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针药推拿并用治疗肩周炎100例临床观察

    作者:赵清嵬;杨柳

    肩周炎是以肩关节疼痛,功能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常见病,中医又称为"肩凝症""漏肩风".笔者自1993年至今,针药推拿并用治疗该病累积至百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患者100例,男68例,女32例;年龄小者22岁,大者75岁;病程短6天,长2年.2 诊断标准以肩部疼痛,休息不缓解,夜间或受冷,活动时加剧,关节自主活动受限,梳头、脱穿衣均感困难;有时痛及颈背部及上肢,检查有明显压痛点,肩关节外展,内收,上抬、背伸均可受限,较重者被运动时,出现耸肩现象.

  • 以腹针为主治疗肩凝症50例临床观察

    作者:温卫萍

    肩凝症,亦名"五十肩",多发于50岁左右,女性常多于男性.其特征是肩关节酸重疼痛,运动受限,且夜间痛甚,单侧双侧均可发病.临床上笔者运用"腹针疗法",通过刺激腹部穴位调节脏腑失衡,来治疗全身疾病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 肩三透治疗肩凝症49例疗效观察

    作者:韩红艳;廉玉麟

    运用长针透刺肩髃至极泉,肩髎至臂臑,臑俞至肩贞,治疗肩凝症49例.结果显示:痊愈30例,显效13例,有效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91%.提示,长针透刺疗法治疗肩凝症有松解肩周软组织结连、疼痛,促使肩关节功能恢复的良性调整作用.

  • 从肩周炎病机转归对治疗方法的探讨

    作者:彭趣思

    肩周炎又名"漏肩风"、"冻结肩"、"肩凝症",多发于五十岁左右的中老年人,故又有"五十肩"之称.常以一侧或两侧肩部及上臂酸软、疼痛,逐渐加重,上臂三角肌僵硬、萎细,肩关节活动受限为主要病变.几乎90%以上的中老年人都不同程度地患过此病,其中病情轻微者,略感肩臂酸困,或有短期疼痛,或肩关节发僵,活动不甚灵活,适当治疗一至二周即可恢复正常,即使不作任何治疗,半月至1月左右症状亦可自行消退,功能恢复,患者痛苦不大,病情较重者肩及上臂疼痛呈持续不休,愈痛愈甚,甚则撕裂样剧痛,夜间尤甚,难以成寐,可持续数月或经年不能缓解者,肩周筋肉明显僵硬变性,萎缩枯细,关节粘连"冻结",肩关节严重受限,轻微碰撞或牵拉都可引起剧烈疼痛.给患者带来不少痛苦和烦恼.

  • 中平穴治疗肩周炎50例

    作者:俞静

    肩关节周围炎简称肩周炎,又称"漏肩风""肩凝症",多以轻度扭挫伤、过劳、风寒侵袭为其诱因.以50岁上下为多见.本病早期单侧肩部酸痛,偶见两侧同时受累,其痛可向上肢放射或呈弥漫性疼痛,静止痛为本病的特征.后期病变组织产生粘连,功能障碍加重.

  • 针刺二间加手法治疗肩关节周围炎1例

    作者:吴晓花;隋琳

    肩关节周围炎又称"肩凝症”、"五十肩”等,为肩关节周围软组织退行性,炎症性病变.一般认为与风寒湿,过度劳累,慢性劳损等病因有关.常见于中年以后,女性较多,笔者采用针刺二间加手法治疗1例本病,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 针灸按摩加中药综合治疗肩凝症100例疗效观察

    作者:王才;李铁军;肖景新

    肩凝症相当于现代医学肩关节周围炎,主要症状是肩关节周围疼痛,肩关节活动受限,肩部及上臂肌肉萎缩,是临床上中老年人的常见病.由于中老年人肾气渐亏,气血虚弱、血不荣筋,所以易患本病,病后顽固难愈,又易复发,给中老年人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痛苦.

  • 肩凝症临床护理体会

    作者:丁凤琼

    肩凝症是指肩部冷痛、酸胀麻木,甚者遇冷或夜间痛如刀割及肩关节的平举背伸等活动受限的临床综合征,又称"冻结肩"、"五十肩"、"漏肩风",现代医学称为肩关节周围炎或肩周炎,是因为肩关节及其周围组织因退行性改变、劳损等,引起肩部疼痛及肩关节活动受限.

  • 肩三带为主刮痧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疗效观察

    作者:舒怀;易展

    目的 观察肩三带为主刮痧联合塞来昔布胶囊、持续被动运动治疗肩关节周围炎(肩周炎)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疼痛程度和功能活动的影响.方法 96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予塞来昔布胶囊和持续被动运动,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肩三带为主刮痧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CMS评分)变化,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8%,高于对照组的81.3%(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CMS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观察组治疗后VAS评分及CMS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肩三带为主刮痧联合塞来昔布胶囊、持续被动运动治疗肩周炎疗效显著,并能减轻患者疼痛症状以及改善患者肩部功能活动.

  • 经皮穴位电刺激联合中药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疗效观察

    作者:傅红明;冯丽梅;陈慧

    目的 观察经皮穴位电刺激联合桂枝加葛根汤加味治疗肩关节周围炎(肩周炎)临床疗效.方法 80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采用经皮穴位电刺激联合桂枝加葛根汤加味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独桂枝加葛根汤加味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肩部疼痛指数评分、肩关节活动范围评分,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治疗后肩部疼痛指数评分较同组治疗前降低(P<0.05);两组治疗后肩部疼痛指数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肩关节活动范围评分较同组治疗前上升(P<0.05);观察组治疗后肩关节活动范围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愈显率为72.5%,对照组愈显率为50.0%,观察组愈显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临床采用经皮穴位电刺激联合桂枝加葛根汤加味治疗肩周炎,能降低患者肩部疼痛,扩大肩关节活动范围,能有效改善肩周炎症状,治疗效果显著.

  • 针刺配合微波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疗效观察

    作者:张磊;冯喆

    目的 观察针刺配合微波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疗效及对三角肌表面肌电信号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肩关节周围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肩髃、肩前、肩髎、臂臑穴配合微波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针刺治疗.两组患者每个疗程后一次治疗分别采用肌电仪记录各穴针刺前后及行针5 s时三角肌的表面肌电信号(sEMG),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各疗程肩髃穴行针时及出针后三角肌sEMG与同组针刺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各疗程出针后及各穴行针时三角肌sEMG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和治愈率分别为95.0%和23.3%,对照组分别为85.0%和15.0%,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刺配合微波是一种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有效方法.

  • 揿针痛点联合持续被动运动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研究

    作者:刘而君;王佳怡;易展

    目的 观察揿针痛点配合持续被动运动(CPM)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4例肩关节周围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治疗组采用揿针痛点联合CPM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塞来昔布胶囊配合CPM治疗.治疗2周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VAS)、肩关节活动度各项指标(外展、前屈、后伸)及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CMS)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后VAS评分、肩关节活动度各项指标及CMS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VAS评分、肩关节活动度各项指标及CM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揿针痛点联合CPM可减轻肩关节周围炎患者疼痛症状,增加其肩关节活动度.

  • 镇静安神针法治疗粘连前期肩关节周围炎临床观察

    作者:马昭;宗蕾

    目的 观察镇静安神穴位配合肩部常规针刺穴位对粘连前期肩关节周围炎(肩周炎)的疗效.方法 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镇静安神穴位配合肩部常规针刺穴位,对照组采用常规取穴,两组均治疗2星期,每星期治疗3次.治疗前后观察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肩关节疾患治疗成绩判定标准(JOA)、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 两组治疗后VAS评分、HAMA评分、HAMD评分、JOA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改善(P<0.05);治疗组VAS评分、HAMA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HAMD评分、JOA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镇静安神法配合常规针刺法治疗粘连前期肩周炎的疗效较常规针刺疗法更为显著.

  • 针刺配合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瘀滞型肩关节周围炎疗效观察

    作者:冯丽梅

    目的 观察针刺配合经皮穴位电刺激对瘀滞型肩关节周围炎(简称肩周炎)治疗后的活动度及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瘀滞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配合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针刺治疗.隔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治疗前后分别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对两组患者镇痛效果进行评价,采用肩关节活动功能评分对肩关节活动度进行评估,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治疗后VAS评分和肩关节功能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VAS评分和肩关节功能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愈显率为74.0%,对照组为5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刺配合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肩周炎疗效显著,患者的肩关节活动度及疼痛均得到显著改善.

  • 齐刺肌筋膜扳机点配合温针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疗效观察

    作者:季玲琳;华宇;李瑛;吉权

    目的:观察齐刺肌筋膜扳机点配合温针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肩关节周围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4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采用齐刺肌筋膜扳机点配合温针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温针治疗。两组均每日治疗1次,10次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疼痛分级指数(PRI)、视觉模拟评分(VAS)和现有疼痛强度(PPI)及肩关节各项功能活动度数的变化情况,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1、2个疗程后各项评分(PRI、VAS、PPI)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对照组治疗2个疗程后各项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2个疗程后各项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1、2个疗程后肩关节各项功能活动度数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1、2个疗程后肩关节各项功能活动度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治疗组愈显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70.5%和95.5%,对照组分别为52.5%和90.0%,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齐刺肌筋膜扳机点配合温针是一种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有效方法。

  • 火针治疗肩关节周围炎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作者:冯祯根;陈泽莉;戴朝富;韦莉莉;张能忠;周明镜

    目的:观察火针治疗肩关节周围炎临床疗效,并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疼痛评分及肩关节运动功能变化。方法采用随机单盲法将180例患者随机分为火针组90例及毫针组90例。结果火针组和毫针组在治愈率,肩关节功能活动及30 d后复发率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及总有效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火针治疗肩关节周围炎在治愈率及改善肩关节功能活动方面优于毫针刺法。

  • 穴位贴敷配合推拿治疗肩关节周围炎临床观察

    作者:曲鹏羽;张颖;王瑜萍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配合推拿治疗肩关节周围炎(肩周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2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1例。治疗组采用穴位贴敷配合推拿治疗,对照组采用推拿治疗,两组均治疗3个疗程,治疗前后观察两组VAS 评分、Neer 肩关节功能评分。结果两组治疗后 VAS 评分、Neer 肩关节功能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改善(P<0.05),治疗组VAS 评分、Neer 肩关节功能评分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贴敷配合推拿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满意,对患肩疼痛有一定作用。

  • 不同方向合谷刺治疗疼痛期肩关节周围炎疗效观察

    作者:刘鹏;程波;宗蕾;龚利

    目的:采用不同方向合谷刺法治疗疼痛期肩关节周围炎(简称肩周炎),通过观察其临床疗效,探讨不同方向合谷刺法各自的优势。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将60例疼痛期肩周炎患者分为治疗Ⅰ组(30例)和治疗Ⅱ组(30例)。治疗Ⅰ组对肩髃、肩髎、肩贞穴位采用沿经脉循行方向针刺治疗,治疗Ⅱ组对肩髃、肩髎、肩贞穴位采用垂直经脉循行方向针刺治疗。每次治疗30 min,共治疗12次。治疗前后观察简化的McGill疼痛问卷、肩关节疾患治疗成绩判定标准(JOA)的评分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前后及治疗过程中,对疼痛、关节活动度、关节功能的评价上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结论两种不同操作方法的合谷刺治疗疼痛期肩周炎疗效均显著,两者无明显差异。

  • 微型针刀松解为主治疗粘连性肩关节周围炎疗效观察

    作者:于秋深;李劲松;汤文红;姚卓立

    目的 观察微型针刀松解手术为主治疗粘连性肩关节周围炎(肩周炎)的疗效.方法 将86例粘连性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针刀组44例和局封组42例,针刀组采用针刀松解手术配合局部封闭,局封组采用局封疗法,治疗后采取相同的康复锻炼.治疗结束后通过对患者肩关节功能以及疼痛改善程度来综合评价疗效.结果 针刀组总有效率为97.7%,局封组总有效率为83.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结果提示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患者肩关节疼痛评分、肩关节功能评分和肩关节综合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且针刀组治疗后各项评分均明显优于局封组(P<0.05).结论 采用微型针刀松解手术配合局封疗法治疗肩周炎疗效肯定.

  • 动痛点滞针法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疗效观察

    作者:陆春明

    目的 观察动痛点滞针疗法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疗效.方法 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5例,治疗组采用动痛点滞针疗法,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疼痛(vAS)评分、治疗前后运动功能综合评分.结果 经Ridit分析,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运动功能综合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动痛点滞针疗法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疗效优于常规针刺治疗,在减轻疼痛、改善肩关节活动功能方面前者优于后者.

329 条记录 7/17 页 « 12...45678910...1617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