率分别为93.5%、60.9%,优于对照组的65.0%、2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三联针法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临床疗效显著.

  • 电火针烙法治疗体表脓肿对照观察

    作者:胡承晓;矫浩然;李云平

    目的:探讨、挖掘、整理火针烙法排脓这种中医古老的治疗方法,为现代医疗服务.方法:将体表脓肿患者108例随机分为2组,烙法组84例采用电火针烙法排脓;切开组24例采用切开排脓治疗.从2组临床疗效、伤口愈合时间长短、愈合后瘢痕的大小3方面进行比较.结果:2组患者全部有效,疗效相当(P>0.05);烙法组治疗体表脓肿在伤口的愈合时间、愈合后瘢痕的大小方面优于切开组(P<0.05).结论:电火针烙法排脓具有创面愈合快、瘢痕小、不影响美观的优点.

  • 火针治疗肩关节周围炎64例

    作者:杨晋红

    肩关节周围炎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笔者自2005年3月-2006年3月,在老挝中老友谊医院工作.在此期间采用火针疗法治疗肩关节周围炎64例,并与用针刺治疗48例肩关节周围炎患者进行临床疗效对比,现总结如下.

  • 火针疗法治疗粘连型肩周炎123例

    作者:陈静

    笔者从1988年8月~2000年1月用火针疗法治疗粘连型肩周炎123例,疗效显著,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本组123例,男41例,女82例;年龄小37岁,大84岁;病程短1个月,1例,长3年,2例,多数病程在2个月以上.其中肌肉萎缩106例,活动受限123例,疼痛119例.2治疗方法让患者活动患肢,一般嘱患者做梳头、叉腰、摸背等几个难做的动作,在肩部前后上即肩前、肩、肩贞、臂孺附近按压寻找其痛点,然后皮肤常规消毒,将消毒好的火针在酒精灯上烧红,在痛点上直刺1~2寸迅速出针,然后让患者做爬墙、外展、上抬等动作2~3分钟,一般每次只刺3个点,间日1次,7次为一疗程,每疗程后休息3天.

  • 火针治疗褥疮22例

    作者:阎翠兰;唐素敏

    褥疮属于并发症,也称席疮,因长期卧床着席蹭褥而得名.2001年以来笔者选用火针疗法治疗褥疮22例,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现总结如下.

  • 火针治疗中重度寻常型痤疮疗效观察

    作者:姜敏;曾宪玉;王玮蓁

    目的:比较火针疗法与多西环素片治疗中重度寻常型痤疮的疗效差异.方法:将60例中重度寻常型痤疮患者随机分为火针组和药物组,每组30例.火针组采用火针点刺皮损处阿是穴治疗,5天1次,共治疗4次;药物组予以口服多西环素片100 mg,每天2次,睡前外用阿达帕林凝胶,共治疗20天.记录两组患者皮损消退时间,包括丘疹、脓疱、结节、囊肿;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结束后2个月随访,观察各组复发率.结果:火针组愈显率为69.0%(20/29),药物组为40.0%(12/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火针组的各型皮损消退时间均较药物组短[丘疹:(2.67±0.66)天vs (4.36±0.61)天;脓疱:(2.47±0.57)天vs (4.27±0.55)天;结节:(7.76±1.06)天vs (9.88±1.30)天;囊肿:(11.81±1.54)天vs (14.79±0.89)天,均P<0.05];火针组复发率为46.4% (13/28),药物组为44.0%(11/2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火针疗法能快速有效治疗寻常型痤疮,较多西环素片能更快消退皮损,但预防复发疗效两者差异不大.

  • 针刺配合火针治疗手骨关节炎疗效观察

    作者:李和;张风华;王雨存

    目的:验证针刺配合火针治疗手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42例)和药物组(38例).针刺组采用针刺手三阳经输穴三间、中渚、后溪,火针点刺阿是穴,隔日1次,15次为一疗程;药物组采用扶他林乳胶剂涂擦局部,每日2次,连续治疗30天为一疗程.两组分别观察关节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关节功能评分及晨僵时间、关节压痛、关节肿胀等指标.结果:经临床治疗2个疗程后,两组患者关节疼痛评分、关节功能评分及晨僵时间、关节压痛、肿胀等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且针刺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药物组(均P<0.01).针刺组愈显率为61.9%(26/42)、总有效率为95.2%(40/42),药物组愈显率为36.8%(14/38)、总有效率为76.3%(29/38),组间愈显率、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输穴针刺配合火针治疗手骨关节炎临床效果显著.

  • 火针改善中风痉挛性偏瘫患者生存质量临床研究

    作者:王宁;李志峰

    目的:观察火针疗法对中风痉挛性偏瘫患者生存质量的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火针组及康复组,每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并加强肢体功能康复训练.火针组取肩髃、臂臑、曲池、阳陵泉、血海、三阴交等穴行火针治疗,每2天1次,连续治疗30天,共15次;康复组采用常规康复锻炼,一周5次,共4周、20次.在治疗前、治疗结束时及治疗结束后1个月运用Ashworth量表、临床痉挛指数(clinic spastcity index,CSI)量表分别评定上下肢痉挛指数,Fugl-Meyer(FM)量表评定肢体运动功能,患者报告结局评价(patient-reported outcome,PRO)量表评定生存质量.并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①Ashworth量表评定,两组治疗结束时及治疗后1个月的结果均优于治疗前(P<0.05,P<0.01),且火针组在同期比较中均优于康复组(均P<0.05);②CSI量表评定,火针组治疗结束时及治疗后1个月均优于治疗前(均P<0.01),康复组治疗结束时及治疗后1个月与治疗前相当(均P>0.05),火针组在同期比较中均优于康复组(P<0.05,P<0.01);③FM量表评定,除康复组下肢治疗结束时的结果与治疗前相当(P>0.05)外,两组上下肢治疗结束时及治疗后1个月均优于治疗前(均P<0.01),火针组在同期比较中均优于康复组(P<0.05,P<0.01);④PRO量表评定,两组治疗结束时及治疗后1个月均优于治疗前(均P<0.01),火针组在同期比较中均优于康复组(P<0.05,P<0.01).结论:火针疗法可有效减轻中风患者痉挛性偏瘫状态,改善肢体运动功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较常规康复疗法为佳.

  • 火针配合隔姜灸治疗老年性皮肤瘙痒症62例

    作者:王姝

    笔者于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采用火针配合隔姜灸治疗老年性皮肤瘙痒症62例,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所选病例均为山西省人民医院门诊患者,共计62例,其中男40例,女22例;年龄50~78岁,平均(58±3)岁;病程1个月~8年,平均4.3年.均符合老年性皮肤瘙痒症的诊断标准[1].

  • 火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大鼠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作者:张卫东;王丕敏;韩润霞;张天生

    目的:探讨火针对类风湿关节炎大鼠的治疗作用和安全性.方法:将40只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甲氨蝶呤(MTX)组、火针组,每组10只.正常组大鼠右后足跖底部皮下注射0.1 mL 0.9%氯化钠溶液,其余各组于右后足跖底部皮下注射0.1 mL完全弗氏佐剂进行造模.火针组点刺“夹脊”穴、“足三里”和“阿是穴”,深度5 mm,3日治疗1次,共8次;MTX组每只大鼠按灌胃量2.0 mg/kg,每7天给药1次,共4次.观察各组大鼠体质量、足容积肿胀度、关节疼痛评分、多关节炎指数变化;光镜观察大鼠肝脏组织的病理变化.结果:模型组大鼠体质量、足容积肿胀度、关节疼痛评分、多关节炎指数较正常组显著升高(P<0.05,P<0.01),治疗后上述各指标两治疗组较模型组均明显降低(均P<0.01),并且火针组与MTX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肝细胞之间出现呈簇集状分布的炎性细胞,MTX组和火针组肝细胞之间炎性细胞减少,MTX组肝细胞变性水肿、肝细胞核增大变形.结论:火针治疗佐剂性关节炎(AA)大鼠疗效显著,对肝脏无损伤,能更好地控制类风湿关节炎的病情发展.

  • 火针不同刺血量治疗足部急性痛风性关节炎观察

    作者:文绍敦

    目的:观察不同刺血量治疗足部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之疗效.方法:将630例足部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分别用火针点刺穴位放血20 mL、40 mL、60 mL.结果:A、B、C三组有效率分别为88.1%、92.8%、97.6%,C组疗效好;C组与A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C组与B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刺血疗法是治疗足部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有效方法,疗效与出血量有关,出血量多者疗效好.

  • 火针治疗痹症的疗效观察

    作者:李岩;周震;贺小靖;徐卫革;贺普仁

    目的:观察火针治疗痹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火针疗法治疗痹症175例,同时设立毫针对照组219例.结果:火针组总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分别达到86.3%和97.7%,毫针组分别为78.1%和94.1%.2组治疗3次有效率、平均治愈时间对比,火针组明显优于毫针组,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病程超过3年时,火针组疗效优于毫针组(P<0.05),3年以内则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火针治疗痹症有显著而肯定的疗效.

  • 火针治疗卵巢囊肿的针刺深度研究

    作者:王祚邦;周晓荣;周晓爱;周莉娟;陈彩霞

    目的:观察火针治疗卵巢囊肿的针刺深度与疗效的关系.方法:两组卵巢囊肿患者各32例,均施以火针治疗,取穴均为患侧的水道、归来,其中A组(深刺组)的进针深度以刺入囊肿中心为度,约为2.5~3.0 cm,B组(浅刺组)进针深度以不刺透囊肿上壁为度,约为1.0~1.5 cm.结果:两组患者经B超检查,治疗后囊肿均较治疗前有明显变化(P<0.01),且两组之间相比较,P<0.01.结论:火针治疗卵巢囊肿疗效确切,且深刺组疗效优于浅刺组.

  • 火针治疗慢性软组织损伤的实验研究

    作者:吴峻;沈蓉蓉;邵荣世

    目的:观察火针治疗慢性软组织损伤的病理变化.方法:将慢性软组织损伤的实验兔分成火针组、温针组、造模组3组,在整个实验研究的不同阶段,对3组实验兔的损伤部位外观体征、解剖后肉眼观察、光镜检测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发现慢性软组织损伤一旦形成粘连疤痕病理结构,即不可能通过自身机制或常规针灸治疗方法吸收和消除,而经过火针治疗后呈现出吸收再生的良性过程.结论:揭示出传统的火针疗法对慢性软组织损伤的治疗机制.

  • 火针与毫针治疗膝关节侧副韧带损伤疗效对比

    作者:张福会;姚益龙;白晓英;周志杰

    目的:比较不同刺法对膝关节侧副韧带部分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8例膝关节侧副韧带部分损伤患者随机分为火针组32例、毫针组36例,分别采用火针和毫针刺激膝部压痛点,进行疗效对比.结果:火针组总有效率为100.0%,毫针组为86.0%.经χ2检验,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05).结论:火针组疗效明显优于毫针组.

  • 基于数据挖掘的灸法和火针疗法临床应用病种的对比研究

    作者:李伯英;贾春生;王建岭;檀占娜;朱学亮;石晶;孙彦辉;李晓峰;张选平

    目的:探讨灸法和火针疗法在临床应用病种的特异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现代计算机数据挖掘技术,分别建立灸法和火针疗法期刊文献数据库,针对近60年来与灸法和火针疗法相关的文献进行收集、筛选、录入、审核、提取,统计灸法和火针疗法于各科应用率、临床应用病种频次,筛选各科属具有临床应用差异性的病种,比较分析两种治疗方法的各科属应用病种及临床应用的优势.结果:①灸法以内科、外科应用率高,分别为43.6%、28.1%;火针以外科、皮肤科应用率高,分别为53.7%、23.8%.②通过对两种疗法在临床应用病种上的比较和分析发现,在妇科临床应用病种中,治疗涉及灸法的26个病种中20个火针疗法未涉及;在儿科病种中,涉及灸法治疗的22个病种中20个火针疗法未涉及,可见妇科、儿科两种疗法在病种的临床应用上差异较其他4个科属显著.③灸法和火针疗法在各科属具有临床应用差异的病种中,仅灸法涉及到的病种,内科为不寐、痞满、虚劳;外科为脉痹、落枕、疝气;皮肤科为瘾疹、皮痹、皮肤癌;妇科为胎位不正、不孕、经闭;儿科为小儿腹泻、小儿食积、小儿腹痛;五官科为睑废、视物不清、燥证.仅火针疗法涉及到的病种,内科为麻木、冷症、急性肾绞痛;外科为脂瘤、软组织损伤、皮肤乳头状瘤;皮肤科为腋臭、雀斑、丹毒;妇科为子宫肌瘤;儿科为婴幼儿脐息肉;五官科为耳郭假性囊肿、聚星障、痰包.结论:灸法在内科和外科应用较多,火针疗法在外科和皮肤科应用较多,且在妇科和儿科的临床应用中,灸法的应用较火针更加广泛.灸法和火针疗法在各科属具有临床应用差异的病种中,灸法更多应用于以虚证为常见临床表现的病种,火针多应用于局部症状较明显的病种.

  • 火针治疗肝郁痰凝型乳癖疗效观察

    作者:蔡志红;李秀昌;刘玉彦;杨茂有;鞠丹;贺普仁

    目的:比较火针与毫针治疗肝郁痰凝型乳癖的疗效差异.方法:将60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0例)和对照组(300例).治疗组采用火针点刺增生局部、阿是穴为主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毫针刺法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240例,好转58例,未愈2例,有效率99.3%;对照组治愈113例,好转165例,未愈22例,有效率92.7%.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01).结论:火针刺法治疗肝郁痰凝型乳癖疗效优于毫针刺法.

  • 吴中朝教授火针活用“府输”下合穴治痹经验

    作者:周宇;陈仲杰;刘春;王兵;张宁;李彩芬;谢迁

    痹症细分为五类,即为“五痹”.吴中朝教授在经络、脏腑辨证的基础上,提出了取“府输”下合穴五痹刺的火针特色针刺方法.临证强调火针活用取“府输”下合穴治疗痹症,并创立了独特的治痹取“府输”下合穴“五动”法,即“动针”“动经”“动揣”“动肢”“动深”,指出火针治痹取“府输”下合穴五痹刺,即皮痹刺上巨虚、肉痹刺足三里、筋痹刺阳陵泉、骨痹刺委中、脉痹刺下巨虚.

  • 火针疗法的发展源流

    作者:黄昌锦;黄应杰;陈楚云

    从历代针灸相关文献总结阐述火针疗法的发展源流,即火针疗法的萌芽阶段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及以前;其发展阶段,至汉代已广泛应用;成熟阶段为金元时期,并明确了针具、操作及适应证和禁忌证.同时阐述了火针疗法的现代发展状况.

    关键词: 火针疗法 历史
428 条记录 3/22 页 « 12345678...212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