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针刺跷脉治疗脑卒中痉挛性偏瘫疗效观察

    作者:刘杰;李淑彦;晋志高

    目的:探讨针刺跷脉改善肌张力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脑卒中痉挛性偏瘫患者60例,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泻阴补阳手法联合常规针刺治疗,试验组采用泻阴补阳手法联合针刺跷脉穴位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肌张力较前降低(P<0.05),且试验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跷脉可降低患者肌张力,改善痉挛程度.

  • 用跷脉治失眠

    作者:倪泰一;陈海若

    关键词: 跷脉
  • 从跷脉论治不宁腿综合征

    作者:王毓婷

    不宁腿综合征(RLS)是以双下肢出现难以忍受的不适感为主要症状的一种发作性疾病.经过对相关文献研究发现,RLS的临床表现及发病机制与阴阳跷脉的功能主治及调节机制具有高度一致性,故从跷脉论治RLS可明显提高疗效,缩短疗程.现从RLS的临床特点、西医的发病机制、中医病因病机、跷脉的循行功能主治及跷脉与RLS相关疾病等方面,着重论述跷脉与RLS之间的密切联系,以期为临床发现一条新的针刺治疗途径.

  • 奇经经穴按揉配合下肢运动治疗足跟痛的疗效

    作者:王淑鹏;杨霖;刘声

    目的:观察奇经经穴按揉配合下肢运动治疗足跟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足跟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两组均接受常规下肢运动护理和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接受奇经经穴按揉,治疗4周后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有效率显著提高(P<0.05),治疗组治疗后总压力、总冲量、局部压力和局部冲量比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奇经经穴按揉配合下肢运动对足跟痛患者具有较好的疗效。

    关键词: 奇经 足跟痛 跷脉 维脉
  • 陆氏针灸针刺跷脉改善80例脑卒中后下肢平衡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

    作者:宋毅;裴建;顾敏珏;沈维娜;汪军;傅勤慧;陈宇杰

    目的:探讨陆氏针灸针刺跷脉治疗脑卒中后下肢平衡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为该类疾病的针灸疗法提供临床参考.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神经内科(脑病科)收治的160例脑卒中后下肢平衡功能障碍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针刺治疗组和常规康复组各80例.2组均实施常规康复治疗,针刺治疗组加用陆氏针灸手法针刺阴跷脉(照海等穴)和阳跷脉(申脉等穴)治疗,疗程均为1个月.评价2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的BBS、FMBS及TIS评分均较治疗前上升,且针刺治疗组上升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的Holden、FMA评分及MWS均较治疗前上升,且针刺治疗组上升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发生影响脏器功能或危及生命的严重不良反应事件,针刺治疗组亦未发生晕针、滞针、严重弯针等不良事件.结论: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联用陆氏针灸手法针刺跷脉能够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有效促进脑卒中后下肢平衡功能障碍患者平衡和运动功能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针刺跷脉对失眠大鼠视交叉上核内生物钟基因Period1及Period2的影响

    作者:郭保君;余思奕;申治富;胡幼平

    目的:观察针刺跷脉对失眠大鼠视交叉上核(SCN)内生物钟基因Period(Per)1及Per 2表达水平的影响,探索其内在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针刺组,每组10只.采用腹腔注射对氯苯丙氨酸混悬液1 mL/100 g复制失眠模型.针刺组针刺“申脉”“照海”,15 min/次,1次/d,连续7d.观察大鼠昼夜节律的变化,real time-PCR技术检测SCN内Per 1及Per2 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每日休息期活动量显著增加,SCN内Per1及Per 2 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大鼠休息期活动量显著减少,SCN内Per 1及Per 2 mRNA表达水平显著上升(P<0.05).结论:针刺“申脉”“照海”可提高SCN内Per 1、Per 2 mRNA表达,减少失眠大鼠休息期活动量,从而达到治疗失眠的目的.

  • 基于“阳盛瞋,阴盛瞑”跷脉理论探讨失眠与卫气的相关性

    作者:申治富;余天薇;郭保君;余思奕;赵映;胡幼平

    《黄帝内经》提出了“阳盛瞋,阴盛瞑”的跷脉理论,这主要与卫气的运行密切相关.卫气的昼夜运行形成了阴阳跷脉的昼夜盛衰交替,调节人体睡眠.文章从卫气的生理状态与昼夜节律,卫气的病理状态导致失眠,失眠加重卫气的损伤,失眠论治着眼于卫气4个方面来探讨失眠与卫气的相关性.全面整理《黄帝内经》跷脉与卫气理论,为针灸临床治疗失眠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 跷脉 失眠 卫气 相关性
  • 针刺跷脉为主治疗翼状胬肉

    作者:税开森

    笔者在探讨针刺跷脉治疗高血压病眼球胀痛时,偶然发现患翼状胬肉的患者经针刺治疗后,血压下降,眼球胀痛消失,多年的翼状胬肉(以下称胬肉)也治愈.从2000年1月起至今开始用针刺治疗胬肉,并获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 针刺阴阳跷脉治疗脑卒中后下肢平衡功能障碍40例

    作者:王舰;王惠敏;叶艺茹

    笔者采用针刺跷脉对脑卒中患者的下肢平衡功能障碍进行治疗,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选择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康复医院针灸科门诊患者共40例,其中男22例,女18例;年龄43~70岁,平均(59±7)岁;病程21~61 d,平均(48±9)d.均为脑卒中患者并具有患侧下肢平衡功能障碍,参考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诊断标准[1],Berg平衡量表均在20分以下,排除前庭神经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小脑肿瘤等其他病因引起的平衡障碍.

  • 跷脉与人体平衡功能相关性探讨

    作者:田辉;卞镝;隋月皎;任路;马铁明

    跷脉隶属于人体经络系统中的奇经八脉,与人体运动功能关系密切.平衡功能对于日常生活中各项活动的顺利完成十分重要,笔者对跷脉的生理病理以及人体平衡功能进行分析,并从跷脉的经脉循行及证候表现方面,探讨其与人体平衡功能之间的相关性,介绍了跷脉相关腧穴治疗平衡功能障碍的应用现状.认为跷脉与平衡功能,尤其平衡功能的运动调节机制密切相关;为平衡功能障碍的针灸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及方法.

    关键词: 平衡功能 跷脉 腧穴
  • "维筋相交"之我见

    作者:刘文秀;马凯强;李博灵;牛红月

    "维筋相交"早出自《灵枢·经筋》:"足少阳之筋??维筋急,从左之右,右目不开,上过右角,并跷脉而行,左络于右,故伤左角,右足不用,命曰维筋相交."在《黄帝内经》中仅此篇提及.后代医家对此虽有所论述,但是大多就字面意思展开,如隋代医家杨上善在《黄帝内经太素》中说:"筋既交于左右,故伤左额角右足不用、伤右额角左足不用".清代医家张志聪在所著的《灵枢集注》述:"盖维者,一身之纲维,从左之右,右之左,上而下,下而上,左右上下相维,故名维筋相交.""维筋相交"的模糊性给后代医学者对其思考与理解造成了很大困难,还会误导临床的相关诊疗思路,故笔者结合前人论述的观点与"维筋相交"理论的临床应用,尝试对"维筋相交"理论做进一步探析.

    关键词: 维筋 循行 跷脉
  • 胃病则阳跷穴满所致失眠的理论分析和临床运用

    作者:任建宁

    探讨胃病则阳跷穴满导致失眠的机制以及以跷脉穴为主治疗失眠的临床运用.从经络学上看,通过承泣等胃经腧穴使足阳明胃经与阳跷脉交会.跷脉对于寤寐之所主,主要是由于它与目通过足太阳膀胱经而相连.由于足阳明胃经在目内眦睛明穴与足太阳膀胱经相交,又与阴阳跷脉在目下及口角之旁分别交会,所以,一旦胃的功能失调,胃失和降,就会影响全身气机的升降,从而出现各种病理变化使阳跷脉气机失调而导致失眠.同时举例说明选择相应的胃经及阳跷脉穴位治疗顽固性失眠的临床运用.

    关键词: 跷脉 胃病 失眠
  • 跷脉循行及病候研究

    作者:何亮

    1 古代医集跷脉的循行路线记载《黄帝内经》作为我国现存早的医学典籍,已对跷脉的循行有所描述,但并不详细,如《灵枢·脉度第十七》.[1]中记载:"跷脉者,少阴之别,起于然骨之后,上内踝之前,直循阴股入阴,上循胸里入缺盆,上出人迎之前,入属目内毗,合于太阳、阳跷而上行",文中之跷脉为阴跷,少阴经之别支,上行人目内眦后,与足太阳膀胱经和阳蹻脉并行.《灵枢·寒热》云:"足太阳有通项人于腩者,……,人脑乃别阴跷阳跷,阴阳相交,阳入阴,阴出阳,交于目锐毗".

  • 调阴阳跷脉治疗失眠108例

    作者:许琳

    目的:观察“补照海,泄申脉”调阴阳跷脉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8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跷脉针刺组60例采用“补照海,泄申脉”为基本方辨证施治;一般针刺组48例采用一般针刺治疗.12d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综合疗效.结果跷脉针刺组临床综合疗效明显优于一般针刺组(P<0.05).结论跷脉针刺组疗效优于一般针刺组.

    关键词: 平衡阴阳 跷脉 不寐
  • 针刺补泻跷脉对失眠大鼠自发活动昼夜节律影响的研究

    作者:王卓慧;刘婧;郭保君;余思奕;冒冬冬;申治富;胡幼平

    目的:观察针刺补泻跷脉对失眠SD大鼠自发活动昼夜节律特征的影响.方法:将30只雄性SD大鼠驯化与L∶D(12∶12)光暗同步后,将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针刺组,每组10只.对模型组和针刺组SD大鼠运用腹腔注射对氯苯丙氨酸(PCPA)混悬液的方法,复制失眠模型,观察造模前后昼夜节律的改变.造模后,每日早上8:00-10:00,针刺组给予针刺补泻“申脉”“照海”治疗,1次/d,20 min/次,连续1周.观察针刺补泻跷脉对SD大鼠昼夜节律的影响.结果:(1)在L∶D(12∶12)驯化稳定后,SD大鼠自发活动均表现出近似昼夜节律.造模后,大鼠休息期活动量明显增加,与空白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2)针刺补泻跷脉对自发活动昼夜节律具有调整作用,休息期活动量减少,与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补泻跷脉可以使失眠SD大鼠自发活动昼夜节律恢复其规律性,休息期活动量相对减少,睡眠逐渐恢复正常.

  • 胡玲香针灸治疗失眠临床经验总结

    作者:丰芬;阎博华;安雪梅;黄史乐

    失眠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文章介绍四川省名中医胡玲香主任医师运用针灸治疗失眠病症的临床经验,强调选用跷脉交会穴、鬼穴及夹脊穴,配合各种针刺手法治疗失眠.

  • 调跷脉治疗失眠初探

    作者:张春霞;张彩荣;陈利章;胡玲香

    失眠是一个较为常见的临床症状,虽不属于危重疾病,但常妨碍人们的正常学习、工作和生活,在我国已经成为继头痛之后的神经科门诊的第二大疾病.笔者导师多年来一直通过调节跷脉来调理阴阳治疗失眠,取得了令患者满意的疗效,经治疗后患者自然入睡,醒来后没有昏沉感.

    关键词: 失眠 跷脉 卫气 阴阳
  • 针刺跷脉联合舒眠胶囊治疗顽固性失眠的临床疗效研究

    作者:李莉;郭娟;游秋云

    目的:探讨针刺跷脉联合舒眠胶囊治疗顽固性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7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8例)及研究组(38例).对照组予艾司唑仑治疗,研究组予针刺跷脉联合舒眠胶囊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睡眠质量(PSQI)、焦虑状况(HAMD)评分的变化,评估其临床疗效.结果:愈显率对照组65.8%,研究组86.8%,两组间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HAMD总有效率对照组65.8%,研究组94.7%,两组总有效率组间差异比较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质量、日间功能障碍及PSQI总分均低于同组治疗前(P<0.05),研究组治疗后患者睡眠质量、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日间功能障碍、PSQI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跷脉联合舒眠胶囊治疗顽固性失眠,临床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及焦虑状况.

  • 针刺跷脉治疗颈性眩晕临床观察

    作者:孙远征;张东岩;李岩;崔福兰

    目的:观察申脉、照海穴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符合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治疗组选用跷脉腧穴申脉、照海穴结合常规针刺,对照组单纯采用颈夹脊穴常规针刺,通过对两组眩晕症状积分进行评估,观察临床疗效及两组治疗前后评分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1%,对照组为79.4%,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在疗程结束后眩晕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且治疗组治疗后眩晕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针刺的基础上针刺申脉、照海穴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纯常规针刺疗法。

  • 平衡阴阳跷脉针刺治疗顽固性不寐

    作者:朱慧勤

    不寐,祖国医学称之为"不得眠"、"目不瞑"、"不得卧"等,是指脏腑机能紊乱、气血亏虚、阴阳失调而导致的一种不能获得正常睡眠的病证而非独立的疾病.神经性失眠属本病证范畴.临床上表现为不易入睡,多梦,睡后易醒,而难以再入眠,或彻夜不眠.此症较为顽固,笔者经多年临床实践,运用以照海、申脉为主穴的针刺方法,辨证施治,获得较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31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