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盐城地区60例医疗纠纷尸体解剖的死因分析
目的:总结盐城地区医疗纠纷死亡案件的发生规律,探讨不同类型医疗纠纷死因鉴定的要点。方法从年度发案数、医院分布特点、性别、年龄、疾病类型及死亡原因等方面,对60例医疗纠纷的尸体解剖案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0例医疗纠纷死因鉴定案例中,以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为主,男性多于女性,涉及临床内外妇儿等主要科室,内科多。结论公安机关承担辖区内医疗纠纷死因鉴定有一定优势,且有利于当地检案能力的提高。
-
被监管人员心源性猝死75例分析
目的:探讨监管场所内被监管人员心源性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SCD)的特点和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00-2013年75例河南省监管场所内被监管人员SCD解剖案例,从猝死者生前所在监管场所生活环境、心理因素以及身体受限制方式等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结合组织病理学改变,研究监管场所中特殊因素对SCD的影响。结果75例猝死者中,生前有慢性病史者21例(28%),经解剖后确诊有潜在心血管疾病者75例(100%)。结论被监管人员SCD仍以原有潜在心脏结构病变为病理基础,监管场所特殊环境、被看管人员心理应激因素以及对其肢体限制等是SCD的促发因素。
-
苏州7例杀婴案法医学分析
目的 探讨和总结杀婴案的主要特征、法医学检验重点和命案现场分析要点.方法 收集2008-2013年苏州市发生的7例已破杀婴案的有关资料,分析并归纳其特点. 结果 杀婴案嫌疑人均为受害人母亲,年龄较轻,多为未婚先孕;均为分娩后杀婴,分娩现场与杀人现场为同一地点;死亡新生儿多为机械性窒息,尸体多无衣着包裹,脐带非医源性离断,胎盘未与死亡新生儿连接. 结论 杀婴案法医学检验的规范化、标准化和程序化有助于案件的分析和侦破工作.
-
20例脂肪栓塞死亡的法医学分析
目的 分析脂肪栓塞综合征(fat embolism syndrome,FES)死亡的一般情况以及法医病理学特点,为此类案件的法医病理学鉴定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某大学法医学鉴定中心1999-2012年20例FES死亡案件,对其一般情况及法医病理学特点(包括致伤方式、损伤类型、临床表现、病理学改变等方面)进行总结.结果 脂肪栓塞主要见于损伤导致的长骨骨折和全身大面积软组织损伤,主要类型为肺脂肪栓塞,偶见合并脑脂肪栓塞,症状多出现在伤后和术后较短时间内,组织病理学检查可在肺小血管内检见大量脂滴并经特殊染色证实. 结论 FES死亡案例在损伤类型、脂肪栓塞出现症状时间及组织病理学表现等方面均有一定规律和特点,在鉴定中应注意进行特殊染色(油红O染色)处理,寻找FES的直接证据.
-
256例命案尸体死亡时间推断的回顾性分析
目的 探讨降低死亡时间推断误差的方法.方法 收集常州市和南京市2003年1月-2013年1月256例已破命案,采用传统方法进行死亡时间推断,与破案后获得的实际死亡时间进行比较,并根据死亡时间进行分组,计算死亡时间推断准确率,分析判断错误原因.结果 早期尸体死亡时间(≤12h和13~24h)推断准确率分别为90%、89%,晚期尸体死亡时间(1~7d、1~2周、3~4周、1~6个月、7~12个月和1~5年)的推断准确率随时间的延长下降,分别为79%、76%、83%、79%、60%和50%.推断方法不当、水中尸体、极端温度、客观依据不足、抛尸以及变动或破坏现场是影响死亡时间推断准确率的常见因素.结论 综合参考多项指标可降低死亡时间推断的误差.
-
道路交通事故二次损伤致死17例分析
目的:探讨道路交通事故二次损伤致死的法医学鉴定思路和要点。方法收集17例道路交通事故二次损伤致死的案例,通过事故现场勘验和尸体检验收集交通事故发生的基本信息以及损伤分布、性质等资料。根据收集的信息,重建事故发生过程,明确死者的致伤过程,分析损伤的致伤方式和机制、损伤的严重程度,判断属生前伤抑或死后伤,明确死者的死亡原因。结果道路交通事故二次损伤致死案例存在损伤严重,多发伤与复合伤常见,生前伤、濒死伤与死后伤并存,致伤方式多样,致伤机制复杂,甚至多次损伤相互掩盖等特点。结论道路交通事故二次损伤致死的法医学鉴定需结合事故现场勘验、尸体检验等综合分析和判断。
-
主动脉夹层破裂致死63例法医病理学分析
目的 探讨主动脉夹层破裂的死亡原因、临床表现及法医病理学特点. 方法 对中山大学法医鉴定中心2001-2011年受理的63例主动脉夹层破裂致死的案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主动脉夹层破裂好发于中青年男性(30~49岁);病理分型以DeBakeyⅡ型为主;常见死亡原因为心脏压塞;临床症状以中腹痛为常见,但其疼痛部位和主动脉夹层部位吻合度不高,部分可无明显症状;破裂口多在升主动脉,多伴有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病理改变.结论 熟悉主动脉夹层的临床表现及法医病理学特点,对此种疾病生前诊断及死因鉴定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
上海市杀人碎尸案24例法医学分析
目的 分析上海市杀人碎尸案件的特点,为法医学鉴定提供参考. 方法 选取2005-2012年上海市公安局物证鉴定中心已侦破的24例杀人碎尸案件,从被害人基本情况、犯罪嫌疑人基本情况、死亡原因、作案动机、尸块情况、碎尸工具、抛尸情况等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24例杀人碎尸案中,被害人以女性为主(16例),犯罪嫌疑人以男性为主(23人),熟人作案22例.死亡原因主要为机械性窒息和颅脑损伤.作案动机多为情感纠纷.碎尸块数量多在20~30块,碎尸工具均为锐器,其中家用菜刀20例.多为多处、跨区域抛尸,抛尸工具以汽车为主.结论 上海市杀人碎尸案件的鉴定中,碎尸块数量多,碎尸手段复杂多样,犯罪嫌疑人职业特征难辨,抛尸距离相对较远,多有交通工具.
-
苏州市483起已破命案的法医学回顾分析
目的 通过总结苏州市已破命案的案例资料,研究命案特征及其共性,分析命案现场的法医学要点. 方法 收集苏州市公安局2006年1月至2010年3月已破命案资料共483起,对数据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受害人和犯罪嫌疑人多为1人,均以男性、青壮年、外埠人为主.犯罪嫌疑人多为故意杀人,以激情犯罪为主,口角纠纷为常见.致伤工具以锐器为主,多为随身携带.死亡原因以机械性窒息和机械性损伤为常见. 结论 苏州市命案在涉案人员社会学特点、作案动机、致伤工具、损伤分布、死亡原因、死亡方式等方面均反映出一定的共性,为今后命案侦破提供了经验.
-
云南地区旋毛虫病致死9例的分布及病理学特点分析
目的 分析云南地区旋毛虫病致死案例的法医病理学特点,并总结和分析旋毛虫病在云南地区的人群分布特点. 方法 收集近年来昆明法医院司法鉴定中心受理的旋毛虫病致死法医病理学案件9例,对旋毛虫病病理学及流行病学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9例旋毛虫病致死案例均系心肌炎并发心力衰竭死亡,其中1例合并脑炎,3例合并肺炎.人群分布主要为白族、傣族人群.地域分布多集中在大理、德宏、临沧、西双版纳等地.流行时间多集中在冬春季. 结论 旋毛虫病的发病原因与生食猪肉的习惯密切相关,其死亡案例中肌肉系统的病理改变可作为诊断的主要依据.
-
28例摔跌致死的法医学分析
目的 研究摔跌伤的特征及其法医学检验要点.方法 收集28例摔跌伤致死的法医学检验资料,对摔跌部位、损伤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摔跌伤受力部位以颅后部多见,外力作用、疾病、乙醇因素影响是造成摔跌致死的主要原因.结论 摔跌伤具有外轻内重等特点,对冲性脑损伤是摔跌伤为明显的特征.
-
晚期尸体现象推断死亡时间49例分析
目的 探讨依据晚期尸体现象推断死亡时间的影响因素,为准确推断死亡时间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绍兴市诸暨地区2004-2011年法医勘验的晚期型尸体49例,从季节、尸体发现场所、推断死亡时间、确切死亡时间、死亡原因、影响死亡时间推断的因素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 49例尸体室外20例,室内11例,水中尸体18例.正确推断死亡时间37例,推断错误12例.影响死亡时间推断的因素主要是生前感染、中毒、人为破坏及高压电击等.结论 一般情况下,通过晚期尸体现象多能正确推断死亡经过时间,但存在感染、中毒及人为破坏后的尸体根据晚期尸体现象推断死亡经过时间时需综合判断.
-
上海市27例弃婴死亡案件的法医学鉴定分析
目的 分析和总结上海市弃婴死亡案件的特点,探讨其法医学鉴定的要点及特点.方法 收集2007-2011年在上海市公安局物证鉴定中心法医室鉴定的27例弃婴死亡案件,从弃婴地点、死亡原因、死亡方式等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上海市弃婴案件中,以活产新生儿居多,多为非婚生,产妇多为年轻初产妇,死亡原因以机械性窒息为主,且以故意杀人多见.结论 弃婴案件在确定死因与死亡性质上往往存在一定难度,需要结合案情调查、现场勘验及损伤分析等进行综合判断.
-
21例主动脉夹层死亡引发纠纷案例分析
目的 探讨对引发纠纷的涉及主动脉夹层死亡病例进行法医学鉴定的程序和方法.方法 收集某机构2006-2011年涉及主动脉夹层死亡法医学鉴定案件21例,分析此类案件的发生原因、特点.结果 21例中引发纠纷的原因多为临床误诊或生前遭受轻微暴力;在各例的病理分型中De Bakey I型和Ⅱ型(或Stanford A型)居多;在此类案件的鉴定中,寻找夹层的内膜和外膜破裂口、观察血管壁分层形态十分重要.结论 经验不足、观察不严密和就诊过程仓促是漏诊主动脉夹层的主要原因,对损伤和疾病关系以及原发病和并发症之间关系的把握是本类鉴定的难点.
-
12例外伤后死亡医疗纠纷鉴定分析
目的 探讨外伤后患者死亡医疗纠纷案件的主要问题及鉴定思路.方法 选取某鉴定机构6年来受理的涉及患者外伤后住院治疗过程中死亡的案例12例,分别从致伤情况、医疗过错以及过错在损害后果中的参与度等进行归纳分析.结果 致伤原因为意外和故意伤害,医方存在过错的有10例,医疗过错多为次要作用(7例). 结论 入院诊断、观察和抢救环节是外伤后死亡医疗纠纷鉴定的关键之处.
-
绍兴市无名尸体法医学检验127例分析
目的 分析绍兴市近年来无名尸体的法医学检验情况,为此类尸体的检验及鉴定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绍兴市2009年1月-2011年6月期间仍未查明身源的127例无名尸体的现场、死者衣着及法医学检验等材料,进行分类对比分析. 结果 127例无名尸体中以男性青壮年多,有3例为他杀案件,全部资料中衣着完整及有随身物品的分别为92例(72.44%)和72例(56.69%),63例(49.61%)的死因为溺死,15例(11.81%)为冻饿死,死因不明25例(19.69%). 结论 绍兴市无名尸体多为水中尸体,死亡方式以意外为主,尸体腐败程度是影响死因判断的主要因素.
-
冠心病合并冠状动脉血栓猝死的法医病理学特征
目的 探讨冠心病合并冠状动脉血栓形成导致猝死的法医学特征. 方法 收集96例因冠心痛而猝死的案例,并将其分为血栓形成组与无血栓形成组,对发病时间、诱因、病理特征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 两组都以男性为主,在季节和时间节律分布、诱因构成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血栓形成组中年龄<40岁发病率更高;血栓形成组的心脏质量和冠脉狭窄程度低于无血栓形成组,而两组冠脉粥样硬化累及的支数(≥2)、累及长度及合并心梗等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血栓形成组有低于无血栓形成组的趋势.结论 两组人群都以男性为主且发病诱因、冠脉病变部位及致死机制相似,但血栓形成组的发病年龄较轻,心脏的病变程度较低,法医学解剖中当认真鉴别.
-
美国马里兰州涉及电击枪死亡案例分析
目的 研究美国马里兰州涉及电子武器(电击枪)死亡案件的特点,探讨其法医学鉴定要点.方法 收集2004-2009年美国马里兰州法医局鉴定的涉及电击枪死亡案件13例,案件均经详细的现场调查,尸体进行系统解剖,并进行全面的毒(药)物检测及组织病理学检验.从一般情况、电击枪类型及接触方式、毒物检测结果、死亡方式、死亡原因等方面进行分析. 结果 死者多为男性,且多见于精神障碍患者突然急性发作,死前有服用药物或毒品情况,死亡原因系多种因素共同所致.结论 涉及电击枪案件死者的死亡原因多为多种因素共同作用所致,死亡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全面的现场调查及规范的尸体解剖程序对于此类案件的法医学鉴定至关重要.
-
头孢类药物致过敏性休克死亡20例分析
目的 探讨头孢类药物所致过敏性休克死亡案件的病理学特点,为法医学鉴定提供依据.方法 对中国医科大学法医司法鉴定中心2005年4月-2009年8月受理的20头孢类药物致过敏性休克死亡鉴定案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死者年龄主要集中在40~60岁,90%的案例发生在基层医疗机构.用药后至休克症状出现在30s~150min,休克症状出现至死亡在10~210min.显微镜检见所有案例气管、肺组织中存在不同程度的嗜酸性粒细胞浸润.ELISA法检测结果显示14例血液IgE值在临床参考值正常范围以内.结论 在头孢类药物致过敏性休克死亡案例中,尸体检验和显微镜观察较少发现特异性的改变,因此,此类案例的死亡原因推断需要在排除其他致死性疾病的基础上结合临床过程综合分析.
-
肿瘤患者医疗纠纷法医病理学鉴定74例分析
目的 从法医学角度分析肿瘤患者医疗纠纷的发生原因,明确医疗责任并提出相关应对措施.方法 对2000-2009年在四川华西法医学鉴定中心进行法医病理学检验的74例肿瘤患者医疗纠纷案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近年来肿瘤患者医疗纠纷有明显增多的趋势.常见医疗责任有漏诊、误诊、不合理的化疗、并发症的未预见等.不同级别医疗机构肿瘤相关医疗纠纷成因有所区别.外科、妇产科等科室所占比例较高.结论 通过法医病理学尸体解剖查明死亡原因,明确医疗责任,已成为肿瘤患者医疗纠纷的重要解决手段.增强服务意识,获取患者信任;加强硬件建设,改善医疗条件;重视法律法规,强化注意与告知义务,能够减少与防范医疗纠纷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